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明法師7大伏位

實在一切法門,不離自心,故究竟淨土,即在自心,心淨土亦淨,心穢土亦穢,修習一切法門皆能淨心,非必專修淨土法門,方歸淨土,所謂一切即一故。 學佛人眼光要遠,心量要大,不可貪求小利,不可故步自封。 須知不能大捨,即不能大得,不能大苦,即不能大樂。 大覺世尊,是由大捨大苦中得來的。

  • 然佛法真理,真實不虛,豈不可說?
  • 舜無父頑、母嚚、象傲之逆境,何能成其大孝之名?
  • 所以修淨土者,謂之修淨業。
  • 若突然說一句心即是佛,還是事上的佛,還是理上的佛,若是事上的佛,則當實行佛道,於事上證明,不在事上證明,則仍是理上的佛,不過一種空洞洞的理想而已。
  • 運河鎮上有一個做蠶絲生意的紳人,他的公子患「羊癲瘋」,發作起來跌倒在地,口吐白沫,十分可怕。
  • 他說:「我常常得人說,狗子有佛性,今天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我好笑。」他從那時起,似已悟入佛之知見。
  • 如劍不磨,則不利;玉不琢,不成器;天無秋殺冬藏之逆,何能成春生夏長之榮?
  • 法師本不為自求,祇存利他。

;貧苦病厄,凡夫認為是壞,學佛人認為是好;名利恭敬,凡夫認為是好,而學佛人認為是壞。 蓋凡夫不明因果之關係,但依眼前是非,為恩怨好壞。 佛法根據因果循環之理,視一切平等,如打我罵我,可消宿業;貧苦病厄,可生菩提;名利恭敬,能障菩提。

慧明法師: 慧明法師人物簡介

當曾、彭上山不久,知客僧便把這一情況報告了芥航法師。 芥航法師多年不離禪床了,這次他叫幾個年輕和尚抬著到了藏經樓三樓。 這是焦山上的最高點,山上所發生的一切,都在這間房子的監視中。 芥航看了半天,後來又看到他們來到大雄寶殿,這下看清楚了。

  • 結果沒去應考,也沒出去讀書。
  • 慧老他雖然是一位講經法師,又是大叢林中一位當頭大和尚,他卻並不以此名位為榮,不自豪自大,平易近人。
  • 與其享有限之福報,而受無窮之惡報,何若本利他無我之行,早登覺岸。
  • 苟一念微動,則無明煩惱隨之而起,心便不定,所以說心地無念即是定。
  • 凡修密人喜說神通者,不但淆惑觀聽且易入魔。
  • 出生於民國十三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往生於八十九年十一月十四日,住世七十有七齡,僧臘三十二年。
  • 弘一大師曾在「律學要略」中述及,唐代最盛行於世的可算南山律,南山道宣律祖著作浩如淵海,其中《行事鈔》最負盛名。

真實心願已發,即當照願實行。 所以無論願之大小,或自修,或利他,必須難行要行,難忍要忍,粉身碎骨,在所不計,行不達願,終不移改。 慧明法師 但行字範圍甚廣,簡單說,就是要行菩薩道。 然萬行不離六度,依佛說:以佈施度慳貪,以持戒度毀犯,以忍辱度嗔恨,以精進度懈怠,以禪定度散亂,以般若度愚癡。 此六度均含有度己度人,同登彼岸之意,亦即行字之義。 須知人我一體,自他兩利,何有後先。

慧明法師: 慧明法師開示錄 慧明法師主講

將一切有求有住之心放下便立。 妄心息,則無住真心,自然現前。 但是大家明知放下是好,而總不能放下者,何故? 蓋吾人業識太深,放下不易。

慧明法師

民國七十八年奉老和尚命,與慧觀法師編輯《南山律學辭典》,八十五年付梓。 一面在圓光佛學院教「戒學概論」,一面準備台北市高中畢業同等學歷檢定考,及赴日留學事宜。 弘一大師曾在「律學要略」中述及,唐代最盛行於世的可算南山律,南山道宣律祖著作浩如淵海,其中《行事鈔》最負盛名。 自唐至宋,解者六十餘家,唯靈芝元照律師最勝。 元照律師後,律學漸漸趨於消沈,罕有人發心弘揚。 慧明法師 南宗後禪宗益盛,律學更無人過問,所有唐宋諸家的律學撰述數千卷悉皆散失。

慧明法師: 淨土宗修學的四個重點

蓋凡夫不明因果之關係,但依眼前是非為恩怨好壞,佛法根據因果循環之理,視一切平等。 如打我罵我可消宿業、貧苦病厄可生菩提、名利恭敬能障菩提,所以說好即是壞,壞即是好,諸如此類,佛法與世法,知見相反如此,還能執著講理麼? 慧明法師 若要講理,須依佛理去講,才是真理。

佛陀曾宣說拔除世間苦的妙法,「貧窮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給予醫藥,無護者為作護者,無所歸者為受其歸,無救者為作救者。」一如慧明法師出家時的決心,難為而為,難行而行! 他多方奔走,努力籌款,宣導理念,邀約醫師和志工共襄盛舉;甚至被診斷出罹患類風濕關節炎,全身免疫系統出毛病了,還是一心一意護持僧伽健康。 不論壓力多大,病魔如何考驗,遭人誤解,慧明法師堅定不退轉,獲得許多人的支持,終於克服萬難,於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創立「財團法人佛教僧伽醫護基金會」。 ;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即是戒定慧三學之漸次。 因為克己乃去物欲,即是「戒」:復禮乃恢復本然之性,本性不動,不動即是「定」;天下歸仁,乃妙用無窮,即是「慧」。

慧明法師: 念佛法門的關鍵在哪裡

一切萬法,皆真如一心所現。 吾人妄心,本是真心,故常住真心,是生滅妄心之體;生滅妄心,是常住真心之用,故名不二。 法身是體,報身是用,法身報身,原是一身;真心妄心,同歸一心。

故編輯律學辭典,每自兢兢,無一不是試身為讀者,以便利諸方。 幸乙成書,愧悚交急,仰祈諸方大德長老,慈悲指正。 南山義深理幽,辭典每經一審,皆覺仍有增修之處。 道宣律祖於《行事鈔》、《戒本疏》、《羯磨疏》,均有重修之處。

慧明法師: 什麼時候適合通讀大藏經

他已看出眼前的這個古董,不僅僅是一個脫離塵世八十年,靜觀濤生雲滅的老和尚,更是一個佛學精深、世事通達的智者。 慧明法師,1969年生于江蘇省寶應縣,1983年7月于上海玉佛禪寺禮淦泉上人披剃出家。 歷經上海佛學院副教務長、上海佛教協會常務理事、靜安寺監院、市佛教協會副會長、靜安寺方丈。 幾年來,他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建設”雙高區”的奮鬥目標,著力與靜安古寺的改造。 不僅為海內外信徒提供一個雄偉壯觀的佛教勝地,而且為建設中的靜安”雙高區”增添了一個城市景觀亮點。

慧明法師

此乃不明自心佛,不知一門深入的道理。 1937年,蓮公所作的凈土詩集《歡喜念佛齋詩鈔》刊行。 1938年底,蓮公與安欽呼圖克圖、內政部總長王揖唐、現明法師等人一同發起成立佛教同願會,希望能聯合佛教不同宗派,同心同願,祈禱消業。 1939年,與現明法師、靳雲鵬居士建立了淨宗學會。 其組織形式為四眾平等的自發團體,不設實際機構。 在佛教大眾化、信仰生命化、佛法生活化的精神指導下開展活動,以此方式弘揚淨土法門。

慧明法師: 佛教居士

又《圓覺經》中如來答彌勒菩薩:「回入塵勞,有幾種方便?」之問,明明說以大悲方便入世,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 可見修大乘佛法,不可著相。 然菩薩雖現逆行,皆有事無心。 苟心不清淨,別有企圖,藉口不著相,示逆行以護具短;自詡我是大乘菩薩,修大乘法門。

慧明法師

小乘佛法,偏於空寂,因果著於無為而失於有為,著一失一,即名為二;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故名不二。 心地法門以「心地無非、利他無我」兩句為體用。 心地無非是體,利他無我是用。 若不立心地無非之體,決不能起利他無我之用。

慧明法師: 慧明法師的啓示

須知因果通於三世,善人善報、惡人惡報乃單純之因果,善人惡報、惡人善報乃複雜之因果。 善人惡報者,夙世惡因今生先熟,今生雖善而無極大功德,夙世惡因不可避免,故受惡報,但其今生善因,仍結來生善果。 慧明法師 惡人善報者,夙世善因今生先熟,今生雖惡而非罪大惡極,夙世善因不可沒滅,故受善報,但其今生惡因,仍結來生惡果。 又有一世,而前後善惡之報不同者,亦以其往世今生,善惡不同之因緣,故有此不同之果報。 所謂作善降祥、作惡降殃,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此等因果循環之事,與種瓜得瓜之因果因緣,優劣肥瘦,無別無二。 著相分別為識,即相離相為智,識即煩惱,智即菩提。

復次,戒定慧三學,戒中有定,定中有慧,慧中有戒;所謂一而三,三而一,皆不出自心。 學人果能明白自心,自然悟得無相戒定慧矣。 :「心地無念即是定。」惟其無念,即名正念,而萬德具足,一切智慧自然現前。 諸同學,不但學佛人要有定力,力不被魔擾,不為境遷;即世法上的一切,亦非具有定力不能成功。 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是定力所致。

慧明法師: 慧明法師

編輯律學辭典之中,本欲將「南山三大部科文」作為附錄,整理後發現內容份量不小,且為大眾修學南山律之方便,故另成一書提前付梓,冀能早日助成南山律修學之風氣。 老和尚聽了,便囑付法師將此計畫交給常住,之後向大眾宣布常住即將編輯律學辭典一事,命慧觀法師與他負責全程編輯工作。 他倆聯合恭請老和尚擔任主編,兩人擔任副編。 老和尚慈允後,便親筆函告在日本求學的慧敏法師,並要他出任顧問一職。 後來又因當家慧修法師的鼓勵,向老和尚稟白「律學辭典編輯計劃」,老和尚便囑付慧明法師將此計畫交給常住,並向大眾宣布常住將編輯律學辭典一事。 慧明法師是隆字輩,字「隆照」。

夫以因地菩薩尚有如此蓋障,況下焉者乎。 若非具廣大之真心,勇猛懺悔,何能除去一切蓋障? 所以菩提慈悲之心念,為禪密兼修之根本。

老、病、死是娑婆世間的常律,身披袈裟尋求自他解脫的僧伽亦然。 許多僧伽在走過默默修行、奉獻道場的悠悠歲月後,也不可免的來到這無奈的境地。 經過一番克服萬難的努力堅持,僧伽醫護基金會於民國八十七年六月廿一日正式成立,成為全國第一個佛教僧伽醫護組織。 慧明法師在編輯《律學辭典》時,可謂是歷盡滄桑,受盡病苦。

地之所以能生萬物者,以其能任運隨時,行所無事,渾然無知,寂然不動。 而眾生迷真逐妄,見境生心,遇物即動,於是自蔽靈明,轉增障礙。 學佛人以妄修真,即當取法乎地。 然山河大地,皆因妄生,有成有壞,吾人何必以妄為法。 須知地雖是妄,他的功德卻是無量,地能生一切物、能載一切物、能容一切物。

講到究竟,這一個道字,也不可說。 此理微妙,初學人不易領悟。 佛要人領悟實相無相,離念即是真心,故說「應無所住」。 小乘佛法,偏於空寂,因其著於無為,而失於有為,著一失一,即名為二。 大乘佛法,自利利他,故名不二。 心地法門,以「心地無非,利他無我。」兩句為體用。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