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社大202010大優勢

這代表永和社大學員確實有「去政治化」的傾向,若要對社大學員結構產生更多的影響,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而每期用心費力安排的專業課程,在思考台灣民主發展課題上,師資都是一時之選,總是為學員帶來無限的啟發,也讓這個學習與思辨的過程,閃耀著知性的亮光。 經過第一期課程的摸索,我們抓到了課程的韻律節奏──每個週末整天的課程,強度太強,一個月一個週末的課程又太過鬆散、學習熱度會被稀釋;因此團隊檢討後,第二期起,課程週期調整為每個月兩次的頻率,每次上滿6小時。

步道行動教室有幸能持續至今,除了吸引人的設計外,也要感謝無私奉獻的資深社員及幹部,以及永和社大所營造出成熟的公共氛圍、完整的配套措施,讓社團經營者與參與者可以在綿密的支持網絡中,走出社團長遠的經營之路。 蘆荻社區大學則是觀察到清寒家庭家長工作忙碌,沒有時間買口罩,因此培訓志工與學校合作,與社區管委會合作開辦防疫口罩套教學活動,送給清寒家庭。 大約10年前,張品初接觸社區大學的課程,「我原來以為學習是『老師講學生聽』,但這裡在乎的是你的想法和態度,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的視角和觀點。」這衝擊了張品原有的學習方式,他不再只是待在教室守著書本學習,而是在參與實作的過程獲得新知。

永和社大2020: Tag: 永和

「其實我們一直在想,在疫情中還可以做哪些事?怎麼公共參與?」近期永和社大內部除了緊鑼密鼓投遞各項社區提案,希望補足辦學經費缺口,並例行揪集校內志工群、鄰校新中和社大夥伴召開會議,集思演練防疫措施外,更思考在社大的位置上,可以在社區做些什麼。 永和社大副主任張素真提及,不少熱門、精彩的課程,例如園藝、藝術等課程便在這波疫情中停開,許多精采的新課程也因無緣與學員相見,近乎全軍覆沒。 社大方除須一再往返與教師聯繫、修改課綱,也在需確保每位學員獲得最新課程資訊的情況下,反覆處理簡訊、電子郵件、line、官網等多管道資訊投放,耗費極高的行政成本。

永和社大2020

迄今永和社大學員數已較去年同期減少30%~40%,超過500人,停開課程20門以上,今年暑期班也確定取消辦理。 參加複審者需準備8-9 分鐘的教學演示(介紹課程理念、設計、教學方法等),於研討會當天發表。 研討會並邀請社大講師、社大學員與外聘委員,針對教學演示提出問題。 放眼世界,台灣獨一無二的社區大學發展已邁入 22 年,立法院亦通過《社區大學發展條例》,定調社區大學為「以提升人民現代公民素養及公共事務參與能力、協助推動地方公共事務、強化在地認同及地方創生、培育地方人才、發展地方文化、地方知識學及促進社區永續發展之終身學習機構」。 課程編號索引:1開頭為人文課程、2開頭為社會課程、3開頭為自然科學課程、4開頭為博雅課程(分生活、美術、音樂、肢體)、5開頭為DIY手作課程、6開頭為電腦資訊課程、8開頭為公共性社團、9開頭為語言課程。 新課與推薦課:學術課程可使用公共論壇集點抵免學分費,每兩點抵100元,最高可抵500元。

永和社大2020: 秋季班 221P01-實用越南語

課程包含三個部份:一是轉型正義議題的專業培力:台灣政治檔案的最新研究、戒嚴時期的法律問題、轉型正義國外案例、政治受難者現身說法等主題,邀請各領域專業者,齊力重建台灣認同與史觀。 二是工作坊,分組讓學員就不同世代的生命經驗對話,共同規劃歷史小旅行的路線與內容,導覽實務技巧及導覽演練……。 三是實地的走讀中正紀念堂,從戶外空間到堂體內部空間,團隊一遍一遍的解讀、解構其中的威權符號、威權象徵(見附件第2-5期課程表)。 例如,像轉型正義這樣高度政治性的議題,社區大學應該如何切入呢? 永和社大2020 在永和社大,我們曾經舉辦單場公共論壇或選擇相關電影進行放映,卻感覺蜻蜓點水、無法深入……那麼,到底這類議題在社大,可以如何發展?

,也算是為歷史補課努力,但多隨著講師不同的生涯發展停開課程便宣告結束,這個議題因此沒能在社大長期發展、長期影響。 本系列專欄由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簡稱全促會)向各社區大學邀稿編輯而成,每周固定上刊,全促會耗時一年時間拜訪全國社區大學,精選特色社大故事,社區大學發展至2018年已屆20周年,2018年9月~10月全促會將在台北艋舺、高雄鹽埕分別舉辦「社大20,做伙學習,翻轉地方」特展。 注意:本學期112-1期課程編號為「D1」開頭,下半部「C2」開頭課程為111-2期舊課程,僅供學員參考。 模式二 「混成」:以實體教學或實體同步線上教學為主,如遇政府公告停課或疫情升溫等其它不可抗力之因素,得調整為全線上教學。 首先,期待中央政府協助補貼辦校經費,包含社大工作者、講師人事費,以維持校務正常營運;其次則望地方政府面對疫情建立清晰的指引原則,盡快讓開學時程塵埃落定,並積極協助社大與所在學校溝通減降場租之事。 永和社大2020 素真副主任指出,開課時間一再遞延,除打亂了原先已安排好的一長列公共參與行動規劃,亦帶來經濟困難,其一是社大雖極力與所在學校懇談,在社大延宕開學兩個月的條件上予以減降場地租金,卻尚未能收到明確答覆,因此頗感壓力;其二則是社大內部有多半講師以此為正職收入,從這個角度來看,後續恐捲動更大的負面效應。

永和社大2020: 立德公益 線上講座–「老年失智症 與阿茲海默症」

會以「中正紀念堂」作為推動轉型正義的焦點,原因是它座落在台北市的精華區,每年有近 萬國內外遊客參訪,等於是台灣面向國際的窗口,照理應展示台灣重要的民主普世價值。 然而,這個空間、建築與陳設,至今仍然充斥著戒嚴時期黨國不分的符碼以及對蔣介石個人的威權崇拜。 而其歷史──清領時期是練兵場、日治是兵營,戰後初期則是陸軍司令部與聯勤司令部的所在地,都與統治威權發展環環相扣;轉變成「中正紀念堂」的過程更是直接無視公開徵圖評選過程與結果,由宋美齡一人定案。 永和社大2020 我們只會看見每到整點時間,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爭相圍觀「守衛」蔣介石銅像的三軍儀隊交接,並與獨裁強人巨大銅像開心自拍合影,實在是對台灣民主極端諷刺。 永和社大2020 ,感受到轉型正義議題需要民間力量的推動,選擇從促轉會離職,號召她各路朋友討論如何從民間著力,她初步構想是舉辦中正紀念堂和週邊不義遺址扣連的導覽活動。 而我,以在社大20年的經驗,直覺唯有組織社群才能持續運作,因此腦中浮現:一是以延續性的精采課程,吸引對相關主題感興趣的朋友;二是將課程和實踐行動相互結合,培訓成員成為共同工作的夥伴。

永和社大2020

「其實我們一直在想,在疫情中還可以做哪些事?怎麼公共參與?」近期永和社大內部,除緊鑼密鼓投遞各項社區提案以期補足辦學經費缺口,與例行揪集校內志工群、鄰校新中和社大夥伴召開會議,集思演練防疫措施外,更思考在社大的位置上,可以在社區做些甚麼。 時屆四月下旬,社區大學教室理應滿載讀書聲,然卻因眼前新冠肺炎疫情未息,全台社大遭受空前的辦學挑戰。 而迄今辦學已逾20年的老字號──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也未能倖免。 68歲的林桂秋也是在社大創校初期,看見社大的課程豐富、學員年齡層廣,可以廣泛接觸各議題,於是報名上課,後來加入了「生態保育社」,在新店溪畔的「福和濕地園區」做生態的復育。 20幾年來,林桂秋被參與生態保育的夥伴的精神感動,學習生態保育相關知識,周周去新店溪畔的濕地勞動,後來女兒結婚生子,她也帶著小孫子在生態豐富、蝶飛鳥鳴的濕地玩耍。 62歲的張品是「瓦磘溝願景社」的顧問,瓦磘溝是中和永和地區的母親河,許多產業聚落、人文風景,甚至街道名稱,皆因瓦磘溝而起,但今日的瓦磘溝卻成了人人掩鼻的臭水溝。

永和社大2020: NPOst 公益交流站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這句黑格爾的名言,也是永和社大的辦學精神;幸福不需捨近求遠,此地當下用心生活即是。 在永和社大的社團,他們落地生根,唱歌跳舞實踐著這樣的精神。 61歲的陳秀鳳則是「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的顧問,年少失學的陳秀鳳為了取得大學學位,在1999年社大創立初期就來就讀(後來社大並無授與大學學位),什麼類型的課都修了,第7年就修完課成為「永和社大畢業生」,但是陳秀鳳卻一直留在社大直至今天,並且帶領著「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發展出許多城市散步路線。 她認為,相較於台南、鹿港等文化古都,永和的確古蹟少,但是她相信每個人都有故事,真正珍貴的是人生活的痕跡,即便是家門前的小巷子也能說故事。 若如近期多位學者專家所言,瘟疫將轉為常態,人們應習慣與瘟疫共存的「半正常生活」。 首先,期待中央政府協助補貼辦校經費,包含社大工作者、講師人事費,以維持校務正常營運;其次則望地方政府面對疫情建立清晰的指引原則,盡快讓開學時程塵埃落定,並積極協助社大與所在學校溝通減降場租等事宜。

永和社大2020

轉型正義議題屬性具爭議性、政治性、小眾,但對民主社會發展卻是重要的功課。 尤其因為台灣歷史知識長期的斷裂,使得人們對歷史的認知並非基於「事實」,而是過往為黨國服務的「內宣」;目前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歷史檔案不斷地被挖掘整理出來,這門知識不斷更新,更需要有機會讓公民認識與思考,社區大學也有社會責任推動這樣的知識文化運動。 每月一次的小旅行,是對外的公民教育,希望促使人們共同思考轉型正義、人權價值與台灣民主發展的課題;每月一次的小旅行,也是對內的培訓過程,新進學員會有機會聽到各別導覽員的不同風格、不同導覽重點,從中學習、組織自己的導覽內容,也思考轉型正義、民主自由與自身的關聯。

永和社大2020: 生活中的化學(一):環保洗劑與保養品製作

多年來,這所佇立於瓦磘溝旁的地方學校,以「打造永續發展的生態雙和」為目標,致力營造人/土地相互連結的學習空間,鋪就一條鼓勵無數學員走向公共行動的學習之路。 而這樣一條由社大工作者、講師、志工所成就的美麗小徑,因應市府二度延滯春季班實體課程,除計畫性質的台北市歷史走讀、屬戶外活動性質的社區綠點尚如常運行外,其餘則不如既往熱鬧,甚至蒙上了一層令人擔憂的陰影。 永和社區大學步道行動教室(簡稱「步道社」),不單是一個走路、登山的同好休閒團體;而是一個關心步道環境、綠色交通、低碳友善的公共性社團。 為強化社團的公共參與行動力,以及發展志工專業,2016年步道社春季班,更引入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的「步道學」入門課程(12堂課),希望透過「步道學」實務與理論兼具的培力課程,以課堂專題、戶外踏查、實地手作、分享討論等多元課程形式,深化郊山守護的在地能量。 為引發更多社員的積極參與,每學期都會以某一個或數個與步道有關的主題,貫穿整個學期的課程規劃(例如:步道上的食與衣、步道上的動植物、輕量化、無痕山林守則、野外求生與急救…等)。

永和社大2020

或許就如黃武雄(2021:282)提及的社區大學怎麼發展新文化:「經線為『參與』,讓人參與公共事務,參與公共決策,緯線則為『學習與思辨』,讓人重新認識世界,思辨人存在的價值。參與使人激發再學習的動機,啟動價值的思辨……參與及學習,兩者相互辯證的機制,將激盪出新文化的活力。 如同過往社大開課經驗,當推出的課程內容專業豐富,加上適當的宣傳,果然吸引眾多學員報名,有媽媽、中學老師、自學工作者、退休人士,還有不少年輕朋友。 令人驚奇的是,居然有人遠從苗栗、桃園前來上課,顯現台灣社會仍存在對轉型正義充滿熱情的公民。 為了讓公共性社團有一個較平穩的發展基礎,永和社大除了調整選課制度外,也透過定期會議及「跨社團聯展」作為社團相互學習的平台。 社團聯展不只有展示,也由顧問及校外專業者組成「共振團」,針對社團發展困境及未來運作的具體行動方案給予提問與建議。

永和社大2020: 線上報名操作說明

、《學校在窗外》閱讀心得(黃武雄,2003,左岸文化:台北。)對於社大的理解與期許、關於教學的想法、對經驗知識與套裝知識的理解,以及對於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與想法。

永和社區大學即由黃武雄於1999年創校,至今已超過十萬人次來此學習。 2月25日,為使防疫工作更佳完善,社大方自行向學員公告延後兩週至3月16日開學,兩日後,配合市府防疫政策再延後至4月20日開課,4月6日,則又再因應市府政策,改至5月4日開學,並視疫情狀況滾動式調整。 然,4月20日,市府又再向社大端說明,因近期疫情不穩,對外將以5月18日為正式開學日,5月4日至18日期間則視各校狀況分流復課。

永和社大2020: 講師培力座談會-後疫情時期成人遠距教學經驗

永和社大及新中和社大採分工協力、共同分擔責任,週休二日,上班時間為下午3點至晚上10點,但有時會有上午或週六、日活動,機動調整工作時段及補休(每周工時40小時)。 永和社大主秘林家安認為,社大長期以來講求集體/實體的學習模式,很吃操作與互動,在不得不轉往線上的歷程中,挑戰不斷。 她表示,使用者資訊能力不一定跟得上,教/學兩端也總有「演獨腳戲」的彆扭,此外,如何製作能夠吸引學習者長時間集中的課程影片,也同樣是講師、工作者當前重大的技術課題。 期待作為社大串連平台的全促會能夠協助盤點可用資源、籌辦培力工作。

  • 尤其因為台灣歷史知識長期的斷裂,使得人們對歷史的認知並非基於「事實」,而是過往為黨國服務的「內宣」;目前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歷史檔案不斷地被挖掘整理出來,這門知識不斷更新,更需要有機會讓公民認識與思考,社區大學也有社會責任推動這樣的知識文化運動。
  • 各種行政工作慢慢地由社大工作人員分工到其他成員──包括報到、訂便當、課堂側記、轉發臉書等,除了帶組討論,工作坊也逐漸由成員分別認領,規劃設計內容及帶領工作坊的進行。
  • 注意:本學期112-1期課程編號為「D1」開頭,下半部「C2」開頭課程為111-2期舊課程,僅供學員參考。
  • 若如近期多位學者專家所言,瘟疫將轉為常態,人們應習慣與瘟疫共存的「半正常生活」。
  • 轉型正義,是站在普世的人權價值上,針對獨裁體制政治壓迫所進行的修復工作,是一個民主鞏固的過程;經歷38年的長期戒嚴,何謂民主、何謂自由,乍看不證自明,但其實是台灣社會極待補課、失落的一環──我們深深覺得,解構威權統治歷史,是重新思考公民與國家角色、是民主深化的必要工程。
  • 在永和社大的社團,他們落地生根,唱歌跳舞實踐著這樣的精神。

坐落在永和的社區大學,長出了許多「永和專屬」的社團,像是:瓦磘溝願景社、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生態保育社等等,這些社團保留了隱身都市叢林的人文資產、記錄了城市失去、流傳或重生的歷史。 永和社大2020 在過去資源匱乏的年代,只有少數人能上大學,許多有心向學的朋友,只能被拒於門外。 在台灣各地興辦與在地連結且不設入學門檻的社區大學,這樣的構想源自於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的倡議,歷經波折,社區大學由一所到全台灣八十七所,成為台灣的特色。

永和社大2020: 秋季班公共論壇-投資股票市場應該知道的事

每一期課程結束,我們會邀請特別投入的學員加入工作小組,工作小組運作模式因此逐漸周全:每次課後,工作小組會匯整當日課程效益,分享彼此心得與參與成員狀況,同時確認下一回課程的進行細節與工作。 各種行政工作慢慢地由社大工作人員分工到其他成員──包括報到、訂便當、課堂側記、轉發臉書等,除了帶組討論,工作坊也逐漸由成員分別認領,規劃設計內容及帶領工作坊的進行。 課程規劃鎖定以培訓「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導覽員作為主軸。

3月初,永和、新中和社大兩校集結「玩布手作」、「衣起玩布趣」、「舊衣改造」班級,徵集多台縫紉機,組成「口罩社區隊」,製作、義賣近500份布口罩,並在徵詢鄰近耕莘醫院、雙和醫院人員的需求後,以義賣所得購入材料,邀請「水噹噹手作皂工坊」製作逾500罐護手霜,送給兩間醫院。 不少加入贈送行列的成員,都對自己能在關鍵時刻出一份力,而感到心暖無比。 素真副主任指出,開課時間一再遞延,除打亂了原先已安排好的一長列公共參與行動規劃,亦帶來經濟困難。 一方面,社大雖極力與所在學校懇談,在社大延宕開學2個月的條件上減降場地租金,卻尚未能收到明確答覆,因此頗感壓力;另一方面則是社大內部有多半講師以此為正職收入,從這個角度來看,後續恐捲動更大的負面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書法班學員還有一位甫於去年11月26日當選的永和區桂林里新科里長盧宣蓉,她也在餐會中向馬老師承諾,推廣書法寫作將列為未來的里辦新業務,讓更多有興趣的里民浸淫在書畫藝術中。

我們將以永和社大「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的社群為例,進行分析與分享。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社區大學以防疫為重,在延後開課期間,為防疫做最嚴謹的準備,並投入公益社區服務及發展線上防疫課程,讓公民行動不中斷。 永和社大2020 〔記者陳心瑜/新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延燒,新北市全市社區大學今年度春季班延至4月中旬後開課,並視疫情狀況再行評估調整,停課期間,新北市教育局也專案補助社區大學,推動防疫公民行動及線上防疫課程。 眼前開學遙遙無期,首當其衝便是學員、老師的嚴重流失,迄今永和社大學員數已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30至40,逾500人以上,停開課程20門以上,今年暑期班也確定取消辦理,而前述數據,也相當可能因多數師生觀望疫情脈動而持續上攀。 永和社大2020 永和社大副主任張素真提及,不少熱門、精彩的課程,例如園藝、藝術等課程便在這波疫情中停開,許多精采的新課程也因無緣與學員初相見而近乎全軍覆沒,社大方除須一再往返與教師聯繫、修改課綱,也在需確保每位學員獲得最新課程資訊的情況下,反覆處理簡訊、電子郵件、line、官網等多管道資訊投放,耗費極高的行政成本。 另外,也因為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具高度爭議性,進行課程與導覽都易遭遇反挫。

「歷史小旅行」社群雖然很小,但是實踐的行動動能卻超乎我的想像──每月一次公開對外的導覽,出版轉型正義版本的導覽摺頁,爭取成為「中正紀念堂」官網並列的導覽行程,提出對「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的芻議……。 雖然力量薄弱、有限,但仍感受民間力量推著議題向前的鼓舞,這樣的實踐行動,讓夥伴與我自己都有著滿滿的動能,感受到社區大學可以施力發揮的空間可寬可廣,也感受到自己可以貢獻一份力量投身深耕民主,形成台灣新文化的過程中。 美娥是來自桃園的國中歷史老師,不只是小旅行的課程用心用力,任何地方有相關的講座、課程、研討會,她幾乎每役必與,她說:「在年過半百後,仍能持續更新、研究台灣史,並且能以自己的專業解說導覽民眾所不知道的台灣史,實在是件驕傲自豪的事。 哲學家兼作家GeorgeSantayana說過:那些不能銘記過去的人,註定要重蹈覆轍。

永和社大2020: 永和社區大學聯絡資訊

她表示:「課程不只有知識、使人有更多了解而已,還有能去做、去執行、實踐的機會,對於想參與公共事務的一般民眾來說,是很棒的機會!這整個歷程對我很重要啊…… 2020年3月,「中正紀念堂歷史小旅行」開始公開對外導覽,以每個月一次的週期,正式上路。 (2-3人)負責招生及課程各種行政事務;幾位第一期的導覽員,除了接受外界的預約導覽,也同時成為後面幾期課程的帶組員。 ,第一期課程很快地安排出來(見附件1);透過促轉會的協助,也向中正紀念堂租借場地,完成整個招生的前置作業、時程規劃。

轉型正義,是站在普世的人權價值上,針對獨裁體制政治壓迫所進行的修復工作,是一個民主鞏固的過程;經歷38年的長期戒嚴,何謂民主、何謂自由,乍看不證自明,但其實是台灣社會極待補課、失落的一環──我們深深覺得,解構威權統治歷史,是重新思考公民與國家角色、是民主深化的必要工程。 模式三 「實體」:以實體教學為主,如遇政府公告停課,待教學場域開放後進行實體補授課或視班級狀況調整。 新店崇光社區大學則結合醫院辦理多元醫護諮詢及經絡拳等運動,加強長者防疫觀念外並增強抵抗力;板橋社區大學則召集志工進行社區防疫培訓,投入社區與校園防疫。 為了集結更大力量改變城市面貌,他們和不同的社團合作,成立「瓦磘溝願景促進聯盟」;和永和的獨立書店共同創作繪本,邀請孩子來聽故事。 社團成立近5年,這兩年水利局在做政策規畫時已經會諮詢「瓦磘溝願景社」成員的意見。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