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粗坑古道5大好處

在過去,這些地方曾因礦業的發展而繁華不已,但不再採礦後,人去樓空,曾經喧鬧的礦業村落便逐漸地被遺忘,慢慢地被大自然吞噬。 小粗坑古道,以前曾被稱為舊金山,更曾是礦業大亨的發跡之地,足見其當時之重要地位,與九份金瓜石、猴硐礦業連成一線呢。 眼前這片幾乎頹圮的廢墟,便是侯硐國小小粗坑分校,沒有特地復原,讓歲月一點一滴洗滌他的過往風華,倒是有點難以想像這裡以前是國小呢,可見當時這裡淘金規模一定非常大。 從猴硐這方向進入,一下子就進入了森林裡頭,小橋、溪流出現在前半段,而路徑也是較堅硬的石頭路,林蔭也遮蔽了大多數的陽光,走起來非常愜意舒適。

步道路況不算難走,沿路生態自然景觀原始沒有過度破壞,桐花季期間白天賞桐,晚上還可以賞螢火蟲。 輕鬆登頂石門山,意猶未盡,便想往前再走一段路。 今天匆匆而行,卻未帶石門山登山路線詳圖,只依稀有印象,中途應有山路可繞回「粗坑窯」登山口。

小粗坑古道: 桃園觀光導覽網

在四、五月的這個季節,古道除了夜晚的螢火蟲外,白天也可在此欣賞步道上灑滿了的雪白油桐花瓣。 ▲登小粗坑而小台北,無敵美景奉送眼前,藍天白雲朵朵飄逸天空,真讓人陶醉不已呢,走在佈滿歲月痕跡的小粗坑古道,聚落遺址,頹圮屋舍,土地公廟、駁坎城牆,在每個角落遇見寧靜的古老感動,走一趟小粗坑,來一遭時空懷舊之旅吧。 ▲步道行走約幾百公尺後,就有一個樹縫中的小缺口,往下眺望,猴硐火車站、猴硐國小、基隆河全都在腳下呢,是不是有一種雙溪逸仙山的感覺呢。 走完台電保線路,來到大粗坑山附近,台電的電塔與電線在這一片近乎茫荒之地的礦區,顯得格外突兀。

小粗坑古道

當地有大粗坑溪及小粗坑溪,古道沿著小粗坑溪的溪谷而行,所以稱為「小粗坑古道」。 小粗坑古道 小粗坑古道 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的一條牛車道,粗坑、關西十寮、竹坊、茅武督等地居民依賴這條道路運送物資出入。 後來因興建石門水庫,山區居民他遷,加上公路的闢建,古道於是沒落。 小粗坑古道 大眾運輸:自瑞芳車站搭乘788、808、827、F813路公車至「柑坪里(瑞芳公園入口)」下車即達公園口。

小粗坑古道: 瑞芳小粗坑步道~眺望壯觀的山海市景,穿梭被封印的時空廊道!

但今天拍螢火蟲,似乎減光鏡的效果應該不太合適,因此跟同事借了黑卡來次黑卡的初體驗。 小粗坑古道 雖然顏色有點不和(有可能是我軟體還不是很會使用)之外,基本上還算是有照到些想要的感覺。 本來還用了相機上多重曝光的功能,但回來後發現,還不如現場一張一張的拍,回來後再自行用軟體做類似的處理。

而從猴硐端入口上到高點小粗坑山登山口不過兩公里而已,但是翻遍各家遊記,莫不把這兩公里的行走過程描寫的怨聲載道,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兩年前的那一次。 原因無他,因為我們都選在大熱天來爬山,尤其我兩次都在農曆七月。 桃園龍潭的小粗坑古道入口,位置就在台三乙線 10k 進入粗坑路後的左側叉路處 (有指示牌)。 看著小粗坑古道的地圖,古道走上去可以串聯石門山登山步道,這裡也是桃園石門山步道南端入口。 大眾運輸: 可於瑞芳車站搭乘新北市新巴士F808至「猴硐國小」站下車;或可搭車至猴硐車站後再步行抵達。

小粗坑古道: 景點介紹

整體而言對體力的消耗不大,景色優美,讓人心曠神怡。 石門山又稱小竹坑山,位於桃園縣龍潭鄉(石門水庫)。 海拔551公尺,一等三角點基石,民國72年台灣省政府板新給水廠水源保護區界NO.01,台灣小百岳024,往前約30公尺另有顆殖產局三角補點,山頂展望佳,視野相當良好,可俯瞰龍潭地區。

小粗坑古道

樹梅坪古道是通往昔日礦區的必經之路,又稱「採金古道」。 可從九份大眾廟出發,一路通往102縣道的最高處,盡賞水金九地區180度的山海風光。 而既然有外九份溪圳橋,當然也有「內九份溪圳橋」,後者從金福宮走入步道不久後,即能遠眺得到。 像是位在聚落中心的「猴硐國小大山分校」廢棄校舍;或是曾為柑仔店的兩層樓洋房…每個殘破的建築中,都隱藏著一段風光歲月。 大粗坑在那個礦業正盛的年代,與九份、金瓜石並列三大金都,甚至還有「小美國」之稱呢!

小粗坑古道: 旅遊紀錄

約十餘分鐘,抵達一鞍部,右往石門山,不取,直下鞍部,抵達福德祠。 福德祠後有一茄苳老樹,可見這座廟已有相當的歷史,應也是古廟改建的。 附近視野展望極佳,若天氣好時,可望見台北101大樓,天氣灰濛,只能遙想而已。

小粗坑古道

這裡原有四百多戶人家,全盛時期更有上千人居住,可惜隨著金礦的枯竭,村民也集體搬離。 人去樓空後,僅留下被大自然重新佔據的建築遺跡。 在這些失落的聚落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大粗坑與小粗坑。 他們都位在九份與猴硐之間的山區,都曾有上百人居住於此,都在礦坑一一封閉後,成了人們口耳相傳的失落回憶。 過山神廟後,即接上往小粗坑山的登山路徑,此段的五節芒,夏秋來訪應該是一片火紅之姿。

小粗坑古道: 新北事

【記者田欣雲/台北報導】來到自然資源豐富的日本秋田縣,能在海、山、川、湖等地進行體驗活動,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 隨著台日觀光再開,除了風景名勝之外,當地觀光單位特別推薦疫後適合少人數旅行的戶外活動,邀台灣遊客感受秋田的觀光魅力。 北二高在龍潭交流道下,走113號道路接台3線,在石門水庫入口前續接台3乙線,10公里處左轉進入鄉道(會有指示往崑崙藥用植物園)。 進入鄉道後,約半公里見岔路(有指示牌),取左邊的小路再走約200公尺可達小粗坑古道(原佑福德祠)入口。

  • 小粗坑也是顏雲年發跡之處,他後來創立「台陽礦業株式會社」,成為一代礦業鉅子。
  • 舊道口(基山街口)也設有觀景台,可以從九份觀賞北海岸的綿延海景。
  • 【記者田欣雲/台北報導】來到自然資源豐富的日本秋田縣,能在海、山、川、湖等地進行體驗活動,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
  • 生長和生活在大都市的我,只有在山上或是海水裡,才能與大自然更無距離地親近互動,讓我格外地珍惜。
  • 大、小粗坑古道曾因採金而繁華約一世紀之久,後來金脈枯竭,聚落人去樓空,遺留下民宅石頭屋的斷垣殘壁以及小學遺址,繁華落盡的滄桑,發人思古之幽情。
  • 陡坡有架繩,爬坡約十分鐘即抵達步道終點(第一觀景台)。
  • 而小粗坑聚落,正是顏雲年發跡的地方,最鼎盛時期甚至居民有兩百餘人,行走在此,一頁頁的採金歷史就在腦海中湧現,不管是人去樓空的舊聚落或是已被蔓草掩蓋的侯硐國小「小粗坑分班」,時空交錯的廢墟感就這樣瀰漫著。

一路下山,遇叉路則取左行,卻未見任何左叉路通往「粗坑窯」。 下坡路好走,泥土路質樸,林間幽靜,捨不得回頭,愈走愈遠。 約十餘分鐘,過「景陽崗」,附近岩石纍櫐;又兩分鐘,抵達「龍穴崗」,有觀景平台,可望見石門水庫後池堰。 我從中壢經龍潭前往石門水庫,至台三乙公路10公里處的叉路左轉,路口有崑崙藥用植物園區的標誌;左轉直行約三百公尺,遇叉路,取左行,前進約百公尺,抵達「粗坑窯」。 「粗坑窯」是一處由陶藝術家所經營的人文藝術茶坊。 大眾運輸:可於瑞芳火車站搭乘基隆客運788、827至「隔頂」站下車/可於於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1號出口,搭乘基隆客運1062,至瓜山國小下車,並步行約十分鐘即可抵達。

小粗坑古道: 交通方式

先不入山腰古道,續前行,抵達昔日大粗坑的「大山國小」校址。 古道範圍不大,從入口處客家伯公廟一直走到石門山與粗坑山登山口,來回全程約1.5小時,綠蔭遮蔽,蛇木叢生,還有潺潺小溪相伴,一路走來備覺神清氣爽,沿途種有許多油桐樹,隨處可見桐花飄落地面、水面,令人驚豔。 交通方式:走台三乙龍源路由西往東的方向,至竹28縣道後右轉,遇到第一個左手邊叉路口左彎進入。 在此附近找停車位,下車後於此小路上第一個左叉路口步行進入,即可抵達。

距離大粗坑古道出口不遠處,公路19.5K的位置,有條能通往九份黃金傳說源頭的小徑。 如今如廢墟般的大粗坑,在那個礦業正盛的年代,與九份、金瓜石並列三大金都,甚至還有「小美國」之稱呢! 穿過小粗坑聚落,就會看見山神廟,小粗坑步道沿途可是有兩個山神廟,可見信仰對當時礦業淘金的重要性,古樸山神廟也讓人登山更有了份穩定感。 小粗坑古道的路線總長約2.5公里,沿途有相當清楚的指示指引圖,也都會有木樁路標告示遊客行走在古道的幾k處。 直潭淨水廠(場)主要是供應大台北地區的用水淨化,不過大家應該不用特別來此看,因為這裡並沒有開放參觀,也就是剛好路過而已。 動物 白天可見各種鳥類和松鼠於樹梢活動,青斑蝶、鳳蝶和眼紋擬蛺蝶在花間飛舞,溪邊有磐古蟾蜍、斯文豪氏赤蛙、拉都希氏赤蛙、鼎脈蜻蜓、白痣珈蟌、中華珈蟌等多種蛙類及蜻蜓棲息,夜晚還有無數的螢火蟲閃爍於溪流之上。

小粗坑古道: 桃園登山步道.小粗坑古道賞桐花 享受原始林步道的幽靜

基山街又稱「暗街」,無論是平日或假日皆有絡繹不絕的擁擠人潮;豎崎路是九份的直向道路,是一條階梯路,有很多觀景茶館聚集於此街道。 舊道口(基山街口)也設有觀景台,可以從九份觀賞北海岸的綿延海景。 走在小粗坑古道上,可以看見花自飄零水自流的詩樣美景。 由福德祠而下,接產業道路,取右行,約十鐘,便回到小粗坑古道終點處的鞍部。 爬至「景陽崗」前,見樹幹有路標寫著「(右)石門山40分鐘遠.(左)石門山20分鐘近」。 左路為腰繞路,上上下下,坡度不大,可免爬坡苦。

小粗坑古道

小粗坑步道在天氣晴朗之時可見藍天碧水,讓人心曠神怡。 植物 小粗坑古道因荒廢多年,故林相保持完整,除了近年廣受歡迎的油桐樹之外,還有杜若、江某、樹杞、水同木、大花曼陀羅及樟科植物等等,又因為臨溪較為潮溼的關係,筆筒樹和台灣桫欏林立,樹下則長滿了冷清草、蕨類及苔蘚。 粗坑窯 位於步道入口附近的「粗坑窯藝術空間」是陶藝家朱義成的工作室與開放藝文空間,成立至今已逾十年,為龍潭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重鎮。 登山健行賞花之餘,遊客可來此用餐、品茗、玩陶或欣賞藝文表演。 原佑福德祠 位於小粗坑古道入口處,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年間,於民國七十年(1981 年)改建,廟身新穎,金爐用色鮮明,只有廟前古樸的石製舊香爐透露出歲月的痕跡。 龍潭鄉高平村十多座土地公廟,半數以上都有土地公和土地婆,而「原佑福德祠」中還有全國少見的「土地婆抱小孩」像。

小粗坑古道: 小粗坑古道.桃園龍潭油桐花

這裡裡陳氏兄弟所經營的一個休息站,提供養肝荼及綠豆湯和稀飯,都是免費的哦! 小粗坑古道 從勞工育樂中心出發後,經過聖母觀音像後會進入觀音佛像區,天氣好時站在觀音聖像前的觀景平台往東方望去,可以看到金面山與溪洲山。 順著登山條走到這,心裡感覺很有趣這樣的路線變化,這裡因登山路條在對面,我還爬到對面去找路,所以迷了一下路。 正確的路是要往左,走一小段便又可以看到登山路條了。

倒是從大粗坑山附近望東邊的綠色山巒有102公路在山腰環繞,又是絕佳美麗景緻。 往大粗坑山保線路上回望基隆嶼大粗坑山,圖根補點小粗坑古道的旅程在上到小粗坑山稜線之前,如之前所言,是不輕鬆的。 不懂的是,雖然走在林蔭中,雖然走在石階步道上,雖然還有一點點微風,但卻依然是揮汗如雨,於是兩公里的山路,加上休息與賞景,因此走了約一個半小時。 而從大粗坑廢棄洋樓再往前一段距離,即會抵達「天空步道」。 站上這條連接大粗坑與102市道的步道,從接近公路端的上方往後看去,青翠的山林與隱藏其間的聚落遺址,構成令人讚嘆,卻也充滿感嘆的美景。 在寫有「大粗坑觀光步道」的石碑旁有座橋,很容易讓人誤會是古道的入口,然而,這座橋通往的,是台灣最後一個開採金礦的礦坑─昇福坑。

…那天天氣很好,太陽好大,基隆山和基隆嶼,配著海好綠好藍;走起來好熱;還有常來這邊知名的九份老街逛逛;知道這裡21年前有一部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走起來很曬的古道,還有附近著名的一等三角點:燦光寮山。 這次走小粗坑古道,由於事前準備不周,竟迷糊亂繞石門山,但誤闖也有誤闖的收穫,此番經驗可供山友日後走小粗坑古道的參考。 登頂之後,則可取道前往福德祠,然後再繞碎石土產業道路,回到小粗坑古道。 如此一來,既可登頂石門山,路線又能涵蓋古道上兩座土地公廟。

小粗坑古道: 日本推薦懶人包

當年走大粗坑古道,古道因颱風而崩塌路毀,我只好改採溯溪的方式,溯大粗坑溪,抵達位於上游的大粗坑聚落。 古道已重鋪步道,而大粗坑溪岸新草叢生,想要溯溪上行,反而變成難事。 爬上一彎道,左側路旁不遠處有一座石砌的小土地公廟,停留拍照,略休息。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