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3 sony7大著數

雖說 A7 III 在畫素上與上一代 A7 II 相同,都是 2,400 萬畫素全片幅感光元件,但 A7 III 採用的是背照式 CMOS,理論上來說高 ISO 表現會更好,再加上 A7 III 感光元件內埋了 693 點相位對焦點,涵蓋率達到全畫面的 93%,對焦系統可說是比照旗艦 A9 等級。 當使用SDHC記憶卡來錄製XAVC S動態影像超過一段時間之後,錄製的動態影像將會分割成4 GB大小的檔案。 使用PlayMemories Home將分割的檔案匯入電腦,可將它們處理成單一檔案。 活動展場考驗的是迅速的對焦能力,A7 III有 693 個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點,涵蓋約 93% 的影像區域,加上 425 個高密度分布的對比式偵測自動對焦點,可提升對焦性能。 新版的 24.2 百萬像素 Exmor R CMOS 感光元件配備背照式結構,結合最新的 BIONZ X 影像處理引擎和前端 LSI 之後,資料讀出速度快了兩倍,資料處理能力高出 1.8 倍。 雙插卡同樣也是專業工作用的主機考量之一,其中一個是最新 UHS-II 規格,另一為 UHS-I ,了解更多也請參考這篇文章 Sony A7R3 特色介紹 -更快速的操作速度與表現。

a73 sony

▲A7R3 採用與上一代相同的 4,200 萬畫素背照式感光元件,但在高感光度、動態範圍、色彩深度、緩存空間上都有進步,尤其連拍速度高達每秒十張,以高畫素機種而言實屬不易。 對於製造商來說,讓相機有更長時間的錄影時間並不難,但某個程度上會影響到攝影機的業績,恐怕影響公司的現有經營狀態。 另外的問題就是相機的長時間錄影,物理上,仍易有過溫的現象,檔案容量過大也是一個問題。 解決的辦法不是沒有,你可以搭配使用 ND 減光鏡來達成,但是又增加許多…,我覺得沒必要的麻煩,真要我嫌 A7C 的一點,大概就是這最高 1/4000s 快門速度,真是 A7C 的一大缺點。 眼控對焦也是非常好用的功能,如果人像攝影常因構圖需要,常常變換對焦點也是很累人的事,啟動「眼控對焦」,會自鎖定人眼位置進行對焦。 在 AF/AE 拍攝下,依然能提到每秒 10 張連拍,真的是嚇死人,無論是 A9 還是 A7R3 依然是維持機器快門每秒 10 張連拍,在 A73 上同時維持這規格。

a73 sony: 租 GoPro HERO  GoPro7 出租

於取件時間到店取件、付款、簽約:請提供租用代表人「身分證正本」留存於旋轉牧馬,結案時一併歸還。 藏王樹冰算是比較可惜的一次,也代表羅賓勢必會再來,天氣沒有預想的好山上基本上都是雪跟濃霧,也剛好遇到前幾天下雨,所以樹冰狀況都是禿頭居多,不過也是拍了不少喜歡的照片。 羅賓嚮往來這裡很久了,看到一大群狐狸其實蠻可愛的,他們基本上也只對食物有興趣,對人類觀賞彷彿早就習以為常了。 在這裏完全是狐狸拍到飽的概念,但要捕捉其實也不容易,高速對焦就蠻重要的了。

電池加大,同樣使用 NP-FZ1000 ,電容量增加一倍,可以拍攝 710 張,一整天沒有問題,而想了解有關電池這部分的介紹,可看看這篇 A7R3 的開箱文,以及 NP FZ-100 電池開箱介紹。 4K 已不是新鮮事,A73 提樣了 4K HDR 錄影,若要正確的欣賞 HDR 影片,還得要適合的電視、顯示器才有對應的效果。 可以留意一下 Model 臉部,刻意的安排在照片邊緣,就是在展示 693 點相位對焦點分佈的區域,與前面的拳擊手的例子是相同的概念。

a73 sony: 相機王 Sony A7R III A Body〔單機身A版 ILCE-7RM3A〕平行輸入

自第三世代的機身開始,A7、A9 系列開始特意加強接環強度,接環固定螺絲由原本的四枚螺絲增加為六枚螺絲,並且接環公差也調整得較緊許多,此舉應是為了讓使用者在安裝長鏡頭時有更好的穩定性與耐用度。 幾乎相同的曝光補償轉盤與模式轉盤,不過不同之處在於 A7 III 取消了 A7R3、A7R2 模式轉盤上的鎖定鈕,這對使用者來說應該是好事,畢竟模式轉盤在機身靠內側處,其實很不容易誤觸。 其中,A9 機身左肩配備了拍攝模式轉盤,A7 III 則與 A7R3 相同,並未在左肩配備轉盤,機身左肩部的「C3」鈕是自 A9、A7R3、A7 III 之後才有的配置,原廠預設 C3 鈕是「對焦模式」,筆者在拍攝時也沿用這個設定。 眾所期盼的 Sony A7 III 今天終於在台公布售價上市了,令人意外的台灣售價竟比香港與中國都還要便宜,單機身僅要 59,980 元,而這台搭載 2400 萬畫素、10fps 連拍、比照旗艦機對焦系統的「入門機」能夠拍出什麼樣的照片? 以下實拍照片皆使用機身 X.Fine 格式 Jpeg 檔案直出拍攝,除縮圖之外未經任何軟體後製修圖,使用的鏡頭有 FE mm F4 G OSS、FE 90mm F2.8 G Macro OSS、FE mm F4 G OSS,如欲觀看完整照片可至此 Flickr 相簿。

為避免增加借用人的麻煩,請借用人確認好取件時間再前往旋轉牧馬。 若以公司名義租借,合約與器材清單「甲方」必須蓋公司大小章,可參考合約範例(租借須知區提供合約範例的檔案下載)。 請以身分證字號(非中華民國國籍者,請填護照號碼)進行登入,以手機或電子信箱進行會員認證,即可開始使用網路預約器材。 旋轉牧馬目前提供三種主要消費方式:現金、銀行轉帳匯款、信用卡(接受 VISA、JCB、銀聯、MASTER、U卡)。 在鳥羽的細節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沒有很銳利的細節和偽色,但要注意的是這是在較高的 ISO 以及 100% 擷圖檢視時的畫質,機身 Jpeg 直出能有這樣的畫質,筆者覺得這樣的表現已屬前段班了。 由於時間上的限制,本次的飛羽與鐵鳥實戰的題材較為有限,筆者並非專業鳥人,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能拍到的大多是普鳥,但相信拍攝的結果還是可供大家作為參考。

a73 sony: 錄影HDR 錄影

雖然從 NEX-3、a6000 到 A7 系列到同樣都是飛梭滾輪的配置,但不同之處是 A7 III 的滾輪刻痕較深,且阻尼與段落感皆較大,操作上相對不易誤觸,也更符合專業機種的特性。 以下你可以看到大量的連拍與追焦範例,並且我們也會分析 A7 III 在應付這類題材的性能表現,以及與 A9、A7R3 的不同之處。 有意思的是,在五軸機內防震的規格上,SONY A7 III 的防震級數的確有提升,相對先前的 4.5 級提升到了 5 級,不過應該是機身等級差異的關係,而並沒有跟上 A7R III 的 5.5 級五軸防震規格。 機身左側的連接埠部分,A7R3 別開生面的採用了 USB Type-C 與 micro USB 共存的兩種連接埠,其中 USB Type-C 兼具傳輸與機身充電功能,但除此之外,A7R3 並不具備 A9 的 LAN Port。

a73 sony

為何我會說是「略勝?」 因為絕大多數我們會以 LCD 構圖使用,偶爾視情況使用 EVF,且每個人拍攝習慣也不同,基於此我覺得這二台總拍攝張數雖有不同,但實際使用,可能感受不出明顯的差別。 至於 LCD 螢幕,二台皆為 3 吋大小 92 萬像素點,畫面表現一致,而 A7C 擁有「側翻轉 LCD」,螢幕翻轉更方便構圖使用,這點也是 A7C 最大的特色與賣點。 A73 最高快門速度為 1/8000s,而 A7C 僅 1/4000s,這點差別重要嗎? 嗯,我就覺得「蠻重要的」,因為很多情況下,你會用到「超過 1/4000s」的快門速度。 更快速的操作介面,這點我在 Sony A7R3 開箱文中,就已經說到有了這搖桿 + 觸碰螢幕,使得第 3 代 A7 操作性更加提昇。 翻轉觸碰式螢幕,3 吋 92 萬點,這一點比 A7R3 擁有 144 萬點顯的差多了不難看出在一些外在規格上仍然是差了一點做出產品差異。

a73 sony: SONY A7 III 登場:加入 4K 錄影的最強續航全幅無反

,但若你全程使用 EVF 的話,那麼 A7C 的總拍攝張數可就遠比 A73 來得多上近 170 張。 A73 使用無壓縮 RAW 格式,可維持每秒 10 張達 40 張,而 A7C 略多一點來到了 45 張,但如果是 JPG 超精細的格式記錄,A7C 的連拍續航力可就比 A73 來得更多出 50 張左右,這部分應該是 A7C 內建的快取記憶體較大,有這一點的差別。 至於定價,單機身 1999 美金,猜測最後台灣定價為 $59980 ,不意外的找 20 元給你,至於這款與 A7R3 有無更實質的差別? 單就 4K 錄製來說,仍維持 4K/30P/100M 的品質,未來不知是否會透過韌體來到 4K/60P 仍不知道,不過與我是比較期待這一點,而不是 HDR 的錄製效果。 機頂的設計與 A7R3 相同,從官方釋出的影片幾個片段,就能確定 A73 與 A7R3 外裝設計完全相同。

a73 sony

以 HLG 相片模式拍攝的影片,可呈現出極致迫真的效果,有效減少亮度太低或太高的情況,不會錯過各種精彩層次和細節,且無需使用顏色分級。 這款相機可使用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追蹤功能,以高達 10fps 幀率靜音拍攝。 寧靜對拍攝多種場景而言非常重要,略有一點噪音都可能錯失拍攝良機。 通過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追蹤功能,以 10 fps 的連拍速度即時拍攝動作,或以 8 fps 實時取景拍攝。 在連拍時,最多可以拍攝約 177 張 JPEG(標準)影像、89 張壓縮的 RAW 影像或 40 張未壓縮的 RAW 影像。 使用 α7 III,眼睛自動對焦現在可以在 AF-C 模式中使用,以便在拍攝靜止影像時快速有效地偵測/追蹤眼睛。

a73 sony: 快門下的幸福

台灣上市資訊目前尚未公佈,敬請期待我們電腦王阿達團隊所帶來的最新相機資訊。 在 A7 Mark 3呼聲甚囂塵上的同時,Sony 卻令人意外的帶給大家高畫素與高速連拍兼備的機種「A7R Mark 3」(以下簡稱 A7R3),這台機種的推出,可說填補了 A7R II 與 A9 之間的高階機種空間。 但如果你偏重「動態影片」為主,又或者是…,希望輕巧為主要訴求,那麼 Sony A7C 會更適合你選擇。 Sony A73 與 Sony A7C 比較,這一連串看下來,你會發現…,似乎二台各有千秋,總有優點是新機 Sony A7C 比較好,似乎 Sony A7C 有些不足,A73 更好,選擇上總是有些考慮的點,無法做好決定。 那麼你說…,發生記憶卡故障,或是照片在寫入時發生問題…,這樣子的機率高不高? 老實說,還真的不夠,從我開始拍照到現在,也不過發生 4-5 次左右,且也不是整張記憶卡壞掉,而是部分照片損毀,確實機率不高。

a73 sony

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 + 左方向鍵←。 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USB 3.1 Gen 1 兼容 USB Type-C 連接埠,可輕鬆流暢地高速傳輸 PC Remote 數據,以便處理使用 PC 串聯拍攝的大型影像檔案。 Α7 III 可使用 NP-FZ100 電池,容量比 NP-FW50 a73 sony 多出約 2.2 倍,讓你在一次完全充電之後,能夠拍攝多達 710 張相片。

a73 sony: 操作性的提升

我們選了一些實拍照並把它 100% a73 sony 裁切,觀看原圖的畫質表現如何。 在拿到相機不到一週的時間中,筆者總共帶 A7 III 出去拍了兩個下午,第一天總共拍攝 699 張(連拍比靜態大約 6:4),電力還剩下 70%,第二天沒有充電繼續拍攝了 472 張,電力還剩下 30%。 換言之,連續兩天拍攝共 1,171 張也僅花掉 70% 的電力,如果用作一般需求的話,筆者是認為一顆電池已完全可供一日所需,但如果預算允許的話,建議還是購入第二顆電池較妥。

a73 sony

即便與它的老大哥相比,A7 III 仍然有不少不足之處,但這也正凸顯了 A7 III 的超值所在:即便擁有便宜的售價,但性能卻並沒有妥協。 (註:假設機身寫入速度最高 115mb/s、記憶卡最高寫入速度 100mb/s 的狀況下)。 重點是,這次其採用的是 6K 讀出的規格,並也支援專業錄影愛用的 S-Log 2 與 S-Log 3 曲線,最高動態範圍可達 15 級。 在 HLG 的支援之下,更可提供即時的 HDR 錄影工作流程支援,亦可直接在支援的電視上進行 4K HDR 影片回播。

a73 sony: [比攝影119] Canon EOS R6M2 規格整理與說明 – 硬體小改、軟體昇級之作品

而 A7m3 跟 A7m2 相比的話,在規格上確實大幅提升,提升的部份不僅僅在於操作上的硬體跟電量,對焦系統及感光元件也是提升了。 另外對焦系統部分也從 A72 的 117 點 (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 提升至 a73 sony 693 點 (相位式偵測自動對焦),對焦表現更精準外涵蓋範圍也更廣。 而在硬體上接目罩做了改變改善了原本容易脫落的問題,另外多了搖桿對於選擇對焦點來說更方便,而提升的 Z 系列電池讓續航力更佳,雙卡槽的設計也讓羅賓如果接了婚禮紀錄更可以安心備份照片。

  • 自 A9 開始,A7 系列均採用新的 NP-FZ100 電池(Z 電池),這顆電池具備比以往 NP-FW50 電池兩倍以上的蓄電量,同時原廠亦公布 A7 III 使用新的 Z 電池最多可拍攝 710 張照片(使用 LCD 構圖拍攝),為目前續航力最強的全幅無反機種。
  • 通過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追蹤功能,以 10 fps 的連拍速度即時拍攝動作,或以 8 fps 實時取景拍攝。
  • 如需要選擇適合您的字級大小,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
  • 如需要列印,可利用鍵盤 Ctrl + P 使用瀏覽器提供的列印功能。
  • 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 + 左方向鍵←。

使用 Imaging Edge 桌面電腦應用程式提升攝影質素。 使用「Remote」(遙控)於電腦螢幕實時控制及監控拍攝場景;「Viewer」(檢視器)可讓您快速檢視相片、為相片評分,以及從大型相片庫選擇相片;「Edit」(編輯)功能可讓您將 RAW 數據轉換成優質相片,方便隨時交付。 快速混合自動對焦與焦平面相位檢測自動對焦,以及對比檢測自動對焦鎖定都可流暢地追蹤移動的主體。 降低低端自動對焦驅動器的速度,因此可帶來更明顯的慢速對焦效果。 在觀景器/顯示器中,針對靜態主體使用自動對焦,並在自動對焦後放大顯示對焦區。

a73 sony: Ulanzi C-A7III Sony 相機兔籠 提籠 外殼 保護殼(A73,公司貨)

會特別強調前方把手處,是因為第 3 代 A7 電池自 NP-FW50 改為電容量提昇一倍的 NP-FZ100 ,電池增加,同時記憶卡為雙插卡,所以把手處稍寬且深。 為了獲得更流暢、更自然的漸變效果,最新的 BIONZ X 影像處理器和前端 LSI 處理 16 位元格式影像訊號。 即使處於靜音或連拍模式,此處理器也允許 14 位元 RAW 數據輸出。 通過更好的 CMOS 感測器和影像處理器,在昏暗環境中也能達到約 15 級動態範圍,從而帶來從陰影到高光的平滑漸變,因此在創作成像方面可以享有更高的自由度。 要享受完整的 Sony.com 瀏覽體驗,請更改設定,允許使用 JavaScript。 為能獲得 Sony.com.tw 的完整使用體驗,請將您的設定變更為允許 JavaScript。

如果你是對 Sony 機身相當熟悉的使用者,應該大略知道 Sony 歷代 A7 系列機身的改進,A7 III 在機身配置上沿用了第三世代的機身設計,握感、操作感幾乎雷同 A9 以及 A7R3,僅僅只有一些小細部不同而已。 雖然機身細部我們已在之前 Sony A9 全台首測、Sony A7R3 評測、Sony A7 III 動手玩 的篇幅中概略提到,但由於 A7 III 鎖定的是相對入門的市場,因此我們這邊還是重新介紹一下 A7 III 的各部機身功能,並會說明 A7 III 與上一代 A7 II 的主要差異所在。 A7III 還有其他的優勢,像是雙記憶卡插槽,更大容量的電池,較大的機身與觸控螢幕,且內建機身防抖,相機本身還有許多可依照使用者喜好來提供功能模式切換的彈性。 Sony A73 整體規格上,是較為適合「靜態攝影使用者」購買,無論是帳面上的規格,或是「機身的快速操作與設定」,對於靜態攝影使用者,能滿足你幾乎所有的攝影需求。 最新的高精度穩定化系統採用穩定技術單元和 Gyro 感光元件與算法,在系統中實現了 5.0 級快門速度優勢,通過多種鏡頭補償五種類型的相機震動,並提供出色的性能。

a73 sony: 影像感光元件

偵測到人工照明閃爍時快門就會定時關閉,以盡量減少高速快門拍攝的影像以及連拍之間可能造成曝光和色彩不一致的情況發生。 這款相機具有 693 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點,可覆蓋約 93% 的影像面積,還有 425 點密集定位的對比檢測自動對焦點以改善對焦。 使用與 α9 相同的自動對焦技術以提高自動對焦性能,然後以最好的方式加以應用,如此當 α7 III 捕捉到舞者、拳擊手和野生動物等不可預知的移動主體時,任何畫面都不會輕易放過。

a73 sony: Sony A7III A73 規格特色 介紹,誠意滿滿跨世代進化,挑戰入門 FF 冠軍寶座

SONY A7 III 比起前代在感光度範圍也有大幅度提升,從原本最高 ISO 25,600 提升到了原生最高 ISO 51,200 並可擴展到 ISO 204,800 的境界,比起 42MP 的 A7R III 要更高了一級,低光的可用性理論上應該更為強大。 我們來看看上一代 A7R II 與新機 A7R3 在外觀上有什麼樣的差異吧! 首先是機身整體增厚了一些、機身高度也稍微增高、握把變厚、快門鈕位置修正、鏡頭接環螺絲也增加為六顆,整體上來說 A7R3 變得更加厚實,握感上也更紮實。 在機身 MENU 部分,A7R3的細部選項則更勝 A9,它具備獨立的 Jpeg 畫質選項,以往拍攝 RAW+Jpeg 時僅能紀錄 Fine 格式的 Jpeg 檔案,但現在透過 A7R3 更細部的選單設計,亦可在拍攝 RAW+Jpeg 時同步紀錄 X.Fine 超精細格式的 Jpeg 檔案。 ▲雖然同樣支援 4K 錄影,但是 A7R3 相較 A9 更多了 a73 sony S-Log2 以及 S-Log3,較適合專業錄影工作者使用。

a73 sony: 相機評測|SONY RX100m7 / RX100 VII,影音創作者終於等到了!SONY 輕巧隨身相機首選系列,帶著 RX100m7 去旅行可以讓你看見自己

以一台「Basic Model」定位的機身來說筆者相當推薦 A7 III 的觀景窗,不僅視野率夠,色彩表現上也很出色。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本篇所有的測試照都是 A7 III 機身 Jpeg 直出拍攝,以下實拍照也未經任何後製軟體調整,僅只有少部分照片有些許裁切而已。 若論相機品牌中最不按牌理出牌的應該非 Sony 莫屬了,不但打破別人的規格,也打破自己的規格。 在今年二月,Sony 終於推出眾多攝友引頸期盼的新一代全幅機「A7 III」,在發表會上,Sony 表示推出的是一台「Basic Model」,意即是一台比較初階、入門的全片幅機種。

a73 sony: 租棚燈 防水相機出租 移軸鏡出租 DV出租 攝影機出租 攝影器材出租

由香港SEO公司 Featured 提供SEO服務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