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女孩詳盡懶人包

圖片來源:《丹麥女孩》電影劇照因為丈夫選擇以莉莉的身分生活,也意味著格蕾塔將失去埃納。 起初對於這些行為,格蕾塔認為只是夫妻間的一時胡鬧,惟在發覺丈夫頻繁地作女裝打扮後,格蕾塔誤以為是自己的丈夫病了。 面對摯愛的改變,二人的婚姻生活也逐漸受到衝擊,但在丈夫的告白中,格蕾塔意識到眼前深愛的人並沒有病,即便悲痛也選擇支持丈夫的決定。 2月底上畫的電影《丹麥女孩》改編自真人真事,男女主角埃納韋格納(Einar 丹麥女孩 Wegener)和格爾達韋格納(Gerda Wegener)均是生於20世紀初的畫家。

丹麥女孩

然而在1913年,她和丈夫之間的秘密被揭發,頓時周遭一片譁然。 原來,Gerda神祕畫作的主角原型,竟是她的丈夫Einar,而Lili 丹麥女孩 Elbe便是他作為女性身分的稱呼。 這事件的起源大約可追溯回一年多前,某天Gerda的肖像畫模特兒Anna Larsen沒有依約前來,因此Gerda玩笑性質地要丈夫頂替Anna Larsen的工作,沒想到Lili Elbe卻從此成了Gerda的謬思女神。 Gerda是一名留著法國血液的丹麥人,雖身為神職人員的女兒,卻以情色插畫聞名於世。

丹麥女孩: 丹麦女孩的剧情简介

格爾達經歷了一般常人無法體驗的痛楚,讓一個活著的愛人消失、讓他成為另一個人。 艾納終於踏上她自己的旅程,單獨去面對變性手術,導演用了非常象徵性的手法,讓格爾達去車站送艾達上火車。 順性別,又稱本性別(Cisgender,簡稱「Cis」) – 順性別者的性別認同(內心認為自己是男是女)和天生的生理性別相匹配。 因為性別,因為性向,所以《丹麥女孩》有了掙扎與煎熬;因為疑惑,因為解放,所以《丹麥女孩》有了表演與好戲。 莉莉死在葛瑞塔懷中真的很感人,真實的情況是兩人在 1930 年 10 月由丹麥國王宣布婚姻無效,兩人此時已分開,各自有對象,莉莉死在 1931 年 9 月,莉莉當時已有愛人,打算結婚生小孩,因此做了子宮移植術,可惜發生器官排斥,這在當時無藥可醫。 不過這部片卻在給了個女同志引子後,接下來的橋段把葛瑞塔描繪成一個全然不知情的妻子,她先是戲謔地看待老公的女裝,接著是憤怒、反感,後來慢慢接受,顯然導演不想轉移焦點。

電影最後,運用戲劇性的手法,當莉莉在葛蕾塔的懷中說,「我終於是我自己了……」然後閉眼離世,那幕令人為勇於做自己的莉莉感到不捨。 電影演員的表演帶動了觀眾的情緒,整部電影拍攝的畫面,有風景畫的味道,呈現出20世紀30年代的哥本哈根。 看過《丹麥女孩》之後,筆者覺得自己對於「愛」的想像更遼闊了,也發覺生命是多樣而獨特的。 每個人生來都有各自的困難需要克服,而最幸運的是有人可以陪伴你一同度過。

丹麥女孩: 「叫我凱特琳」 變性奧運選手的美麗與自信

這段被時間的洪流深埋在海底的陳年往事,隨著電影的推出,再度成為世人注目的焦點。 欣賞完Gerda的部分作品後,再步入電影院,相信一定會更有收穫。 因此不妨在漫長的等待裡,抽空了解她們的故事,並觀賞兩人在大時代下揮灑的不凡才華。 在那時,兩人的行徑被貼上「性別扭曲」的標籤,不過在相對觀念開放的巴黎,她們開始過著女同志的生活。

丹麥女孩

影帝小雀斑演技發揮絲絲入扣甚至露骨之處——首次撫觸女性絲質絲襪衣物、眼神的慌恐與新生、向脫衣舞孃學習女性身姿1,當然可以把它讀作「女性內心的喚醒」,但也可能讀作性(erotic)喚起。 丹麥女孩 跨性別者常會說這是「靈魂」的事,但影帝小雀斑反倒把它演得非常地「觸覺」,以(情慾化與性別化的)身體感體現出來。 在跨性別社群有個爭論,當你穿女裝不會有性興奮,你就是變性人(TS);當你穿女裝會有性興奮,你就是扮裝(CD)——但這人為又滲雜性道德的二分法,使得我們對莉莉文本閱讀的可能性,就先行限縮了。 然後這部的劇本啊,我不知道要怎麼說,唯一能想到的形容大概是很不接地氣。 可能是我個人的喜好問題,我覺得越是強調人物互動的故事,你台詞越要生活化,例如去年 Whiplash 和 Boyhood,裡面放了很多很細瑣的對話,可是就是要這樣才撐得出來故事的真實感,因為人生就是一堆沒有意義的對話。

丹麥女孩: 艾迪瑞德曼

然而這一切必須出自同一個人之口,具備同樣的風格,一氣呵成。 丹麥女孩 《丹麥女孩》的資料仰賴五間圖書館館員的協助,提供我關於人物與地點的寶貴史料。 這五家圖書館分別是:位於哥本哈根的丹麥皇家圖書館、丹麥皇家美術學院、德勒斯登衛生博物館附設圖書館、紐約公共圖書館、以及帕薩迪那公共圖書館。 既可以是最佳喜劇電影,又是最佳年度電影,《捉狂美術館》在今年歐洲電影獎另外還包辦了最佳編導與男主角等六項大獎,可以說是大贏家,我只扼腕,未能在金馬影展上先睹為快,等來日公映時再寫評論了。

丹麥女孩

這些治療有的也許不是強迫,但會先由整個社會塑造出「你就是有問題」,然後就會讓你乖乖的自願進行治療,「治療」成功矯正後還會很感激。 歐洲丹麥二戰前,莉莉的事蹟在當時也有暢銷小說,為什麼默默無名? 丹麥女孩 原因和二戰開打破壞了歐洲對性少數研究的累積有關,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的強權與中心,變性人在美國現代歷史,也是一個不斷被炒作、不斷被上報紙、上節目、拍電影。 說變性人其實是大眾媒體和醫生互構下的產物,一點也不為過。

丹麥女孩: 內容

這個「」,你可以加入任何名詞,「自卑的人」、「台客」、「順從的人」…,都可以獲得類似的「身分認同」歷程。 丹麥女孩 社會建構論強調「身分認同是社會建構的」,焦點是形成這個「自我」的社會文化脈絡,而艾立克森認為在社會心理發展的第五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自我認同,在此一階段若展順利,則個體能具有明確穩固的自我認同,否則會認同混淆。 前者更注重「自我」在社會互動中「認同」如何蘊生,是不斷發生的動態歷程;後者強調「自我認同」在某個生命階段「心理任務」的完成所出現的「特質」,是靜態的結果。 埃恩納‧維金納在一九三○年代初期動手術,那時全世界動盪不安,尤以西歐哥本哈根、巴黎、德勒斯登等地為然。 經濟蕭條的烏雲、法西斯主義……最後是納粹的鐵蹄踏碎了整個大陸。 接下來的十五年間,政治動盪、民不聊生,不再有人記得這個故事。

  • 丹麥女孩的導演 Tom Hooper 在此之前有兩部大片,分別是王者之聲跟悲慘世界,剛好一個極優一個很抖。
  • 艾納說不可能停止,因為對艾納來說,莉莉並不是格爾達認為的「無中生有」的創造,莉莉其實是艾納長久壓抑的「自我」的重生。
  • 但對於何在後半篇批評 Lili 不夠「女性主義」,我的感受到恰好相反。
  • 說變性人其實是大眾媒體和醫生互構下的產物,一點也不為過。
  • 變老或醜,是明星大忌,卻是演員利多,外型考驗著他們的專業與奉獻,多數人只關心明星的花草韻事,卻不知道該如何理解演員的表演專業。

整部劇本若都充斥著詩意般的台詞,一兩段很漂亮,但看到最後很無感很累啊。 講嚴重一點,我覺得丹麥女孩這個故事的美,實在是凋零於這個過度矯情的劇本。 對大多數人而言,假如你是「帶把的」,你也會覺得自己是個男人,但有些人並不這麼認為。 把自己視為男性或女性[註一]的認同,就是上面提到的「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又稱心理性別)。 有些人的性別認同,和生理性別是不一樣的,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跨性別。

丹麥女孩: 藝術與文化

八年來的每一天,嬌小的德金,用熱情和行動力,證明他內在能量的強大。 我很慶幸《丹麥女孩》沒有偏廢這個部分,它很清楚也完整地表述了女主角葛蕾塔在這其中的煎熬。 當丈夫不願穿回男裝、不願再以埃恩納的身分活著的同時,她等於永遠失去那個深愛自己、自己也深愛的人,就連兩人美好的記憶,都成為對方不堪的過去。 我想她的心裡或許浮現了「那我的愛情到底算什麼?」這樣的疑問吧。 在回憶錄《從男到女:第一次變性》中,有提到埃恩納因為從小就有著纖細的外型、甚至像女孩子一樣的聲音而常常被哥哥們欺負,讓人懷疑埃恩納會不會天生就是身體一部分是女性。 這個猜測其實是真的,因為在莉莉艾爾伯的回憶錄中其中一個段落,就有描述到她在接受某次移植手術時,醫生在她的體內發現她本來就已經有一對發育不完全的卵巢,證明她天生就有女性性徵。

丹麥女孩

《丹麥女孩》改編自莉莉艾勒柏(《愛的萬物論》金獎影帝艾迪瑞德曼 飾)與葛蕾塔維金納(《機械姬》艾莉西亞薇坎德 飾)之間的傳奇愛情故事,由金獎導演湯姆霍伯(《王者之聲:宣戰時刻》、《悲慘世界》)執導。 1926年,以風景畫聞名的畫家埃恩納維金納和葛蕾塔維金納於哥本哈根結為連理。 葛蕾塔也是一名畫家,名氣雖不如埃恩納,但一直持續為仕紳名流做肖像畫。

丹麥女孩: 跨性別伴侶看丹麥女孩-之一

我的一個好朋友說得好,因為真實人生就是沒有戲劇高潮迭起,所以你要嘛要忠於人生的無聊,要嘛要自己加油添醋便得煽情。 尤其當對象涉及政治正確議題或是是還活著的人的時候,拍起來很難不綁手綁腳,最後就是落了個膚淺(例如去年的愛的萬物論,我覺得就是一例)(固在此要再敬佩一下 David Fincher,「社群網站」真的是這幾年最好的人物電影,沒有之一)。 埃恩納和葛蕾塔的美滿婚姻不存在了,最痛苦的或許不是想要變性的莉莉(至少他擁有變性、得到新人生這個希望),而是失去丈夫,同時還被否定愛情的葛蕾塔。 但她還是終其一生深愛這個人,不論他是埃恩納或莉莉,並且用他所希望的方式去愛,即便他離開也未曾停止,我只能深感佩服。 意外的同性交往,才讓他突然察覺自己真實的那一面。

丹麥女孩

所以跨性別者可能是同性戀、異性戀或雙性戀,兩者不互相衝突。 Eddie Redmayne 演了一個跨性別者,奧斯卡要讓他入圍男主角還是女主角? 為什麼不可以就是「最佳演員獎」、「最佳主角獎」,硬要區分為男女意義何在? 最早介入手術幫助變性欲症者完成心願的是在德國,誠如《丹麥女孩》的演出,莉莉艾爾博從一位丹麥男畫家搖身一變成為妻子比中迷人的模特兒莉莉,約1930年代,她接受了陰莖摘除手術以及陰道重建術。 而廣為人知並且將變性人陽光化的則是1953年在美國變性成功的克莉絲汀約根森(Christine Jorgensen),她成為媒體鎂光燈的焦點,並且成為好萊塢的明星。 除了對跨性別者的惡毒偏見,谷阿莫也大肆批判《丹麥女孩》中的感情觀。

丹麥女孩: 丹麦女孩角色介绍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