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白粉病詳細攻略

小苏打既能防病害,又能促进生长,且使南瓜产量提高10—20%。 喷雾时尽量使用小孔径喷片,以降低叶片表面湿度。 在農業經營上,有關白粉病的防治與控管相當重要,因為此植物病害會嚴重影響到作物產量,一般可以透過栽培法的細心控制、噴灑化學農藥、提高植物基因耐受力等方法進行白粉病防治。

南瓜白粉病

病原菌為南瓜花葉病毒,簡稱SQMV,病毒汁液稀釋限點為1萬~ 100萬倍,鈍化溫度為70~ 80C,體外存活期為28天以上。 一種是25%的乙嘧酚懸浮劑,濃度為1000倍,第二種是40%的氟矽唑乳油,濃度是4000倍,噴霧防治的效果不錯。 一般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防治2–3次即可。

南瓜白粉病: 南瓜是低gi食物嗎

雨水是本病害最理想的傳播媒介,有助於炭疽病原真菌分生胞子的釋放與飛濺。 南瓜白粉病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王仕賢表示,夏南瓜在歐洲與美洲許多國家是普遍且重要的蔬菜。 南瓜白粉病 在國內長久以來皆零星栽培,國人較不熟悉。

南瓜白粉病

Medeiros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牛奶处理后被破坏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囊,以及大量酵母状微生物,其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酵母菌抑制白粉病的效果与10%牛奶相当。 酵母Pseudozima flocculosa可能产生和类似脂肪酸的生防物质。 酵母Tilletiopsis sp.被用于温室黄瓜白粉病的生物防治。 另外,Medeiros等研究表明,牛奶处理后的叶面微生物数量大于使用杀真菌剂、或水和酵母喷施防控白粉病的处理。 细菌和真菌的数量比喷水对照增加了100倍,大多数真菌菌落类似酵母,生长迅速。

南瓜白粉病: 南瓜酵素製作diy

1.3.4 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 接种白粉病菌后4 d,选取112-2 和JJJD 南瓜各3 株,取上述相同叶位的叶片,以健康无病害的叶片作CK。 于HITACHI-HT7700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每个样品取10个视野。 1.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参照蔡庆生的方法。 测定叶绿素a(Ca)含量、叶绿素b(Cb)含量以及总叶绿素(CT)含量。 主要以菌絲體或擬菌核在種子上越冬,也會隨病殘株在田間越冬或在溫室、大棚的舊木料上存活。 越冬後的病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成為初侵染源。

如果草地上出現白粉病,這表示這個地方可能不適合種草坪。 這地方可能太潮濕,土壤排水差,太多雨水等等。 因為草皮是喜歡太陽的植物,要很多陽光,極好的通風,才生長得好。 如果中午落的雨水,或是澆的水,到晚上還沒有揮發掉,就容易長黴。 因此,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本病害在田間迅速蔓延,和露菌病一樣,容易造成流行性病害。

南瓜白粉病: 南瓜白粉病化学防治

2.另登記在粉蝨類之防治藥劑對蜜蜂毒性較低者有:9.4% 六伏隆水懸劑、10%氟尼胺水分散性粒劑、11%百利普芬乳劑、50%派滅淨水分散性粒劑及25%布芬淨可濕性粉劑等5種。 A:1.經查登記在蚜蟲類之防治藥劑對蜜蜂毒性低者有:10%氟尼胺水分散性粒劑、22.3%福化利水懸劑、50%派滅淨水分散性粒劑、20%亞滅培水溶性粉劑及25%布芬淨可濕性粉劑等5種。 成蟲體長約9毫米,為長橢圓形甲蟲,呈黃色,僅中後胸及腹部腹面為黑色,前胸背板中有一波形橫凹溝。

該病在華南地區常於5月後的高溫多溼季節發生,在北方多見於8~9月,高溫多溼的天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地勢低窪或株間鬱閉、通透性差的種植區發病嚴重。 南瓜白粉病 800倍稀釋液,每隔7~ 10天噴藥1次進行預防。 南瓜白粉病 也可用50%甲基託布津或多菌靈500倍稀釋液灌根,每株用藥250~ 500克,每隔15~20天灌1次,連續灌2~3次。

南瓜白粉病: 白粉病防治 – 農業知識入口網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粉孢属(Oidium sp)。 在华南地区,病菌以无性态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气流在田间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侵染,完成病害周年循环,并无明显越冬期。 病菌在作物生长季节结束前后常产生有性态闭囊壳(在粉状物中呈针头大的小黑粒)以越夏或越冬,但在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很少产生病菌有性阶段,即使存在,其在病害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重要。 温暖多湿或高温干旱的天气皆有利于本病发生。 目前仅知台湾选育的凤凰南瓜抵抗力强,湖北沙市的坛子南瓜、山西太谷的晋南瓜3号也较抗白粉病。

發病部分與健康部分交界處呈溼潤狀,溼度大時斑面密生小黑點,嚴重時病斑融合,導致葉片區域性枯死。 花軸或花染病時,呈黑色溼潤狀或黑褐色腐爛狀。 六、加強田間管理,摘除植株底部老葉、病葉、黃葉,深埋或集中銷燬。 及時除草,勤打側枝,增強田間通風透光,增強植株抗逆性。

南瓜白粉病: 南瓜主要病蟲害防治,掌握這些防治技巧,促進穩定豐產增產

葉片呈現黃綠不均之嵌紋為病毒病一般型病徵,偶有壞疽條斑或水浸斑,葉片受害後,表面呈凹凸不平、皺縮或畸型,新葉顏色變淡黃,葉片縮小,新梢上彎;果實畸型,果表亦會呈現嵌紋現象。 生育初期即感染矮南瓜嵌紋病毒之洋香瓜,常無法結果,嚴重者新梢漸枯萎,至全株死亡。 西瓜罹患番茄斑點萎凋病毒,則由新梢葉緣壞疽,逐漸往下擴展,造成全株萎凋死亡。 6月上旬开始发生,该病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翌年初侵染源。

有些种植者对西葫芦和黄瓜每周喷施5%牛奶已经成为病害防控的常规操作。 DeBacco利用40%牛奶防治南瓜白粉病,其效果比杀真菌剂更佳。 白粉病(英文:Powdery mildew)為一種植物常見的真菌性病害,是由不同種類的白粉病原菌所引起,植物受其感染之後,其葉片及枝條上會產生白色粉末狀的斑點,因此白粉病是比較容易發現的植物病害之一。 白粉病源菌適合生長在濕度高、葉面無水滴以及適溫下,在植株的地上部任何位置皆可能出現病徵,但通常位於低矮處的病徵較為明顯,隨著病情發展,原先的粉末斑點會逐漸擴大而且變密集,並產生大量的無性胞子,使病徵蔓延到植株的其他位置。 (5)药剂防治:4月下旬―7月适时用药防治,病害发生前可选用53.8%可杀得2000型1000倍液。 发病初期可选用10%世高1500倍液,或40%福星8000倍液,或43%普力克5000倍液,或12.5%速保利2000倍液,或2%加收米600倍液进行喷雾,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4次。

南瓜白粉病: 南瓜子酥作法

上述杀菌剂应轮换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阴雨天时不宜进行喷雾防治。 有露水或重霧,溫度在10~28 南瓜白粉病 ℃ 間皆會發病。 設施栽培因隔絕露水,對露菌病的防治有相當理想的效果。

南瓜白粉病

儘量減少藥劑的施用,以避免農藥殘留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的發生,得以保障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全。 發病初期立即施用藥劑防治,如 50% 普得松可濕性粉劑 2000倍,11.76% 芬瑞莫乳劑 10000倍,13.4% 邁克尼乳劑 8000倍,10.5% 平克座可濕性粉劑 2000倍等。 白粉病通常葉背發生較葉面嚴重,藥劑防治時需注意葉背施藥;又白粉病病原菌對藥劑易產生抗藥性,藥劑需輪流使用。 農友將罹患病毒病之病株通稱為[瘋欉],瓜類作物大都難逃被危害的命運,依病毒種類、栽培品種及環境因素不同,其病徵亦不盡相同。 目前危害瓜類的病毒已經證實有矮南瓜嵌紋病毒、西瓜嵌紋病毒系統-I(WMV-I)、胡瓜嵌紋病毒、絲瓜嵌紋病毒、胡瓜綠斑嵌紋病毒及番茄斑點萎凋病毒等。

南瓜白粉病: 防治南瓜白粉病的技术

技术要点:早预防、午前防、喷周到和大水量。 保护地可采取烟雾法,硫磺粉熏烟或45%百菌清烟剂熏。 農業委員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首度育成夏南瓜「臺南1號、臺南2號、臺南3號、臺南4號」等4種不同果皮色新品種,具有抗白粉病、適合臺灣氣候條件下栽培等優點,將供作設施蔬菜栽培新品種提供消費者健康果菜之新選擇。

  • 小苏打既能防病害,又能促进生长,且使南瓜产量提高10-20%。
  • 本病可感染葉片、葉柄、嫩蔓等部位,最初在葉片上產生白粉狀斑點,後來白粉漸濃,變為灰色或暗灰色,上面產生黑色小點,是為子囊殼。
  • 最初在叶片上出现模糊的黄色针尖状小斑点,随病情发展病斑略扩大,呈不规则形,变为黄褐色,湿度高时在叶背面生成灰白色霉层。
  • 有些种植者对西葫芦和黄瓜每周喷施5%牛奶已经成为病害防控的常规操作。
  • 瓜类白粉病菌主要侵害叶片表面、叶柄和茎部,较少出现在果实上,肉眼可见侵染区域由菌丝和分生孢子组成的白色粉末聚集。
  • 经5天左右潜育出现病斑,后经7天左右,在受害的部位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因設施中溫、濕度的增加及通風不良,使病害世代縮短,發生機率增大。 葉蔓過於茂密的露天栽培瓜類亦難逃遭受白粉病危害的惡運。 南瓜白粉病 白粉病病原菌可感染葉片、葉柄、嫩蔓等部位,產生白色粉末狀物,是病原菌的菌絲與分生胞子,而後漸變為灰色,同時在其上形成黑色粒狀的子囊殼,發生嚴重時葉片變黃而枯落,甚至全株表面覆滿白色粉狀物而呈青白色,嚴重影響生育與結果。

南瓜白粉病: 南瓜白粉病症状

在發病初期的時候可選用10%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或40%氟矽唑8000倍液來進行噴灑防治,每天3到4次連續噴灑4到6次左右即可,但是在噴灑的時候一定要交替著噴上,避免產生抗藥性。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或越夏,也能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夏。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或雨水反溅至寄主植物上,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

南瓜白粉病: 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南瓜白粉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这种病害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最容易发生。 针对这种白粉病,最主要的还是第一时间正确识别发病症状,找准发病原因,并及时清理患病植株,做好预防管理工作。 叶片受害后,开始在老叶上生白色圆形粉状斑点,以后扩大成片,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白粉呈灰色,叶片枯黄,在病斑处出现许多黑褐色小黑点。 重庆属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丰富,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南瓜白粉病等真菌性病害的发生。

南瓜白粉病: 南瓜餅怎麼做

南瓜白粉病在高温高湿与高温干燥交替出现时发病达到高峰,同时在尿素等氮肥施用较多、种植过密、潮湿的田块容易发病或发病较重。 白粉病病原菌可感染葉片、葉柄、嫩蔓等部位,產生灰白粉末狀斑點,病斑擴大,互相連結佈滿全葉,影響光合作用,終使葉片枯死。 如果你想省事,或是對於一些容易得病的植物,例如玫瑰,可以在早春時噴預防藥劑,這些fungicide包括一些硫磺噴劑(我曾經介紹過的:植物的消毒劑),這類藥劑可以預防黑斑病,白粉病,銹病等葉子疾病。 這些噴劑多數含有sulfur,Lime/sulfur,copper fungicide等字樣。 3、加强管理: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700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15公斤、尿素5公斤。

南瓜白粉病: MT 184-1988 工作面用刮板输送机挡板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标准

幼苗期受害將造成的基部褐變而夭折;成長株受害初期,白天常呈現一側萎凋,或整株全面萎凋的現象,夜間又恢復正常,但數日後終至全株萎凋死亡,將莖蔓切開,維管束明顯褐化。 蔓部偶有割裂、流膠,後期出現粉紅色黴狀物,為其分生胞子叢,著生分生胞子。 病原菌藉昆蟲、動物、工具、灌溉水傳播至健康地區或植株。 喷药应着重叶背,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另外,一些藥劑如腈菌唑、鏽可寧、烯唑醇等防治效果也比較好。 每次噴藥時結合使用葉面肥或葉綠精,預防的效果更好。 當南瓜遇到白粉病的時候,對於它的產量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的,那麼白粉病的防治方法你瞭解了嗎?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