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5比較7大優點

而在 Xbox SX 上則是額外配置有新的客製化音效硬體單元,讓開發者能更輕鬆應用 Project Acoustics 達成理想的音效表現。 Xbox SX 亦將活用 SSD 的高速讀寫能力來提供「快速恢復」功能,可以無接縫切換多款遊戲。 每次切換遊戲時系統都會將當下執行的遊戲程式資料即時寫入 SSD 暫存,之後再即時讀取回來,不用從頭重新載入就可以馬上還原到最後的狀態。 目前 PS5 並未透露是否會有類似的功能,不過就硬體層面來說並沒有問題。 PS5 晶片規模與效能則是較為落後,雖然圖形處理效能有達到 PS4 Pro 的 2.4 倍,但 CU 數量只有對手的 7 成,即便把運作時脈拉高到相當驚人的 2.23GHz 程度,運算效能也只有對手的 83%。 當然較少的運算單元代表較小的晶片與較低的成本,顯示 SIE 這次走的仍舊是成本價格導向的務實路線,沒有與對手展開大艦巨砲的規格戰。

主機機身大小可說是較為膚淺的比較,不過對於寸金尺土的香港地來說,太大的主機有可能真的放不下電視櫃! 小編只能說 PS5(高39cm)與 XSX(高30cm)都十分大部,PS5 為了讓主機有更多散熱空間,特別把外蓋造成流線型設計,如果將它的外蓋拆除,可見其實 ps5比較 PS5 比想像中要薄得多(絕不鼓勵大家拆除外蓋)。 相反 XSX 四四方方的機身就較易安放,但如果講厚度,XSX 會顯得較為厚重,如果你只要一條狹縫安放主機,PS5 就顯得更有利。

ps5比較: Apple Watch 7 vs 8 比較5大不同之處! 睇真D才決定買邊款!

PS5 具備比前一代更高的處理效能,大大提升了遊戲更高的影音品質。 PS5 的畫面輸出最高可以達至8K、帶有光線追蹤畫質的 4K 30Hz 或者 4K 120Hz、60Hz 但無光線追蹤。 新世代遊戲機推出時未有太多遊戲支援,買機回來當然想繼續玩舊平台的遊戲。 這方面 Xbox Series X 可說做得更好,所有歷代 Xbox 主機,包括初代 Xbox、Xbox 360 以至 Xbox One 的遊戲都能直接在 Xbox Series X 上運作(需應用 Kinect 的遊戲除外)。 Xbox 360 以後的遊戲,你可先把遊戲進度上傳到雲端,再於 Xbox Series X 上使用。 在加入更新資訊後,單就前一代遊戲的 “相容性“ 來說雙方看差異不大(具體相容性仍有待驗證)。

這次 PS5 與 Xbox SX 一如預料地延續了前一代主機的路線,都是採用與 AMD 合作研發的訂製版 x86-64 系統單晶片處理器,也就是所謂的「PC 架構」。 不像主流高效能 PC 那樣是採用分離的 CPU 與 GPU,而是在單一晶片中整合 CPU 與 GPU,規格遠高於一般的內顯 APU,而且功能都有依照各自的需求客製化。 ps5比較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PS5 並不相容PS3、PS2 與 PS1 遊戲喔。 如果你是新PS玩家,在意主機輕巧好攜帶的話,數位版主機會比較適合你。 不過有些人考量到未來方便二手轉賣,儘管PS5光碟版與數位版價格大約有3千元的價差,還是會比較偏好直接入手PS5光碟版。

ps5比較: PlayStation 5 與 Xbox Series X/S 向下相容的能力

相反 PS5 就只能直接遊玩 PlayStation 4 的遊戲,你同樣可把光碟放入機內,或從 PlayStation Store 重新下載已購買的遊戲。 遊戲進度可通過 PlayStation Network 雲端或者 USB 儲存裝置轉移。 Xbox Series X 部份遊戲支援快速切換功能,你可在 XSX 同時開啟 2 款遊戲,在遊玩 A 過程中,你可隨時再啟動遊戲 B,然後在選單中你可隨時再切換到 A 遊戲。 如果你想重溫這些大作,或者未曾玩過這些經典作品,這個優惠就相當吸引。 另一方面 Xbox Series X 最初的可用內部儲存空間就已經有 802.0GB,比起 PS5 還要多 138GB,雖然同樣面對內部儲存裝置空間不足的問題,但可裝的遊戲仍然較多。

  • GPU 部分,Xbox Series X 有著 52 組計算單元,以 1.825GHz 的鎖定頻率運行,提供 12.15TFLOP 運算能力,也就是不論玩什麼遊戲、主機溫度多少,都會維持這個頻率。
  • 相反,如果你過去一直都是在玩數位版遊戲的話,那麼選購 PS5 數位版對你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 不像主流高效能 PC 那樣是採用分離的 CPU 與 GPU,而是在單一晶片中整合 CPU 與 GPU,規格遠高於一般的內顯 APU,而且功能都有依照各自的需求客製化。
  • 當然現在兩台新主機的價格都還沒公布,所以沒辦法評估性能價格比。
  • 微軟並承諾在主機上市時就能相容絕大多數的 Xbox One 遊戲軟體,以及目前在 Xbox One 上可以相容的 Xbox 360 與 Xbox 遊戲軟體。

不過 PlayStation Plus Collection 有可能會因地區而提供的遊戲、內容不太一樣,台灣部分也尚未公布,因此更確定的資訊還是要等台灣 Sony 官方公告。 GPU 部分,Xbox Series X 有著 52 組計算單元,以 1.825GHz 的鎖定頻率運行,提供 12.15TFLOP 運算能力,也就是不論玩什麼遊戲、主機溫度多少,都會維持這個頻率。 Xbox Series S 有 20 組計算單元,以 1.55GHz 的鎖定頻率運行,提供 4TFLOPS 運算能力。 PS5 與 Xbox SX 這次都以 SSD(固態硬碟)來取代 HDD(硬碟)成為系統主要儲存裝置。 相信有在使用 PC 的玩家多半都知道 SSD 對讀取速度帶來的巨大助益,讓系統開機或是開啟應用程式的時間大幅縮短。

ps5比較: CPUやメモリの性能も向上

不過 Xbox SX 的向下相容能提供更多強化效果,而且不只 Xbox One 遊戲,還包括 Xbox One 相容的 Xbox 360 與 Xbox 遊戲陣容,因此這一局由 Xbox SX 勝出! 目前 SIE 並未提及 PS5 能否相容 PS4 之前的遊戲。 Kraken 解壓縮單元最高能處理超過 5GB/s 的 Karken 格式資料,一般來說解壓縮後會擴展為 8~9GB/s,如果是適合壓縮的資料,最高可輸出 22GB/s,等同 ps5比較 9 個 Zen 2 CPU 核心以軟體處理的效能。 獨立 DMA 控制器則是能獨自將資料送往遊戲程式指定的記憶體空間,等同 1~2 個 Zen 2 CPU 核心以軟體處理的效能。

ps5比較

PS4 與 Xbox One 採用的是 AMD Jaguar 架構的 CPU,是針對筆記型電腦與嵌入式系統等低功耗應用所設計,問世之初就已經不算是高效能的產品。 雖然搭載 8 個核心,但運作時脈偏低,效能表現並不突出,多少帶來一些瓶頸。 這次的 PS5 與 Xbox SX 則是採用 AMD 目前最新的 Zen 2 架構,是 AMD 成功翻身的「Zen」架構最新一代,同樣搭載 8 個核心,而且運作頻率高出許多,毫不遜於當下的主流 PC 規格。 比當年 PS4 與 Xbox One 上市之初 CPU 效能就已經落後的狀況有別,應能帶給 PS5 與 Xbox SX 一個更好的起跑點。 只好說,當年MICROSOFT推出Xbox360時為招攬日本玩家的決心和在今天已蕩然無存。

ps5比較: 最新記事

Xbox Series X採用客製化八核心 Zen 2 中央處理器,圖形處理器為客製化RDNA ps5比較 2 GPU,記憶體及頻寬分別是320-bit 16GB GDDR6及560 GB/s,簡單黎講可以用2K解析度+60fps玩遊戲。 Xbox SX 則是發揮了微軟身為軟體大廠的強項,不走純硬體相容路線,而是透過硬體結合軟體模擬來達成向下相容的功能。 優點是可以完整發揮新處理晶片額外的效能,讓遊戲獲得比在原本主機上更高的畫質或是流暢度。 缺點是相容性可能會受影響,但這部分在微軟虛擬化技術加持下足以克服。 先前微軟在 Xbox One 提供 Xbox 360 遊戲相容功能時,就曾投注相當多的資源針對個別遊戲最佳化。 微軟並承諾在主機上市時就能相容絕大多數的 Xbox One 遊戲軟體,以及目前在 Xbox One 上可以相容的 Xbox 360 與 Xbox 遊戲軟體。

  • 雖然搭載 8 個核心,但運作時脈偏低,效能表現並不突出,多少帶來一些瓶頸。
  • 就現階段公布的資訊來看,Xbox SX 的規格與效能明顯超越 PS5,對想要追求極致畫質體驗的玩家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 PS5 與 Xbox SX 的 CPU 都採用了 AMD 目前最新一代 Ryzen “Zen 2”CPU。
  • 系統處理晶片配備有硬體解壓縮單元,支援針對一般資料的非失真壓縮格式 Zlib 以及針對材質貼圖資料的 BCPack 格式。
  • 這次 PS5 與 Xbox SX 不約而同將儲存系統的進化視為世代交替的一大關鍵,甚至 PS5 在最初消息披露時就非常強調導入 SSD 之後對遊戲體驗帶來的變革。

硬體層級相容的優點是相容性與穩定性較高,缺點是比較無法利用新主機額外的處理效能或功能進行強化。 例如以 PS4 模式運作時,就只能利用跟 PS4 一樣的 18 組 CU 來處理 3D 繪圖,剩下的 18 組 CU 就只能閒置。 Xbox SX 的 SSD 具備 2.4GB/s 的存取頻寬,在導入壓縮格式時可擴增為 4.8GB/s。 系統處理晶片配備有硬體解壓縮單元,支援針對一般資料的非失真壓縮格式 Zlib 以及針對材質貼圖資料的 BCPack 格式。 在不占用 CPU 核心資源的狀況下獨自處理解壓縮運算,最高可輸出至 6GB/s,等同 2 個 Zen 2 CPU 核心以軟體處理的效能。 配合這些新設計,微軟制定了名為「DirectStorage」的 API 來取代已經有 30 年歷史的傳統檔案輸出入協定,將原本需要耗費 2 個 Zen 2 CPU 核心處理的輸出入負擔,減低為僅耗費 1 個 Zen 2 核心的 1/10。

ps5比較: SONY PS5 價格規格 與 PS4 Pro 比較!到底該不該買PS5遊戲機?

最後,小編認為若大家已經持有PS4 Pro,又並非重度遊戲迷或Sony粉絲,不必特意升級至PS5。 而兩部主機都未購入的玩家,PS5一定是更好的選擇,Dualsense的控制器,實在太吸引。 暫時無法入手PS5,不必心急,目前PS5獨佔內容不算豐富,待供應回穩再購入也未遲。

ps5比較

畢竟當年 PS3 高規格帶來的超高成本讓 SIE 幾乎賠光此前的收益,而且 PS4 勝出的關鍵之一就是比對手低的價格(399 美元 vs 499 美元),因此延續成本價格導向路線採用較低規格配置也在情理之內。 Apple Arcade及Google Play Pass的另一優勢是,兩間公司將會提供資源予遊戲廠商開發遊戲,從而吸納大量小型獨立廠商開發具有高度創意的遊戲,這是PS5比較欠缺的一項特質。 雖然現在未至於在市場上擁有很大的佔有率,但不可否認的是Apple Arcade和 Google Play Pass將會是未來遊戲平台的新趨勢,也有可能成為PS5的勁敵。 不過雖然這項新遊戲串流服務來勢洶洶,但說到要完全取代PS5地位則沒有太大可能,就算是要成為旗鼓相當的對手也需要一段時間,相信至少四至五年時間才可以逐步建立穩固。 畢竟PS5平台上的遊戲開發費動輒數百萬元,像《GT 7》這類大製作的開發費更是動輒數千萬元,情況就像荷里活電影跟本地電影的分野。 非也,只需要耐心等待和尋找,總有有心人製作好題材;同樣荷里活有資源也並非齣齣好戲,只是在一般情況下「較大機會遇上好作品」罷了。

ps5比較: PlayStation 5 與 Xbox Series X/S 提供的訂閱服務

PS5 的 RDNA 2 GPU 配備有 36 組 CU(運算單元),剛好跟目前的 PS4 Pro 的 CU 數量一樣。 每組 CU 內含 64 組串流處理器,36 CU 包含 2304 組串流處理器。 採用變動運作時脈,在最高時脈 2.23GHz 下可提供 10.2TFLOPS 的浮點數運算效能,是 PS4 Pro 的 2.4 倍(4.2TFLOPS)。 單就浮點數運算效能來說,約相當於 AMD RDNA 架構最高階的顯示卡 Radeon RX 5700 XT 超頻版,記憶體頻寬剛好也相同(448GB/s)。 Project Acoustics 主要是將聲波效果如吸收、阻礙、傳送、反射等加以模型化,因此不需要手動標記場景的區域或是動用 CPU 處理負擔繁重的射線追蹤。 實作方式類似 3D 繪圖的靜態光照效果,透過預先生成的精密物理資訊搭配低負擔的處理與控制來達成效果。

PS4 與 Xbox SX 的 CPU 核心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的差異在運作時脈的部分。 PS5 採用固定電源功率 + 變動運作時脈的模式,運作時脈最高 3.5GHz。 Xbox SX 採用固定運作時脈的模式,在不開啟 SMT 的狀況下為固定 3.8GHz,開啟 SMT 後則是降為固定 3.66GHz。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這次新主機的名稱又 “重開機” 變回最早的「Xbox」了,「Xbox Series X」就是「Xbox 的 X 系列機種」。

ps5比較: 規格&價格比較!

就 CPU 與 GPU 這兩大處理核心來看,Xbox Series X 明顯勝出。 微軟選擇了一個相對簡單暴力的設計,以 360.45mm2、153 億個電晶體的巨大晶片來達成 2 倍於 Xbox One X 處理能力的目標。 圖形處理效能甚至超越目前 PC 上所有 AMD RDNA 架構顯示卡。 其實此一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畢竟處理單元越多、效能越高的晶片,原本就需要越高的記憶體頻寬來滿足。

ps5比較

首先是「PlayStation 5(PS5)」,相信不用編輯多說大家也看得出來是「第 5 代 PlayStation 主機」。 畢竟這規則已經延續 4 代了,即便一開始 SIE 沒有明言,但幾乎所有人都猜測會叫做 PS5,果不其然。 記憶體方面,PS5是16GB GDDR6,256-bit位寬,頻寬448GB/s;Xbox Series X也是16GB GDDR6,但分作10GB和6GB兩部份,前者頻寬560GB/s,後者頻寬336GB/s。 不過Sony指出,頻率只是最高值,實際上是動態變化;至於頻率高會否在運行中降頻,Sony認為最壞情況下也只會小幅降頻,影響不大。 Xbox Series X充其量它就只是一部「機能很強而不能進行文書處理的電腦」,以這種狀態下挑戰PS5,勝出率可以說是零。 PS5流線形黑白色有點像獎盃型的設計贏盡機迷心,黑白配色讓人想起Oreo雪糕夾心,穩重中帶來些微破格。

ps5比較: 主機功能、操作介面比較:XSX 快速切換遊戲超好用

考量有些使用者可能跟標準 HRTF 的偏差較多,因此還提供 5 種不同 HRTF 可以選擇。 Xbox SX 同樣配備自行設計的 NVMe SSD,同時導入名為「Xbox Velocity Architecture」的嶄新架構,整合軟硬體環境來最佳化遊戲資料串流讀取,讓開發者能即時存取上百 GB 的遊戲資料組,如同將主記憶體的空間大幅擴展。 透過從 SSD 即時調度大量資料,可以讓當下主流的開放世界場景更豐富、更生動逼真。 當然這只是 SIE 的一家之言,即便 PS5 GPU 的高時脈設定真如馬克‧瑟尼所言效益較高,也無法弭平高達 20% 的帳面效能數據差異。 而且 PS5 GPU 的運作時脈是會變動的,10.2TFLOPS 只是最高時脈下的數據,實際運作時是否會因為時脈波動而壓低平均效能,仍有待觀察。 而且 PS5 GPU 的運作時脈是 PS4 Pro GPU 的兩倍以上(911MHz vs 2.23GHz)。

ps5比較: Xbox Series X初期重點獨佔(遊戲機獨佔) 遊戲

今次 PS5 內置了快速 PCIe SSD 再加控制器與處理器連接,號稱傳輸介面速度可達 5.5GB/s,令人期待它的遊戲讀取時間對比過往的主機有大幅提升。 不過似乎這個高速 SSD 並未有加速太多開機時間,在我們測試當中 PS5 開機時間需要約 27 秒,而 XSX 則只需約 21 秒。 要留意這個時間是指完全關閉電源至到入到選單為止的速度,如果你活用兩部機各自的休眠功能,則只需數秒就能重新進入遊玩狀態。 此外,Xbox SX 的向下相容功能還提供「原生解析度(Native Resolution)」功能,特定的 Xbox One 在 Xbox SX 上執行時,將可以直接提升為 4K 原生解析度繪製,即便這些遊戲原本並不是針對 4K 設計。 微軟還研發了一套「SDR 轉 HDR」的技術,讓原本不支援 HDR 的遊戲可以透過該技術重建為 HDR 效果呈現。

ps5比較: NEW! 最新文章

PS5電視需求一:4K/120Hz:PS5標榜可以在4K畫質下,以120fps運行遊戲,所以大家都在找PS5 4k電視推薦。 在選購PS5電視時,要留意是否支援4K/120Hz,Hz與FPS雖不一樣,但兩者非常相近,因此也可以作為判定PS5電視是否合格。 PlayStation 5 與 Xbox Series X / S 尚未推出之前,網路上就持續有傳言說會向下相容,這也是很多老玩家最期待的一點,而事實證明,確實雙次世代主機都支援向下相容,但相容程度不一樣。 除此之外,SIE 還請來上百名志願者進行 HRTF 取樣來建立資料庫,藉此產生一個通用的設定來套用到 3D 音效處理上。

ps5比較: PS5|2つのモデルが存在! 比較と、注意したいポイント

PS5 沒有公布配置的細節,從 448GB/s 的頻寬回推,應該是採用 256bit 匯流排搭配 14Gb/s 傳輸率。 Xbox SX 則是採用非一致的配置,16GB 中有 10GB 的頻寬為 560GB/s,提供高頻寬需求的繪圖處理,另外 6GB 的頻寬為 336GB/s,提供遊戲程式以及作業系統與常駐服務使用。 推測應該是混搭 320bit / 192bit 匯流排與 14Gb/s 傳輸率。

相關插件支援 Unity 與 Unreal Engine 等常用的遊戲引擎,便利開發者使用。 對於 PS4 GPU 浮點數運算效能落後 Xbox SX 這部分,馬克‧瑟尼則是強調,雖然較多運算單元搭配較低運作時脈與較少運算單元搭配較高運作時脈都能得到相同的浮點數運算效能數據,不過提高運作時脈的獲益會比增加運算單元更有感。 因為浮點數運算效能是串流處理器的處理能力,這只是 GPU 的一部分。 而且處理單元越多就越難充分發揮完整效能,特別是碰到大量微小多邊形的場合。 因此 PS5 GPU 的高運作時脈方案實際能達成的處理效能會比帳面上的 TFLOPS 數據更高。 另外,RDNA 2 架構還導入了一系列能提升 3D 繪圖效率的新功能,包括能更靈活操作幾何資料來讓繪圖處理更順暢的「Geometry Engine」、能在更早的階段就剔除無用多邊形的「Primitive Shader」等。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 提供SEO服務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