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介紹

由彼無明如何增益自性之理者,總此論師之論中,雖於諸世俗義,亦云自性或自體等,設立多名。 無此中者,謂於諸法或補特伽羅,隨一之境非由自心增上安立,執彼諸法各從自體,有本住性即是其相。 如彼取境之諸法本體,或名曰我或名自性,是就假觀察而明。

  • 就是因為陷入現在的安樂當中,怕修行的苦。
  • 如果處於痛苦當中,即使是時間非常短促,我們也會覺得非常長久,難以忍受;可是如果是處於安樂之中,那我們又何必去在乎安樂時間的久遠呢?
  • 《法華經》上說得清清楚楚,佛無量劫來就告訴我們這個內涵,但是我們就只聽見自己歡喜的東西,別的就聽不見。
  • 若現見者,彼補特伽羅應成聖者,以現通達無我義故。
  • 故性空義,即是離彼自在之性,非謂全無作用之事。
  • 回首二十年學佛,這裡學學那裡跑跑,受了許多教法,卻始終不知一個完整次第。

再次於能決定無者亦復非有,任於何法,此是此非,皆無能生定解之處。 次覺現境杳茫無實,由是未分自性有無與僅有無,以諸正理盡破一切之所引生。 故證此空,引覺現境杳茫顯現,畢竟非是如幻之義。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所以,要由修知母、念恩、報恩這三項,來引發悅意、愛惜之情;有了這個悅愛之情,就能生出慈心的果;有了慈心,便能引發拔苦的大悲心。 這就說明,從知母、念恩、報恩到慈心,是生起大悲的因。 接著要說明的是,增上意樂和發菩提心,是大悲心的果。 如果依照知母、念恩、報恩、慈心來修的話,便能生起大悲心,也就能跟著引發菩提心,為什麼還要加上增上意樂呢? 因為只有發起強勝的增上意樂,才足以生起菩提心。 聲聞、獨覺同樣具有悲心,可是為什麼無法負荷為眾生拔苦的重擔?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之所以處處不如人,就是因為你不會,現在讓你了解了、會了,豈不是最好的機會? 不要說要解救一切眾生,小乘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尚且如此;乃至不要說佛法,世間要做事情都要先懂得如何做,現在碰見關鍵處,正好可以解決問題,你反而退縮,豈不是顛倒? 因為了解了這個以後,就可以檢查自己的內心,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拿正確的來淨除自己內心的錯誤,我們就有希望學上去。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十八天教授第五部分上士道精進波羅蜜

就求者門不應舍者,若魔眾天,或由彼天所使有情,懷惱亂心來求肢等,不應舍與,勿令於彼有損害故。 若諸瘋狂心亂有情來乞求者,亦不應與,此等非是實心來求,唯於眾多浮妄言故。 此複有二,謂割身支等畢究施與,及為辦他如法事故為作僕等暫施自在。

如是若自親教、軌範、弟子、助伴是慳貪性,不能惠施,或雖非慳然無資財,與彼資財,令於三寶樹修佈施,自己不作。 由此因緣,自所生福彌更弘多,令餘一類調伏煩惱,圓滿一類善法樂欲,攝受有情、成熟有情。 經上《諦者品》所說:由恭敬施,感得親友等對你的恭敬與尊重;由舒手施,感得到時候,人家也會來幫忙你。 能夠應時而施,你辦起事情來也應時成辦! 又說:你能夠布施別人而不損害於他的話,那麼得到堅固的資財。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精進波羅蜜

所以他先有損害的想法,而後造成了這種損害的行為,他也是很可憐的。 可是我卻只對這一個人生嗔恚,對其他眾多的造成損害的因緣都不嗔恚,這有什麼道理嗎? 比如他是拿著一塊石頭來打我的,可我為什麼不對這塊石頭生氣?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聖者《龍猛》父子論典,度越三有大海彼岸,由於所破破除邪執,是於得中觀斷除歧途,最為切要,故今廣說。 如六十正理論云:「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由大乘行令所化機,於果位時獲二勝事,謂:勝法身及勝色身。 此於道時須如前說方便若,未單分離積集無量福智資糧。 此復觀待至心定解世俗因果,從如此因生如此果,勝利過患信因果係即於盡所有性獲得定解,及由至心定解諸法,皆無自性如微塵許即於如所有獲得定解。 若無此二,則於雙具方便智慧二分之道,不能至心而修學故。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般若波羅蜜

又若不許從自他等四句而生,則於勝義觀察四句,破除生時應不能破,以除彼等有餘生故。 若從四句隨一而生,不許餘三應從他生,此不應理。 入中論云:「世間亦無從他生」故破生時不應更加勝義簡別,明顯句論破加勝義簡別語故。 此有一類雖於名言亦不許生等,餘者則於名言許有,然彼一切皆作如是暢亮宣說。

果能了解意必怯退,是故能於一分功德不執為足,更求上勝,及知須學無邊學處而無怯弱,極為稀少。 如果未曾對諸佛菩薩的圓滿功德產生畏怯,也未必是件好事,說明我們沒有真正去思考諸佛的功德。 或雖有少許了解,可是自己卻沒有真正去親身體會,只是嘴巴說說而已。 如果親自去修持,會產生畏怯,那是正常的現象,我們不必因此而感到沮喪,應該提起自信。 菩提道次第廣論 十八天教授 第五部分 上士道 佈施波羅蜜 宗喀巴大師著 達賴喇嘛尊者講授 佈施波羅蜜 第三、於此如何學習次第分二:一、初於總行學習道理;二、特於後二波羅蜜多學習道理。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忍辱波羅蜜

我是一個大乘的初學者,再不應該被我執和我所執而操控。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如果沒有辦法佈施,那我曾經許下承諾要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就都是假的了嗎? 先說無論在家、出家的菩薩,行佈施時應具有的意樂,具六殊勝:第一,依殊勝。

真正就自利來說,要想圓滿還只有成就佛的法身,而不是聲聞緣覺所證得的果位。 下面更進一步辨明發心的內涵,這有絕對重要的理由在,稍微弄錯一點點,將來發起心來就不圓滿,乃至會出大毛病。 譬如引擎汽缸的活塞,如果有一點點漏氣的話,這個引擎就沒用。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佈施波羅蜜

唯有以發菩提心所行的一切善,才能稱為菩薩行,才能夠快速地淨除業障、積聚資糧。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上師開講「上士道」的因緣,主要是有感於今日學佛修行者雖多,但是真正能有所成就的人卻少見。 根本的原因,仍是學佛修行無法真實的發起菩提心。 然而,菩提心卻是一切佛法的精要;所有的大乘法門,如果沒有以菩提心為基礎,是不可能成就的。 其次,曾經在上師座前恭聆「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眾弟子們,十年來都殷殷企盼上師可以續講「上士道」。 故全未知此之方境,僅作是念,為欲利益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此義故我行此善。

  • 臨陣慣戰的將軍,與諸怨敵鬥劍時,能攻能守,不只是會去攻擊敵人,他還懂得護身,不會輕易被敵人攻擊到。
  • 諸佛亦以自許之理,於諸未知真實眾生,興饒益故。
  • 又說應成,唯就他許或究竟許,雖無量成而能出過,非能滿意,如破初家而當破除。
  • 由比我心度餘有情知皆是苦,於諸漂流生死海者,能發悲愍。
  • 能治此者,應作是念:我於生死流轉之時,或由宿業或繫屬他,於他人所未能饒益,令我具受眾多難忍饑渴等苦。

《大乘經莊嚴論》說:不貪著種種外境(佈施)是一種「道」,其他便是防護求獲得的散亂(持戒)、不捨有情(安忍)、增長善法(精進),餘下的兩者(靜慮、般若)能淨除障礙。 只是希望成佛是不足夠的,我們必須進修能成佛的方便法門。 而且這種方便法門必須沒有錯誤,因為不管我們怎樣努力,也不能依錯誤的道軌取得成果,這就像希望從牛角擠出牛奶一樣。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又即使方法沒有錯誤,但假如個別的項目不圓滿,那即使努力耕耘亦不會有成果,就像種子、水份、泥土等條件若有缺失,便難以長出苗芽。 正如《修習次第》的中篇所說:即使費極長的時間殷勤修習錯謬之因,也不會如願獲得成果。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課通知(含0423摘要-上士道_ 布施波羅蜜

所以這種做法似乎能避免「因慳吝而不施捨財物與教法」的他勝罪。 如是行時,若由慳心貪著資具,應念能仁捨一切有而證菩提,我亦誓願隨佛學習。 我將身財一切善根,於有情所先已惠施,若我今者仍貪資財而受用者,如同諸象為日所逼入水洗沐,至乾岸已於地滾倒,見土沾身仍下水洗,次複如前。 萬一有一些能夠障礙你這個捨心,反而增長你慳貪。 能夠使你的捨心生不起來,或已生起而退失的話,所有的這些東西已有的不應再攝持,若有人施與自己也不應納受。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二、於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棄捨財位,清淨出家乞求自活,由此定獲後法安樂,不必獲得現法安樂。 三、於現法後法利勸導利行,謂正勸導在家、出家,趣向世間、出世離欲,由此現法能令獲得身心輕安,於後法中或生淨天或般涅槃。 二、現有廣大圓滿財位者,難行利行,由其安住大放逸處故。 三、諸已串習外道見者,難行利行,由憎聖教愚癡邪執不解理故。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課通知(含0430摘要-上士道_ 布施波羅蜜

若先未聞如是之法;雖聞,云:我不能行此自輕懵者;則苦雖微亦能成彼退道之緣,譬如怯夫,雖見他血亦自驚倒。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如云:「有若見自血,反增其堅勇;有雖見他血,亦驚慌悶絕─此由心堅固,怯弱之所致」。 我昔流轉生死之時,為求微劣無義欲故,雖知有苦,尚能輕懵非一大苦,作感當來無量苦因,忍受非一無義大苦,況我今者為求引發自他無量利益安樂,尚應故知忍受過前百千俱胝倍數大苦而修善行,況輕於彼?

所以沒有大菩提心,這個慧都是通常說總相的,只是見空性;然後呢菩薩這個一開始修的是,說道相智。 這個兩個東西同樣的,修的這個就積聚資糧、大菩提心,所以兩樣東西要同時怎麼樣相輔而來。 修悲的對象,是所有還在遭受三苦逼惱的一切眾生。 心中應該不斷憶念如何讓他離苦;一心祈願他能遠離痛苦;我應當負起拔除他痛苦的重擔。 修悲的次第如同修慈,要照著「親友、中庸、怨敵、一切有情」這個次第來修。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一輪)

譬如不破執聲為常所緣之聲,然破彼執境之聲常無有相違。 故聖父子及此二論師之論中:「若自性有,若自體有,若自相有,若是實有。」其自性等應知如前所說,顯無彼之句義,當知亦是顯示無明所執之義無。 如理觀察有無自性之正理,無違害者謂於名言所立諸義,雖名言量之所成立,然正觀察有無自性正理之識,於一切種定須無害。 若由彼理之所成立,是由自性成立為有,則違名言之義。 故無妄執理智無害與彼所成,二事為一,說於名言,從諸善惡感生苦樂與自在自性造生苦樂,是則俱是,非則俱非,邪分別處。

《入行論》云:“若勵摧忿勃,此現後安樂。 ” 若能恒常修習堪忍,不失歡喜,故於現法一切時中常得安樂,於當來世破諸惡趣,生妙善趣,畢竟能與決定勝樂,故於現後悉皆安樂。 隨修大小一切善根,至心回向成辦有情現前究竟廣大利樂而行佈施,則由依於一一有情得爾許福,速當圓滿福德資糧。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課通知(含0423摘要-上士道_ 布施波羅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