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軍新艦艇6大優勢

有專家指出,反潛戰能力一直被認為是中共海軍的弱點,他們可能缺乏最優質的裝備和訓練可以發現和消滅台灣潛艇,並且綜合下來仍然落後於美國及其盟國,相較台灣潛艇具有熟悉周圍水域的優勢,特別是台灣海峽對於追蹤潛艇非常困難,台灣對潛艇的潛在部署可以基於此弱點分析。 據「海軍艦艇命名條例」規定,核子潛艦與巡洋艦應由總參謀部命名;驅逐艦、護衛艦以下艦艇及傳統潛艦是由海軍命名。 新建造的艦艇或是要更改艦號、艦名的艦艇(注2),會依照「艦艇條令」舉行命名典禮,由其領導機關正式授予艦名與舷號,並頒發「艦艇命名證書」。 台灣海軍新艦艇 已命名的艦艇其艦名享有「終身制」優惠,一般來說在服役中途不會予以變更;而艦艇退役後,其艦名與舷號則由授予機關予以註銷,而不會再授予後續艦艇。 中國海軍艦艇在接收或建造時,都會給予一個3位元(或2位元)數字的代號,如051型為旅大級驅逐艦;055型為江衛級護衛艦;091型代表漢級核子動力潛艦等。

台灣海軍新艦艇

從2019年到2021年,台灣海軍都有向立法院提交「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預算解凍報告(在4、5月左右);然而直到2022年6月底民國111年度第5會期結束,「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項目預算解凍報告都不見蹤影,顯示喊停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3.英國BAE System:該集團說明,該公司主要產品為戰鬥管理系統,而其他如雷達、聲納、反潛等系統需其他公司合作,粗估至少需要6個月到一年來取得相關出口許可;因此,除戰鬥管理系統本身之外,其餘項目都無法在2020年年底完成需求建議書草案。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海軍2艘劍龍級潛艦現正進行「戰鬥系統提升案」,793海龍號及794海虎號潛艦的系統提升,分別會在2022及2024年完成,大幅提升現役潛艦戰力,海軍司令部日前在臉書專頁上發佈793海龍號潛艦的最新動態照片,海龍號潛艦在1艘拉法葉軍艦的護衛下,緩緩升起潛望鏡協助測繪組導航進港,這張稀有的海龍號潛艦照片也引發軍事迷熱議討論。 12月7日海軍司令部貼出「高效能艦艇後續艦四到六艘監造」技術服務案等2項的公告,該公告內最大的亮點不是塔江艦的後續艦,而是在內容摘要中的第二項,「輕型巡防艦防空型及反潛型監造」技術服務案,也就是海軍輕型巡防艦正式啟動浮出檯面,據指出,海軍重啟在2007年完成的光華五號二代二級艦計劃,以性能提升強化其船體結構等項目,作為海軍2000噸的輕型巡防艦。

台灣海軍新艦艇: 國防MIT》國艦國造新一波計畫出爐 潛艦7艘丶飛彈巡防艦14~19艘

而 69 個RMA的陣面則可在原有神盾系統 SPY-1D雷達四倍的距離探測到雷達截面積一半的目標(即SPY+25,比AN/SPY-1D信噪比提高25分貝,靈敏度提高300 倍以上)。 在2018年9月底高雄國際海事展中,雷松就來台展出了AMDR相位陣列雷達系列。 當時海發中心的報告提到表示,AMDR相位陣列雷達也被中科院納入後續建案運用參考;不過後續與雷松的接觸詢價卻發現,被美國海軍採用的AN/SPY-6遭到嚴格的出口管制,在台灣沒有正式經過美國海外軍售管道(FMS)程序徵詢信息的情況下,雷松完全無法提供具體技術參數。

台灣海軍新艦艇

據海軍預算解凍報告書內容指出,去年8月7、18及28日辦理新型救難艦建造案第一、二及三次開標,因無廠商投標或投標廠商不符招標文件規定而流(廢)標。 去年10月29日新型救難艦建造案第四次公開招標,11月17日召開最有利標評選委員會,11月24日國防採購室宣布由台船公司得標,並於去年12月4日簽約,12月29日完成第一期款履約工項並付款。 救難艦執行期程,預計今年第2季開工、第4季安放龍骨,明年第3季下水,2023年下半年交艦及作戰測評。 依據國防預算書指出,新型救難艦規畫配置可達水深100公尺的水下救難系統(潛水鐘),以及可在水深500公尺作業的水下遙控載具(ROV),有助提升深海救援能量。 海軍現有「大」字型救難艦,船齡已70餘年,如大漢艦艦齡已72歲,裝備老舊、無法執行萬噸級船舶拖帶任務。

台灣海軍新艦艇: 美軍如何反制中國新戰術?顛覆傳統海戰觀念的分散式海上作戰

依照台船在法人說明會上公布的資料,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全長138m,全寬16.8m,垂線間長125.8m,設計吃水4.5m,設計排水量4530噸,航速16節時續航力4500海里(備用油櫃儲油可航行2000海里),滿載時航速25節,艦上編制189人。 反潛裝備可攜帶AN/SQS-62可變深度聲納(VDS)與TB-37多功能拖曳陣列(MFTA),再由VLA長程反潛火箭或艦上搭載的一架MH-60S反潛直昇機發動攻潛作戰。 在人力方面,星座級全艦目前設計編制200人,未來可增加到250人,但還是比神盾驅逐艦與巡洋艦的動輒350人以上節省人力。 雖然LCS在2019年緊急加裝8枚射程185km的NSM反艦飛彈,但防空能力與生存能力,卻無法透過應急改裝來強化。

  • 在2011年1底, 台灣國際造船(前中國造船公司)擊敗慶富、中信等對手,獲得油彈補給艦建造競標案,並於2012年12月21日開工建造,雖然造艦過程中,傳出一些插曲與意外,比如但2014年3月31日,台船高雄廠一座起重機因強風而受損,延遲造艦進度;又或者管線工程被爆出電源管線與訊號管線不能並列,必須重新施工問題。
  • 海軍2021年3月由計劃處綜整完成「整體獲得規劃書」修訂事項,並呈報國防部,並管制在5月核定,7月納入預算書表審議。
  • 1996年,批准採用新的50艘150噸光華(Kuang Hua-Ⅵ)級飛彈巡邏艇取代49艘海鷗(Hai-Ou)級飛彈艇的項目。
  • 同樣在民國111年度預算中,首度編列康定級艦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預算,總額431億5990萬元新台幣(從2022年執行到2030年);這似乎代表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遲無進展之際,康定級巡防艦戰系升級案已經水到渠成(由法國Thales集團負責戰系、感測器升級,並整合中科院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所以台灣海軍轉移了水面艦發展的優先權,優先執行康定級升級案。
  • 舒孝煌指出,究竟需要多少枚反艦飛彈仍需縝密規劃,但應強化飛彈部隊韌性,加強機動性,並運用機動雷達找到目標,對敵方目標搜索與追蹤標定,以及抗電子干擾能力。

而海軍也將另外發展使用與新一代巡防艦相同艦體的多功能人員運輸艦,代號「迅能計畫」。 據指出,代號「震海計畫」的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建造案,因中科院「迅聯專案」研發相列雷達及新戰鬥管理系統,並未符合海軍需求而延宕,海軍才採開國內標委由國內船廠擔任主合約商來執行建造船體儎台工程,戰系則委由國外原廠進行裝備籌獲及安裝,再與中科院研製的防空與反艦飛彈系統進行整合來進行。 這些跡象間接顯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系統性規劃,出現根本性的重大問題,恐怕不是繼續等中科院「繼續精進」、滿足海軍修改的需求後,就能順利進入原型艦設計建造階段。 在沒能確定關鍵的防空系統的主要規格(含尺寸、重量)之下,台灣海軍就貿然決定了艦體規模並進行了船艦平台合約設計;等到後來艦載作戰系統無法確保如規格完成的情況下,船艦設計恐怕還是得推倒重來。 台灣海軍新艦艇 在尚未確認中科院負責的艦載戰系能否滿足艦體平台適裝性之前,台灣海軍仍照既定進度,以4500噸規格委由船舶中心執行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合約設計工作,從2017年到2018年執行完成。

台灣海軍新艦艇: 台海軍情》汰換老舊KY-32野戰數位交換機 軍方10億採購379套新機

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的觀點。 我們有國內外調查新聞、生活、遊戲、消費等資訊,希望提供讀者具有深度、廣度、樂趣及生活、時尚品味的原生新聞。 ※本文經授權刊出,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標題:從美國派巡洋艦攔截武器走私船 看新世代巡防艦「星座級」迫切需求 台灣亦可參考。 一個MK-41發射器可以裝填4枚ESSM,故全部裝載ESSM,可達128枚。 機庫上方裝置一座MK-49型 21聯裝RAM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作為近迫防衛。 再者是遭到攻擊後生存能力堪慮,LCS為了節省成本,都有使用耐火性較差的鋁合金材料來減輕重量,自由級上層結構為鋁合金,獨立級整個艦體與上層結構都由鋁合金製造,重點部位也沒有額外裝甲,致使LCS一旦遭到反艦飛彈、水雷等攻擊命中時,結構極容易起火與變形。

星座級搭載簡化版的神盾防空系統(Baseline 10),主要偵測裝備是AN/SPY-63 S波段相位陣列雷達(減為前一後二的三組固定式陣面),此外還有新世代超視距水面搜索雷達(NGSSR)、AN/SQQ-8916反潛作戰系統等。 LCS在大洋上的性能讓美軍不滿意,一口氣砍掉20艘後,這20艘的缺口將改為正規的防空巡防艦FFG。 台灣海軍新艦艇 而且如前述美國海軍缺乏中小型艦艇的問題,希望能夠儘速建造完成,美國海軍只要驗證過的技術,不要拿這20艘當實驗艦,所以不限美國的船廠才能投票。

台灣海軍新艦艇: 中華民國海軍艦艇列表

海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小神盾艦)從原構想4500噸調整到5500噸的船體儎台設計,雖海軍初步計算可完全容納中科院研製「迅聯艦用作戰系統」,據 … 2018年,國防部「108年度國防預算」編列新台幣245億4,916萬2,000元,進行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 軍方相關人士指出,親劃中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飛彈攜行量及火力,都較現役軍艦來的強大,而且若是原型艦性能符合海軍需求,後續的量產數量將達14至19艘之多,將可逐步取代現役的諾克斯級丶拉法葉級軍艦。 在艦艉部分,設計構型則有多次調整,先前中科院爭取要在配置自製的X波段艦用雷達搭配「海劍羚飛彈系統」,取代方陣快砲,但台船最新公佈的軍艦構型圖中,X波段艦用雷達仍維持,但「海劍羚飛彈系統」並未出現,方陣快砲仍規劃配置在直升機庫上方的位置。

台灣海軍新艦艇

抗戰勝利後,中華民國海軍接收日本降艦數十艘,美國也贈與登陸艦20餘艘、護衛艦數艘,使得海軍得以重建。 1945年12月,撤銷海軍總司令部,同時將軍政部海軍處擴大為海軍署,由軍政部部長陳誠兼任署長。 台灣海軍新艦艇 台灣海軍新艦艇 1946年7月1日海軍署撤銷,改編為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部,隸屬中華民國國防部,陳誠以參謀總長名義掛名海軍總司令。 編組為海防艦隊(駐青島)、江防艦隊(駐江陰)、運輸艦隊(駐上海)及8個炮艇隊。 由於雷松AN/SPY-6被美國海軍採用且管制,因此AN/SPY-7就成為美國專供外銷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系列,允許輸出給等級較高的盟邦。

台灣海軍新艦艇: 台海軍造艦計劃新進展 震海巡防艦搭載3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

不過,我國海軍昨晚(7日)駁斥,此為假訊息,自8月4日至今,中共軍艦並無進入我國領海的情事。 台灣海軍司令部則說,除了正選派官兵做最好的接裝凖備的兩艘佩裏艦外,另有關第三、四艘佩裏級艦目前尚未完成預算編列,未來則將就兩艦之物資狀況,在最有效及最經濟的原則下,審慎考慮評估,俾利整體戰力的提升。 我國國防部也指出,自8日6點至9日6點,偵獲共機57架次,其中逾越海峽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西南空域28架次、共艦4艘次,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

台灣海軍新艦艇

小引:在比較兩岸海軍前先貼<臺灣海軍艦艇裝備><中國海軍艦艇命名原則>,配圖則是不另專文介紹的配備“武進三”系統之“陽”字號驅逐艦。 共軍本月4日起實施「重要軍事演訓行動」,朝我國周遭海域射擊「東風」系列彈道飛彈,並派海、空兵力於我國周遭操演,迄今未見趨緩跡象。 我國國防部7日晚表示,截至7日傍晚5時止,中共昨派66架次軍機、14艘次軍艦於台灣外圍進行「海空聯合演習」,更連4天派無人機侵入金門空域。 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嚴密監控、廣播驅離共軍,並以海、空兵力及岸置飛彈適切應處。 在目前台灣擁有自製、美製、法制、荷制的各式艦艇下,有台媒指出台海軍可能只計劃購入奧巴馬批准的其中兩艘"熱艦",此熱艦指的是眼下仍在美軍服役的艦艇。 遵國軍軍事戰略構想之指導,建立可有效遂行防衛作戰之現代化海軍,以確保我海權。

台灣海軍新艦艇: 台灣新生兒史上最低!全球最少子化的5大國家,為什麼年輕人不生小孩?

另外,台灣海軍也曾多次向美方提出購買二手神盾驅逐艦,但美方一直管制不對台出售(上面設備機敏性太大,超過可以對台灣出口的層級),而且美軍自身對神盾艦需求更大,根本沒有可以對外釋出的二手神盾驅逐艦。 在水面艦方面,目前國內船舶中心及國內船廠具有設計水面艦的能力,產製能量方面艦體建造為80%、輪機系統為60%、電機系統為60%、艤裝系統為 70%、武器系統為83%。 在關鍵系統方面,國內投入經費研發包括船體塗料、主電力推進馬達、舵機、相位陣列雷達、電戰系統等相關項目,而國內無法自行研 發的部分則透過外購來獲得。 總體而言,國內船廠具備載臺設計能量,並已有多型船艦的建造實績;此外,中山科學研究院具有研製戰鬥系統裝備的能量,可充分支 援,因此國艦國造風險較低。

  • 主要武器裝備是以主作戰艦、輔戰艦艇、潛艦、海軍陸戰隊、海軍航空隊等核心戰力為主,以建立現代化海軍,並且以「高效質精、快速部署、遠距打擊」之海軍戰力作為目標,包括反封鎖能力、保存戰力等等。
  • 顯然地,「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設定全長與成功級相當,意味台灣海軍希望能繼續沿用現有基地的泊位以及維修船塢等設施,不需要大幅度擴建。
  • 此外,台船在過去國營事業時代曾有一段時間長達15年沒有進用任何新員工,造成台船員工出現斷層;即使後來招募,也需要時間培訓,技術員要培訓至少兩年以上,工程師更需要至少四年;在資深員工陸續退休、新招募人員技術尚未熟練的過渡期,難免出現技術未能達到過去水平,導致專案發生失誤或落後,進而造成虧損。
  • ※本文經授權刊出,標題為編者所加,原標題:從美國派巡洋艦攔截武器走私船 看新世代巡防艦「星座級」迫切需求 台灣亦可參考。
  • 依照民國104年內(2015年)海軍司令部關於迅能計畫的檔案文件記載,「本案迅能計畫自本軍開始規劃迄今,歷經改變船型、調整噸位等設計變更未決,惟依建軍規劃期程應於105年度開始執行合約設計工作,本案已順利與得標商船舶中心完成簽約,105至106年依擇定載臺構型執行迅能計畫合約設計工作,106至107年運用其載臺設計成果接續執行震海計畫合約設計工作」。

這批從1991年陸續服役的第一代伯克級神盾驅逐艦(Flight I),原本計劃在改良之後,延壽至45年,以確保美軍在2036至2037年,能夠有達到355艘的「無敵艦隊」。 但是,由於這批早期服役的伯克級驅逐艦原始壽命僅35年,要經過相當複雜、價格昂貴的升級與補強(包括更換舊式相位數組雷達、強化艦體結構、更新動力系統),才能勉強再延役10年,經過美國海軍評估,這樣子的花費並不划算,故將有限的經費,拿來建造更多的新一代「哥倫比亞級」(Columbia class)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 平心而論,要將艦載相位陣列雷達與垂直飛彈發射系統,硬塞入這種尺寸的艦體中,本來就有難度。 即使未來海軍轉而從歐美國家購入尺寸更為緊緻的系統來達成目標,艦上所能酬載的武器數量也勢必受限,較難以發揮區域防空系統的優勢,也無法配備太多尺寸較大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台灣海軍新艦艇: 中華民國海軍(戰前)艦艇列表

在2021年12月29日中科院院長張忠誠在立院接受質詢時表示,此時中科院已經寫了主動相位陣列雷達研發案,準備開始執行;「海軍有需求,中科院會努力達成;海軍認為有些地方還要再精進,中科院會加緊腳步建案來作」。 國防部於民國112年度國防預算書中記載,原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的建案,2019年因「中科院迅聯專案延緩」,2020年、2021年時因為「無法與中科院簽署全案委製協議書執行」,已編列的預算無法執行只能報繳,因此全案已於今年(2022年)7月13日修訂,改為建造2艘輕型巡防艦;此預算書中並未記載輕巡防艦規格。 這顯示海軍認定中科院「迅聯專案」並未達標,雖然中科院先前堅持已經通過所有測評並滿足原訂需求。 同樣在民國111年度預算中,首度編列康定級艦戰鬥系統性能提升案預算,總額431億5990萬元新台幣(從2022年執行到2030年);這似乎代表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遲無進展之際,康定級巡防艦戰系升級案已經水到渠成(由法國Thales集團負責戰系、感測器升級,並整合中科院海劍二防空飛彈系統),所以台灣海軍轉移了水面艦發展的優先權,優先執行康定級升級案。 依照2020年12月6日「上報」報導,台船人士透露海軍就「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戰鬥管理系統、雷達、反潛、電子戰、通信資料鏈等項目的對外訪商概況。

台灣海軍新艦艇

使用本土化的台灣意象命名,有助民眾對台灣及國軍認同,能替全民國防加分,再來就是能讓民眾有參與感。 玉山艦平時提供海軍離島物資運補、人員運送,面對災害時可執行救災,成為海上臨時野戰醫院及進行國際人道救援;戰時則編成兩棲特遣部隊執行兩棲作戰任務,進行增援、應援及外離島歸復作戰。 總統指出,沱江艦的研改和潛艦的設計,在去年越過技術瓶頸,因此宣示了「新海軍啟航」,並在她一再要求下,海軍加速完成沱江艦原型艦系統調修,如今開始量產後,第一艘將在2021年年底完工交艦;總統強調,不論現在動工的「沱江艦」、「布雷艇」,或是前陣子的潛艦廠動土,都是國艦國造、也是引領「新海軍啟航」的最好實證。 最後,與其總是堅持自己「重複發明」或「追尾燈」,台灣較合理的做法是,除了必須軍購與符合前述研發自製條件的武器裝備外,其他的應盡可能採取合作生產或透過授權技術轉移的方式取得先進、穩定之技術,並藉此讓技術在國內生根。 事實上,我國過去數十年來幾個最成功的「自主」 武器系統案例都是透過這種模式達成的。 過去兩年多來,海軍造船發展中心(海發中心)也一直持續進行2500噸級穿浪艏單體船型的設計工程,故或許這些可以做為基礎而節省部分時間。

台灣海軍新艦艇: 「泡菜機」震怒韓國人! 這電視台繼「太極旗病毒」後又惹議 網怒批 : 台灣這麼「嫌韓」?

在民國112年度預算申請書中,關於先前「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四年來的執行情況(從民國108年度起),文字敘述都被直接代換成「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第2階段原型艦籌建」。 中國時報引述不願具名的退役將領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與「新一代輕型巡防艦」是兩個不同的案子,前一個放棄,後一個應重新建案,不該便宜行事,把建案名稱更換兩個字,245億元預算便完全移轉套用,「以前沒有看過這種例子」。 依照2021年3月15日聯合報報導,中科院提供的戰系選項無法滿足海軍規格要求,有如「要吉普車卻來大卡車」,新一代巡防艦拖延三年無法開工。 海軍在2020年底就希望放棄中科院提案、尋求外購,但遭到國防部長嚴德發否決;嚴德發決定由國防部開會檢討,而現任海軍司令劉志斌和參謀總長(前海軍司令)黃曙光似乎都有所不滿而不參加。 針對以上報導,海軍司令部隨即在3月16日回應,「新一代飛彈巡防艦」的武器裝備,原則上優先採用中科院自行研製、通過作戰測評合格且符合海軍作戰需求、具備服役條件的裝備;現階段有待精進部分,請中科院持續改進提升,海軍會審慎評估。 而關於後續精進作為,海軍在專案報告中提到兩項:第一是廣蒐商情資料及分析,於建案階段檢討建造成本時,適時辦理邀商說明會,公開徵求廠商報價,並參照過往建案造價及當時政府政策、市場需求、物價指數、廠商合理利潤等,編列相應預算,避免預算過低、廠商望之卻步,造成採購招標不順。

對此,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表示,鄭麗文委員相關說法已經扭曲事實,政院對於媒體未經向政院查證,逕自報導不實內容,混淆大眾視聽的行為,感到遺憾並予以譴責。 故此,台灣海軍和海巡署,雖然連日風光地下水新艦,但主要着眼點,可能還是在蔡英文政府的「面子工程」上。 軍方人士透露,台灣版神盾艦噸位達6000至8000噸,將預計在2019年開始進行,以建造4至6艘為目標。 兩棲運輸艦,將可加強國軍在南海島嶼運補,甚至面對潛在武裝衝突情況中的反應能力,對於南海區域和平,以及我軍官兵安全大有助益。 中央社引述鄭文隆強調,玉山艦配置台船多年來研發的智慧型調水系統(IntAShipCond),由整合監控平台利用程式自動操作閥控系統,調整各艙壓載水量,取代以往需要人工監控並操作的作業模式,能提升艦艇的機動性、靈活性,也導入全壽期管理系統(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以利達成國艦國造「修造合一」目的。

甚至,如果可以發展出更小型的水下無人掃雷載具,並精簡所需要的操作空間,則噸位更小的沱江級巡邏艦或錦江級巡邏艦,都能支援近岸掃雷任務,讓台灣擁有更充沛的水雷反制能力。 或許,海軍應該換個角度來思考,跳過失敗的獵雷艦國造計畫,跟上國外的潮流,直接發展水面或水下的無人載具掃雷技術,既能一舉解決目前海軍老舊獵雷艦急需汰換的問題,也能強化掃雷戰力,並讓掃雷部隊更為安全。 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海島,極度仰賴對外的貿易航線,戰時幾乎一定會遭到海空封鎖,中國在航道上布雷阻斷台灣海上生命線的可能性非常高,因此台灣海軍的掃雷能力非常重要。 也都以中國各城市為名,其中「昆明」、「西寧」2艘,以及1艘053型飛彈護衛艦「康定」,與台灣海軍拉法葉級軍艦相同。 蔡總統說,在海軍歷史上,也有曾以玉山命名的軍艦,今天此艦再次命名玉山,除代表傳承,也代表中華民國國軍不怕挑戰、克服萬難的精神,而這股保護國家的力量,需要軍民同心、一棒接一棒傳承,只要大家繼續團結,無論有什麼困難都能一一克服。

台灣海軍新艦艇: 美軍亞太兵力配置爭議:嚇阻中共,只有台灣需要「非對稱建軍」嗎?

最起碼的邏輯上,雙船體設計的導彈巡邏艦,因為船體設計的侷限,根本無法攜載有效的聲納、拖曳聲納陣列等反潛系統,其反潛功能趨近於零,匆匆將塔江級下水,對台灣海軍目前的汰舊急迫性,並無幫助。 我國海軍目前擁有 8 艘兩棲登陸艦艇,包括 5 艘從二戰後服役迄今的「中海級」戰車登陸艦,2 艘「中和級(新港級,New Port Class )」戰車登陸艦,以及 1 艘「旭海級(安克拉治級,Anchorage Class)」船塢登陸艦,皆是美軍移交或租借給我國海軍使用。 中華民國海軍委託台船公司生產的全新兩棲登陸艦(Landing Platform/Dock, LPD),於 4 月中由蔡英文總統主持下水儀式,並將新艦定名為「玉山」。

畢竟美國同級的AN/SPY-1D被動相位陣列雷達,完全沒有裝在四千噸級船艦的實例;到2020年為止,西方國家也沒有一種現役船艦滿足這樣的規格。 依照2022年6月3日「上報」報導,現階段台灣建軍備戰方向是依照美國主導,先建構各項不對稱戰力;因此,海軍造艦計畫會優先以2000噸級輕型巡防艦為主,原規劃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案,以及「鴻運二階段」全通甲板多功能兩棲艦等案,都被先暫時擱置。 海軍參謀蔣正國則表示,「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原型艦造船案在建案時,相關科研案還沒完成,現在也還有些部分仍在進行、尚未完成。 蔡適應進一步詢問這是否代表原型艦建案將往後延宕,2026年(在2020年底時訂為原型艦預定下水的節點)之前「生得出來嗎?蔣正國則表示,「目前看來,全案會往後挪」。

台灣海軍新艦艇: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

「聯合報」引述知情人士表示,台船是「潛艦國造」主承包商,已經連兩年編列共約170億元預算給台船,而台船辦理潛艦國造還有一筆龐大的合庫聯貸案;此外,台船在2018年已經獲得海軍兩棲運輸艦合約,預算46億元新台幣,還有10%的保障利潤;而慶富遭解約留下的15艘一百噸巡防艇案也由台船接手,經費約28億元,也有保障利潤,近日還有陽明海運造船案也交船了。 相關人士說,全球造船業不景氣,估計將近八成造船廠撐不下去,而中國大陸的造船廠低價搶標,更讓情勢雪上加霜;全球能造四千噸以上的造船廠,包括台船在內,大概剩不到七十家。 民進黨政府透過國艦國造,看能否多支撐台船一段時間,政府政策還是會支持台船;但台船仍不斷燒錢,2020年初繼續虧損,最近又發生勞資糾紛,行政院對台船經營其實頗有意見。 此外,台灣也公布得標了台灣海軍最新打造的救難艦,得標價為29.7億新台幣,將在2023年8月前交付給台灣海軍。 此救難艦設計圖來自澳洲,目前據知並未有潛艇救難功能,僅是軍規的海上救難、託運型船隻,未來台灣海軍將再考慮打造更新的潛艇救難艦,搭配有DSRV之類的小型救難潛艇,但是這與美國是否輸出相關技術有關。 台灣海軍新艦艇 快艇由台船公司建造,屬近岸作戰打擊兵力,因具靈活機動性,與海鷗級快艇相比,在匿蹤、速率、耐波力、航程及戰鬥能力方面,都有大幅改善;該艇配置4枚雄風二型飛彈,在戰術運用彈性上,更可有效執行反水面作戰任務,隸屬海軍一三一艦隊。

台灣海軍新艦艇: 美軍變卦、台灣重災?空軍F-16戰機電戰系統之爭方興未艾

一旦台灣求購伯克級驅逐艦,而且美國也首肯答應,其來台服役時間可能早於2026年,則台灣海軍原本的造艦計劃,是否會有更動? 蔡英文政府堅持「國建國造」的政治壓力,是否會是此案的絆腳石,以及台灣海軍在思想上、艦艇配置戰略上,會否有大幅度的更動,都是台灣未來求購此艦的主要影響因素。 不過,台灣軍方已經有聲音,要求考慮急購此艦來進行台灣海軍的應急戰備,此案受到台灣政壇注目,並非空穴來風。 在「基礎模擬」、「悲觀模擬」、「樂觀模擬」中,解放軍對台作戰都以失敗告終,但美日台三方的損失也極大。

台灣海軍新艦艇: 台海軍情》793「海龍」潛艦港內升起潛望鏡 2022年完成性能提升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