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 學習歷程詳盡懶人包

日復一日的小考、報告,一學期三、四次的段考風暴對台灣學子而言早就習以為常。 然而學習歷程的加入卻成365天的日常備戰,預見三年後的學測、分科升學戰場,首屆108課綱生顧不上「兼得」,取捨被迫成為他們直面升學巨獸的首要課題。 除了多以圖示、表格、心智圖來解讀數據,用較為生動、跳脫純文字的敘述佐以照片呈現,重要的是內容需著重心得與反思。 Eileen回憶和大學教授模擬面試時的經驗說道,「成果中最喜歡的地方、哪裡需要改進,會是教授想知道的」。 新課綱的不切實際不只在簡化基礎教學,還在於拔高基礎教學,比如小學一年級也得有以文化為核心向外延伸的特色教育課程,由學校自行設計,無論學校如何想破頭設計出課程,一年級的小學生也不會認識到“文化核心”,只能是浪費幾個課時看看熱鬧。

來自中部的李瑞霖、陳惠平及廖宥甯三位高中生,趁學測放榜前空檔,線上問卷調查1,087名高中生,寫成61頁「108課綱觀察報告」向教育部提出訴求,包括要求將學習歷程作為認識學生,而不是升學參採標準,以免淪於「軍備競賽」,並正視城鄉差距的存在。 謝志忠、王立任、張耀中強調,學校誤解108新課綱主旨,老師反應兩極,孩子被家長要求進學習歷程檔案補習班,花錢上一大堆營隊,孩子休閒時間減少,「多元表現」變成「多錢表現」,受苦的學生當然會生氣、抗議。 108課綱 學習歷程 108課綱 學習歷程 Eileen來自區域性高中,她直言學校資源不足確實對學習歷程影響甚鉅,「但也相信學校已有盡力開課程」,加上過去外文、社會、心理三領域在素材準備上難有共通性,去找到、發想能兼顧多領域的活動也是種解方。 除此之外,洪靖佳、賴采翎發現老師對學習歷程的了解不一,擁有的教學資源也不同,例如有些老師只會使用Word製作檔案、有些卻會教學生使用Canva等簡報程式。

108課綱 學習歷程: 育成高中 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補充規定

108課綱最核心的概念「素養」,強調學習不侷限於學科知識、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然而「素養」兩字概念模糊,6名受訪者表示,不僅學校老師說不清,就連每位學生的解讀都不同,有人認為素養來自自身的底蘊、是批判性思考或思辨能力、是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及能力,亦是「斜槓人生」的養成。 選修課程的開設並非因明星高中就能無往不利,學生若遇到校內開設選修課程不足或與理想科系有距離,校方、學生又該如何尋覓資源? 呂為蓁、陳柏宇分享自身經驗,學校藉由和大學端及教育場館的合作,讓同學有額外的資源可修習更為多元、符合自己興趣志向的課程,豐富學習歷程之餘,也更能確定是否真為心之所向。

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的108課綱,學習歷程檔案是否也要將其融入? 根據招聯會公布的「個人申請入學備審資料審查參考原則」,「三重二不」當中的一「重」,就是重視學生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而據調查,超過70%的大學教授希望能看到學生在作品中呈現素養能力。 學習歷程源於108課綱的多元入學管道設計,為打破填鴨教育、減輕學生考試壓力,設計四管道入學:特殊選材、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考試分發入學,其中又以申請入學為主,以今年為例,招生名額占分別為1.5%、15%、45%及40%。 其中,選擇申請入學的學生,以學測成績為第一階段,學習歷程成果及面試為第二階段。 儘管新課綱下的亂象不斷,但其提倡的價值理念:多元領域的探索與素養導向的實用教育,確實是台灣學生目前欠缺的能力與觀點。 學習歷程在各領域探求與自主學習的意義上,筆者認為是值得給予肯定的,但在學生對學制的理解不足、對素養考題感到難以掌握、對學習歷程欠缺方向感的情況下,學生在課業與校外活動的掙扎下,犧牲的往往是身心健康與學習的純粹性。

108課綱 學習歷程: 什麼是108課綱與學習歷程檔案

問卷中,學生們亦紛勸「專心衝分科」、「認真讀書,不要太過認真準備學習歷程」。 雖然盡早確認志願科系並非易事,但的確有其重要性,陳威良、呂為蓁皆道出決勝點就在「搶得先機」。 陳威良表示,可先大致了解欲就讀的科系有哪些,就不會浪費時間在根本用不到的資料上,且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方向較確切,內容也會跟科系相關。

108課綱 學習歷程

但在多數學生眼中,素養的體現僅與考題有關,即用冗長的題幹包裝原本一句話便能結束的考題,設法與日常連結、活化考題。 每個老師給出的答案也不同,可以說是「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素養」,學生對素養的概念依舊模糊,最終還是得自行歸納反思。 教育部推動偏鄉學校中央廚房計畫,加碼偏鄉學生餐費,每餐可吃到六十二元,並確保餐餐有點心,但立委林奕華昨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 潘文忠則重申,大學招生有各種不同管道,不管是聯招或獨招,大學招生精神規範「多資料參採、重視學習歷程」是全國一致且不分科別。

108課綱 學習歷程: 大戰學習歷程檔案 首屆108課綱生心得大調查

「我們真的覺得那非常的討厭!」陳柏宇無奈中又帶點憤怒的語氣,直指在首屆108課綱生高三時,大學端才公布個申將用到的那份學習歷程審查指引。 呂為蓁指出,大學審查指引並非詳述教授欲看到學生身上具備的何種能力,而是規定須附上自傳、社團表現、檢定等,針對硬性內容上的規範。 學生在習得基本學力後,可自行選擇相關加深加廣、多元選修課程作為課程知識的延伸,和大學下一階段進行銜接,而三年應修得共180學分中,選修課程占比便高達54至58學分。 然而,檔案的製作沒有想像中容易,任課老師的教學和開出的學習單作業亦不一定適合作為檔案內容。 本報日前報導,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112學年率先改獨立招生,寧可扛下缺額無法回流的招生壓力,也不希望被要求必採學習歷程檔案,更將主修占分提高至96%,盼找到演奏型人才。 立委今關注此事,提醒教育部應重視術科需求高的科系,盼能找出在招生與學習歷程間的兩全方案。

108課綱 學習歷程

缺乏完善配套,學習歷程檔案的新制招致罵聲;然而,即便學習歷程檔案被批評的一無是處,還是有學生看見它的好。 陳柏宇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有兩個優點,一個是隨時都能上傳保存,不用擔心資料會不見。 第二點則是系統強迫學生思考「這學期是不是該做些什麼東西了呢?」,成為把學生往前推的助力,讓學生去探索、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 「對我來講真的是做白工」,最終因學測分數不理想,得走分科管道的李瑞霖坦言,從現實的角度來看,「不會花三年做一個永遠不會上傳給別人看的履歷」。 他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有助於育才,但其重要性無法反映在選才上,在教育部尚未做好配套的情況下,李瑞霖建議學弟妹不要花太多時間在學習歷程上;他承認這種想法恐被直指太功利,「但是我覺得這就是一個現實」。 尤其111年學測數A被視為史上最難,影響眾多考生的成績,許多人最後選擇分科考試,並走分發入學的管道,沒有用上學習歷程檔案。

108課綱 學習歷程: ▎救命「大學審查指引」姍姍來遲

民視新聞/林靜、蔡佩樺、宋弘麟、胡景順 台北報導民進黨九合一大選慘敗,各界檢討聲不斷,總統蔡英文透露,她認為這場選舉結果顯示「人民不希望民進黨一黨獨大」。 而選後首場中常會上則宣布,由鄭文燦擔任大選檢討小組召集人,未來將在各地舉辦座談會、聆聽民意、深切反省,他也喊話黨內同志,選舉得失成敗必須開誠布公,不用互相指責、找戰犯。 民視新聞/黃毓倫、羅執中 新北市報導新北市政府主辦全國最強商科競賽,今年有175所學校,來自全國745名頂尖好手,同場競技,比賽結果出爐,市長侯友宜出席頒獎典禮,鼓勵學生勇於築夢,精進專業技能。 但在南韓社會名校情結下,學生痛苦指數居高不下,四年前甚至拍成韓劇《Sky Castle》(南韓三所頂大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簡稱「SKY」),除揭露考生悲歌,也探討有錢南韓家長會想盡辦法讓兒女的「學生綜合生活記錄簿」出奇制勝。

  • 另一方面,Eileen,同樣迎來志願科系的轉變,放棄了高一想讀設計系的念頭,高二開始對外文、社會心理領域萌生興趣,但因學校沒有開設相對應領域的多元選修課程,讓她不得不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加強研究相關領域,像是花大把時間自學日文,並學習影片剪輯、網頁製作等技能。
  • 並由教育部訂定完整的制度與統一的評分標準,讓在新制度中迷失方向的學生,能更自由地自我探索,找到未來的志趣與方向。
  • 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作伙學」主持人、台大社會系教授林國明指出,老師是否引導學生的確是關鍵,例如有沒有透過活動設計協助學生產生課程學習成果,但這造成老師必須單打獨鬥、負擔非常大,可能需要一些資源幫助老師設計課程。
  • 針對大學端想看到「學生高一原來的樣子」的需求,李瑞霖也提出解方,即學生每上傳一個版本,就會作為一個版本紀錄留存,再由系統去限制上傳版本數量即可。
  • 進入雲端後,檔名皆有附上該位同學所申請的校系名,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目標科系、學群進行參考。
  • 投稿請寄到 來信請附上投稿人真實名字、email和電話,並直接附上投稿內容(Word、純文字皆可)。

議員要求,家長、學生普遍不明確理解學習歷程檔案的情況,是新制度的白老鼠,教育局應該要加速讓親師生掌握新制度立意,先和高中職校方溝通,再讓高中職和大學一起開座談會,加強適時溝通、釐清誤解,才有助學生掌握學習脈絡。 「當時體驗了很多課程,跑了很多講座,會覺得怎麼沒有考慮這些領域可以試。所以這三年來想法變得很多」三年後,Eileen認為製作學習歷程有助於志願的找尋,回顧過去付出的努力,她輾轉於不同領域間,最後也終於找到心之所向。 深度體驗三大亮點展區後,「綠色永續」專業論壇,也在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郭財吉教授主持下,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何晉滄處長揭開精彩序幕。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首先打頭陣,以資深永續大使之姿分享氣候變遷對產業的挑戰與機會;台灣綜合研究院李堅明副院長,進一步剖析我國低碳社會與企業綠色經濟實踐;最後讓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的呂穎彬督導、與三大亮點企業一同現身說法,印證綠色碳排發展趨勢與循環經濟的無限可能。

108課綱 學習歷程: Tags: 經濟部工業局 低軌道衛星 低軌衛星 太空產業供應鏈發展先期計畫 太空產業 衛星實務應用

請認知到「形式,作為一種思考方式」,你選擇用什麼形式去呈現,是能出看你「理解這世界」以及「與他人溝通」的素養能力的。 「台灣學生comfortable做代工的人」,這話乍聽之下很重,但是有沒有言副其實呢 ? 「學習歷程可以在每學期末整理那年學習到的成果,到高三運用的時候反而會比較方便。」回想高一老師的講解,這是就讀台北市政大附中… 本次為產業高階經理人所設計的領袖營中,吸引超過40家臺廠共襄盛舉,在國內外業界講師專家引導下,以理論及實務並進,深入剖析、解構太空市場的局勢變化,助力將企業營運發展推向全球衛星產業新高度。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在TVBS的採訪過程中發現,學生們是連「讀書計畫」也都長得很像;有些人的「科展」,則是只因為升學才去做,完全喪失了興趣。 有人只看到「歷程」這兩字,就很排斥,認為大學要「審查」高中生的每一天。 然而最後沒能用上學習歷程檔案升學,通過繁星入學的Eileen坦言,確實會覺得有點可惜,畢竟花了很多時間。

108課綱 學習歷程: 內容—

這一篇文章中,我整理了超過100位學長姐的 學習歷程自述 、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 多元表現 、 課程學習成果 ……等資料,希望對正在準備 個人申請 的朋友有所幫助。 然而高三遇上升學終戰學測、分科測驗,有5名受訪者坦承學習歷程幾乎停擺「0進度」,全部轉而專心準備大考,通常老師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呂為蓁攤開高中三年來的階段性目標,直言過去兩年都相當投入學習歷程的製作——高一志向未明「以『量』取勝」;高二開始參加多活動,轉為上傳和志願科系相關成果「精準打入」;高三時期沒有更值得上傳的作品,便選擇直攻大考。 多數時候,學生需自行上網查找資料,與同儕討論、分享資源;並逐漸從「上傳學習單就好」轉為加入美編、排版才會是「合格檔案」的想法。

108課綱 學習歷程

有時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在新課綱的制度下,漸漸開始盲目的追求名聲響亮的證書與獎項、忽略了學習的真正意義,並膜拜學業表現與活動經驗亮眼的「戰績」、默認自己與社會對「菁英式教育」的崇拜。 作為新課綱的學習主體,必須肯定其所提倡的素養、多元化教育,卻也要對體制下扭曲的學習心態發出警訊。 可複選情況下結果為:科目特性難以採取新教學方式17.8%,年紀大了等退休23.5%,認為培養基本學科知識比較重要37.3%,不瞭解108課綱概念41.7%,認為傳統教學方式較能幫助學生升學50.6%,教學負擔太大、沒心力調整63.8%。 「不確定方向」、「還未知道自己的志向就要寫出學習歷程」、「如果高中是自然組,那之後要讀社會組的校系就會比較少實際做的內容,反之亦然」,許多學生在問卷裡都表明確定志向是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優先要務。 教育部規定,高中每學期每週須配置2至3節的「彈性學習時間」(每節課50分鐘),將自主學習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決定如何運用這段時間,並繳交自主學習計畫。

108課綱 學習歷程: 學習歷程資料內容

然而非都市地區高中學校並非無解,發展屬於當地特色的課程,加上教師的投入及帶領同樣能讓學生有感。 陳威良回憶,一堂地理選修令他相當印象深刻,課堂上同學們矇著眼、踩著學校的草地,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鄉鎮的每條路,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 「一開始以為就是讀書或是講講地理知識,選擇之後才發現,內容跟『體感大自然』比較有關係」陳威良認為,這樣的選修課程使讀書不再侷限於課本中,更讓他有了美感、欣賞藝術的能力,提升內在軟實力。 108課綱上路以來,教團、學生家長質疑聲浪不斷,都市與社區、偏鄉高中資源相差甚遠,多元選修開設不夠多樣,學習資源、硬體設備不足,明星、社區高中兩者間的資源註定存在先天差異? 近來,六都明星高中積極和大學端結盟,包括台北市五校聯盟、高雄市五校彈性學習聯盟、台南市四校聯盟、桃園市頂尖教育計畫,皆開設特定課程供學生跨校選修;社區高中學生在這方面則較遜色,校內若無主動提供的資源,就需自尋其他管道。 不僅是學生,高中老師對新課綱也陌生,並非所有老師都清楚該如何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對此,陽明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陳鏗任坦言:「學習歷程檔案不是歷程,而是每半年一次的學習成果報告」,他認為學習歷程猶如一場三年期的計畫,每半年繳交一份、不可以拖延,但學生是素人、不是學術工作者,更沒有公費補助,制度卻期待學生產出很棒的結果。 對此,國教署張永傑組長回應,「同學反映覺得不夠,那到底怎樣才叫夠?」檔案大小先前已經倍數增加,現在一個校系可以上傳3個學習成果(12MB)加上多元表現(10MB),絕對遠遠大於過去大學備審資料的檔案限制,且教育部也整理懶人包教學生如何有效壓縮檔案。 108課綱實施後,個人申請所需的備審資料變成學習歷程檔案,製作時程也被拉長,學生從高一開始就得提交其學習、表現的成果。 為了完善檔案,學生們一展長才,有人高一就跟同學一起研究大學物理和數學;有人練職業樂團,並售票、在中山堂演出;還有人為了寫小論文,獨自抱著筆電查資料查到半夜,而每一筆資料都記載著冥婚者的死亡和冥婚照片。 筆者認為,學生們在此學習模式與氣氛下,認知的是一種平面的、虛幻的教育價值,追求的是以量取勝、表面華美的活動經驗。 「希望之後會有更多可以相互對話的機會,讓高中端的師生知道未來的走向,以及大學端期待孩子在高中培養什麼能力?」基隆市立安樂高級中學教師李啟嘉期許道。

108課綱 學習歷程: 大學分發入學放榜:錄取率98.94%創新高、缺額人數達招生名額36.83% 3月前

再者,因紀錄簿須記錄學生出缺勤等,使得南韓學生一天生活從早忙到半夜,壓力並未減輕。 議員指出,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超過8千5百個附議要求移除學習歷程檔案,教育局是政策的執行者,對各校實務推動狀況了解不夠深入,事發至今超過廿天,竟沒和各高中職校長開會座談,讓立意良善政策一再被誤解。 108課綱 學習歷程 民國108年以後,進入小學、國中、高中就讀的孩子,都適用108課綱,新課綱重視探索、思考和能力,這讓教學現場必須改變,否則就無法引導孩子成長。

108課綱 學習歷程: 臺灣時期

教育部於2014年(民國103年)微調國文及史、地、公民等高中課綱,本次課綱微調小組人員全部匿名、第一線執教的高中教師被排除在外、課程綱要成為鉅細靡遺的指導細則、中性字眼被含有潛在思維的主觀表述給取代、史觀主體的改變、臺灣史編序的大位移、以及消失的平埔族等爭議造成社會紛亂。 部分反課綱的高中生更密集到教育部抗議,於2015年(民國104年)7月23日深夜還發生學生夜襲教育部,衝進部長室,警方逮捕學生記者33人事件。 而108課綱實施後,有網路傳聞「新課綱出來了,完全去中國化,從商朝到隋唐只剩下短短四頁….疫情迫在眉睫,乘此時機趕緊推出新課綱,就沒人會去注意討論」,隨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證實為錯誤訊息。 教育局長楊振昇表示,市府配合中央108年課綱,請各校指導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主要目的為紀錄學習成果,鼓勵學生挖掘個人特色與潛力,透過每學年上傳資料,讓高三生升學時,能減輕一次整理大量備審資料的壓力。

根據教育部說法,學習歷程檔案的設計初衷,除了補足考試無法呈現的成果、減輕高三學生製作備審資料的負擔外,更期盼學生定期紀錄自己的學習表現,從中探索個人興趣與志向,進而將學習歷程檔案作為生涯定向的參考。 108課綱 學習歷程 回到教學第一線,老師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簡報能力,才能幫助學生做好簡報,但在聯考時代成長的老師 (與家長) 們,若非主動進修,否則鮮少有機會接觸到專業簡報訓練。 大學藝術科系向來透過術科考試,並搭配現場演奏、面試選才,較少參採書審資料,但為配合大學聯招規則,音樂系在新課綱三年後必採學習歷程檔案,占分至少一成,此舉卻讓各大學音樂系頭痛。

108課綱 學習歷程: 課程學習成果

全球太空時代來臨,期許藉由本計畫串起產業鏈,協助企業掌握太空產業趨勢發展與人才發展,厚實未來研發基礎及能量,加速打造完整產業鏈、奠定產業利基。 每到寒暑假,便是高中生爭相參加各式營隊、論壇的時刻,醫學營、培力營、青年論壇、模擬聯合國等等,數不盡的課外活動充斥生活周遭,適用108課綱的我們,在擠滿行程的暑假中,一邊追逐著豐富精美的學習歷程檔案,一邊似喘不過氣的在所謂「充實的高中生活」中尋覓學習的意義與樣貌。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長徐建國直指,許多人對課綱和考招制度有所混淆,誤會了108課綱原先的立意。

其中,在科博館空汙課程的帶領下,陳柏宇開始對相關領域好奇,著手展開自主學習的偉大藍圖,迎來意想不到的「巨大轉折」。 李瑞霖以自身選課經驗比擬,不同老師對探究實作課程的理解及準備,將決定學習歷程能否「端上檯面」。 像是曾有一堂課老師要求學生扮演候選人探索家鄉優勢,提出改變策略模擬選戰,但老師卻未深入教學生制訂政策、了解政治背後意涵,儘管課堂娛樂性質高,但他坦言學習歷程對社區高中更像是殘酷的「師資抽抽樂」。

由香港SEO公司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SEO服務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