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營詳盡懶人包

不過澎湖各村廟對境內居民最重要的設施是代表神兵部署的營頭,主神將轄下兵將駐紮於村境四周,以鎮壓邪魔鬼怪,保祐閤境平安,此即謂之「放營」。 通常代替神明施行放營的是法師,無設法師之廟宇始由道士擔任,白沙鄉瓦硐村武聖廟及小赤村蜩鳴宮都由道士擔任放營工作。 五個營頭分別豎立於村界上,最早的營頭形式可能只是書寫各營元帥名號的竹節,分別插在村莊的東、南、西、北、中央五個方位。 1970年代大多數的營頭都以石碑具體化的顯示,近年逐漸有添蓋彷若土地公廟的小祠,遮護代表營頭的石碑,更有進一步將石碑取消,代以水泥塑像。 通常「收營」的時間點會在神明出巡回到自家宮廟,為了體恤兵將,讓祂們放假好好休息。

修建完成的和勝堂於2018年入火安座,主祀李府三尊王,廟體為三進兩落格局,牆面上忠孝節義4個大字展現出該廟精神宗旨;有別於一般廟宇供奉謝范或韓德盧清將軍,和勝堂內的大二爺分別是蕭大爺及曾二爺。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海洋保育署於今日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舉辦「尋『藻』色彩繽紛的海洋-臺灣百種海洋生物-大型海藻與海草圖鑑」新書發表會,並… 而電影裡看到的安營儀式,則是讓五營兵馬至指派地點駐守,防止邪祟入侵,保佑地方安寧。

五營: 五營信仰

五營之中,通常以中壇元帥為主,統領中營,與其他四營(東營、南營、西營、北營)元帥統領,統號稱五營元帥。 五營 營將軍為輔天真君蕭其明(法主真君的結拜兄弟),又稱蕭法主。 民間相信,五營神兵基本上由「孤魂野鬼」招安,收編後訓練而成,神明負管理義務,若私下品德不佳,也是會受罰的。 而這些神兵都還保有人的習性,故在出完任務後,廟宇會「犒軍」,每個月也會「犒軍」;而「收營」就是人類的放假。

五營

據多位信眾言:「曾經在夢中顯見,玉欽大將軍身著雪白戰 袍,騎著白駒來夢境警示凶危」。 前官廳兩側則是彩繪大師劉武吉所繪製的二十八星宿擂金畫,氣勢磅礡;還有大師潘岳雄的門神和中脊彩繪作品,以及剪黏做成的立體壁畫,隨處都是前人傳承下來的故事,近年更積極與學校合作推廣廟宇文化。 廟方人員表示,多年前王獻大典時也曾做過迷你版王船,此次重建新廟體,幾個好友發想要做「別具風格又能代表和勝堂」的五營,索性就以和勝堂為藍圖,縮小比例製成數百個元件,再一片片拼裝起來,供奉在廟埕前,大、小廟共祀的視覺不僅特別也別具意義。

五營: 五營元帥.守護人民的無形軍隊|神祇介紹

三聲法鼓摧來鬧紛紛,奉請西營軍西營將,西營六仟軍馬六萬將,六仟軍馬六萬兵,六仟軍馬六萬人,人人頭載盔身穿甲,手执白旗火炎槍,龍車曹曹排兵走,排兵走馬到壇前,神兵火急如律令。 五營 二聲法鼓摧來鬧紛紛,奉請南營軍南營將,南營八仟軍馬八萬將,八仟軍馬八萬兵,八仟軍馬八萬人,人人頭載盔身穿甲,手执紅旗火炎槍,龍車曹曹排兵走,排兵走馬到壇前,神兵火急如律令。 石碑公是表面上刻有各種避邪符文,並經過專業法師、福官頭或童乩作法安置的石碑。 五營 依據碑上的符文,石碑公可分為道教石碑、佛教石碑、石敢當、刻著猛獸或八卦等圖象的石碑、混合式石碑五類。 石碑公又有公設及私設兩種,前者多是因為村里中不安或自然條件的缺陷,由主公下令所安置的,通常尺寸比較大;後者則是各戶人家因為不平安或受到路沖、柱沖、宅沖等個別的威脅而安置的,尺度比較小。 因為按東北〔艮方〕乃為聖位,屬「外鬼門」,一概由中軍鎮之,中軍之不管內外營均須如此正確設置五營位置不應該錯置。

時間點再往前推,軍方本周稍早還曾披露特五營實施夜行軍,強調晝夜倒置,旨在訓練官兵戰場抗壓及夜間作戰場景訓練能力,儘管內容輕輕帶過,但已是軍媒上周報導特五營在地區戰備部隊(裝甲旅聯兵營)協力下,進行反特攻作戰演練一事後,罕有的特戰戰術任務訓練資訊。 九、當擲杯請示後,若有任何一營兵馬沒有請到,就應該重新再調一次「五營兵馬」(不可以只重新調請沒有請到的那一營的兵馬),直到五營兵馬全部到齊為止。 總而言之,五營兵將的形式很豐富,沒有硬性規定,端看各廟宇想以怎麼樣的方式呈現,許多不理解的人,很容易將五營誤以為是陰廟或是祭拜亡魂、下詛咒等等。 符」安營由庄廟主神掛名行之,通常是一營一令(符),但也有一營數令(符)者,此即表示庄廟各神各自「放營」;有些市集(市區)受限於地形,通常會把五營集中安置,稱「總管」;地點以廟(壇)前為最多。 角,以使邪魔惡煞不得其門而入:其中,中營通常安設於庄廟前後或庄廟中央,亦有安設於廟內,或根本不安設,而以內五營代替者。 有些外五營外型和一般廟宇雷同,也有造型像葫蘆或雞蛋,裡有奉祀神像或竹符(竹子上面綁有紅布或金紙,再貼上令符或直接竹子上書符令)表示,也有不建小廟而直接豎立竹符。

五營: 紫色仙草花海 地方的傳承與復興

內五營通常從地方大廟到私人神壇都會有,他們的角色就是廟中主神的禁軍,負責守護廟內神明與總部的安全,就如同總統與縣市長身邊的隨扈。 五營分為「內五營」和「外五營」,即是在五個方位布署的營陣,其設置有大有小、有廣有近。 大者、廣者有以鄉間村落為單位,於村頭村尾之五方各設置一營;其次以宮廟為單位,在宮廟五方各設置一營;小者、近者為集中設置一處代表五營,於廟埕建有五營厝,也有在部份宮廟壇上安置五營旗。 「五營旗」不但是內五營的主要象徵物,表示「五營兵馬在此」,同時也是法師或乩童調營遣將的作法信物,通常與「五寶」搭配使用。 臺灣的許多廟宇寫作:張其清(張基清)、蕭其明(蕭其靈、蕭其龍)、劉武秀、連宗疆(連宗恭、連忠宮),這是因為法壇多以口耳相傳,疏於文字,但傳說故事大致相同。 提供給諸位參考「五營」,隨著時代的變遷、道路的拓寬,使得村落原有的地形、地貌逐漸的被改變,所以我們必須藉由古代境域的觀念,以信仰的角度切入史學,從信仰當中五營的架構與配置,作為研究地方文史的參考依據。

而其中四個方位的旗幟也分別代表著青龍、朱雀、白虎、玄武等中國四大神獸,黃旗則是代表上古五帝之一的「黃帝」。 五營的起源,最早提及的文獻是中國漢、晉之間的《道經》,可能在漢朝或更早前就逐漸有五營的概念。 五營被認為是魘勝物的一種,具有驅疫除魔、制煞辟邪的力量,聚落中透過五營的安置,除了扮演領域劃定的象徵意義外,也讓人們相信居住的空間是一個受到聚落大廟主神與五營元帥所保護的地方。 五營安置則有一定位置,千萬不可擺錯,因為按東北〔艮方〕乃為聖位,屬「外鬼門」,一概由中軍鎮之,中軍之左內側則屬東營青旗、左外側(或左前方)則屬南營紅旗、右內側則屬北營黑旗、右外側(或右前方)則屬西營白旗,不管內外營均須如此正確設置。 五營旗:亦稱五方旗或營首旗,是依五營五色而設的三角旗幟,各旗皆載明該營的元帥之稱號、士兵與戰馬數目,通常依方位插於斗座四方。 絕大多數廟宇五營神將的中央主帥是「中壇元帥」哪吒(哪吒,俗稱其姓李),李哪吒也同時是佛教與道教的著名護法神。

五營: – 五營大將軍 –

五營兵將安營期間,廟埕前或廟廊下多會擺放馬草水,晨昏上香,象徵給予五營兵馬糧草和飲水。 有些宮廟僅於賞兵或公壇請示時才擺放,平時並無馬草水的擺 設。 馬草水分馬草和馬水兩種,前者以牧草、牧草束、番藷葉、番藷韱、空心菜等等,馬水即為清水。 另有固定日期的賞兵(犒軍),其舉行日期各地不盡相同,大 五營 致有:固定於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或為主神誕辰日。

  • 除「五營首」外,有些村廟神案上還可見到置有五營令旗的圓筒,其中領令為四方形黃旗,其餘各營為三角旗,亦依其方位以五色區分,此亦為五營的象徵。
  • 院方事後發現,原來是病房的偵煙器太敏感,而且設置的位置太靠近浴室,病人洗完澡一開門,蒸氣就會觸動偵煙器,已經將偵煙器換了位置。
  • 酒莊巡禮 水果王國台灣,擁有品種、土地、人的良好釀酒條件。
  • 至於四境、四周邊防所環列的東夷軍、南蠻軍、西戎軍、北狄軍,即是中央邊緣的對照,其重要性乃是防衛於外。
  • 臺灣的許多廟宇寫作:張其清(張基清)、蕭其明(蕭其靈、蕭其龍)、劉武秀、連宗宮(連忠宮),這是因為法壇多以口耳相傳,疏於文字,但傳說故事大致相同。
  • 用磚塊或水泥砌成小神龕,形如厝型,小者不過膝,最高也不到胸部,有鐵皮、磚砌、模型〈水泥模灌〉等多種;台灣民間五營造形,以這類樣式的最多。

賞兵時間多在午後兩點至傍晚間進行,根據神靈「未」時 以後才出現的說法而來。 五營將帥之軍號採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中秦之說,乃反映漢人本位主義的一統觀念,應係「建都關中」以後所衍生的思想。 從先秦到兩漢,確定了關中、 三秦的關係,早期道經形成期正是關中已失而遺存歷史記憶的時代,故法籙中所保存的三秦為關中、長安為定都所在的中央象徵。 至於四境、四周邊防所環列的東夷軍、南蠻軍、西戎軍、北狄軍,即是中央邊緣的對照,其重要性乃是防衛於外。 五聲法鼓摧來鬧紛紛,奉請中營軍中營將,中營三仟軍馬三萬將,三仟軍馬三萬兵,三仟軍馬三萬人,人人頭載盔身穿甲,手执黃旗火炎槍,龍車曹曹排兵走,排兵走馬到壇前,神兵火急如律令。 四聲法鼓摧來鬧紛紛,奉請北營軍北營將,北營五仟軍馬五萬將,五仟軍馬五萬兵,五仟軍馬五萬人,人人頭載盔身穿甲,手执黑旗火炎槍,龍車曹曹排兵走,排兵走馬到壇前,神兵火急如律令。

五營: 五營建築構造歷史

小法六人,除領令的小法未換外,其餘五人(分別代表東、南、西、北、中營)輪流進場,以兩人為一組作法,有時一人單獨為之,餘 者在兩旁唱咒語或動金鼓。 此外,另有一人在長凳旁不時盛水於碗內,並挪動牧草,表演犒賞軍馬之餵水、餵草動作。 五營須經一定儀式的安奉又稱安營,始能發揮神威;其後也須定期「賞兵」(犒軍)並擇期收、放兵。 一般都在廟落成或安座大典時舉行,目的在開營放兵,敕 令五營兵馬鎮守廟域五方,保佑境民。

五營

此外,另有「五寶」,及七星劍、鯊魚劍、銅棍、樂府和刺球等五樣法器,亦與內五營四種象徵物結合,其中以七星劍最為多見:「五寶」之所以用於內五營,主要是法師或童乩用以調營遣將之象徵。 五營首:亦是依五營五色而設的小木偶頭像,一般都是人首鍼身,也有著布袋戲裝。 其配置各廟不一,有四種齊備者,亦有兩種或三種安奉者,亦有單一種安奉者。

五營: 居民的守護神 五營廟

一聲法鼓摧來鬧紛紛,奉請東營軍東營將,東營九仟軍馬九萬將,九仟軍馬九萬兵,九仟軍馬九萬人,人人頭載盔身穿甲,手执青旗火炎槍,龍車曹曹排兵走,排兵走馬到壇前,神兵火急如律令。 「營頭」是守護聚落安全的神軍神馬的象徵,大都分佈在聚落各個聯外路的路口上,通常居民的房舍都建在五營的範圍內,過去五營的設置多在聚落獨立自主及宮廟落成奠安滿三年後,才舉辦祈安醮由主公落壇指六所安置的。 營頭做為村境超自然防線的功能是十分明顯的,昔時每個聚落的住屋鮮少有建於營頭的防衛線之外。 除一般的五個營頭之外,有些村落因為某些地點被認為較「不乾淨」,居住或行經該處的居民常會遭逢意外,主神也會指示在該地點多安置一個營頭,這類增設的營頭常稱「小營」、「副營」、「偏營」等等。 例如澎南區的烏崁里在五營之外另設有四個偏營(小東營、小南營、小西營、小北營)、五德有七個偏營、裡有一個附屬中營的小營;湖西鄉的菓葉村則有內營及外營各六個,合計多達十二個;西嶼鄉的外垵村更多達二十四個營頭,共有十個內營及十四個外營。

  • 居民似乎認為鬼魅的聚集所導致的「陰氣煞」和地理煞的破壞力遠大於一般的邪煞,不是五營所能壓制的。
  • 圖片來源:孝華君道教百科資訊網統計下來,我們可以知道一間廟會有主神親自統領的三十六萬禁軍,以及外五營三十一萬軍隊,總計六十七萬。
  • 這五座廟是附近大廟龍聖宮的外五營,龍聖宮主祀白府代天巡狩,據傳為周朝的上大夫,其先鋒為三國一代名將趙府元帥。
  • 通常代替神明施行放營的是法師,無設法師之廟宇始由道士擔任,白沙鄉瓦硐村武聖廟及小赤村蜩鳴宮都由道士擔任放營工作。
  • 至於「煞」,在傳統的觀念中,流年煞及八字命煞除了與時間有關,也可以轉換成空間方位,可以透過時間的流轉,或是改變建築物的方向來化解。
  • 一般而言,營頭必要的象徵物是一、三或五根的竹符,竹符頂端包著紅布、上面寫著主公或元帥名號及其它符文,有些營頭內還設有有石碑或木牌、烘爐、急燒(茶壺)、及冬菜甕等。

一般而言,營頭必要的象徵物是一、三或五根的竹符,竹符頂端包著紅布、上面寫著主公或元帥名號及其它符文,有些營頭內還設有有石碑或木牌、烘爐、急燒(茶壺)、及冬菜甕等。 在公廟內,則另有代表五營神兵的人首鎗身的三十六官將,以及以五方五色的三角形五營令旗。 五營 在澎南居民的認知中,營頭是聚落內外交通的關口,居民都在五方營頭所連線的範圍之內。 五營的兵馬是負責防守村里安全,抵擋任何邪魔入侵的,營頭是主公建構其防禦範圍的基準點和聚落精神領域界線的指標。 居民相信營頭除了屯駐有神軍神馬之外,主公神轎巡界繞境的路徑也形成一道阻擋孤魂野鬼入侵的防線。

五營: 五營又分為「內五營」和「外五營」

受法師所支配的軍隊,稱為五營將軍,祂們在超自然世界中的位階最低,都是一些枉死的孤魂,稱為陰兵,駐紮在五營之中,由中壇元帥李哪吒負責統轄。 在澎湖凡有廟宇的村莊,均有安放五營神將的習俗,台灣其他地方也有此種習俗,但不像澎湖哪樣普遍。 可見五營的功用之一,就是藉著五方神軍的力量來鎮守「空間」。

這些儀式包括安營、收營、賞兵(犒將)等,各聚落依習俗擇期舉行。 五營至今仍依著舊慣習俗在聚落中運作,是改變速度極緩慢的一種民間信仰傳統,也讓聚落多了一分具文化資產價值的人文景觀。 與聚落大廟主神組成一個「中心-四方」的安全環衛系統,與人們生活關係密切,在臺灣西南沿海與金門、澎湖是很普遍的民間信仰。 呂家漢拍攝 圖片來源: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安營」是代表神明將兵馬指派到某地鎮守;或是進香團到另一宮廟掛單也需要安五營,將自家帶來的兵馬安頓好才能休息。 圖片來源:YiKuen 外五營的各營兵馬數字,前面的千是軍馬,後面的萬是兵,所以一間廟的外五營共有三萬一千的軍馬與三十一萬的兵。 且五營深受五行與地理位置的影響,除了有不同的顏色之外,也代表五個方位。

五營: 五營神將為何許神明?何種姓氏?

長方木牌,上繪龍(蟒)圖,或套上刺繡龍圖外套,上書主神尊稱,有如「王令」,象徵主神,一般都插立於「營斗」中央。 依地論,鄉間廟宇大多設內外營,都會或市集廟宇則受地形限制多不設外營。 五營神將為何許神明、何種姓氏的說法相當多,以「東南西北中」為序,有「張蕭劉連李」、「龍朱白武李」、「溫康趙馬李」、「溫康王馬李」、「張康趙馬李」、「辛池蔣洪李」、「康趙白黑李」等說法。 這五座廟是附近大廟龍聖宮的外五營,龍聖宮主祀白府代天巡狩,據傳為周朝的上大夫,其先鋒為三國一代名將趙府元帥。 該廟分靈自東門城龍山殿,從民國38年(1949)信士劉木森與劉周蓮夫婦所請回的一支令旗開始發揮,最終於於民國62年(1973)建成龍聖宮。

安營是一種透過靈媒或專業神職人員用置物、符籙、語言來施法的儀式。 可分原始安營和歲時安營兩種,前者(含遷移重設 者)首度安奉,後者則是安奉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營。 壺碗烘爐—於營龕內或營位前增置壺、碗或烘爐,隱有祭煞、制煞之意。 有些地區受限於地形,通常會把外五營集中安奉,地點以廟前為最多。 另外,在五營之外,也有在其外圍增設副營的,其象徵物以竹符、黑令、竹篩和令旗最多見。 令牌:是一支三角尖頂的長方木牌,上繪蟒龍圖,或套上刺繡龍圖外套,上書主神尊稱,有如王令,象徵主神,一般都插立於斗座之中央。

受法師所支配的軍隊,稱為五營將軍,祂們在超自然世界中的位 階最低,都是一些枉死的孤魂,稱為陰兵,駐紮在五營之中,由中壇元帥李哪吒負責統轄。 「五營旗」不但是內五營的主要象徵物,表示「五營兵馬在此」,同時也是法師或童乩調營遣將的作法信物,通常與「五寶」搭配使用。 這些象徵物,各地各廟皆視為「神體」奉祀,晨昏上香、敬茶,每月固定舉行「賞兵」〈犒賞〉,犒賞五營兵馬,平時則安放「馬草水」敬祀。 大多數廟宇採用「張蕭劉連李」的說法,一般說法認為居首的東營張將軍,即是法主真君張其清。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