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詳解

館內豪華客房以柔和的色調裝飾,配有 DVD 播放器和平面電視。 私人衛浴提供頂級設施和浴缸,可讓住客盡情享受放鬆身心的泡澡時光。 和平女神像又称欧战胜利纪念碑,为当时外滩体态最大的纪念碑。 民国十三年(1924年)2月16日,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与阵亡的将士们,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与外滩交界处竖起一座和平女神像。 和曼哈顿港的自由女神不同,从海上到达外滩的人们看到的是女神的背影。

至1846年上海辟为商埠以后,许多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 上海外灘 外滩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如英国领事馆、法国领事馆、俄国领事馆等,都大多集中与此。 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外灘建築群都披上了華光,璀璨奪目,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有浦東發展銀行、中國銀行大廈、和平飯店等等。

上海外灘: 上海外灘

并从在同年的3月1日起,对外滩北段外白渡桥与外滩恢复至上世纪原貌的工程。 上海外灘 下一阶段改造工程重点在于对外滩原8车道,缩为4车道,增加外滩的公共步行道路与绿地空间,且将外滩水平面降至20世纪外滩原有的略高于路面的高度。 兴建从吴淞路至中山南二路的外滩隧道,将通过外滩的快速车流地下化,延安东路以北的外滩隧道為双层双向6车道,其以南为单层双向4车道。

  • 1912年,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出資興建,「通和洋行」設計施工。
  • 上海外滩外白渡桥南堍曾经有座常胜军纪念碑,这是由李鸿章出资,为纪念清同治元年(1862年)-清同治三年(1864年)在江苏省攻打太平军的常胜军阵亡将士而建的。
  • 外灘5號最初入駐日本和清政府聯合成立的「日清汽船株式會社」,也稱「日清大樓」。
  • 外滩公共服务中心共5层,仿照20世纪初的风格建成。
  • 此外從1970年代初开始,黄浦公园至延安路轮渡站之间约1000多米的黃浦江沿岸防汛墙成為戀人約會場所,並被稱之為外滩情人墙。
  • 碑上镌刻汉文“得胜”二字,共镌刻有48名阵亡的外籍常胜军官兵姓名。
  • 上海外灘百年建築群,見證上海開埠以來西方經濟勢力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活歷史,其中的「外灘十八號」,因品牌經營管理方20年租約到期,宣布12月15日終止「 外灘十八號」品牌。

上海外滩偶遇俄罗斯美女帅哥 顷刻上演时装秀 魅力无限 外滩是东方大都市上海的窗口,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都会在这里遇见。 外滩观光隧道采用了无人驾驶自动控制系统,12辆四壁透明的观光车可以不间断地运送游客往返于浦江两岸,以每秒3米的速度行驶,全程仅需5分钟,每小时运送量达5000人次。 隧道的两岸出入口由自动扶梯输送旅客,残疾人采用液压电梯输送,隧道内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牵引式封闭车厢输送游客,整个过江时间约需2.5~5分钟,其运输能力最高可达5280人/小时。 老一代的上海人大多有过去外滩“情人墙”“轧朋友”的经历。 以前上海人家住房紧张,谈对象只好去户外,外滩的这一段墙边情侣扎堆。

上海外灘: 上海國際會議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大多數這些建築都被國家或城市機構使用。 到20世紀80年代為止上海外灘的外貌基本沒有多少變化。 80年代末開始在上海建立了許多新的摩天大樓,有些這些大樓直接建造在舊建築物的後面(比如外灘大廈),與這些新建築相比外灘的老建築顯得非常矮小,這深深地改變了外灘的相貌。 過去直接在外灘江畔的碼頭全部被搬遷,江畔的防汛牆也獲得了修復和加固。 上海外灘 此外在建造延安東路高架公路進入中山東一路的介面處時將外灘天文臺整個地向南移動了約50米。

上海外灘

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 到1930年代今天上海外滩的天幕基本上成形,并持续繁荣至1940年代。 上海外灘 外灘是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江西岸外白渡橋至金陵東路之間的步行觀光帶。

上海外灘: 兩岸快遞/上海「外灘十八號」租約到期 15日起終止品牌

建議大家可以從人民廣場站一路散步逛街、欣賞建築,一下子就到外灘了。 如果走累了或是不小心手滑買太多戰利品提不動,也可以選擇搭乘這種直達外灘的觀光列車,票價是兩塊錢人民幣。 打造世界跨年迎新标志 2014外滩灯光秀即将震撼上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上海市旅游局. 這裡平日時非常的悠閒寧靜,假日時總會湧現許多前來攝影、寫生或散步的人潮。 如果你走遍了上海的名勝古蹟、看盡魔都富麗繁華的模樣,一定要來這一區體會一下上海截然不同的另一種風貌。 外灘旁的一幢又一幢唔同建築風格,絕對系必去之景,同埋謀殺菲林既好地方。

  • 而每到夜晚,仿古建築群上繽紛的景觀燈也使這裡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鋼筋混凝土框架,花崗岩立面,三段式設計,局部點綴有雕飾的山花與希臘愛奧尼方壁柱,裝飾簡明。
  •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国银行大楼建成,该楼是外滩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
  • 外滩现在共有历史建筑二十余座以及现代建筑2座。
  • 以前上海人家住房紧张,谈对象只好去户外,外滩的这一段墙边情侣扎堆。
  • 路灯、招牌、幌子、商标、广告等商业“行头”,甚至还有反映时尚的行人服饰、姿态特征,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了街廓的场景。

2004年11月20日修复后的外滩十八号楼进门四根古希腊式的大理石柱是原装,来自200年前意大利的Tuscani教堂。 两盏量身定做的三米高红色玻璃吊灯,全部由空心玻璃管组装而成,每盏灯由一百八十五个零件拼装起来。 大堂的24K金砖马赛克壁画是全手工制作,其被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时装、珠宝、名表、美食、娱乐、艺术中心。

上海外灘: 上海外灘的飯店

早在清咸丰六年(1856年),租界当局已对建筑物退后道路边界(相当于道路红线)作了严格规定,但是临街建筑从来就不是整齐划一的。 台湾银行原为日商银行,是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之后,日本在台北开设的,清宣统三年(1911年)又在上海设立分行。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将台湾银行划归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所有。 上海外灘 清末,除上海县城东门黄浦江岸外的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 上海外灘 黄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就须拉纤行走。

上海外灘

1934年正當施工時,沙遜卻無理干涉,說“在英租界造房子,高度不得超過我的金字塔塔頂”。 由於中國當局腐敗無能,據說這樁官司一直打到倫敦,結果判決中國銀行只能造17層,比相鄰的沙遜大廈金字塔頂低30釐米,而且工程也由外商設計、承包。 為了讓世人瞭解這些建築的歷史,將由專家學者重寫銘牌,逐一懸掛出準確介紹其身世的中英文“身份證”。 首批重寫銘牌的有滙豐銀行、海關大樓等23座歷史名建築。 1868年今天的黄浦公园建立(当时叫外滩公园),这是上海最老的一个公园,到1928年7月1日外滩公园才正式对中国人开放。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的地区。

上海外灘: 外滩情人墙

新中國成立後被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劃為「上海市外貿局」。 如今是是美國羅斯福家族旗下的「羅斯福公館」,設有高檔餐廳和奢侈品店。 建於1937年的外灘23號「中國銀行」大樓,帶有濃郁的中國建築風格。 這座中西合璧的銀行大樓,由中國建築師陸謙和「公和洋行」共同完成,是外灘唯一一座華人參與設計的臨江大樓。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