法鼓山聖嚴法師6大優點

在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下,政府規定國內用電大戶必須在五年內設置一定容量的再生能源,履行提供或購買綠電的義務,因此未來安瑟樂威也將跟著客戶的需求,朝向綠電搓合交易和代操服務發展。 目前交易平台上有三種電力商品,包括調頻備轉、即時備轉和補充備轉容量,差別在台電需要電力支援時,能立刻反應的時間。 大部分合格交易者都集中在調頻備轉容量市場,參與者都是有能力投資儲能設備的大企業。 每天安瑟樂威會先將參與聚合的用電客戶進行排程,包括哪個時段誰能待命、降載、提供多少電力彙整出預估表,同時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擬定應變計畫,然後去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投標。 在安瑟樂威台北總部的戰情室內,24小時都有人留守,平台軟體也是全天候運作,每家企業客戶的實際用電狀況、得標時段和價格等,在不同的螢幕上一目了然。

1975年冬,甫於日本東京取得博士學位的聖嚴法師應美國佛教會沈家楨居士之邀,赴美擔任美國佛教會董事長兼任副會長及美國大覺寺住持一職。 1977年5月,應當地學佛青年的需求而開辦禪坐訓練班,於是假沈居士的「菩提精舍」主持第一次禪七。 1978年底,在弟子的協助之下,於紐約市皇后區(Queens)林邊(Woodside)租下一層房子,成立「禪中心」(Chan Meditation Center)為固定道場。 翌年7月,聖嚴法師為了紀念恩師東初老人,特將此禪中心命名為「東初禪寺」,英文名稱則為「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e」與位於台灣的中華佛教文化館名稱相同。 法鼓山聖嚴法師 1979年於同為皇后區的愛爾姆斯特(Elmhurst)的柯羅娜街(Corona)集資購置一處二層樓的舊磚房,於1981年5月10日落成使用。 隨著弘法活動及信眾日增,1987年搬遷至原舍對面較為寬敞的三層樓房,並使用迄今。

法鼓山聖嚴法師: 台灣歌唱節目盛世與近未來:《群星會》到《姐妹們的音樂萬萬歲》

1971年,朱斐居士創辦的《菩提樹》雜誌中,報導了聖嚴法師留學的狀況,引起沈家楨居士的注意,並在1972至1975年間,陸續從瑞士匯款給聖嚴法師,經朱斐居士轉交以資助留學。 煮雲法師所講的「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後由李至剛居士記錄成書,在1950年代蔚為佛教潮流。 之後《基督教生命雙月刊》的主筆吳恩溥先生,針對煮雲法師的言論著作了《駁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而此書輾轉到了聖嚴法師的手上,法師讀後認為其中有許多偏頗的論調,遂用十天的時間,寫下了《評「駁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

據傳是最早的漢譯佛典,是後人摘錄自不同經典的佛陀開示選集,每一段開示自成一章。 本經內容包含原始佛教及大乘思想,著重實修的運用,可說含括了佛法的大概。 禪堂、齋堂、大寮、辦公室、知客處、教室、寮房等空間組成的建築,位於大殿的後方。

法鼓山聖嚴法師: 禪修早晚課-CD

為了呼應「景觀道場」的想法,新建的農禪寺「水月道場」將由臺北市大度路出入,入口處以多層的樹木,將前方高架橋的喧囂吵雜阻隔開來。 進入寺院後,映入眼簾的即是「空中樓閣,水月道場」的視覺感受,大殿前方有一長方型水池,透過光與影的映照,呈現出水月道場的意象。 尤其《法華經》善用譬喻、巧說故事、經文流暢,除了專門的佛學名相,亦是優美的文學作品,有散文有詩偈,讀來一點也不枯燥。 法鼓山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法鼓山除夕撞鐘將在21日除夕夜晚間9時登場,以往直播時只有純粹鐘聲,今年則首度和音樂界合作,將法華鐘聲結合鋼琴琴聲,透過聲音相應,引領大眾叩響心燈、點亮希望,且這是網路直播限定,現場聽不到鋼琴聲。 父母是我們的生身父母,佛則是我們法身慧命的父母,有了佛的出世,我們才能獲得佛法的滋養,才知道凡夫只要修行也有成佛的可能。 便是此生父母給予我們的身命,讓我們有了修行的工具;如果不具此生身命,我們是無法學佛的。

  • 然而直到1998年10月2日才得以召集了相關人員擬定了「法鼓山佛學院規劃書」,隔年3月2日於農禪寺召開第一次佛學院籌備會議。
  • [NOWnews今日新聞]異國戀情近年來越發常見,也逐漸被社會所祝福。
  • 同時,他也一肩扛下了東初老人所有未竟的志業,除了慈善救濟事業,例如針對弱勢貧戶、老人院、育幼院、教養院、精神病院的冬令救濟;還有最重要的文化、教育事業,以及弘法活動等四大志業。
  • 《大集經》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行住坐臥、動靜之間,若能轉妄想亂心為聲聲佛號、念念彌陀, 當下即身處「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世界。
  • 淨空老和尚,留下無數珍貴影音資產,手機打開網路YOUTUBE搜尋淨空老和尚就有,一代高僧在2022年24節氣大暑後,高齡96歲圓寂。

其中特殊規定則是:學僧必須在第三年剃度,成為僧團的一員。 主要的成立宗旨即為從事佛教教育、文化與社會關懷工作,並推動佛法、漢傳佛教精神。 目前以舉辦各種法會共修活動,如念佛、初級禪訓班、大悲懺法會、淨土懺法會,以及皈依典禮、週日講經等活動為主。 法鼓山要以世界佛教為藍圖,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因為他希望全世界的佛教徒,無論是任何種族、國籍,來到法鼓山都能接受而認同這裡,於是,法鼓山正式定名為「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水陸法會歷經1500多年的演變,部分揉雜了道教、密教與民間信仰的痕跡,如焚燒紙製牌位、紙紮祀品等,有違全球關注的環保議題。

法鼓山聖嚴法師: 世界唯一玻璃媽祖廟、80公尺長金龍橋 盤點全台特色廟宇走春拍美照

大約兩個月前,佛教界忽然起了騷動,我周圍的朋友都在忙,原來聖嚴法師的傳記電影《本來面目》問世了。 他們仿效電影包場的概念,在全台各地可以放映之地(主要是電影院),一場又一場地播映。 即使要戴口罩、噴酒精、座位隔離,也抵擋不住大家的熱情。 在混亂、緊張匆忙的時代裡,人的情緒時時刻刻都在浮動,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情緒的爆發點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聽一首柔和的音樂,或是找朋友談談,讓情緒慢慢緩和。 自陸軍退伍後,再度於東初法師門下出家,法名聖嚴,法號慧空,承繼曹洞宗與臨濟宗法脈。

負責輔導虛擬電廠生態系的金屬中心專案經理葉昌鑫觀察指出,這些利基者夥伴原本專注各自的領域,有自己的獲利模式,不像安瑟樂威主要靠這個新商業模式存活,但他們看好安瑟樂威的發展潛力和未來市場商機,而且彼此理念相近,所以願意出力賭一把。 陳永穎表示,拓墣在虛擬電廠生態系中屬於支援者的角色,參與這個計畫讓他們有機會了解能源產業和新的商業模式,也是研究報告的好題材;希望鼓勵更多有意於此的企業可以更了解這樣的新興產業模式。 其實早在加入生態系之前,陳威霖就已經認識拓樸科技顧問服務中心協理陳永穎和實踐大學洪大為老師,只是礙於財力有限,苦無機會合作。 在計畫輔導下,終於能跟過去未曾合作過的對象,變成關係密切的夥伴,加上有法人顧問從旁幫推,彌補了新創公司資源的不足。

法鼓山聖嚴法師: 活動預告

1926年第四代住持江普梅居士禮福州的鼓山湧泉寺聖恩和尚為師,傳承鼓山曹洞宗的禪學法脈。 1938年第五代住持江普乾居士因應台灣日治時期之時勢,聲請加入日本曹洞宗聯絡寺廟,並更名為「齋明寺」。 1998年第六代住持江會觀居士期能讓齋明寺革新再造,遂邀聖嚴法師接任住持,將齋明寺回歸正信禪寺。 法鼓山聖嚴法師 1999年1月22日齋明寺舉行交接儀式,將印信交與聖嚴法師,同年9月11日舉行晉山典禮,正式敦請聖嚴法師為第七任住持,齋明寺至此交由法鼓山管理。 由於齋明寺歷史悠久,加上歷代住持對寺產的愛護,寺中保藏了許多珍貴的文物。

法鼓山聖嚴法師

1982年開始成立「念佛會」,週週舉辦共修,人數最多可達上百人。 農禪寺除了定期舉辦共修之外,早期各單位如基金會、法鼓文化等辦公室均設置在此。 時至今日,其不僅是法鼓山的活動核心,更是蘊藏了法鼓人共同的記憶,亦是弘法之重要地點。 法鼓山的重要發源地—農禪寺,是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的開山長者東初老人於北投購地一甲所初建,做為文化館的下院。

法鼓山聖嚴法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但有時心要往哪個方向,不是可以自主的; 而且似乎總是重複某種固定模式,無法跳脫。 學習唯識了解心的運作,用智慧的方式生活, 開啟心轉境的力量,做自己的主人。 現階段安瑟樂威以螞蟻雄兵之姿,已聚合出一座擁有37MW(百萬瓩)容量的隱形電廠。

  • 在筆者印象裡,台灣佛教早期多教人念佛法門、往生思想,如廣欽老和尚、懺雲法師、李炳南居士莫不如此。
  • 法鼓山住持方丈果東法師表示,師父圓寂,心裡當然不捨,但就當作是休息,轉成正念感恩。
  • 因為事前作業保密工夫到家,因此,除了僧團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誰是新任方丈人選。
  • 其中,實踐大學資訊科技與管理系副教授洪大為帶領的團隊,負責開發虛擬電廠的軟體平台,協助分析電力系統傳回的大數據,走出校園幫助企業找出能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模式,也提供安瑟樂威作決策參考。
  • 歷史性建築物「入慈悲門」周邊將重現五○年代的庭園,成為一處「回憶的空間」;東初老人創建的開山農舍則作為紀念展示空間,農舍四周圍繞著當年東初老人親手栽種的十株大王椰子樹,隨風搖曳,見證了農禪寺新與舊、傳承與創新的時代演繹。
  • 由於志向明確,只要有機會,張採薇就會去造訪寺廟、精舍,因而結識了許多前輩法師,其中也有不少昔日靜安寺佛學院的師長,例如白聖法師、南亭法師;而他也是在這段日子裡,認識了當時駐錫宜蘭雷音寺的星雲法師,並在日後結為好友。

中華佛研所另為社會人士設立了「佛學教育推廣中心」,並規劃佛學與禪修的研究課程。 2001年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第一期工程完成,中華佛研所便遷移至金山現址。 位於台北北投光明路上的「中華佛教文化館」,是法鼓山的發源地。 一開始東初老人承租光明路上的公有土地,1955年動土開始興建文化館,一年後正式落成。

法鼓山聖嚴法師: 國際研討會—6/28 漢傳禪法之當代流傳6/29~6/30佛法與社會科學

但隨著護持人數增加,原有公寓的出入在管理上有所不便,故於1992年10月遷移至柳川東路上,1996年5月再遷移至忠明路上弘法。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基於安全考量,遂於2000年9月遷至西屯區市政路上,持續弘法迄今。 目前主要以舉辦各種共修活動、菩薩戒誦戒會、地藏法會、大悲懺法會,以及成長營、合唱團、佛學講座與兒童讀經班等為主。

虛擬電廠會在電力交易平台上,以投標方式事先承諾提供台電一定的備用電力,一旦系統需要,就立刻調度出這麼多的電力,以維持台灣電網的穩定。 「虛擬電廠除了扮演電網的救援角色,也是一種『買保險』的概念,最好是備而不用,換來安心保障。」陳威霖強調。 虛擬電廠是一種創新型態,配合台電做尖峰降載的任務具體而明確,且有其即時性,很適合成為價值及任務導向的生態系。 由基石者整合聚合電力的企業端和協助提供解決方案的利基者,共同在平台上做串接。

法鼓山聖嚴法師: 法華經共修剪影

在筆者印象裡,台灣佛教早期多教人念佛法門、往生思想,如廣欽老和尚、懺雲法師、李炳南居士莫不如此。 後來聖嚴法師自日本取得博士學位歸國,融合了唐宋以來的禪法以及日本禪,於台灣推動禪七。 2003年 推動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與北京大學合作設置「法鼓人文講座」。 應世界宗教領袖理事會之邀,出席日本京都「世界青年和平高峰會」第一次籌備會議。 東初老人承繼太虛大師遺志鼓吹建立「人間佛教」,故與幾位佛教青年合辦了《人生》月刊,當聖嚴法師投到東初老人座下時,正當《人生》月刊原主編提出請辭,於是法師從投稿者而成為主編,前後共服務了兩年。

面對佛教環境逐漸變差,部分不肖僧侶玷汙佛門,遭到居士信眾甚至其他宗教信徒的誤解與批判,聖嚴法師感念於環境的隳壞與教義之不彰,遂起而為文,以匡正佛法。 在那個階段的早期,主要由煮雲法師在台南公園裡公開演講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但隨著煮雲法師的身體狀況不佳,也停止應戰了。 同時另有長老印順法師寫下兩篇長文:〈上帝愛世人〉及〈上帝愛世人的再討論〉,之後又因杜而未神父將佛教信仰套入月神信仰,寫下了〈東方淨土發微〉。 聖嚴法師除了從東初老人得到兩系的傳承之外,並在1978年12月5日承臨濟宗法脈的靈源和尚賜予法脈,法脈字號為「知剛惟柔」,並得法脈傳承譜《星燈集》,因而與鼓山湧泉寺臨濟宗派下法脈有了傳承關係,並同時成為臨濟義玄之下第五十七代傳人。

法鼓山聖嚴法師: TNL 網路沙龍守則

在經書中,以原版拓印的宋磧砂藏經為最;在書畫方面,則保有總統嚴家淦、于右任、梁實秋等人之作品。 齋明寺環境清幽,臨大漢溪,往昔有「崁津歸帆」、「靈塔斜陽」者,並列為大溪八景之二,其古道亦為昔日通往大溪之捷徑,現已成為古蹟巡禮中的重要景點。 1989年法鼓山正式揭櫫其理念——『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此後,便循此主題而舉辦的各項弘化活動。 法鼓山聖嚴法師 法鼓山聖嚴法師 事後有位張國英居士曾給予他如此的肯定:「法師,你真是修行人,遇到這麼多事,未見你發過一次脾氣。」一如以往,對所有的助緣與逆緣,他只有滿心的感恩而從無怨言。

法鼓山聖嚴法師: 禪修推廣中心(傳燈院)

此外,即便一生醉心佛法、以發揚漢傳佛教為使命的他,提及其他宗教、甚至「無神論者」,皆能以其「佛法」包容。 簡歷: 現任:法鼓山副住持、禪修中心副都監(禪堂堂主)。 曾任:法鼓山禪坐會輔導法師、傳燈院副都監、禪堂板首、紐約東初禪寺、象岡道場住持。 漢傳經典文獻固然豐富,但聖嚴法師要求學生學習經典語言,在梵文、巴利文、藏文之中擇一。 又要求學習學術語言,例如佛學英文、日文、德文、法文等,以期能閱讀國外的研究成果(難有中譯本提供,必須親身投入學習)。 如此,學生叫苦連天,數年下來才知只懂中文是以井觀天,視野狹隘。

大殿的建築有22根巨大的柱廊支撐,外牆則以柚木由上而下垂吊;大殿內部採用木地板和木質牆面構築而成,呈現出一個安靜、單純、簡約的空間,希望人們進入這個空間可以感受到聖嚴法師「經由對空間經驗、對環境氛圍,讓我們憶起佛法僧、憶起佛陀給我們的教導,利用這樣來轉化人心」的期許。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 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法鼓山指出,薰習「法華經」多年的音樂製作人季忠平這次應邀擔任網路直播聲音總監,他以讀完「法華經」其中一段經文「十如是」的感受為發想靈感,創作出「法華韻」,期盼帶給民眾心靈安定與平靜,體會「拈花不語」的禪境。 法鼓山聖嚴法師 法鼓山每年農曆春節都會舉行除夕撞鐘祈福活動,讓全球唯一採青銅鐫鑄經中之王的法華梵鐘,在除夕晚間為人間的平安自在揚起108響;今年是睽違2年後再度邀民眾現場參與,不過法鼓山也鼓勵民眾收看直播。 因此,不論是浴佛節或母親節,在在都是感恩的日子;感恩母親給了我們今生的人身,感念佛陀給予你我智慧的法身,兩者都是佛教徒的根本父母。

法鼓山聖嚴法師: 佛學課程

具有一百六十年歷史的桃園大溪齋明寺,由性悅法師創建於清代道光末年(約西元1850年代),其法脈始繼於南海普陀洛伽山;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審定為三級古蹟。 1999年1月22日正式交由法鼓山承接法務,由聖嚴法師為第七任住持。 農禪寺早期為一棟兩層樓的農舍:一樓為客房;二樓供奉文殊師利菩薩,稱為文殊殿。 1977年東初老人圓寂後,由聖嚴法師接掌管理時,常住眾僅有四人。

法鼓山聖嚴法師: 鼓山國際關懷生命獎 頒獎典禮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近年喪葬大吹環保風,不少民眾改採樹葬或植存方式追思先人,法鼓山更從聖嚴法師骨灰植存在法鼓山金山環保生命園區後,帶動植存風潮,是全台首座植存專區,預約一度要排隊等半年。 所謂的「和光同塵」,是聖嚴法師對僧團的一貫要求,出自老子《道德經》的「和其光,同其塵」,亦即「調和其光輝,混同於塵垢」,講白了,就是「在僧團中不應有凸顯自我的心態」。 因此法鼓山僧團相當強調落實「和合互敬」的生活規範,聖嚴法師甚至訂出了一套完善的僧團共住規約。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