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介紹8大伏位

1929年,國民政府公布祭孔大典的女子服制:需齊領、前襟右掩,長到膝與踝的中點,與褲下端齊;袖長過肘與手脈的中點,質料用絲、麻或棉毛織品,藍色,六顆鈕扣;鞋子規定黑色,以絲、棉、毛織或皮革製造。 全稱為「糾儀監禮官」,由地方民政局局長擔任,為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就祭孔禮儀、服裝、祭器、樂舞四項,參考古籍並斟酌時宜後,將糾儀官及監禮官合併。 負責音樂舞蹈及樂舞生服裝部份的文化大學教授莊本立,發現以樂舞儀式祭孔的典禮至宋代才有,若要參考古制行儀則最遠當溯及宋朝,不過宋之後,明朝亦沿此制。 1977年,住鹿港的李松林受台中新建孔廟之請,雕刻孔子神主。

1970年,在國務院的要求下,山東省派人赴曲阜察看破壞情況。 其後,大成殿、杏壇、啟聖王殿、寢殿等建築得到維修。 2008年,霍韜晦教授更率領香港、新加坡逾百位儒門後學,在曲阜孔廟舉行祭孔儀式。 北宋朝廷崇儒重道,太祖立國之初,即至曲阜拜祭,下詔增修廟宇,建隆三年(962年),又詔祭孔廟,用一品禮,廟門列十六戟。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過曲阜拜孔廟,加謚孔子為「玄聖文宣王」;次年又「頒孔廟桓圭一,加冕九旒,服九章,從上公制」;四年,詔令各州皆建孔廟;五年,改謚孔子為「至聖文宣王」。

孔廟介紹: 建築

石坊為仿木構設計的建物,結構看似單純,但細看其實有不少細節暗藏其中:坊頂中央有一葫蘆,具避邪祈福的意義;而頂端兩側有著鴟吻,橫枋下有雀替,則借用了木構建築的特徵。 此外,石坊上也刻有「加官晉祿」、「琴棋書畫」、「翔龍瑞麟」等紋飾,皆有吉祥意涵。 而四根石柱的下方,則排排站了八隻小石獅,臉朝向石坊中央,彷彿表示「歡迎光臨」。 孔廟介紹 「釋奠」意思是設置祭品以祀神,後來衍伸為祭祀孔子的典禮,每年舉行春秋兩祭,春祭在春分舉行,秋祭辦在國曆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是不可錯過的府城重要典禮,這樣的古禮自臺南孔廟創建以來即延續至今,甚至被指定為國定民俗。

御路:它是位於大成殿門前的階梯上,上面雕有龍的浮雕,是古代專門給狀元所走的路,一般的平民百姓並不能走,只能走旁邊一般的階梯。 但舊孔廟的御路卻設在崇聖祠前,這可能是當初設計有誤。 因為古代的建築物沒有打地基,而那時的門又非常的重,為了要穩住移動中的大門,所以設了這個抱鼓石。 一般來說抱鼓石的尾端上接著門軸,但在新建的高雄市孔廟裡已經找不到了,而舊的孔廟裡的抱鼓石卻不是放置在應放的位置,所以也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孔廟介紹: 蒙古政策

天會七年(1129年),金兵入曲阜,命知縣「引詣聖廟」,「登杏壇,望殿火奠拜」。 金國統一北方後,進一步認識到崇儒之重要性。 皇統元年(1141年),熙宗拜祭上京孔子廟。

其中崇聖祠、明倫堂、大成殿、大成門是中國、朝鮮、越南、琉球皆有的主要建築,中國孔廟一般都有萬仞宮牆、泮池、禮門、義路、欞星門、東西兩廡幾部分,有些孔廟並設有鄉賢祠、名宦祠、節孝祠、孝子祠等。 中國的孔廟一般都是三進院落(曲阜孔廟是九進),也有許多只有兩進。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衍聖公孔端友奉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畫像南下,宋高宗賜其安居於浙江衢州,1253年建立孔氏家廟,即所謂「南宗孔廟」。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頒發「大成樂」專祀孔子。 成化十三年(1477年),增祭孔樂舞為八佾,加籩、豆為十二,擴大規格祭祀孔子。 隨著中國文化在中國周邊地區的影響加深,越南、朝鮮、日本等地都興建了許多孔廟。

孔廟介紹: 台南孔廟交通概況

陳悅記家族的詩人陳培根表示若如建於大龍峒(今大同區),就願捐獻私地,後來他捐地兩千餘坪,辜顯榮亦購田獻地一千餘坪。 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繫。

臺南孔廟的格局為標準的「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三合院,有三進兩廂,也是全臺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 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與鄉賢祠,第二進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 左學為明倫堂和文昌閣,堂前原有兩廊,分列六藝齋、後建教官廨舍及齋廚,東邊建朱子祠,朱子祠在日治時期毀壞。 台南孔廟櫺星門遺構於2013年時,因大成門前一棵百歲榕樹病枯倒塌而意外重見天日。 孔廟介紹 民國八十六年(1997年)左右,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建會(今文化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規畫一個以孔廟為中心的文化園區,當時規畫範圍除孔廟以外還有周圍即將遷走的附近市府機關建築等古蹟、歷史建築。

孔廟介紹: 清朝

歡迎您使用本信箱,為維護陳情人及被陳情人權益,避免浪費行政資源,請您務必填具真實姓名及聯絡方式作為受理依據為能盡速了解您的寶貴意見,意見內容請盡量清楚明確說明。 孔廟各殿宇彩繪亦全部採用宋式,以捲草花卉為主,用顏色的深淺來描繪造型,施工相當細膩且繁複,可說是全臺少有的建築典範,值得民眾研究與欣賞。 孔廟介紹 孔廟介紹 全臺共有十多處孔廟,左營蓮池潭旁的孔廟規模為全臺最大,建築外觀雄偉肅穆,古色古香。

2003年大成殿梁柱發現有蛀蝕,於2004年9月祭孔大典後展開修復。 乾隆年間士紳施士齡倡議重修,獲知縣程運青准許,但至知縣王鶚任內才於乾隆十八年(1753年)主持重修,卻資金不足僅重修櫺星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因風雨,明倫堂全毀,其它建築亦受損,次年(1759年)知縣張世珍再倡議重修,設泮池與照牆,並重修明倫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縣胡邦翰續修。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明倫堂與教諭署毀於戰火。 臺南孔廟占地9007平方公尺、建物面積2169.9平方公尺。

孔廟介紹: 台南武德殿

現今的孔廟雖以宣揚儒學為主,但對其他學說亦兼容並蓄,而有先儒先賢之陪祀。 來到臺中孔廟,可了解孔廟緣起、孔廟建築群、祭孔大典儀節、大成樂章、孔廟文物、孔廟聖賢事略、禮運篇大同章、八佾舞動畫等介紹。 孔廟也是舉辦大型藝文活動、拍攝影片或講習會的最佳場所。 除此之外,在孔廟的明倫堂裡另設有4D虛擬實境劇院,將孔廟的歷史沿革與孔子的生平事蹟以高科技影像技術輔以身歷其境的特效體驗,讓觀眾瞭解孔子與孔廟的故事,除了增添趣味之外,更以嶄新的形式延續了孔廟所代表的教育意義。 孔廟介紹 孔廟的主殿為大成殿,正中央神龕奉祀至聖先師孔子牌位,上方高懸「有教無類」之黑底金字匾額,左右牆奉祀四配(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亞聖孟子)與12哲等牌位,瀰漫著莊嚴肅穆的氣息。 孔廟的氣氛予人肅敬莊嚴之美,這也是中國儒家文化行事剛正之精神。

  • 戟門左側外壁的彰化孔廟重修記碑,1952年立,為該廟時代最晚的碑。
  • 昔日兒童第壹天上學之前家長必帶兒女到此廟祭孔,以求前程光明。
  • 此即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孔廟,現在的曲阜孔廟。
  • 1996年7月29日,市議員陳仁訓審議孔廟預算時,認為在力行路上的牌樓影響交通安全,斥責當初發放建照的人,主張最好能將牌樓其中二隻腳打掉。
  • 從興建迄今,歷經10多次修葺,但大致保持舊制。

因經費困難而未能持續,1987年8月18日,廟方向市政府民政局建議春祭改為官辦。 孔廟介紹 1952年8月6日,行政院會議通過,將孔子誕辰從國曆8月27日改為9月28日。 該年秋祭,先師孔子聖誕釋奠典禮台北市籌備委員會,決定擴大慶祝孔子誕辰,9月25日到30日在廣播電台舉行廣播週,邀請台北市長吳三連、教育部長程天放、考試院長賈景德、孔德成、教育廳長陳雪屏、台大校長錢思亮輪流播講。 過去中央政府多派省主席代表參加,精省後多由內政部長代表參加。

孔廟介紹: 曲阜孔廟

執事者各司其職,糾儀官升階監禮,陪祭官和分獻官就位,然後兩位引贊高聲唱吟領引主祭官盥洗就位。 主祭、陪祭、總統代表及奉祀官均須著藍袍黑褂的國定禮服。 依慣例由臺北市市長擔任正獻官,分獻官則會有八位。

  • 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有一棵位於三川殿前的大榕樹被發現罹患褐根病,雖進行了醫治措施,但在民國九十九年(2010年)4月10日時卻被人惡意破壞,拆掉引導氣根到地面的竹片與氣根。
  • 戟門右側則有道光五年(1825年)臥碑、1933年的重修戟門及櫺星門紀略碑,其中臥碑內容依順治九年(1652年)通令全國之臥碑所刻,一般該立於明倫堂左側,但可能因戰爭而被炸,故所擺放位置並非原址。
  • 1974年,不同過去一般由五旬以上者擔任,改由年輕的國中、小教師。
  • 那時規定:“凡民八歲入學,課以經史文章”。
  • 清朝提倡藏傳佛教,分別於奉天、北京與五台山興建大喇嘛廟。
  • 該些額面皆由五片至七片不等的長方形木板拼接製,為臺灣清治時代典型匾額工藝特徵,邊框皆作龍紋,額中上皆有「某帝御筆之寶」的璽印。

為今日的彰化市中山國小,1915年在今日的彰化女中蓋新校舍,1921年再遷至八卦山下、中山路上的現址,校名也從「彰化第一公學校」,「彰化市楠國民學校」,再改為「彰化市中山國校」、「彰化市中山國小」。 祭孔有豬、羊、牛的屠體,早年必須經過檢驗合格,蓋上合格戳章、彰化稅捐處的屠宰稅戳章。 儀式進入尾聲時,戟門、櫺星門再度闔扉,正、分獻官和陪祭官、佾生樂生相繼撤班,大成殿響起〈禮運大同歌〉,結束年度大典。 祭完後,就會現場分切牲肉給參與祭典相關人員。 縣長周清玉任內下令改以麵製品代替三牲太牢,因此民眾改為摸牛、羊的頭。

孔廟介紹: 建築深度解說|孔廟文化資訊網

孔廟介紹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