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子港慈德宮必看攻略

由於該廟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故神像可能已有八百餘年歷史。 此神像於明鄭時期由白礁鄉積善里百姓李勝攜帶,隨鄭成功部將陳一桂渡海來臺。 李勝於學甲將軍溪頭前寮渡口上岸,並定居於今學甲區下社角部落,至康熙四十年(1701年)有鹽水趙姓人家捐地,遂於現地正式建廟祀奉,成為當地信仰中心,後來信仰圈逐漸擴大至學甲堡之範圍。

除董監事會掌理廟務之外,另由祭祀圈內下角、中角、後角輪流擔任爐主,每年由輪值角頭,推派十六人於保生大帝神像前擲筊決定爐主、協會、副會各一人,其餘十三人則擔任頭家,爐主與頭家主要負責祭祀工作,任期皆為一年。 2000年該次改建係由漢光建築師事務所監造規劃設計,中門彩繪由嘉義林仁和(劍峰)仿繪;交趾燒部分由名師林洸沂仿作修復,屋頂剪黏部份由新港林宗民負責三川殿與前殿,北港名匠許哲彥負責後殿修作。 完工後2005年進行慶成清醮大典,由知名道長陳榮盛先生主醮。 學甲慈濟宮信仰圈範圍由清代以來逐漸擴大。

宅子港慈德宮: 台灣首次 淡蘭古道沿線百年土地公廟大調查

你知道台電除了供給全國用電,還擁有許多歷史古蹟老建築嗎? 宅子港慈德宮 台灣電業發展史超過百年,更因歷史發展,土地、建物產權移轉等因素,至今保存許多電力與鹽礦業等歷史古蹟建築,台電特別集結來自13個獲「政府認證」的歷史古蹟建築等相關近百件珍貴歷史文物資料,舉辦「築蹟特展」,自今日起於台電大樓開放展出至明年1月18日,歡迎民眾一同共賞電力古蹟之美。 學甲區學甲寮慈照宮於上白礁祭典時,神轎皆排列於慈濟宮之前,乃肇源於慈照宮雕刻保生大帝神像奉祀時,神像較慈濟宮保生大帝神像高大,雕刻後學甲寮庄內事故紛傳,經庄內大老請示神意後,將慈濟宮原祀舊四大帝與慈照宮神像交換,現今慈濟宮內舊四大帝神像實為當年慈照宮開基神像。

左營店仔頂慈德宮,位於台灣高雄市左營區店仔頂,主祀天上聖母和福德正神,屬於左營庄六七甲的主廟,亦為鳳邑舊城城隍廟興隆內外里十三公廟之一。 台灣民俗中流傳不少關於蔣公子的傳聞軼事。 那個傳說中的知府公子哥兒,原型就來自三位來台上任的蔣姓知府,分別是蔣毓英、蔣允焄、蔣元樞。 而其中,又以蔣元樞出身官宦名門,任內政績更是集結成《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包含不少府城的重要建設和七寺八廟的整建修葺。 這次,我們要藉由四條實地走訪路線,來一窺蔣公子傳說引人入勝的神秘面紗。 展覽藉由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與360度環景攝影技術,跨越時間與空間限制,讓您即使不在現場,也能體驗虛擬技術帶來的臨場感,彷彿置身水下考古工作現場,一覽水下文化資產的真實場景。

宅子港慈德宮: 宅子港慈德宮 · 726台灣台南市學甲區726台南市學甲區宅港里宅子港61號

昭和十二年(1937年)地圖麥寮拱範宮,是臺灣雲林縣麥寮鄉麥豐村的一座媽祖廟,主要奉祀媽祖。 前身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建於海豐港街的廟宇;乾隆七年(1742年),遷建於麥寮街現址。 依學甲當地民間相傳,學甲慈濟宮開基二大帝曾於西元1860年左右失落,由嘉義北社尾軍伕迎奉,僅留下大帝神像木椅,1945年下社角李抄、李長記父子連夜受保生大帝托夢,李長記遂前往北社尾查訪,趁機迎回開基二大帝神像。 宅子港慈德宮 學甲宅子港居民聽聞,出動八人大抬神輿,迎奉神像返回學甲。 下社角放棄迎奉開基二大帝權利,將神像歸回學甲慈濟宮奉祀。 現學甲慈宮正殿左壁上嵌有「開基二大帝復歸慈濟宮協議文勒石」即是這個事件的歷史紀錄。

  • 台灣民俗中流傳不少關於蔣公子的傳聞軼事。
  • 這次,我們要藉由四條實地走訪路線,來一窺蔣公子傳說引人入勝的神秘面紗。
  • 據佳里區番仔寮應元宮當地耆老流傳,學甲慈濟宮內所奉祀舊三大帝即為番仔寮應元宮二大帝。

學甲慈濟宮廟埕兩側有日月井(亦稱龍虎井),1955年該廟於西側廟地興建店鋪,1966年於濟生路興建慈生別館,1977年於廟宇左側興建保生賓館,作為香客大樓。 1982年在保生賓館前另建慈濟文化大樓,兼作為戲台。 目前學甲慈濟宮主體建築分為前殿、正殿、後殿三落建築,為三落三間起建築,大體保持嘉慶至咸豐年間面貌。 宅子港慈德宮 三川殿前左右各有舊式金爐一座,屬三級古蹟建物的一部分,已不燃燒金紙。 民國64年(1975年)因廟宇破舊,經信徒共同決議重建廟宇,民國65年(1976年)竣工落成,並在兩側廂房增奉九天玄女娘娘及順天聖母。 民國102年(2013年)重修,民國103年(2014年)入火安座。

宅子港慈德宮: Review · 宅子港慈德宮

同年12月發函擴大範圍「後殿及兩側廂房、 過水廊(正殿與後殿之間)、龍虎門、文昌殿、神農殿」。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純真璞禪師自湄洲廟迎來媽祖神像,登陸於海豐港(海豐村),於海豐港街創建「拱範宮」。 乾隆七年(1742年),遷廟於麥寮街現址(海豐莊/麥豐村)。 宅子港慈德宮 特殊分靈廟宇:學甲慈濟宮分靈廟中特殊者乃是分靈至中國福建晉江的寶泉庵,乃是清代晉江深滬人旅居台灣,由台南學甲迎請回鄉祀奉,並進而分靈至香港、菲律賓馬尼拉、宿霧等地。 另外尚有泉州市麒麟山慈濟宮亦是學甲慈濟宮之分靈廟。 據佳里區番仔寮應元宮當地耆老流傳,學甲慈濟宮內所奉祀舊三大帝即為番仔寮應元宮二大帝。

宅子港慈德宮

台南市安南區原為台江內海,經泥沙淤積逐漸形成陸地,拓墾先民多自曾文溪北岸遷徙移居,逐漸形成所謂「台江十六寮」的區域。 而許多拓墾者便來自學甲地區,並自慈濟宮分靈、分火前往奉祀,建立角頭廟宇,逐步擴張成為以保生大帝為祭祀主神的聯庄祭祀組織。 當地百姓追懷原鄉祖廟,於每年保生大帝誕辰後便迎請慈濟宮保生大帝神像前往當地繞境巡狩,後來因時代變遷,繞境習俗中斷多年,然而該地廟宇每年仍會迎請學甲慈濟宮保生大帝前往當地廟宇輪流駐蹕,接受百姓祭拜。 2010年在慈濟宮與安南區十六寮各廟宇的倡議下,循舊日之例,擴大舉辦為「安南巡禮」活動。 全台擁有最多「服役中」歷史古蹟的單位,就在台電!

宅子港慈德宮: 廟宇簡介

相傳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與應元宮二大帝同時送往一家佛具店剃面整飾,學甲慈濟宮主事人員見店內司傅為神像於水桶內退神洗滌時,應元宮神像因水面浮力反彈至桶外,誤為神蹟顯示,遂與店內商量,私下與應元宮神像交換,迎回慈濟宮祀奉。 宅子港慈德宮 二戰後,及1957年番仔寮應元宮丁酉科謝恩祈安三朝清醮時,應元宮皆曾派出神轎迎請學甲慈濟宮舊三大帝神像前往鑑醮。 慈濟宮與清濟宮兩廟斷香,兩廟並各自聘請學者,援引文獻,考證源流,互爭建廟時間早晚,成為台灣民間信仰中互爭正統地位的一件公案。

宅子港慈德宮

嘉義北社尾保安宮當地傳說則大異其趣,相傳有學甲人士,有感於北社尾保生大帝神威顯赫,遂趁管理人不備,迎往學甲慈濟宮奉祀。 而後開基二大帝於信徒問事時,顯靈起乩,由乩童帶回保安宮,僅留下神像座椅而已。 學甲慈濟宮開基二大帝由李勝迎來台灣之後,早期由李家奉祀於下社角(位於學甲鎮仁得里、慈福里之間),李勝有三房子孫,大房奉祀開基保生大帝,二房奉祀開基謝府元帥,三房奉祀開基中壇太子。 因大房事業不順,遂將開基二大帝留置於路旁,由當地鄉人建草庵祭祀,多有神蹟,遂逐步擴建成為大廟。 而原下社角則另刻保生大帝神像,後則建廟白礁宮祀奉保生大帝、謝府元帥、中壇太子等,為當地庄廟。

宅子港慈德宮: 麥寮拱範宮

道光元年(1821年),因六七甲人丁旺盛,欲建廟奉祀本甲主神,經由陳鼎元老師爺協調,自左營元帝廟迎奉天上聖母、福德正神、玄天三上帝三尊神,於現址建築簡陋廟宇,並定名慈德宮。 後於日治時期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增祀迎自舊城東門外先農壇的神農大帝,大正十年(1921年)又增供釋迦佛祖。 主祀保生大帝,加祀觀音佛祖、李府千歲、吳府千歲、黑虎將軍等聖神,奉玉勅賜封為慈德宮。 民國101年(2012年),文化部公告指定「麥寮拱範宮」為國定古蹟,範圍包括「三川殿、前過水廊、拜殿、正殿、後過水廊、後殿」。 民國95年(2006年)6月,雲林縣政府公告指定「麥寮拱範宮」為縣定古蹟,範圍包括「三川殿、(前)過水廊、拜殿、正殿」。

宅子港慈德宮

今天,除學甲前社,中社、後社外,慈濟宮的信仰範圍涵蓋三寮灣、溪底寮、二重港、灰窯港、渡仔頭、宅仔港、倒風寮、學甲寮、草坔、大灣、中洲、山寮等十三個庄頭,合稱為學甲十三庄。 宅子港慈德宮 大抵包括今天學甲區、北門區錦湖、玉港、三光、慈安、仁里、中樞各里及鹽水區飯店里等區域。 左營店仔頂慈德宮主祀天上聖母、福德正神,陪祀神農大帝、北極玄天三上帝、九天娘娘、順天聖母、西天佛祖、太歲星君,配祀虎爺、千里眼順風耳將軍、撑扇宮女、招財郎君、進寶神童、五谷百草神童、康趙元帥、撑印撑旨宮女、花公花婆。 民國106年(2017年)舉行南巡北狩,北狩至宜蘭縣蘇澳鎮,南巡至高雄市鼓山區,參訪南方澳南天宮、大甲鎮瀾宮、北港朝天宮、笨港口港口宮,並至大龜山恭請聖火回駕遶境安座。

宅子港慈德宮: 祭典

兩口井後來隨自來水普及而停止使用,月井更因民國44年(1955年)西側廟地出租興建而被遺忘,直到民國107年(2018年)廟方整修店鋪時才被發現,由時任常務董事李光田向廟方提議整修立碑、聘請專人考證歷史。 西側店鋪則於同年7月14日完工開幕,由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副董事長陳浚鎰、其他董監事、前台南市觀光旅遊局長陳俊安等人剪綵,並準備200台斤之虱目魚丸供民眾免費品嘗。 1978年,學甲慈濟宮在該地頭前寮將軍溪畔建「鄭王軍民登陸暨上白礁謁祖紀念碑」,由當時的台南縣長楊寶發、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衡道、台灣史蹟研究中心主任黃宇元、慈濟宮董事長鄭帝分別於四面題字,楊寶發與鄭帝並撰有碑記。 1981年於當地建立白礁亭,以備舉行謁祖祭典。 學甲慈濟宮祀奉保生大帝,據說廟內主要神像「開基二大帝」出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今漳州市龍海區角美鎮白礁村)祖廟「白礁慈濟宮」,為祖廟最早建廟雕刻的三尊保生大帝神像之一。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