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單眼9大優點

所以大家只要記得,所謂單眼相機這個名詞是由 SLR 演變而來,並不是如大家網路上或本文所說的這般簡單。 大家若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冼老師的本篇文章,相信會對相機歷史有更深刻的體悟。 微單眼 然而,也因為反光鏡和五稜鏡的關係,單眼相機的體積和重量一直無法有效的減小,使得攝影師們必須時時刻刻負擔著這些高重量的相機。 單眼相機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反光兩個字,由於有著反光鏡和五稜鏡的關係,景色可以透過觀景窗直接進入攝影師的眼睛,因此不會有任何延遲或不同步的情形,使得攝影師們可以輕鬆捕捉高速移動的野生動物或汽車賽事等。 電子觀景窗與背光螢幕可幫助攝影師在微光環境下對焦,亦容許攝影師在手動對焦時放大影像以檢查焦距。

實際的升級方案,官方尚未推出,但已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目光。 還可自行設定2m/F8或5m/F6等固定焦段、光圈的街拍模式,讓使用者能揮灑更多創意。 即使內建大片幅感光元件,但透過精簡機身構造,成功將重量控制在300g以內,加上跟同類型商品相比極為親民的價格,少預算就能兼顧質感與畫質。 已經來到第3代的 GR 系列依然帶來了極吸引人的進化,包括改進影像處理引擎與採用混合是對焦系統,增加拍攝時的效率與順暢度;成熟的降噪技術也讓可用感光度大幅提升,從而被眾多攝影玩家稱為「街拍神器」。 除此之外,其還內建機身內編修 jpeg 照片的功能,不需透過電腦或智慧型手機,即可直接在重播照片時套用高達10種的濾鏡並另存新檔。 而微單眼相機的內部構造設計就是少了單眼相機這塊反光鏡,直接將鏡頭捕捉到的光線,投射到感光元件上,只要看著相機的液晶螢幕就能直接取景。

微單眼: 【SONY 索尼】A7C+28-60mm 變焦鏡組(中文平輸)

鏡頭選擇較少,但可以轉接的選擇很多:微單眼的歷史畢竟比較短一些,要跟那些老廠比鏡頭數量無疑自取其辱。 透過轉接環,微單眼幾乎可以轉接市面上所有買得到的鏡頭(原理我以後會開一個獨立的文章來談),例如上圖我手中的 Leica Summicron 50mm (超過五十年的老鏡!)就是由 Leica 推出的鏡頭,並非 Sony 原廠生產。 因此只要你不怕手動對焦,微單眼是讓你可以玩鏡頭的一個好選擇。 光學觀景窗:而且單眼相機的觀景窗(除了 Sony 外)多是採用光學觀景窗,也就是你看到的畫面是直接從鏡頭看出去的實景畫面,因此對於某些專用用途來說,在取景、追焦、使用上也都很方便。 在智慧型手機崛起的這十年間,其中一個變化就是拿「相機」的朋友們越來越少了。 隨著智慧型手機拍照功能的進化,數位相機的市場也逐漸式微退燒。

  • 可惜續航力與同類型機種相比稍弱了些,若拍照量大的話可能需要頻繁更換電池或額外攜帶行動電源。
  • 充分利用全片幅鏡頭的廣大視野,比起其他非全幅系統,能多捕捉50%的影像區域。
  • 可靠穩定的自動對焦,寬闊的自動對焦區域、超快速自動對焦速度,和穩定的主體追蹤。
  • 以英文原名來說,微單眼相機的正確名稱為「無反光鏡單眼數位相機」,與專業人士使用的「反光鏡單眼數位相機」差距,就在於不具備反光鏡結構而大幅縮減了體積與重量,因此在攜帶旅遊方面相對有優勢。
  • 拍攝短片時,不免會出現邊移動邊拍攝的情況,而在行進途中,鏡頭的晃動勢必會影響到畫面的穩定及順暢度。

首先說明購買微單眼相機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小細節,在挑選時可以依照這些項目,配合自身需求來尋找適合的商品。 近年來以 SONY 為首,不僅針對攝影初學者推出了操作簡單的機種,也有以專業攝影玩家為客群的全片幅微單眼相機,各項性能可說甚至超過傳統單眼相機。 若想學習攝影的話,從這類型商品開始入門想必就不會錯了。 是一種鏡頭可以更換的數位相機,於2010年代後逐漸興起,屬於消費型數位相機與數位單眼相機之間的交集。

微單眼: 推薦清單總整

一定要有手動模式(M模式),有M模式才能由拍攝者掌握相機的細部設定(可以手動設定光圈、快門),這在某些拍攝手法來說,還滿重要的。 目前「單眼相機」十分的潮,任何相機只要跟「單眼」扯上關係,大概都能熱賣,於是我們有了「類單眼」、「微單眼」及「單眼」等等不同的相機可以選擇。 而既然是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全片幅數位相機,價格自然相當突出,加上高級性能使其整體重量超過700g,但「可樂標」的魅力依然值得進階攝影師們體驗收藏。 幾乎將生活紀錄所需規格與功能集中於一身的設計,讓 G7X markIII 微單眼 能完美貼近使用者需求。

同樣擁有小型輕量機身的微單眼Nikon 1 J3搭載13.2X8.8mm CX格式1425萬畫素CMOS感光元件,不僅解像力具有一定水準,自動對焦功能也不賴。 就操作上來說,機身按鍵配置及選單設計簡潔便利,對於初學者來說也很好上手,只是沒有螢幕觸控功能。 儘管機身無Wi-Fi功能,但若搭配WU-1B無線傳輸器,亦能擁有無線傳輸的便利。

微單眼: 微單眼推薦15:【Nikon 尼康】Z7II + NIKKOR Z 24-120mm f/4 S(國祥公司貨)

主要是因為比對的項目較多,文章內很難呈現完整的資料給大家,因此我透過Google Sheet的方式讓大家可以一目暸然,有比較才會知道哪些產品適合自己、身邊的家人或是朋友。 各位想嘗試當Youtuber的朋友們,可能會覺得不知道該選什麼相機來作為拍攝,如果你想先嘗試建議先用手機錄製看效果如何,當然的你想一定達到最高境界的話,這篇可以直接Back了。 透過 “長鏡頭 200mm 焦段”,造成極大的壓縮感,讓開得茂盛的櫻花更有 “喘不過氣的壓迫感”,這是另一種櫻花攝影的技巧,非得要透過這樣子規格的鏡頭才有辦法做到。

微單眼

十字自動對焦點分佈廣泛,畫面的邊邊也能精準對到焦,配上三腳架、翻轉螢幕,自拍不求人。 OLYMPUS的OMD系列和PEN系列不同,是屬於較高端的機種。 特別是OLYMPUS OM-D E-M10 Mark III是許多專業攝影師的隨身機首選。 這款相機搭載了許多適合初學者的功能,譬如說AP進階攝影模式、多款情境模式等,使用自動模式就能夠拍出豐富鮮豔的照片喔。 上面第四點提到的「比較耗電」就是上面這張圖所要表達的。 因為微單眼沒有反光鏡,沒有辦法像單眼相機那樣讓使用者直接透過鏡頭看實際景象來取景,一定要透過液晶螢幕轉換之後才能看到鏡頭外的景象。

微單眼: [聊攝影185] 單眼、微單與類單眼的差別 , 10 張圖讓你一次弄清楚

對於追求作品效果的使用者來說,即使體積較大,也應以高規格的定焦鏡頭為優先考量;而若是重視攜帶便利性的話,則可透過安裝小型定焦鏡的方式,來將微單眼變成高級版的數位相機。 不管是甚麼類型的相機,都可依照自己的工作或日常生活需求而選擇購買,每一種機型都有其優缺點,攝影不僅僅只有器材的需求。 套句老話:「相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腦袋,如何將構圖、光線、色彩、情境氣氛完美組合,借由相機來呈現」 。 具有大光圈F1.4,可翻轉的觸碰式螢幕和WIFI傳輸功能,若你覺得手機畫質不夠好,又不想要帶著大台相機趴趴造,LX10絕對令你眼睛一亮。 強大性能與超凡影像品質,即使是全球最小最輕的相機,輕巧的A7C卻具備全片幅相機的功能,可謂靜態影像和影片提供絕佳的影像品質。 自動對焦變的更寬、更快、更穩,高速連拍和便利的多角度LCD螢幕更有助於及時捕捉精彩動作。

新上市的 Canon EOS M50 ,大幅增加自動對焦範圍、自動對焦點以及提昇對焦效能的「雙像素 CMOS 自動對焦」,是最吸引人的效能之一,增強了單反相機對焦較慢的功能。 Sony標準型單眼相機的結構,在鏡頭及影像感測器之間,有一個反光鏡存在。 所有各廠的單眼相機,都是有反光鏡這樣的結構存在,它是用來把影像反射到我們的光學觀景窗中的。 這也是單眼相機跟所謂的「微單眼」、「類單眼」最大的差異處。

微單眼: 【SONY 索尼】ILCE-7C / A7C 附 SIGMA 24-70mm F2.8 DG DN Art(公司貨 全片幅微單眼相機)

X-T200採用全新設計的小巧輕便無反相機機身,可提供專業攝影功能,該款相機具有高解析度EVF,可以快速準確地完成人臉檢測自動對焦,以8FPS的連拍速度捕捉2424萬畫素的靜態照片。 透過翻轉液晶觸控式寬螢幕,用任何角度錄製4K UHD影片。 如果您正想選購一台彌補手機拍照功能不足的單眼相機或微單眼相機也好,但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快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小編整理了全球最熱銷的8款微單眼相機推薦,絕對可以讓想購買數位相機卻沒有頭緒的你做為參考,絕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大家順利挑選到適合的微單眼相機。 數位時代來臨,幾乎人人都有手機,拍照就變成多數人日常生活中的興趣,但是,當手機無法滿足用戶對拍攝畫質甚至是圖像、影音創作的要求時,單眼相機就成為很好的選擇。 想要解決單眼相機笨重的困擾,一台輕巧好攜帶的微單眼相機能輕鬆幫你珍藏美好回憶。

那麼在深入介紹單眼、微單眼、類單眼的差異之前,Tim 和 Ting 整理了以下這張比較表,以清楚明瞭的方式解釋這些常見相機的彼此差異。 剛接觸攝影的新手朋友們,一定對相機的許多名詞感到陌生,其中最常見問題之一就是單眼、微單眼、類單眼到底是什麼? 是畫質上的優劣不同、還是體積上的差異、又或者是價錢上呢……?

微單眼: ⑧ 【SONY 索尼】ILCE-7M4K / A7IV A7M4 KIT 附 SEL2870(公司貨 全片幅微單眼相機 防手震 翻轉螢幕 直播)

使用智能手機輕鬆操作,輕鬆享受單鏡頭質量,16M Live MOD傳感器,維納斯影像引擎。 智慧操作,高解度LCD螢幕搭配便利的觸控螢幕功能,3.0180度翻轉式LCD螢幕不只能在您眼前顯示畫面,還能讓您透過各種直覺化觸控操作,快速控制多種相機功能。 防塵防滴,密封式按鈕與轉盤,以及緊密互扣的雙層防護元件,能防止灰塵和濕氣進入。 市面上產品玲瑯滿目,在眾多品牌中不知道如何選購微單眼(無反相機)嗎? 在這篇文章中,站長整理並挑選了網路上熱銷,以及網友推薦的微單眼(無反相機)品牌,並針對各家產品逐一介紹。

微單眼

以下將介紹選購時應注意的一些細節,雖然用語或許會稍嫌專門而難懂,但對於挑選相機是否合適可說是關鍵資訊,不妨試著瞭解看看吧。 2022年10月才發表的SONY FX30 是針對專業錄影需求的消費者,新增的雙原生ISO即使在低光源的環境下,也可以拍出清晰的影像。 包括A9和A9M2,這個系列主要以高速連拍為主,令人驚艷的高速性能最高可達20fps,適合拍攝運動賽事的玩家。 如果不小心傷到鏡頭的話只能重新購買,所以建議購買可以保護鏡頭的玻璃保護鏡。 為了不錯失快門機會盡情的享受攝影樂趣,請一定要準備備用電池喔。

微單眼: 【SONY 索尼】ILCE-7SM3 A7SIII 單機身(公司貨)

這幾年FB、IG、推特等等的社群網路蓬勃發展,尤其是近來異軍突起的Instagram,簡單就能上傳照片、快速分享自己的生活美照,成為年輕人最愛用的社群網站! 現在各家手機的拍照功能更是一代比一代優秀,輕輕碰一下就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一般來說E鏡適合APS-C機種使用,而FE鏡為全片幅機種使用,又因為全片幅的感光元件比APS-C的感光元件大,若全片幅機種使用E鏡鏡則會產生暗角,故不建議使用E鏡,而APS-C機種因感光元件較小,故可使用E鏡及FE鏡。

微單眼

SONY ILCE-6400L 單眼相機為您的創意革新,利用高階性能和進階功能釋放您的創意潛能,包括採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即時眼部偵測自動對焦功能、全新的高精密即時追蹤技術、高速連拍和 4K HDR 1.2 影片拍攝功能。 微單眼全名為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英文名為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簡稱MILC)是比較輕巧的數位相機,可換鏡頭,無反光鏡的相機為「微單眼相機」。 主因就是來自感光元件cmos的大小,而手機因為體積和成本的限制,感光元件非常小,而數位相機的cmos就可以做到一吋甚至更大一些,所以手機與數位相機畫質之間的差距就非常大。 類單眼相機正確的命名為橋式相機 ,它是一個定位於單眼與傻瓜相機之間的相機,有著跟單眼、微單一樣的手動拍攝模式 (PASM 模式),卻又是不可換鏡頭的相機,非常適合那些不喜歡換鏡頭、卻又想體驗看看單眼拍攝方式的人。 作為社交機種必然配備Wi-Fi連線功能,若是Facebook Ready版,還能一鍵直接分享到FB上。

微單眼: 最新文章

如果想搭配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分享生活點滴,選擇有 Wi-Fi 功能的機種相信便能滿足需求。 防手震功能可以避免因晃動導致的模糊,目前可分為「電子防手震」與「光學防手震」兩種類型。 數位防手震利用晶片運算修補模糊部分,有時候可能會因運算法問題,讓整體成像變得鬆散。 至於利用感光元件周邊機械結構的光學防手震,則幾乎不會出現畫質劣化狀況,因此在選擇時建議以擁有光學防手震的機種為主。 一般數位相機的最小F值(最大光圈)大概為 F1.8~2.8,以1吋片幅的感光元件而言,最大光圈在F1.8左右的機型較捕捉到細節清晰的畫面。

雖然 APS-C 以上的相機價格極高,但成像品質足以作為當作主力相機,若追求輕便的話不妨參考看看。 機身淨重415g,偏小型、輕薄,翻轉螢幕與觸碰面板,不管是低角度、高角度構圖都沒問題,擁有2420 萬有效像素,也有加入 SnapBridge與智能裝置連接功能。 另外縮時短片功能,只要架著腳架,設定「間隔定時拍攝」相機會自動把幾百張的照片變成一段縮時影片!

甚至在拍攝過程中還可直接以行動電源供電,可說是極為可靠的創作夥伴。 可惜感光元件尺寸屬於較小的 M4/3,可用的感光度不高,在夜晚或較暗的室內若需要拉高快門,成品即可能會出現大量噪點導致成像不佳,而較不建議用於拍攝夜間場景。 一般來說,單機身重量在400g以下即便吊掛在脖子上,也不會造成脖頸太大的負擔;若加上鏡頭最多也不要超過500g上下。

市面上的相機種類這麼多,新機種越來越多,新名詞也跟著出現,大家都知道的單眼相機,後來也出現的類單眼、微單眼。 是不是讓大家很困惑它們到底有甚麼不同,一比較你就知道囉。 連拍速度則是動態攝影最重要的功能,如果拍攝移動中的人物最少需5張/秒的連拍速度,才較捕捉到想要的瞬間。 若想利用連拍的照片製作逐格動畫,或拍攝極限運動等瞬間場景,則建議選擇10張/秒的機型。 微單眼 微單眼的入門或是中階機種機械快門大概是1/2000秒~1/4000秒,高階的機種會到1/8000秒,但如果是有搭配電子快門的款式,快門速度最高可以達到1/16000秒,且在拍照時不會有快門升降的「喀嚓」聲。

沒有光學取景器光學取景器通常分為「單鏡頭反射(反光)式」和「雙鏡頭透射式(旁軸)」兩種。 旁軸存在明顯視差,單反的視野率通常也無法達到100%(如佳能EOS5D,60D,600D視野率分別為98%,96%,95%)。 但是,使用光學取景器的相機更省電,普遍型號單次充電可拍攝1000張以上,但MILC一般單次充電後都只能拍攝300至700張相片。

最後,為了讓大家對單眼、微單眼、類單眼差別有更深刻的體悟,我們將本文的重點再次整理於以下表格,希望對剛接觸攝影的新手朋友們有所幫助。 那麼本篇文章就到這裡結束,相信大家看到這裡應該對文章開頭的問題大致清楚了吧? 所謂單眼、微單眼、類單眼之間只是它們彼此的構造和成像方式不同,並非單眼的畫質最好價錢最貴,也並不是類單眼的畫質就會最差。 首先必須聲明,所謂單眼、微單、類單這些名詞,基本上都是廠商為了迎合消費者的認知所創造的名字,其原始名字和意義並不是如我們所想像的這麼簡單。 但是為了讓大家能快速了解這些相機的主要差異,Tim 和 Ting 今天也會以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和大家做簡介,至於相機的真實歷史我們會補充於文章最後段,有興趣的人可以再簡單了解一下。

微單眼: 推薦30款微單眼人氣排行【2023年最新版】

A:一般來說會以標準鏡頭(中等焦距)作為入門款,例如:24mm~70mm。 可以在此範圍內,將價格、重量,以及光圈值是否符合使用需求作為篩選的條件。 但以各廠牌的鏡頭來說,光圈值稍大的鏡頭通常重量都不會太重,是挺適合初學者的選擇。 以專業相機聞名的 Sony ,因應市場對於微單眼的需求,推出了這一顆兼具精巧及機能性的鏡頭。 其重量約為353g,而功能上也絲毫不馬虎,鏡頭搭載了全片幅 F4恆定廣角電動變焦系統,讓使用者可以享受順暢的操作及拍攝體驗。

在這篇文章中,站長整理並挑選了網路上熱銷,以及網友推薦的SONY微單眼系列,並針對各型號逐一介紹。 不過 ISO 越高,越容易出現所謂的「噪點」讓清晰度下降。 為此除了可使用軟體除噪以外,原則上感光元件越大、可使用的 ISO 就越高,而 APS-C 可用 ISO範圍多在3200~6400之間;若為全片幅則即便 ISO12800也依然堪用,因此如果夜晚、暗處拍攝需求較高,便可以選擇片幅較大的機種。 屬於全片幅入門款的 A7C 在規格上一點都不入門,除了搭載品牌獨家研發的背照式感光元件,大幅增加了進光量確細節也能清晰之餘,全新設計的小型化快門元件壽命更長達20萬次,耐用度極佳。 當然必備的觀景窗、雙指令轉盤等等一個都沒少,電池也更換成新型的 微單眼 NP-FZ100 並可以行動電源充電,輕鬆延長續航力。

微單眼: ILCE-7M4 / A7IV A7M4 BODY 單機身(公司貨 全片幅微單眼相機 防手震 翻轉螢幕 直播)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