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煜7大分析

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众生之心,与佛无二。 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 以故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悯其业障深重,不能直复本体,故以种种方便,令种善根,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正念,使浮躁远离 一、浮躁的时代,浮躁的心很多人都在说,今天是一个浮躁的时代。 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在我们当下的心理状态。 果煜 我们从学佛之初,即听善知识教曰:放下!

在佛法中常谓:行无漏善,证无漏慧。 果煜 然如何才能从有漏而趋向于无漏呢? 是否作成一绝无间隙的容器,使不漏呢?

果煜: 果煜法师

去直观一下,就不用这么辛苦募款了? 这清清朗朗、不动不摇的「觉知者」,即是《圆觉经》所谓的「圆觉净性」,亦即是《楞严经》所谓的「妙净明心」。 然所谓类似「身心分离」的体验,却不是指「神识出窍」。 若为「神识出窍」,则仍有识、有我,有去、有来,而不出轮回之途也。

果煜

现代人能乘火箭上月球,能制造原子弹,能运用电脑,科技何其发达;如从这方面看,现代人确实太聪明了! 但若想到竟不会吃饭、睡觉,就未免太笨了! 比野蛮人、比小孩子,甚至比动物还不如。 各位曾听过有那种动物,需吃安眠药才能人眠的? 但现代人,尤其愈都市化的文明人,就愈有这种问题。

果煜: 禅修与八正道

而待禅坐用功稍久,乃能渐降伏从过去心. 未来心而有的妄想杂念;因此心中唯有因于五识的觉受,而有的意识分别─如呼吸的进出. 身体的冷暖和气脉的通调等。 于是此时的心境,乃相应于色界也。 故经典上说:色界诸天,乃对应于初禅. 以四禅之下,仍有身受;四禅以上,才舍念清净而为无色界。

果煜

然关于出家形象者,我主要讲的是为自己竖立的形象,而非社会或舆论所给我们的评价。 这三个阶段,乃类似黑格尔所谓的「正反合」。 当然在黑格尔辩证法里,「正反合」也不是一次就能圆满的,而是需要不断地修订、再修订,才能趋向于更圆满。 所以,不管是佛法的疑惑,还是世间的难题,经过如此结晶现形后,再下座时,便能胸有成竹、老神在在了。

果煜: 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于是因有后世之忧,所以只好兼谈修福。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释迦牟尼佛最初所开创的原始佛教,还是以修慧为主题。 所以我今天讲的,其实是从逆向思考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有「不能沟通协调」的心理准备,才能做好沟通协调。 我们要有不被认同、不被尊重的能耐,才有办法锻炼出被认同、被尊重的条件。 果煜 1976年大学毕业,虽经服役与就职,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愿心,不但未有冷却褪色,反而更加肯切鲜明。

果煜

又如「八正道」也是一样,第一是正见,其次是正思惟,而非不思惟。 甚至到最后,是从「正念」到正定,而非无念也。 途中雖經服役與就職的轉折,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願心,不但未有任何的冷卻退色,反而更佳的肯切鮮明。 於是於民國七十三年,毅然決定出家修行的道 路,選擇於農禪寺剃度,追隨聖嚴法師修學禪法。 七十五年告假入山,作更上層樓的進修;七十八年住山期滿,才應時代需求,略作開示演講。

果煜: 禅修与八正道

不是那些想不开的人,就能接受历练的。 他们只将像染缸一样愈染愈黑,历史上曾有几个人这样历练出来吗? 所以他们确为自己放不下、找借口而已。 果煜 如就修行而言,我认为还是以原始佛教的单刀直入,直接修慧最了当。 或有人要问:「佛不是两足尊吗?不是要福慧双全才能成佛吗?」没有错,然一个人如智慧成就的话,福德也会慢慢圆满的。 我们前已讲到:无心才是慧。

  •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释迦牟尼佛最初所开创的原始佛教,还是以修慧为主题。
  • 于是乎,若不从深入闻思而建立正知见,则很多佛教徒乃名不符实─因为他的观念、行为和修行方法,却和外道没两样。
  • “是有点事情,不过看到你后我感觉好多了,等以后再告诉你吧,现在说有些为时太早了。
  • 因为佛法本质上,不会有太多的新奇,所以如果你常有很多伟大的发现,这反才是问题。
  • 因为法与律,乃一体的两面。
  • 尤其在这动态的社会中,要从修定的觉受或体验中,来建立起对修行的信心,乃更不容易也。

尤其我们日常生活的时间长,而能专心禅修的时间少。 因此冀望以禅修来改善生活的品质,便如「杯水车薪」般地渺不可及。 这种情况,即使亲近、教导的是名师,也不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既从正见而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复从正思惟而确认生命的方向,即应将之确确地落实在生活中;这即是「合律」的行为。 故戒定慧三学的戒,非仅于持五戒、八戒、比丘戒或菩萨戒等逐条列示的戒法。 而是泛指一切合乎正见、正思惟的行为。

果煜: 果煜法师

虽不必花钱,却给对方蛮大的帮助。 同理,一位建筑师,若别人要盖房子时,且把蓝图稍微看看。 有问题的部分,稍提醒他一下。

果煜

于是或研经阅藏,或禅定止观;功课虽略有差异,但念兹在兹,皆一心精进。 以觉他为主题而在尘缘中,弘法利生。 初为发心而学佛,次为精进修学而意愿出家。 故在讲过「发心学佛」的主题后,接着继续申述出家形象。

果煜: 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所以对老病死的感受,未觉得有那么切身。 虚云老和尚:动用中修行,比静中修行还易得力《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 我辈凡夫,因为妄想所障,所以被万物所转,好似墙头上的草,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自己不能做得主。 家庭不和,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业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 由是而言,佛法与世间最明显的分界点,乃在「空有之间」尔。

果煜

其实人应先站稳「无求于人」的基础,再去寻求「平等互惠」的可能性。 这样才能先立于「不败之地」。 再说到一种现代人非常厌烦、又无可奈何的事–经常开会。 其实,很多会都是没有什么效益的。 果煜 或会而不议,或议而不决,或决而不行。 所以如这个会,我确定是没有什么效益的,我也不会参加。

果煜: 果煜法师

因参加了,唯浪费时间而已! 反之,若我去了,可以提出良好的建议,可以对最后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则我会去。 甚至,我愿意在会前,即针对所要讨论的主题,而提出我的建议。 而非到现场时,才眼花撩乱、措手不及。 我们也不能学有些老人家,一天到晚在生病,今天头痛、明天胃痛,后天又不知道那里会作怪。 其实不是真有病─乃为博取儿孙的关怀而已!

诸位都知道,经典上说:菩萨有四摄法,第一布施,第二爱语,第三利他,第四同事。 故于布施、爱语和利他中,才能方便摄受众生。 摄受众生且先不奢求,至少能赢得别人的认同、尊重和关怀。

果煜: 禅修与八正道

所以不管于禅修时,或日常生活间,都要经常提起「诸行无常」的法印,用来对治消除众生对老病死的畏惧与抗拒。 于是乎,既从我所的角度来观待世间,众生遂不免奢求于拥有与占有。 占有愈广,才能愈肯定和增益生命的价值。 然而即使是一时的拥有,也难免成为心里的负担─未得虑得,已得惧失。

我也提到,修定不是为了专注,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方便作回向。 因为修定的人,对自己动心起念的觉察能力,一定能更高;然后再判定它,合不合正念? 若不合,要赶快调伏对治,以回向到正念上。 最后,如我们的念起念落,皆能与法相应,即是「正定」矣!

果煜: 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第三、就气脉而言,坐了几天之后,气脉一定会比原来顺。 而气脉顺的话,在思惟上也会更有力。 第四、虽然我们看不到结晶和现形,但事实上,这种作用还是存在的。 所以,有的人陶醉了,希望这种日子能绵延流长。

都是「正思惟」所当处理的要务。 有了正见之后,顺着正见而作的思惟,即是「正思惟」。 就像原始佛教所谓的「如理思惟」。 但是只这么讲,其实是不够清楚的。 如果我们回头看原始佛教,则原始佛教更注重的是思惟,而非不思惟。 果煜 如讲到智慧法门,得从「闻、思、修」入手。

途中雖經服役與就職的轉 折,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願心,不但未有任何的冷卻褪色,反而更加的懇切鮮明。 由是於民 國七十三年,毅然決定出家修行的道路,選擇於農禪寺剃度,追隨聖嚴法師修學禪法。 七十五年告假 入山,作更上層樓的進修;七十八年住山期滿,才應時代需求,略作開示演講。 “是有点事情,不过看到你后我感觉好多了,等以后再告诉你吧,现在说有些为时太早了。

果煜: 果煜法师

又如参话头,也只能将话头悬着,而不能作任何思考。 因为如思考了,就变成话尾,而非话头矣! 后来再教的直观、默照,大致上都是不能思惟的。 故很多人这一套学了、修了,最后结果呢? 我的看法是高不成、低不就。 如于生前,即能究竟理会到,即能深刻感受到「四大无我,身心如幻」。

你在世俗里,虽也可以慢慢历练,但三大阿僧祇劫,却未能历练出来。 这也就说,真福德不是从造作、取舍而成就的;而是从包容、统一中去圆满的。 如果没有智慧的导引便去修福,那修的也只是有漏的福。 因为没有智慧的人必以自我为中心而起造作,于是必然跟别人产生冲突、矛盾,所以名为修福,实乃造业。 这在目前的佛教看得太多了,大家都竞修福德,修到一个脸都苦哈哈的。

而人生的路,其实比这更崎呕、更滑溜,却很少人如此用心于照顾脚下,因此摔倒受伤者,大有人在。 其次,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条路,大致都已看准,它所能到达的目标;而安于当下,却没有先设定的目标。 所以在本质上,照顾脚下比安于当下,更积极、更适于一般众生的生命型态。 生:我觉得应该是先思惟、修慧,但这又有一个问题,目前台湾的道场,都重视弘法利生,故没有适合的道场,可提供人专修。 这个道理我早就看清楚了,所以我不要寺庙,不要信徒,不要事业,才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我的。 在我所出版的第一本书,其之所以名为《一苇过江》,各位知道它的含意吗?

果煜: 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