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毅法師必看介紹

在一次與同是政大畢業的學長-果建法師談話中,法師告訴他:「這裡缺人。」當時他心底立刻出現另一句話:「別人搶著做的,我不做;別人不做的,我做。」因此,服完兵役半年內,果霽法師就立下了:「生生世世出家作沙門;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願。 身懷父親、丈夫與兒子的多重身份,而能夠具足出家因緣,果覺法師表示要格外感謝母親、岳母與妻子的成就。 尤其是學佛精進的妻子,在得知他有意出家時,不但積極鼓勵他,更主動表示願意擔起照顧家庭、孩子的責任,讓他能夠全心為眾生奉獻。 果覺法師也希望自己能夠以出家廣行菩薩道的報恩方式,感報父母、同修與親友成就的大恩。 在一次偶然機會中,果覺法師從素食餐廳看到法鼓山的禪訓班海報,便自動到桃園辦事處報到,不但展開學佛的歷程,由於他的想法和與聖嚴師父所提倡的理念非常相應,所以很快的就積極地投入義工的行列,不論是助念、法器教學、活動規劃,無不竭誠的為大眾服務。 之所以在全省各地密集辦法會(八關齋戒),招來護持信眾成立[生命電視台],顯而易見是結合佛教的招牌,以支持彌補民間信仰的不足。

雖然曾興起上佛學院的念頭,但礙於工作與責任的考量,他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再度回到那種工作等於全部生活的日子中,直到看到安和分院的禪訓班廣告,才又為他燃起了一些生命的希望。 決定出家時,學佛的父母滿心歡喜的祝福他,果霽法師說:「感恩父母的成就,令我此世得現沙門身。更慶幸得遇師父這樣的大善知識。」提到成就他出家的一切因緣,果霽法師不由得心生感激,包括曾經鼓勵他的果竣法師、果建法師、果舟法師和果時法師。 果毅法師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師父這一句話,一次又一次不斷的敲擊著初學佛的果霽法師的心,對於他心中的疑惑似乎也提供了答案。

果毅法師: 佛法園地

在醫院陪伴老菩薩的日子裡,果攝法師一直無法理解為何一向良善與和藹的老菩薩,卻一生都不順遂? 佛法中的因果、因緣法解開了果攝法師的困惑,他遺憾接觸佛法太晚,來不及與老菩薩分享,因此在佛前發願,幫助在痛苦邊緣的人離苦得樂,得到佛法的利益。 途中雖經服役與就職的轉 折,但「深入佛法,自度度人」的願心,不但未有任何的冷卻褪色,反而更加的懇切鮮明。 由是於民 國七十三年,毅然決定出家修行的道路,選擇於農禪寺剃度,追隨聖嚴法師修學禪法。 七十五年告假 入山,作更上層樓的進修;七十八年住山期滿,才應時代需求,略作開示演講。 最後,法師以「應用」、「基礎」、「原典」、「專修」、「選集」來介紹師父的禪修書籍,並鼓勵大眾深入師父的書海,圓滿結束此次的灣區弘法行。

果毅法師

因為事前作業保密工夫到家,因此,除了僧團之外,沒有其他人知道誰是新任方丈人選。 不過,據說聖嚴在接位大典之前,於法鼓山內部會議時曾經暗示,新任方丈人選將會跌破大家的眼鏡。 因此,九月二日舉行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當天,當司儀宣達迎接新任方丈果東法師時,在場許多信眾都以為自己聽錯了,等到果東被同門師兄弟依古禮迎接出現在大典現場時,大家終於確認新任方丈,真的是長得很像「彌勒尊者」的果東(聖嚴稱他是法鼓山僧團最胖的法師)。 九月二日,法鼓山舉辦第二任方丈接位大典,由長得像「彌勒尊者」的果東法師以黑馬之姿崛起。 此次遴選方式由僧團推選五人,再由聖嚴法師圈選其中一人,聖嚴法師指出,果東法師雖不是最優秀的人才,卻是最恰當的人選。 平日就經常歡喜過日子的果賢法師,還是繼續保持他的歡喜心,他希望讓所有曾經質疑出家生活是不是很辛苦的人知道,出家生活其實法喜充滿。

果毅法師: 果毅法師

心的開放,就是讓心處於一種學習的、柔軟的狀態,既然是學習,就沒有什麼是不能接受的,任何順逆因緣都是成長的契機。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會中各種儀軌作法,包括儀式的進行、陳列、布置,以及儀文的語言文字、音聲梵唄等,都是「相」。 儀文法本是平面的、敘述性的,儀軌的進行則是立體的、多重感官一時具現的,例如拈香、執爐、散花,或是禮拜、唱誦等等,透過眼見、耳聽、鼻嗅、口誦、身禮等,交融產生個人獨特的內在體驗。 我們希望藉由此體驗促發生命情操、宗教情操的提昇,進一步從「有相」進入「無相」。 而聖嚴師父所說的佛法是要可以落實運用在生活中,來建設人間的淨土,而不是只求一己的往生淨土,這樣積極的觀念,與他的想法非常相契,他知道農禪寺的道風正是他所嚮往的。

法師已在講法脈,講到靈源老和尚,當時聽到這裡及看到靈老的照片,便很感動,心裡也說不上來是為什麼……。 法師先帶領大眾快速地瀏覽虛雲大師的年譜,間中帶進中國佛教重要的人物,如太虛大師,楊仁山居士,歐陽竟無居士等。 法師提到虛老的一生分成兩段,前半段主要為自利,後半段則主要為他利,接著說聖嚴師父也如此,只是師父後半段的歲月較短了一些,因師父二次出家時已三十出頭。 法師接著以四點介紹虛老的一生──苦修苦行,實踐禪法,精研教理,行菩薩道。 先從總壇與外壇的關係開始,法師詳細地介紹了佛事結構,怎麼開始,之後,上堂、下堂、圓滿,以及一些需要遵守的禮節和儀式,真是巨細糜遺。

果毅法師: 禪修與身心靈療癒

我到今天才知道,在我們禪坐一開始,一句簡單『從頭開始放鬆』和我們以為很平常的『數息法』都是禪法之中,這些都是我們中華禪法鼓宗的方法:從今以後我不能小看或是不切實的做好每一個動作,不管是準備動作或是簡單的檢查,都是方法的一部分,都是不能忽略的環節。 我們並不鼓勵要舉辦更多的經懺法會,尤其反對缺乏教育意義、徒具形式的法會。 無論時代如何演進,法會的教育目的都不應該被忽略。 教育可以包括佛法教育、人格教育、倫理教育,其中聖嚴師父所提倡的心五四、心六倫教育,在水陸法會中亦有豐富的呈現,有關這部分當於日後再另作專文介紹。 根植於漢傳佛教的沃土中,水陸法會來到21世紀,浸潤在人生佛教、人間佛教的溫暖環境中,有著數位化、國際化的思潮灌溉,水陸法會必然、也必須在時代的演進下,開出新的燦爛花朵,而這便是法鼓山大悲心水陸法會正在做的事,未來仍需要全體佛教界共同努力。 水陸法會最初的起源,是為了施食冥界眾生,其後成為漢傳佛教規模最盛大、最隆重的一場經懺佛事,且早已廣泛深入於市井民間,與中國人的生活、民俗、信仰、文學、藝術關係密切,也與佛教在中國的興衰榮枯息息相關。

果毅法師

並在一個因緣下看到聖嚴師父演講的海報,進而接觸農禪寺。 寺裡素樸而別有禪風的氛圍,讓他知道找到依歸之處。 不管是義工或行者身分,未落髮前的果雲法師,總是引人注目的,滿頭銀絲是他讓人難忘的獨特「招牌」,而安詳的舉止行儀,和藹親切的言談,更讓人印象深刻;接近他的人,總會油然生起如沐春風般的溫馨感受。

果毅法師: 活動報導

湯亭亭本身曾遭遇祝融,導致一無所有,連完成過半的稿子都毀於一旦 ,這樣的傷痛卻讓她產生同理心,加上她曾與一行禪師禪修,所以結合寫作與正念禪,主持退伍軍人寫作工作坊。 果毅法師 雖然未來法鼓山方丈的行政工作將由果東接下來,但是聖嚴說他退休之後,還是法鼓山的創辦人,這個身分是沒辦法被換掉的,而且他還是僧團、教團永久的導師,有權管教僧俗四眾弟子,也有責任照顧大家的道心。 「學習奉獻」、「悲智和敬」及「現代百丈」等三項師父的教誨來詮釋「農禪家風,聖嚴家教」,讓現場的聽眾們深刻感受到師父對弟子的勉勵與期許。 自小生活在優渥的環境中,在朋友眼中,對錢財、物質、婚姻都沒有興趣的怪人,雖有自己一套生活方式,卻無法滿足他內心對生命意義探求的渴望,「生命所為何來?」是他時常思索的問題。 然而就在畢業前,接到家人來電,獲悉父親胃出血,而自己卻什麼也幫不上忙,淚眼婆娑中,他決定回來台灣。

早在紐約雪城大學念碩士時,異地求學的他就感受到一種人生的徬徨,於是同學開始引領他學佛、念佛。 果毅法師 而那時佛法感動他的,是因為在同學們一片算命的風潮中,他聽聞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話,感到生命有了出路,不再只是紫微斗數命盤中十二個格子決定一生的宿命。 一向樂於助人的果雲法師,接引了無數人學佛,同時加入了護持佛法、法鼓山的行列,而能為眾生奉獻,是他最感到歡喜的;因為抱著「每一位眾生都是我的母親」之心面對大眾、奉獻自己,也成就了自己,這正是他一向抱持的「以菩薩道成就解脫道」心願。 因需要教書,法師的第三項活動「水陸法會的精神介紹」,及第四項活動半日禪,我都沒法參加,但從參加者敘述得知大眾都感覺到很受用。 暨聖嚴師父禪法的層次化教學簡介後,果毅法師也對師父所著的禪修書籍做了清楚的介紹。

果毅法師: 法師開示

法師先介紹禪學裡頓悟與漸修的概念,指出頓悟不等於頓修,因修的過程離不開漸。 果毅法師 接著講解印度的次第禪,並摘錄《壇經》以點出頓與漸的關係。 法師分享了師父在傳統中創新、層次化、合理化的獨特禪法。

果毅法師

但從生命流轉的現象來看,不論六道眾生目前的狀態如何,都只是在無盡生命中的一個過程,或許我們過去生中也曾經有同樣的遭遇,未來也難保不會如此。 上升或下墮,是因為自己所造作的善惡業不同,但是眾生的本性是平等、一致、相同的,所以都應該被尊重。 民國八十一年,果澔法師參加了一次佛七,感受到念佛、打坐的好處,於是正式皈依三寶成為佛教徒。 八十三年在母親往生後,這份無常的衝擊觸動並堅定了果澔法師的出離心,讓他急欲尋找一個適合出家的道場。 在禪七過後的心得分享,他與大眾分享了這個想法,立刻受到很多人的鼓勵,讓他很快就做了決定,而由師父口中的常「來」眾,成為常「住」眾。

果毅法師: 佛法園地

《聖嚴說禪》和《公案100》這兩本書很適合當讀書會的教材。 總之,要找有興趣的,能跟自己相應的書來看,這才重要。 為了教導所有不同根器的人,師父的禪法有了次第,但是師父不強調次第反而是講層次,我認為層次比次第更符合禪法的意義。

果毅法師

出家前的果乘法師,在台灣金融界有相當傑出的表現;赴美取得底特律大學企管碩士後,在美國銀行界長達十七年的工作時間中,優秀的表現,使得雇主以每月加薪的方式獎賞她。 其實這個問題,從小學到五專畢業、當兵,進入電腦公司工作,到結婚生子,始終盤繞果覺法師心頭不去,但也一直得不到解答,只好暗將問題悶在心頭,仍舊像一般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打轉,不清楚忙碌的目的為何。 這時我們必須再順帶提到法鼓山新加坡法子果峻變裝跑酒店事件。 他當時引拾得大師:「〝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回應媒體,就跑了。 更好笑的是,法鼓山成立至今,也不過20幾年,之前都是聖嚴師父在當家作主,法鼓山的歷史就是從師父到現在而已。 法鼓文化基金會觸犯刑法侵占罪案件之後,我們認為「主其事的法師必須負起行政責任」,但是法鼓東丈、光監循私包庇了她們,回過頭來找出自己騙自己的說法。

果毅法師: 活動報導

最妙的是,次一年隨師父到菲律賓時,隨團的菩薩知悉他的念頭,就直接向師父報告,也促使這段因緣及早成熟。 隨後他也動了出家的念頭,學佛的過程中,家人的進出醫院及同學的猝死,讓他體驗到生命的無常及誠心相信三寶所能感受到的力量。 只是師父的一番話,又讓他重新省思,師父說不希望弟子是因為厭離心而出家,要發大悲願而來。 這讓他體會到自己的不成熟,所以他又開始點滴累積對師父弘願的認識,也長養了自己的菩提心。 三年半來,果毅法師不但在工作上一路提攜、協助,更在修行的歷程中,給了果賢法師極大的啟發。 期間因而多次動念想走出家的路,但也因為置身農禪寺,看著法師們的生活,覺得好辛苦,自由慣的他更害怕過著看似被約束的團體生活,所以,對於法師們每每鼓勵他出家,總只能傻笑。

  • 他當時引拾得大師:「〝只要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回應媒體,就跑了。
  • 一時無法面對這個轉變的他,除了因詫異過度而傻笑不止外,一股「義氣」使然,當下決定進入法鼓文化,加入文字弘法的行列。
  • 雖然萌生出家的打算,但他仍然自忖,如果能在碩士畢業後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將來才能對佛教多所奉獻。
  • 四年前到國父紀念館聽聖嚴師父演講的果賢法師,當時聽聞出家前的果毅法師說,他即將住進農禪寺,並邀請他到法鼓文化工作。
  • 最後,法師以「應用」、「基礎」、「原典」、「專修」、「選集」來介紹師父的禪修書籍,並鼓勵大眾深入師父的書海,圓滿結束此次的灣區弘法行。

佛七當中,因師父的開示,解開了他對生命的疑惑,以及對出家有了正確的認識,更感動於佛法的殊勝。 第五天拜佛時,突然產生一股強烈想出家的心念,發現佛法正是他追求的,精進、充實、奉獻的出家的生活更是他所企盼的,果迦法師當下在佛前發願出家。 念佛或禪法均是收攝身心的方法,修禪當修淨、修淨當行禪。 念佛法門與禪修法門並行不悖,猶如寄雙掛號信一樣,多加一層保障,確保我們可以早日成就道業。 『求生淨土』是佛教各宗的交集,並所共同提倡的,而非只是淨土宗的獨門法寶。

果毅法師: 果毅法師

至於進一步觸發果覺法師出家的因緣,則是因為有一次,他在夢中看到熟睡的孩子將要滾落床下,正準備要救起孩子,卻聽到一句話:「眾生都是這樣在睡夢裡掉下來。」這句話驚醒了他,不是嗎? 果毅法師 人生就像是一場夢,尚未夢醒,又不知轉生到何方。 一生總是病痛不斷的聖嚴曾經在其「預立遺言」末後說偈:「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他這種盡形壽以弘揚佛法為宿志的豁達氣度,在當今國內外佛教界早已立下典範。 因此,即使法鼓山的硬體工程無法在其手中順利完成,他「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及弘法利生的菩薩精神,都將持續在人間社會散播著。 而說到順利,其實也經歷過一番波折,尤其是內心的婉轉迴旋,更是曲折。

果毅法師: 禪修與身心靈療癒

最初對佛教的認識,是來自文學作品的閱讀,喜愛文學的果攝法師,透過許多當代作家如蕭麗紅、蔣勳、林清玄等人在著作中對佛教的描寫,認知到佛學經典是相當優美的,而弘一大師的行誼更讓他景仰,然而這些都還只是模糊的概念,直到老菩薩往生,他才機緣成熟的來到農禪寺。 自小生長在書香門第的佛化家庭,果得法師得以每逢年節即與父母到寺院參訪。 雖然還不懂佛法是什麼,但由於環境的薰陶,自小即對出家人莊嚴的威儀行止,非常有好感,每到寺院總是盯著法師看;如今自己也穿上僧服,除了感恩今生有此福報出家,更自期做個威儀莊嚴的出家人。

果毅法師: 法師開示

禪訓班結束後,果旭法師成為安和分院的義工,此後到安和分院當義工便成為他忙碌工作後不可或缺的緩衝劑。 雖然那時他對出家生活相當嚮往與讚歎,但是偶有人提起這個話題,甚至鼓勵他出家,他卻總只會說:「不敢」,而匆匆帶過。 「人生忙碌,所為何事?」這樣的疑問一直埋藏在初入社會就在忙碌的工作中打轉的果旭法師心底,任憑怎樣也揮不去;直至尋到生命中最篤定的抉擇-出家,才解除了對生命的疑惑。 新開張,在法鼓德貴學苑十樓烹煮一壺「禪與心 靈療癒」咖啡,也讓許多人聞香而來。

果毅法師: 佛法園地

如果沒有將心安住下來,即使身在禮拜、口在唱誦,心中卻熱鬧喧譁不已,不容易得到真正的利益。 通常對於不熟悉的環境、人事、儀文、儀軌,或是不如自己預期的情況,我們總是慣性地產生排斥、指責、挑剔、抱怨。 所以幾乎在每次法會中,都可以看到很多人為了座位、次序等事斤斤計較,甚至發生齟齬。 有時候前一刻法會才剛結束,下一刻就為了一點小事而怒氣沖沖,把之前唱念的儀文全部拋到九霄雲外,實在令人惋惜。 如果一場法會不能達到上述功能,不能體解儀文儀式背後的真正意義,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甚至拘泥形式、執著形式,那就是不理解《金剛經》所說的:「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就完全失去法會應有的功能和目的了。

果毅法師: 活動報導

楊蓓也提到西 方心理治療在高度專業發 展後,轉向東方取材,那 就是禪,這一路徑也讓西 方趨之若鶩。 西方現在流 行的「全人治療」,強調 的身、心、靈療癒,其實 便是東方的生命傳統。 單德興分享自身參與的兩 次經驗,首先解說工作坊 的日程表,從早上十點到 下午五點,安排了自我介 紹、十五分鐘的靜坐、寫 作、午餐、戶外經行、念 出作品練習傾聽,還有給予正面的建議,最後以十 五分鐘的靜坐結束一天的 活動。 除了午餐可短暫交 談,另下午的作品展讀與 回應時間外,全程禁語。 在引言人辜琮瑜開場後,單德興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切入主題,介紹知名華裔美籍作家湯亭亭的寫作工作坊,透 過寫作來幫助退伍軍人進行心靈療癒。

聖嚴師父將南傳及藏傳佛教的優良面及實用面運用在傳統的禪法中。 初學禪修者可以先用柔軟的八式動禪來調身,再用呼吸法調息,讓身心安定。 並以「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故施,後必得安樂」做為結語。

果毅法師: 法師開示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