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比較8大好處

I7 在以前還沒有推出 i9 系列的時候是最強性能的代表,但在現在依然是高階性能的等級,也是很多玩家的首選。 這就已經超過一般使用者的範疇了,通常只有電腦 主機板比較 DIY 領域比較資深的玩家才會接觸超頻,不然超頻對於一般人來說不需要也用不到,一般使用者只是要好好的、穩穩的用個電腦,沒必要搞得那麼複雜。 本篇講解主要以一般使用者常見的「桌上型電腦」CPU 為主,下面的選購懶人包也是,因為也只有桌機的 CPU 有單獨賣,筆電的 CPU 都是內嵌在主板上的,想買也沒得買,這點要先說一下,不然真的會有人誤會(別懷疑)。 Strix B550-A直接看應該就是Strix B550-F,只換了散熱片的顏色。

在較舊的晶片組中,CPU 通常會透過前側匯流排與北橋/記憶體控制器的連結,經由多步程序與 RAM 溝通。 在現代 Intel 晶片組中,記憶體控制器已整合至 CPU 中,並透過名為 Intel 主機板比較 Ultra Path Interconnect(Intel UPI)的低延遲、點對點連結存取。 U.2 與 M.2 都使用相同數量的 PCIe 通道,並且具有相當的速度。 不過,U.2 支援熱插拔(表示可以在使用磁碟機的系統保持開啟狀態下將其卸除),並且可支援比 M.2 更多的電源配置。 U.2 連接器是一種替代介面,可連接到使用連接線式 PCIe 連接的 2.5 吋 SSD。 U.2 儲存磁碟經常用於資料中心和伺服器等專業設置中,較不常用於消費者裝置。

主機板比較: 主機板常見問題

B550-A價格還蠻漂亮的,比B550-F還便宜一些(重要),只差在沒有WIFI版本可以選擇。 如果不需要主板內建WIFI、喜好銀色+白色配色、喜歡敗家之眼、又有額外預算的話,是可以買的。 最後了,其實這篇範圍還是算小的,是我比較常關注的小範圍而已,自組電腦又是家用或遊戲取向的中階組合,算是小眾範圍,不過或許可以對一些人有幫助或者有興趣,就值得寫了。 還有,可能會有一些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包涵,也歡迎提出,讓我可以改改或討論討論。

以現在的技術來說,一線廠商的表現都在伯仲之間,不管本身強調的重點在哪,共通的特色就是耐久跟穩定。 能見度較低的二線廠商雖然比較沒有名牌氣息,卻也有一定水準之上的表現,通常價格也會比同級產品來的低,但售後服務也會比一線廠稍差。 沒有絕對正確的選項,就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產品,如此而已。 不懂規則的時候,對於選板常常不得其門而入,一旦看得越多,往往越難去抉擇該選哪張主機板。

主機板比較: 主機板怎麼選?

ITX則是比較特別,價格就很兩極,貴的是設計給小機殼用的高階小主機板,便宜的就是給小機殼用的初階文書機主機板。 給小機殼的設計就比較少在考慮將來的擴充,因為空間比較有限。 如果問有在關注電腦零件的人:「玻璃櫃裡面的跟地上的差在哪?」,可能得到的簡單答案是「用料比較好。」,再來就不好繼續問下去了,但可能還是想知道用料是怎麼個比較好? 通常不會再繼續問下去的原因,是因為有點太複雜了,廠家多、細項多、小差別很難說個清楚,也記不住,真的要比較還要上網比對一下才知道,那貴的點多了些什麼,用不到的到,如果比較在意C/P值,還是多少了解一點可能好點。 ASUS 提供不同種類的主機板配件,包括 Thunderbolt 擴充卡、M.2 附加卡及風扇延伸卡,為組裝完美工作站或電競裝備的 DIY 電腦使用者提供更好的選擇。

ROG STRIX系列是依晶片組有中至高階的板子,ROG也是一個電競系列的子品牌,LOGO是一個眼睛,俗稱敗家之眼。 這系列會開始有堆料,配置會超出一般使用需求,以供應超頻玩家的需求,中高價位的自組電腦比較常見的系列,通常品牌電腦不會配置到這等級的主機板。 雖然通常測試都是比較極端的環境,一般使用上可能不會遇到,但是總是想要同價錢下,可以買到更好效能或更穩定的產品,可以當作一項參考。 主機板比較 VRM只是其中一個因素,也可能因為其他的像是網路、音效、燈效、外型等因素決定。

主機板比較: Q1.主機板有分不同的大小規格,我該怎麼選擇?

網路上的廣大網民各有各的說法,沒有哪個比較好的問題,完全因人而異。 隱私權暨資訊安全保護政策諮詢如果您對於我們的資料隱私政策或是有個人資料收集、運用、更新等問題,歡迎您與我們聯絡。 您的姓名和電子郵件地址將不會加入任何郵寄清單,且除非您主動要求,否則不會收到來自 主機板比較 Intel 公司的電子郵件。 按一下「送出」即表示確認您接受 Intel 使用條款並瞭解 Intel 隱私權政策。 我們的目標是要讓 ARK 工具系列成為對您有價值的資源。 幾種菜單比較常見的CPU當範例:i F、i F、i KF、i KF,有沒有F只差在有沒有內顯,沒內顯會便宜一點,如果是家用通常還會加顯卡,會把CPU沒內顯的差價去補其他配備。

配色黑色為主,藍色點綴,通常是比較低調的設計,近期板子會增加燈效。 和MAG系列比起來,I/O大多配多一點,晶片組初階和高階都有。 圖案和MAG比較不同,是MSI的龍魂LOGO,主板大多是黑色為主,比較特別的是CARBON系列會以碳纖維的圖樣作為主軸。 Intel Core 10代對應的是400系列的主機板晶片。 晶片組主要差異也是PCIe、USB、SATA的最大數量上限,差異比較表如下。

主機板比較: ③ 【MSI 微星】MAG Z590 TOMAHAWK WIFI 主機板

個人資料的運用保護原則本公司會將您的個人資料完整儲存於我們的資料儲存系統中,並以嚴密的保護措施防止未經授權人員之接觸。 本公司的人員均接受過完整之資訊保密教育,充分瞭解用戶資料之保密是我們的基本責任,如有違反保密義務者,將受相關法律及公司內部規定之處分。 為了保護您個人資料之完整及安全,保存您個人資料之資料處理系統均已接受妥善的維護,並符合相關主管機關嚴格之要求,以保障您的個人資料不會被不當取得或破壞。 前言 先說一下,這篇跟現在網路上大多數的不太一樣,我這篇 不是業配 ,哈哈。

主機板比較

插槽大部分板子是四個,兩條一組,雙通道,所以通常新組電腦都是買一對記憶體來插,保留兩條以後擴充。 Mini-ITX和商用主機板會有兩個插槽的情況,前者是為了省空間,後者是為了省錢,文書機鮮少需要大容量的擴充。 MAG系列是微星主機板的熱門系列,是中階的電競主機板,類似於華碩TUF系列,也是走一個軍事風,連型號都很軍事,如:BAZOOKA(火箭筒)、MORTAR(迫擊砲)、TOMAHAWK(戰斧飛彈),這系列似乎也就這三種,越後越高階。 這裡只舉三種比較常看到的,尺寸上很有意思,通常ATX和ITX板廠設計的主機板比較沒有落差,通常版子都是直接這大小,M-ATX就比較彈性,寬可能小到只有17公分,落差範圍蠻大的。 主機板比較 Windows 11 主機板比較 將電競帶入嶄新世代,其功能可更鉅細靡遺地呈現遊戲畫面,給予玩家前所未有的開闊視野。

主機板比較: 建議挑選的方式

也有其他比較少見的像是Mini-DTX、Mini-ITX,是更小的迷你板,通常比較少人組這種規格的主機板。 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人生這麼複雜沒關係,筆者完稿的時間約是 2020 主機板比較 年 4月,推薦給你幾款網友討論度最高的主機板,從這部分去了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為了使它們保持在安全的操作溫度下並避免效能節流,主機板製造商安裝了各種散熱解決方案。

  • 按一下「送出」即表示確認您接受 Intel 使用條款並瞭解 Intel 隱私權政策。
  • Strix B550-A直接看應該就是Strix B550-F,只換了散熱片的顏色。
  • Intel的主機板也是只有Z系列的晶片才可以超記憶體,否則i7以上最多2933,i5以下2666,AMD則是X和B系列的晶片都可以超頻。
  • 世代後面三位數就是代表這顆 CPU 的性能高低,數字越高代表越強,上面說到系列是區分 CPU 性能的最好指標,但每一個系列還有在細分等級,這個三位數就是代表這個細分的性能。
  • 第13代一樣是1700腳位,有支援DDR4或DDR5,支援最新700系列主機板,但也可以裝在上一代600系列主機板。
  • 以上我講了一堆,簡單講就是,你常用什麼牌子,你那個牌子用最多,那個牌子就是越容易會故障,這真的是機率的問題。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