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第二代7大伏位

为保证性能要求,在气动设计上这一代已过渡到头部尖锐、两侧进气,为改善低速性能有的采用了可变后掠翼。 这种翼型前缘尖锐、上下对称,常见的有菱形翼型、六面形翼型、双凸翼型。 所謂第幾代戰機基本上是美國空軍自己訂的標準,因此美國人愛怎樣定義就怎樣定義。 連美國自己定義的四代機都不合格,怎麼突然就變成五代機了?

戰鬥機第二代

許多高速飛行時的現象和控制問題獲得相當程度的解決,高後掠角度的機翼設計已經不受到青睞,三角翼和幾何可變機翼與後掠角度小於45度的梯形翼成為設計的主流。 發動機的輸出透過耐高溫特殊材料和冷卻技術而更上一層樓。 雷達與各類航電逐漸成熟與複雜化,機鼻進氣口已經幾乎完全被放棄,以配合大型雷達天線的安裝需求,而這個需求使得飛機的大小和成本迅速高漲。 而今日所謂的線傳飛控在單純地以電路傳導飛控命令為基礎上開發,更重要的是可以有多部電腦介入飛控系統操作,飛行員只需下達動作指令,至於達成指令所需的機身、動力系統與氣動面調整,則是由電腦掌握。 過去飛機在空氣動力設計上必須考慮穩定的問題以利飛行員控制穩定的飛行狀態,但線傳飛控的發展讓先天不穩定的機體構型飛上天成為可能。

戰鬥機第二代: 英國、 法國

第一代戰鬥機參加了朝鮮戰爭,美蘇兩國第一代戰鬥機進行了直接對話。 當時由於美國對朝鮮實施大量轟炸,為了避免傷亡,轟炸機的飛行高度都很高,所以當時為了攔截轟炸機,護航機與攔截機經常萬米高空進行纏鬥,作戰高度提高是當時空戰的明顯特點。 由於飛機在高空的盤旋性能較差,所以這一時期飛機在垂直方向上的機動性能顯得更為重要。 F-86和米格-15由於各自的性能特點不同,採用的空戰戰術也不同,米格-15在戰鬥中力爭「飛得高些,靠垂直機動」,而F-86在戰鬥中則儘量「飛得低些,靠水平機動」。 1930年代螺旋槳性能的極限已經在試驗環境下被了解,替代推力的研發在許多國家相繼展開,其中又以德國與英國的腳步較快,他們以各自的技術開發出第一代噴射發動機並且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讓噴射戰鬥機正式服役。 美國主要發展活塞式戰機,雖然國內已經有不少成品但是為了集中戰時資源所以並沒有投入量產。

戰鬥機第二代

第一代战斗机的升限、加速性、爬升率不够高,武器系统和机载设备相对简单,因而作战能力仍有很大不足之处。 为此,50年代后期各国开始发展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强调所谓“高空高速”,升限可达20000米以上,最大速度超过两倍音速。 之前YST市長根據在下所給的資料,判斷美帝的X-37B航天飛行器不夠格被人稱作太空戰鬥機,也無能力執行美國人「兩小時內打遍全球任一目標」的戰略。 主要原因包括其噸位無法承載太多彈藥,故不具備強大的攻擊力;在太空中由於受到宇宙引力的影響,無法像大氣層內的飛機一樣可以隨意朝任一方向移動翻轉,所以無法隨美國人的意志任意打擊地球上的目標。 殲-8Ⅱ換裝了兩臺渦噴-13A雙轉子發動機,單臺推力6600千克。 發動機推力的提高,可提高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也使起飛着陸性能得到改善;外掛增加至七個,可懸掛多種武器或副油箱,使飛機具有全天候攔截能力併兼有對地攻擊能力,並裝備了雷達制導的中程攔射導彈。

戰鬥機第二代: 重要發展里程碑

隨著電子相關技術的發展,雷達的功能愈來愈多,除了協助機炮瞄準敵機以外,還可以搜索與追蹤視野以外的目標,導引飛彈,偵測地面目標,計算炸彈撞擊點到描繪前方的地形並且與自動飛行系統合作進行迴避等等。 然而多功能也代表雷達的操作愈來愈複雜,像是美國F-4戰鬥機需要後座雷達官在顯示幕上判斷目標的資訊。 二戰期間服役的夜間戰鬥機除了美國生產的P-61戰鬥機以外,原始設計都不是針對夜間飛行,像是德國He 219戰鬥機(多用途飛機)和英國蚊式戰鬥機(高速無武裝轟炸機),日本月光夜間戰鬥機(長程護航戰鬥機),蘇聯的Pe-3R(輕轟炸機)等。 戰爭結束時累積的使用經驗,讓各國體認到雷達不僅僅是在夜間作戰能夠發揮功用,對於遠距離或視野不佳的白晝環境也是非常適合的裝備,因而促成雷達轉變為戰鬥機不可或缺的作戰設備。

越戰期間雙座的F-105F和F-105G可以說是史上第一種專門壓制敵軍防空火力的壓制戰機,可以對抗蘇聯製S-75 Dvina /(SA-2 Guideline)防空飛彈。 兩位F-105G飛行員還因為攻擊防空飛彈陣地,並同時擊落兩架MiG-17的戰功獲得榮譽勳章。 高風險任務特性讓本機獲得“最先進入戰區,最後離開戰區”的口號;因為機隊必須最先进入战斗空域壓制敵方防空飛彈,而后等到轟炸機大編隊離開後才能斷後離開。

戰鬥機第二代: 第二代战斗机研发背景

史上第一款名義上的的戰鬥機是1913年法國的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 法國人率先實現了在螺旋槳上安裝鋼鐵製子彈偏導片,使機槍子彈不會擊中螺旋槳。 這個系統讓飛行員可專​​心駕駛飛機並進行射擊,同時也無須額外配置機槍手,但會使機槍的射速變慢。 米格-21是一種設計緊湊、氣動外形良好的輕型單座戰鬥機,採用三角形機翼的氣動佈局、後掠尾翼、細長機身、機頭進氣道、多激波進氣錐。

其他降低偵測的手段還包含在燃料中加上特殊成分、降低排氣的溫度、改變發動機噴嘴的形狀以及與周圍冷空氣混合的效率、在飛機機身塗上特殊顏色的塗料、減少目視發現的距離、與週遭環境融合、減少反光或者是改變外型線條等。 而在夜間進行任務則是利用天然條件作為妨礙偵測的另外一種手段。 越戰時期,美國與北越空軍交戰的經驗顯示,當時的飛彈可靠度太低,捨棄機炮是一個過於草率的決定。 但是飛彈的重要性已經受到實戰的確認,成為無法抗拒的潮流。 除了類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火炮觀測與修正之外,也用於執行巡邏、轟炸、攻擊、爭奪制空權等任務。 在航艦上操作的戰鬥機不僅有機會和敵對陣營的同類型飛機交戰,也可能面岸基飛機,尤其是更為輕巧的戰鬥機。

戰鬥機第二代: 第二代战斗机

中文媒体大部分仍延续了原先美国的称呼方法,将F-16一级的称为第三代,而对于F-22则第四、第五代均有称呼。 此時期的美國和帝俄所用的戰鬥機皆為仿制或直接購買外國的機種,本表亦省略其他交戰國使用外國入口或仿制的戰鬥機。 可是缺點是彈頭本身的威力較低,面對一些保護設計甚至完全無法貫穿,比如苏联著名的重装甲攻击机IL-2和美国的重型轰炸机。 採用機砲與步槍口徑機槍混合搭配,機砲口徑以20毫米居多。 尤其現在全球經濟疲軟,加上很多國家並沒有急切的戰爭需求,四代機升級或換裝的進度緩慢,這些因素都讓雖然五代機已經問世很久,四代機仍然為全世界空軍的主力。 四代機具有高推重比(輕載時甚至超過1,也就是能垂直爬升)與較遠的航程,這是由於輕量化的複合材料與大推力兼顧燃料消耗較少的「渦輪扇發動機」開始廣泛運用。

高空高速并不是空战的主要范围,因此第二代飞机的性能优点并不是决定空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代战斗机的主要代表机型有前苏联的米格-21以及美国的F-104和F-4,它们各自形成了“轻-重”搭配的系列战斗机格局。 美、俄两国的第二代战斗机早已经退役,但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代战斗机仍然在广泛的使用,例如法国的“幻影”III、“幻影”F1和瑞典的Saab-37等等。 第一代超音速战斗机的性能仍然偏低,速度不够,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出现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戰鬥機第二代: 三代機:視距外空戰/多用途

第二代战斗机的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性能有了较大改进,飞机的重型化倾向明显。 戰鬥機第二代 个别的高空截击机的升限高达30000米,速度超过3倍音速。 戰鬥機第二代 代表机型包括美国F-104“战星”式;英国“闪电”式;法国的“幻影”Ⅲ和“幻影”F1;瑞典的萨伯-37;前苏联的米格-21等;中国在米格-21基础上研制的歼7等。

  • 和零戰不同德國的Bf109中前期型的號D/E航程明顯不足的,做成對英蘇作戰失利。
  • 這兩種功能在性質上有很大的差別,前者需要高度的機動性,後著需要巨大的載彈量。
  • 採用少數輕與重機槍的混合搭配,重機槍的口徑也有陸軍使用的相同。
  • 上翼面的擾流板可向上偏轉45°;機翼為全金屬結構,外翼可折起。
  •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繼杜黑發表他最有名的空權論著作之後,空中武力印証空權對於戰爭與作戰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印證了這套空權理論。

二次世界大戰使艦載機發展有著爆炸性的增加,並且在海上作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除了類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火炮觀測與修正之外,也用于執行巡邏、轟炸、攻擊、爭奪制空權等任務。 戰鬥機第二代 在航艦上操作的戰鬥機不僅有機會和敵對陣營的同類型飛機交戰,也可能面岸基飞机,尤其是更為輕巧的戰鬥機。 由於四代機的電子系統能提供的訊息太多,不可能全用機械裝置顯示,為了讓飛行員很快了解重點資訊,飛行儀表電腦利用多功能的CRT或平面顯示器,取代以往的指針儀表,在同一個螢幕上能根據需要切換顯示不同資訊。 空對空飛彈的命中率,在飛行員緊張亂射、氣象條件差、導引失敗、敵方迴避與電子干擾等情況下,命中率奇低無比,在20%以下,所以各國很快又將機砲裝回戰機。

戰鬥機第二代: 战斗机

飛行員通過標示和經驗上預知的目標尺寸進行估算,測距、攻擊精度都較低。 改裝新型平顯後,殲-8Ⅱ飛行員可直接讀取火力控制、飛行數據、雷達信息和機動能量管理信息。 戰鬥機第二代 空對空作戰時,飛行員可透過平顯看到目標,同時看到投影疊加的雷達目標截獲指示符號、瞄準光環、最大/最小發射距離指示、瞄準操縱點、彈丸示蹤線(熱線)和速度矢量。

但是從第三代戰鬥機開始美國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蘇式戰鬥機的作戰性能一直被拋在後面直到現在,原因就是蘇聯的電子科技比美國落後很多。 回答:是的,早年的戰鬥機的確也可以進行對地攻擊,但是隨著戰場的複雜化戰鬥機越來越無法承擔對地攻擊的任務,因為它們的電子儀器跟不上,關鍵困難就在雷達。 探測空中目標和探測地面目標的雷達非常不同,後者比前者困難很多。 A-6,前者負責空中格鬥、奪取空中優勢,後者負責對地和對海攻擊。 但是航空母艦狹窄的環境要維持兩種不同的戰機非常麻煩,於是工程師就想辦法設計出一種飛機既能進行空中格鬥、又能進行對地和對海攻擊,這就是「多功能戰鬥機」。

戰鬥機第二代: 第二代戰鬥機:米格21

在性能上,第一代戰鬥機的平飛速度比螺旋槳飛機要高,航程則受到發動機的效率的影響而較差,水平運動性能也較弱,對油門改變的反應低,發動機的壽命受到材料與設計的影響,也不如當時最好的活塞發動機。 平飛的最大飛行速度在音速以下,武裝承襲自二戰,以機槍或者是機炮為主,並且能夠攜帶副油箱、炸彈與火箭彈等武器。 基於冷卻的需要,液冷發動機的汽缸排列成挾長形,迎風截面積比氣冷發動機要小,機身產生的阻力也相對較低,對於需要高速的戰鬥機來說相當重要,也是二次大戰開始之際,許多有能力生產的國家首要選擇。 像是德國的Bf 109,英國的颶風與噴火戰鬥機,美國的P-40,蘇聯的Yak-9和MiG-3戰鬥機等等。 除了在流線型設計上下功夫之外,動力系統的開發和使用材料的研究都影響到往後飛機設計的概念與可以使用的資源。

等到後燃器的發展逐漸成熟之後,成為戰鬥機不可或缺的裝置。 除了於戰鬥中使用以外,起飛或者是需要加快爬升的時候,都會使用後燃器。 即使如F-22或者是颱風戰鬥機等機種宣稱能夠在不使用後燃器的情況下維持超音速巡航,他們還是繼續使用後燃器作為必要時的緊急能量補充。 到了1950年代中期,最早的雷達與紅外線導引空對空飛彈開始量產,而第一次使用飛彈的噴射機空戰出現於中華民國空軍以F-86戰鬥機攜帶AIM-9響尾蛇飛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MiG-17交戰。 理論上使用飛彈可以提高對敵機的摧毀比例,尤其時雷達導引的飛彈能夠在夜間和視野較差的環境發揮作用,而飛行員不需要像過去一樣靠著大量的運動才能夠進入目標的後半部,以取得較高的命中率。 戰鬥機第二代 因此許多國家出現以飛彈全面取代機槍或者是機砲,甚至打算取代戰鬥機的主張。

戰鬥機第二代: 第二代戰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