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地藏王菩薩不可不看攻略

肉眼看起來是群山相連,但拍照之後橫著看,就變成一尊佛像側面了。 整個輪廓栩栩如生,不知該讚嘆大自然的奇妙,還是折服佛家無形的緣分。 這其中的巧妙感受,就讓遊客們自己內心去評斷了。

在九華山中心,北依白雲山,南對芙蓉峰,西為神光嶺,東有東懸崖,四山環繞如城。 古人有詩贊曰:“內外峰圍湧玉蓮,過橋崖塔迥諸天。 ”為九華山開山祖寺,著名叢林,依山而建,前後四進,隨地勢逐級升高,古樸莊嚴,氣宇軒昂。 《九華山志》記載:唐至德二年(757年)青陽人諸葛節等建寺,請金地藏居住、修行。 唐建中二年(781年)闢為地藏道場,皇帝賜額“化城寺”。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嘉義市租車推薦

三年後開缸,見其顏面栩栩如生,遂塗漆供奉。 崇禎三年(1630年)被敕封為“應身菩薩”,百歲宮與周圍峰、石、洞融為一體,殿宇與山體有機結合,巧奪天工。 建築為九華山古寺的代表,受到中外遊人一致好評。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九華山地藏庵又可稱為北嶽殿,主要供奉地藏王菩薩,距今已有三百餘年,據說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金身在明朝末年被帶過來台灣,清康熙36年時(西元1697年)擇嘉義北門之地建廟。 寺廟歷經數次整修,直至民國67年才有今日的面貌,殿宇金碧輝煌、莊嚴無比,登上廟頂,放眼四周,景觀遼闊,盡入眼底。 地藏菩薩依一實相境界為體,認為心有二相。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早在東晉年間(401年),山上就開始建寺廟,以後歷代都增建、擴建,形成「三里一小廟,五里一大廟」,廟宇遍佈全山。 西元719年新羅國金喬覺來九華山苦心修行75載99歲圓寂,因其瑞相酷似地藏菩薩,僧眾遂認定為地藏菩薩現身於世,由此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道場。 大家都知道,由於九華山是我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為了突出九華山在佛教中的地位,就開始建造這座大佛。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選地藏就是和九華山背後的故事緊密相連。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地藏讚頌

九華山也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境內群峰競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蓮花,千姿百態,各具神韻。 九華山歷代高僧輩出,從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現有5樽可供觀瞻,其中明代無瑕和尚肉身被崇禎皇帝敕封為「應身菩薩」,1999年1月發現的仁義師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 此條目的主題是中國安徽省境內的一座佛教名山。 關於其他名為「九華山」的地名,請見「九華山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消歧義)」。 智旭法師從病床上爬起來之後,立即伏案撰寫了《九華地藏塔前願文》和《亡母十週願文》,向地藏菩薩與母親表達了自己深深不息為佛事努力的意願。

至彌勒佛出世時,使娑婆世界一切眾生,皆得解脱。 《十輪經》卷一説:“地藏菩薩已於無量無數大劫,五濁惡世,無佛世界,成熟有情。 説明地藏菩薩於無佛出世的過渡時期,教化眾生,非始於今日,無量無數大劫以來,一貫如此。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二種觀道

世界的玄秘與現在科學發達沒辦法解釋這奧妙的境界。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慈悲、各位善知識,阿彌陀佛:今天輪到我,法名近聰同大家結法緣。 這次我想同大家分享我這幾年來,對於修行佛法所見聞的事情;若講得不如法,請大家慈悲指導,多多包容。 我從合肥坐長途車到了九華,天下起了小雨,遊客並不很多,遠處山色迷茫,青嵐隱現。 九華山名寺很多,因時間緊,就按照早先做的攻略,依次拜了祗園寺、大願殿、肉身寶殿和化成寺。

終於抵達肉身寶殿,此地原名金地藏塔,俗稱“老爺頂”。 位於九華街西神光嶺頭,始建于唐代貞元十三年(西元797年),重建于清同治年間(西元1862~1874年)。 金地藏晚年以此為南台讀經,其圓寂三年後,仍顏面如生,正是菩薩降世應化之兆,遂在此建三層石塔安葬其肉身,即肉身塔,又稱地藏墳。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安徽一座名山,由11大景區組成,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地藏(公元630——729年),生於新羅國王族,俗姓金,號喬覺。 為人心地慈善,穎悟異常,嘗自誨曰:“六籍寰中,三清術內,唯第一義,與方寸合。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喬覺時年二十四歲,出家剃髮為僧,唐代的中國佛教,如日麗中天,吸引了一些日本、新羅、高麗、百濟等國的僧人來華求法。 地藏出家後,即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

地藏菩薩肉身塔本是六十年開啟一次,這或許就是夢參和尚的造化,或早或晚都趕不上這場盛況。 開塔那天天空霞光滿布,法師的肉身就這樣展現在眾人面前,夢參虔誠地注視著,發現法師的肉身雖歷經百年,但面容清晰可見,雖然表面的皮膚已經乾枯,可細細看去竟發現頭髮和指甲還在生長。 在民間流傳最廣的聖僧當屬玄奘,一路西遊的故事使人回味無窮,歷經艱辛最終成為一代聖僧。 我國近代史上也有那麼一位高僧,出家只因一個佛夢,便堅定了半生的修行之旅。 所謂浮生若夢,這位高僧在夢中又與地藏王菩薩結下不解之緣。 不設功德箱是大興善寺的一大特色,每位師父除了唸佛,每天均需不斷從事出坡勞務,恭身實踐佛法。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求「地藏水」有沒有效果呢

到明朝有無暇和尚的肉身,公元1623年,和尚圓寂時126歲。 在中國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到處破壞寺廟,放火燒廟。 大火燒天王殿、大雄寶殿;大火快燒到供奉無暇和尚的肉身時,弟子們知道,想把他的肉身移動,但是十個人都抬不起他的肉身。

聞知諸葛節等人要在此建造寺院,自然十分歡喜,樂意捐助山地。 閔公對地藏説:“九子山頭的土地,盡為我有,任意所需。 閔公見狀甚喜,盡將所蔭之地施與地藏建大道場。 後來閔公亦舍俗離塵,禮其子道明為師。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九華山

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贊曰:“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答平甫舟中望九華》)。 九華山間,遍佈深溝峽谷,垂澗淵潭,流泉飛瀑,氣象萬千,宛如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 它處處有景,人移景換,清代時概括有“九華十景”。 對外開放後,新辟八大景區,百餘處新景點。 新老景點交相輝映,自然秀色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時景、日出、晚霞、雲海、霧淞、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觀,美不勝收,令人讚歎不已,流連忘返。 素有“東南第一山”、“江南第一山”之譽。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受到國家的保護,並對寺院進行了修葺。 受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願感召,自唐以來,寺院日增,僧眾雲集,香火之盛甲於天下。 九華山現存寺廟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萬餘樽。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殊勝功德

明宣宗、神宗,清康熙、乾隆帝,均親書匾額並賜金修葺。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寺多次毀於兵火,現除藏經樓為明代建築外,其餘均為清代建築。 寺內藏有經藏古籍、明代諭旨等珍貴文物。 歷經唐、宋、元各個時期的興衰更迭,九華山佛教至明初獲得顯著的發展,清代達到鼎盛時期,有寺廟300餘座,僧尼4000多人,“香火之盛甲天下”。 今存寺廟90餘座(其中9座列為全國重點寺院,30座列為省級重點寺院),有僧尼近600人,存真身(肉身)5尊,佛像6300餘尊,藏歷代經籍、法器等文物2000餘件。 九華山主體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群山眾壑,以峰為主,怪石古洞,錯落其間,溪流飛瀑,交織其中,奇麗清幽,相映成趣。

  • 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答覆地藏菩薩的話:“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脱一切受苦眾生”的話,是發人深省的。
  • 頓時情緒高漲,回到北京後,拉開架式,準備要奪胡錦濤的權。
  • 充當 “千里眼”,也充當部隊的“大腦中樞”於是,把雷達的搬上飛機,利用飛機的飛行高度,縮小雷達的盲區,提升對地面、低空和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也就成為了預警機的最初構想…
  • 中國熟知的四大菩薩,於名號上皆加一讚詞,如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可見地藏菩薩的願力是特別深廣的。
  • 打齋後,菩薩向閔公請求化一袈裟之地以為修行,閔公心想不過一塊袈裟大小的地,也就慨然應允。
  • 民國七十四年農曆正月初三晚間,法師忽然入定, 數日後依然如故,農曆正月十二日涅盤當天,曾經向寺中弟子預言即將入滅,但是將會再度返回,希望眾弟子能持續以大悲水濟助貧苦眾生,言畢,隨即閉目而逝。
  • 而對地藏菩薩的信仰,在民間也越益流行。

【大興肉身殿】大興和尚名釋大興,在九華山修持60餘年,行住坐臥時時不忘念佛,始終如一。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日常下山閒遊自在,每至村落,方便治病,手到病除,不收分文,因此深受群眾尊敬。 他的肉身應跡,佛教界認為證實了戒定慧三學之真功夫不可思議。

九華山地藏王菩薩: 地藏占察法門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