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醫學院護理系詳細資料

註2: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生物醫學、營養學等等屬於生命科學學門,心理學屬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生物醫學工程屬工程及工程業學門,醫務管理屬商業及管理學門,獸醫及動物科學屬農林漁業及獸醫領域,以上不列入。 建國建軍,成功有賴力行; 維勤維奮,精益求精,親愛精誠。 建國先健軍:原要建立國家須先有強健之軍隊,短捷言明軍醫之重要性,惟今人常誤為建國先建軍,意指必須先有軍隊方可建立國家,此意似乎與軍醫毫無關係,特此澄清。 一般應該僅由特定標準化模板提供摺疊資料表格,勿因故事劇情或項目混雜而隱藏;內容應該考慮其他方式呈現。 重複記載、過度細節與無助了解主題的堆砌內容等需要考慮除去。

私立愛德幼稚園於1963年興建,國防醫學院盧致德院長在兩層樓宿舍西側興建了幼稚園(與托兒所),以愛德女士命名為Ida J Kohlberg Kindergarten,並且繼續由黃琳女士擔任園長。 目前更名為國防醫學院附設臺北市私立愛德幼兒園,仍由第三任園長汪慧玲女士主持,位在國防醫學院(汀州舊址)旁的學人新村內佔地2,690平方公尺。 愛德幼稚園為何以「愛德」為名,園方相關資料中並無記載,2016年10月20日,園方從舊物中尋得1963年愛德落成紀念銅牌,上頭有愛德的中英文園名,從而發現愛德的中文園名,原來是從英文園名「IDA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J. KOHLBERG KINDERGARDEN」而來。 對國防醫學院院史研究甚深的前國防醫學院資深老師鄔翔老師,曾在他撰寫的《一個扶持國防醫學院壯大的外國機構》文章中提到:「凡(美國醫藥援華會)所捐建之建築物或修建添置之設備,皆刻石或鐫銅牌誌捐贈者之姓名或榜其名為齋名,以誌紀念。」,IDA J. KOHLBERG為愛德‧柯柏夫人,可見柯柏夫人是愛德幼稚園最重要推手。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公共衛生學系:修業4年

國防醫學院轉進台灣後,部分教職員生曾入駐臺北縣新店鎮清風園(來臺初期曾作為入伍生營舍與衛勤訓練班訓練場所)、陸軍802總醫院等地,最後選擇於臺北水道水源地原日本陸軍砲兵聯隊營舍進行在臺復校,當時與日本系統的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是臺灣僅有的兩所醫學院,雖然衛生部曾有將此兩醫學院合併的想法,受到後者時任醫學院院長杜聰明拒絕。 1912年中華民國建國,改為陸軍軍醫學校,由李學瀛(M1)主持校務。 1928年(民國1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結束,學校改隸國民政府軍政部,經張仲山、郝子華、楊懋因故未能到任校長,後由醫科科長林鴻代理校長。 1929年由戴棣齡擔任校長,將醫科期限由四年改為五年,增加一年為醫院臨床實習,藥科由三年增加為四年。 1933年(民國22年)遷往南京,指定前陸軍第三軍醫院院舍(簡稱北校)與前江蘇省立工業學校為校址(簡稱南校),低年級在南校上課,高年級在北校上課,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醫設計監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劉瑞恆兼任校長,將所有教職員撤職力圖整頓但引發學潮,因此停課兩周並處分學生代表於陸軍官校禁閉一周以平息學潮。 公衛系主要在培育能夠執行預防醫學及衛生與醫務行政工作的公共衛生專業人才。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2000年,國防醫學院調整編制,改為國防大學國防醫學院;2006年,改隸屬國防部軍醫局,再改回國防醫學院。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時任北洋大臣的袁世凱於天津東門外海運局創立北洋軍醫學堂,招收第一屆醫科學生(期班代號M1)。 1906年,更名為陸軍軍醫學堂,並於1908年開始招收藥科學生(期班代號P1),創立中國藥學教育先河。 所謂「期」代表的就是民間大學所說的「屆」;而「年班」所代表的意思是民間大學所說的「級」。 該校習慣在「期」前面加上學系英文代號稱呼:比如說民國97年入學的醫學系稱作「M108」(代表第108屆醫學系、醫學系104年班,也就是民間大學說的104級)。 而同年級的所有科系習慣上稱作一個「期班」,比如說M108、D67、P95、N61、PH29為同年級,就屬於同一個期班。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畢業服務

「馬先知先生優良護理人員獎」緣起於民國96年~曾任國防醫學院學生連隊副隊長的馬先知先生,有感於其與國防醫學院 濃厚的情誼及緣分,遂於國防醫學院建校105年院慶時,捐出畢生積蓄,存於財團法人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基金會,並設立「馬先知先生臨床優良護理人員獎」,以獎勵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畢業且於臨床工作中具有卓越貢獻的護理人員。 畢業分發不限於單一軍種,可分發至陸、海、空軍司令部、憲兵與後備指揮部、海巡署、國防大學及其他中央單位等擔任軍醫官或衛勤軍官,隊勤屆滿後可申請回調至國軍醫院服務;亦可留校擔任各學科、系所助教,成為師資培育對象。 高級護理職業班:原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開辦後併入國防醫學院,自1943年(民國32年)開辦至1970年(民國59年)停招,二十四期共計畢業1179人。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衛勤訓練中心:1996年8月1日依國軍軍事院校精簡案,併入陸軍後勤學校,2015年5月15日復編國防醫學院。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醫學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縮寫為M,1902年建校之初便設立,軍費生畢業後掛階少尉服志願役軍官十四年(1970年—2012年入學者,修業年限為七年,畢業後中尉任官),是國軍醫院、部隊醫務所、軍醫局,榮民醫院主要幹部。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護理學系著重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專業訓練,強調實地體驗,因此系上配有「示範實習病房」,包括一般病床和長照病床,也有「示範病房護理站」,可供基本護理技術的操作實習來使用。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國防醫學院 | 護理學系 收藏

1936年(民國25年)因畢業之人員分發至陸海空軍,故更名為軍醫學校。 1937年(民國26年)校長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兼任,實際校務由教育長張建(M15)負責。 1938年(民國27年)日軍於惠州登陸,以廣西大墟為校本部與醫科駐地,桂林為藥科駐地,新併入的軍醫預備團以陽朔為駐地,以廣西省立柳州醫院實習。

牙醫學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縮寫為D,1941年創系,臺灣牙醫教育創始,修業年限為六年,軍費生畢業後掛階少尉(2012年以前入學者,畢業後中尉任官),服志願役軍官十二年,是國軍醫院、部隊醫務所主要幹部。 進修管道多元,碩士班計有生物及解剖學研究所、生理及生物物理學研究所、藥理學研究所、生物化學研究所、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病理及寄生蟲研究所、藥學研究所、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牙醫科學研究所、護理學研究所及航太及海底醫學研究所等11所,博士班計有醫學科學研究所及生命科學研究所等2所,可依自身興趣選擇報考。 護理學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縮寫為N,1947年設立,大學護理系始祖,修業年限為四年,軍費生畢業後掛階少尉,服志願役軍官十年,主要服務於國軍醫院,榮民醫院。 畢業後取得學士學位,以少尉任官,分發不限軍種,可至陸、海、空軍司令部、憲兵與後備指揮部、海巡署、國防大學及其他中央單位等擔任軍醫官或衛勤軍官,加入國軍醫護的行列。 隊勤屆滿後可申請回調至國軍醫院服務,亦可留校擔任各學科、系所的助教。 第19屆國家新創獎昨日於「第6屆台灣醫療科技展」會場舉行頒獎典禮,國防醫學院及三軍總醫院團隊,一舉拿下5項大獎,呼應軍醫「健軍衛國、慧醫先鋒」精神,展現豐沛醫療創新能量。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國防醫學院

公衛學系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縮寫為PH,1979年設立,修業年限為四年,軍費生畢業後掛階少尉,服志願役軍官十年,是國軍衛生勤務類單位主官管主要來源。 代訓生:學雜費大部份由國軍退輔會負擔,民國55年度起代輔導會招訓醫科學生十二名,畢業後不具現役軍人身分,須按規定至退輔會所屬之各級醫院服務。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國防醫學院院歌于民國39年創作,在水源地舊院區公布實施,由政戰部成文秀主任(時為訓導處處長)填詞,音樂教官崔月梅女士作曲。 1938年:應抗戰戰地需求,內政部與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共同於長沙成立「內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訓練班」,是年11月遷往湖南祁陽。 國醫由校長查岱龍少將及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洪乙仁少將,率領團隊以「鑼蛋白加速新興傳染病藥物篩選技術開發與應用」及「極高靈敏度及價廉之新穎多孔膜類SERS基質的開發與應用」等2項研究,獲得「學研新創獎」肯定。 三總由院長王智弘少將率團隊分別以「新型微氣泡—超音波無針注射系統」,與精神醫學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勳安中校的「閾值下腦刺激:思覺失調的新治療技術」,同獲「臨床新創獎」;骨科部醫師花世源則以「保留膝內十字韌帶之人工膝關節設計」獲「學研新創獎」。

護理教育是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專業訓練,強調學生實地體驗,透過多元教學策略以循序漸進方法,提昇學生護理專業之認知、情意及技能;引導學生運用批判性思考,針對個人、家庭、群體與社區在其生命與健康疾病過程中,提供個別性與整體性之適切護理,協助學生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不斷變遷的社會中與醫療團隊協調合作,以扮演稱職勝任的護理專業角色。 1999年,該校學院及醫院進行第九次遷校,自公館水源校地遷至臺北市內湖區,現在的國防醫學院校區及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而遺留下的公館水源校地則演變成今日的國立臺灣大學水源校區,但目前該校區大部分區域,外觀仍保留原來狀態,大操場成為收費停車場,只有少數人員負責看守。 國防醫學院隨著國共內戰情勢告急,國防醫學院決定展開第八次遷校,1949年該校師生、儀器分成三批(2月16日、3月16日、5月4日分別抵臺)乘坐安達輪轉進臺灣,於上海江灣遺留下來的校舍演變為今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軍事學校簡介

有些課程的授課方式是以問題導向的小組討論教學為主,藉此培養同學獨立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常,大四開始臨床課程,大五、大六則是醫院實習,以國防醫學院、三軍總醫院為主要實習醫院。 本校創立於民國前10年(西元1902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軍醫學府,創立初期係因戰備需要;抗戰勝利後,為建立軍醫教育中心制度,於民國36年6月合併當時的軍醫學校及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改組成立於上海江灣,命名為國防醫學院;民國38年隨政府搬遷來臺,駐地臺北市水源校區,後因校區狹隘,發展受限,乃於民國72年計畫遷建於內湖,民國88年10月進駐現址。 國防醫學院學生大部分於三軍總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實習,亦有高雄榮民總醫院、台中榮民總醫院、台南奇美醫院、台北馬偕醫院、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榮民製藥廠、景德製藥廠、永信製藥廠、三軍衛材供應處等單位實習,包括醫師實習(醫學系)、牙醫師實習(牙醫系)、藥師實習(藥學系)、護理師實習(護理系)、EMT實習(公衛系)。

  • 本校創立於民國前10年(西元1902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軍醫學府,創立初期係因戰備需要;抗戰勝利後,為建立軍醫教育中心制度,於民國36年6月合併當時的軍醫學校及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改組成立於上海江灣,命名為國防醫學院;民國38年隨政府搬遷來臺,駐地臺北市水源校區,後因校區狹隘,發展受限,乃於民國72年計畫遷建於內湖,民國88年10月進駐現址。
  • 1906年,更名為陸軍軍醫學堂,並於1908年開始招收藥科學生(期班代號P1),創立中國藥學教育先河。
  • 此外,亦有入伍教育、衛勤教育、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訓練與公共衛生實習等課程,以使理論與實務相互融合。
  • 護理學系著重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專業訓練,強調實地體驗,因此系上配有「示範實習病房」,包括一般病床和長照病床,也有「示範病房護理站」,可供基本護理技術的操作實習來使用。
  • 畢業分發不限於單一軍種,可分發至陸、海、空軍司令部、憲兵與後備指揮部、海巡署、國防大學及其他中央單位等擔任軍醫官或衛勤軍官,隊勤屆滿後可申請回調至國軍醫院服務;亦可留校擔任各學科、系所助教,成為師資培育對象。
  • 建國建軍,成功有賴力行; 維勤維奮,精益求精,親愛精誠。
  • 體驗區則由國軍花蓮總醫院設置「運用擴增實境系統展示重金屬檢測方法」、「5G混合實境野外救生訓練(與蛇相遇)活動」,吸引許多民眾排隊體驗,盼能更加認識國軍醫院的新技術。

很抱歉,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藥學系:修業6年

國防醫學院,簡稱國醫,是中華民國最高層級、歷史最悠久的軍醫學校,前身為1902年由袁世凱創立於天津的北洋軍醫學堂,歷經九次遷校,現址位於臺灣臺北市內湖區,與其直屬教學醫院三軍總醫院等中華民國國軍軍醫機關合稱國防醫學中心。 教育宗旨為「培養允文允武的公共衛生專業人才,以執行預防醫學及衛生與醫務行政工作」,專業課程分為四大學群授課,分別為衛生行政與醫務管理、環境衛生與職業衛生、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除了基礎醫學與公共衛生相關之專業課程外,為達到理論與實務相互融合,亦訂有入伍教育、衛勤教育、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訓練與公共衛生實習等課程。 國防醫學院在臺第一任院長盧致德中將,逐步落實「八類六級」教育制度。 國防醫學院由於接受協和醫學院與軍醫學校的優秀人才以及美援,其組織、規模、教學、設備完備良好,培育眾多優秀護理人才:臺大校長傅斯年之女也為校友;而周美玉更為中華民國國軍首位女將軍,其後進更協助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系的創建。

牙醫學系為全國唯一具「軍陣牙醫」、「急難醫學」特色的學系(編按:軍陣醫學就是與軍隊官兵健康相關的醫學)。 課程包括:基礎科學、基礎醫學、基礎牙醫學、臨床課程實習,以及軍醫教育和博雅教育。 此外,還有美國紐約大學水牛城分校、愛荷華大學牙醫學院,以及底特律大學牙醫學院等姐妹校,可藉由學術交流合作,培育忠誠愛國、術德兼備的現代化牙醫官。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學生與生活

管理上比照國軍陸軍編制,各大隊、中隊、區隊、分隊等,由軍官及學生組成之實習幹部層層管理,非假日不得出營區、夜間燈火管制、服儀髮式均有規定。 此外,在國軍醫療體系展區專題講座部分,三總護理部分享「俯臥,讓你呼吸不費力」創新研發、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分享「海上遠距智慧醫療及智慧給藥服務平臺」、國軍臺中總醫院則以「從改善高血脂、清除免疫抗體到治療心冠重症全功能血液淨化術的運用」為題,向參展民眾分享各項醫學新知及研發心路歷程。 醫學專科班:1955年開辦醫學專科班,修業年限4年,至1968年最後一屆招生共計十期總共畢業466員。 專招非醫學系出身之軍醫官,俗稱老爺班,但醫專班畢業後授予專科學歷,亦可報考醫師國考,與當年中山醫專(現中山醫學大學)性質相似。 1940年:前線告急,軍醫學校遷往遷校貴州安順;內政部軍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聯合訓練所改組為軍事機關「軍政部戰時軍用衛生人員訓練所」。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旨在培養能具有人文關懷,尊重生命的素養;能應用專業知識及護理新知處理個人/家庭、軍榮(眷)、群體/社區的健康問題;能應用熟練臨床護理技能執行護理活動;能運用批判性思考解決服務對象的健康問題;能應用倫理思維提供適切的護理;能與服務對象及醫療團隊成員溝通協調合作;能扮演克盡職責、勝任使命的軍護專業角色;能配合社會變遷與科技進步終生學習與自我成長;能統合軍事與護理專業知識,以儲備軍陣醫療系統中軍護幹部之人才。 輔導專業證照考取:醫學系99%、牙醫學系100%、藥學系100%、護理學系100%通過國家考試(醫師、牙醫師、藥師、護理師),公共衛生學系100%取得初級與中級緊急救護技術員證照,國內公共衛生核心課程學科能力測驗通過率亦連年為全國最高。 八 類:國防醫學院的教育主旨是設置各種教育班次以養成軍事衛生之各種專門人才為目的,依學術範圍分為醫學科、牙醫學科、護理學科、藥學科、衛生工程學科、衛生裝備學科、衛生檢驗學科及衛生行政學科等八類。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醫學系:修業6年

1958年(民國47年)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蔣經國指示,國防醫學院聯合軍醫系統成立了臺北榮民總醫院及陽明醫學院(今國立陽明大學)。 藥學系分為「藥物合成」、「天然藥物」、「藥物製劑」、「藥物分析」、「藥事執業」等五組,選修課程多元且實用,採小班教學制,並與榮民、景德、永信及杏輝等四家GMP藥廠產學合作、技術交流,以培育具人文關懷及軍陣藥學、預防醫學、臨床藥學等專業人才。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畢業後可任教於醫學院各基礎科系,或赴國外進修,或在軍醫院(三總、北榮、中榮及高榮)從事臨床藥學、藥事行政、衛材補給、醫務管理及藥廠製劑等相關單位服務。 課程除了基礎科學、醫學人文、基礎與臨床整合、臨床醫學及實習等專業科目外,還有軍事科目等軍醫養成教育。 一般來說,基礎科學與基礎醫學著重講授及實驗,臨床醫學則以臨床討論及實習為主。

另外設有「虛擬中心」,內含三間虛擬病房,有單面鏡、錄影系統、電腦、電動病床等配備,可連線護理站同步觀察虛擬病房內的操作情況。 藥學系,英文縮寫為P,1908年創立,中國藥學教育先聲,抗戰時期曾斷期。 修業年限為四年,軍費生畢業後掛階少尉(2015年以前入學者,畢業後中尉任官),服志願役軍官十年,是國軍醫院藥師、部隊衛材後勤、部隊藥學官主要來源。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大學情報

1947年6月1日更名為國防醫學院,由聯勤總部軍醫署署長林可勝將軍擔任院長,張建將軍及盧致德將軍任副院長,下設醫學系、牙醫學系、藥學系、護理學系、生物型態學系、生物物理學系、生物化學系、醫學生物形態學系、物理醫學系、內科學系、外科學系、社會醫學系、衛生勤務學系、醫事技術學系等十四個系,官佐、學員、學生、士兵共計8194員。 另為重視軍醫學校之傳統,各科期別仍沿用軍醫學校原期別銜接編排,仍以軍醫學校成立日期11月24日為院慶,雖然為軍醫學校的延伸,但實際上大部份的官職與教職來自協和醫學院體系的衛生勤務訓練所。 國內:計有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奇美醫學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進階生物科技公司、金車股份有限公司、榮民製藥、杏輝製藥、永信製藥、景德製藥、百恩諾、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臺北榮民總醫院、臺中榮民總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等建教合作機構;另為建立本校社區夥伴關係,與鄰近高中、國中及小學簽署「策略聯盟伙伴學校」合作,發掘潛力學生,向下紮根。

分為「公共衛生行政學」、「流行病學」及「公共衛生營養學」等三組,課程內容涵蓋衛生行政、醫務管理、流行病學、預防醫學、生醫資訊及統計、環境衛生、職業衛生、公共衛生營養等專業領域。 此外,亦有入伍教育、衛勤教育、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訓練與公共衛生實習等課程,以使理論與實務相互融合。 體驗區則由國軍花蓮總醫院設置「運用擴增實境系統展示重金屬檢測方法」、「5G混合實境野外救生訓練(與蛇相遇)活動」,吸引許多民眾排隊體驗,盼能更加認識國軍醫院的新技術。 今日為展期最後一天,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將在體驗區設置「混合實境教育訓練輔助系統」,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共襄盛舉。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學校簡介

註1:本表依據2017年教育部之學科標準分類架構(第5次修正)作編排,僅列入醫藥衛生學門四年制(含)以上學士班學系,學士後學系以及二年制、五專相關學科不列入。 僑生:學雜費自行負擔,凡持有外國證件或僑居國外六年以上有居留徵件之華僑學生,民國40年醫科、民國41年牙科及藥科、民國45年護理系開始招收僑生,畢業後不具軍人身分,亦不受任何契約限制。 「第6屆台灣醫療科技展」第3天,許多民眾利用週休假日前往展區參觀,國軍醫療體系展區持續推出多元主題專題講座及體驗活動,第19屆國家新創獎也於會場舉行頒獎典禮。 本校座落於臺北市內湖區,總面積為42公頃,近臨中山高速公路成功交流道、捷運昆陽與南港站、台鐵松山與南港火車站、松山機場等,交通便利,四通八達。 周圍依山傍水,有碧山巖、大湖公園、白鷺山、五指山等觀光勝地。 學生宿舍環境清幽,設有門禁安全系統、電話、冷氣、個人專屬書桌及衣櫃、宿網、衛浴設備、洗衣烘衣機等,是最適合讀書求學的好地方。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國防焦點

“『親愛』是要所有的革命同志能『相親相愛』,本校的宗旨『精』是『精益求精』,『誠』是『誠心誠意』”校風:「博愛忠真」。 由於學校為醫學院,教育性質與其他官校並不完全相同,是故另制定校風。 所謂「博愛」,即天賦情感,博愛利人;「忠」則代表忠於國家、學院、職務及自我;「真」以示追求醫學求真之態度。 1939年:前線告急,軍醫學校遷往桂林;內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訓練班遷往貴陽圖雲關,改編為「內政部軍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聯合訓練所」。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大學問

1939年(民國28年)全校遷往貴州安順,由聯勤總部軍醫署第十二重傷醫院為教學醫院,並於西安、雲南設立分校。 1946年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於上海江灣在上海市立醫院及抗戰時期之日本軍醫院為校址,占地150萬平方公尺,與陸軍衛生勤務訓練所及軍醫預備團合併復校。 國防醫學院共有5個學系,包括:醫學系、公共衛生學系、藥學系、護理學系、牙醫學系。 同學可經由「軍校正期班」報考,109年共招考259人,包括公費生、自費生和代訓生,可以選擇「個人申請」、「學校推薦」或「國防培育班」等管道,學測參採「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四科,成績至少要有均標,醫學系則需頂標。 護理學系:源於上海江灣之「高級護理職業班」,由周美玉將軍於民國32年創立,為我國最早開辦之護理人員職業教育訓練班,民國36年設立護理學系,成為我國首創之護理高等學府,民國68年為因應教育與研究之需求,設立護理研究所,成為國內護理碩士教育之先驅。

國防醫學院護理系: 護理學系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