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影評10大著數

即便《大佛普拉斯》講的不是你,但電影確實是為你而拍。 如果佛說的眾生平等是真的,那麼自然應該去試試看一次和菜埔與肚財手牽手心連心的滋味是怎樣的? 而這很可能才是真正實踐台灣人情味再出發的鏗鏘第一步出路。 所以《大佛普拉斯》的大佛自然也沒有那麼簡單,在笑鬧的膚質形式底下,祂等的是你我見佛不是佛的看片境界。 劇中,莊益增和陳竹昇所飾演的的菜埔和肚財偷看行車記錄器看到拉撒咪呀,心理負擔大於是尋求神佛幫忙做濟改,想不到換來的是一場瞎折騰,就連沒生意的中正廟也放生他們,簡直是被遺棄到世界的最邊緣境界。

  • 悲哀的也是,這些「生而下流」的男人,面對社會上的不公不義,終究只能輕聲祈禱我佛慈悲。
  • 電影裡的兩個底層小人物菜埔(莊益增飾演)和肚財(陳竹昇飾演),透過他們沒錢的黑白人生,偷看老闆黃啟文(戴立忍飾演)的有錢彩色人生。
  • 一種新型態的影像出現,似乎也帶出了更多不同的觀點與解釋,甚至不相關的人也能夠參與討論、吐槽。
  • 這些一輩子無法翻身的社會邊緣人,人生不就是這樣徹底的黑白嗎?
  • 在《大佛普拉斯》將會透過黑白與彩色的影像語言,帶出故事的另一面嚴肅議題,反思現今的種種不合理現象。
  • 觀影時不時捧腹大笑,但最悲傷時卻哭不出來。

是每天騎車路邊擦身而過的資源回收工作者的背影? 或者是夜歸時才注意到的那個總盯著電視看的對街社區夜間警衛? 是每個鄰里街坊上難免會固定出現的晨起午後遊蕩者? 還是式微但仍堅持坐在那裡乏人問津的雜貨店店員? 那些我們平常一點都不想關心對方生活過得怎樣的人物,這次作為電影主角、躍上大銀幕在跟觀眾say hello,他們台味台得很親切,黑白片與尋常生活細節、五四三的互動對話基本上與所有台灣人都沒有不同,你甚至說不上來平常為何要對他們視而不見。

大佛普拉斯影評: 《大佛普拉斯》- 台灣社會的價值解構

悲哀的也是,這些「生而下流」的男人,面對社會上的不公不義,終究只能輕聲祈禱我佛慈悲。 全片黑白呈現,第一次出現彩色畫面就是他們在偷窺老闆的監視器,當時心裡還著實納悶,想了一下才明白。 這些一輩子無法翻身的社會邊緣人,人生不就是這樣徹底的黑白嗎? 從他們的視角,窺探有錢人家的人生,酒池肉林開著賓士,才是彩色卡勒佛的。 老實說,那些糟糕的人就算倒了,台灣也不一定會好。 在《大佛普拉斯》的最後,菜埔的老闆GG,菜埔從主要正職上失了業,他變成了肚財,只能撿撿破爛,生活顯然更壞了。

它拍出了底層社會的人,卻又超現實,因為只有肚財看得見釋迦,認識肚財的只有菜脯,菜脯也只有肚財一個朋友。 我想到《紐約哈哈哈》裡女主角法蘭絲哭窮時被室友嗆「妳不算窮,真正的窮人聽見妳說『自己快窮死了』是會生氣的。」、也不禁想起《人生剩利組》裡班史提勒所飾演的NGO老闆因為沒有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而兀自悔恨著。 像那些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生命狀態多麼讓人感到熟悉? 當電影裡的故事講的是我們自己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得順暢滿地椅子供我們拉來一屁股對號入座下去,屁股還會像捷運上一個人下車換自己接著坐下去時感覺暖暖的。 但是《大佛普拉斯》並不是這樣的一部電影。 《大佛普拉斯》裡面充滿了一堆角色,但裡面沒有一個會是我們想成為的那種人。

大佛普拉斯影評: 影評

菜脯、肚財平常木訥,但難兄難弟不聊神佛,鬥嘴也有趣。 因此片中當林美秀演的師姐和陳以文演的高委員在大佛前的針鋒相對,滿口有佛但口下無情。 菜脯和肚財在堆滿佛像的工廠裡卻從不看佛。 倒是肚財撿資源回收時,看過一個體型福態的人。 只有肚財看得見他,但他雙目低垂,貌似失志,宛如絕望,那是一場魔幻的會面。

莊益增和陳竹昇各別飾演菜埔和肚財,平日無所事事,生活唯一的確幸就是每晚偷偷躲在菜埔工作的警衛室偷「聽」老闆的行車記錄器,而這也是全片唯一以彩色畫面呈現的部分。 「有錢人的生活就是彩色的,窮人的生活就是淒慘一片黑白」為片中兩人對行車紀錄中影像所下的註解。 不過雖然菜埔的老闆 Kevin 日夜風流、看似瀟灑,我們從觀眾視角看到關於他的故事依然是黑白。 電影裡的兩個底層小人物菜埔(莊益增飾演)和肚財(陳竹昇飾演),透過他們沒錢的黑白人生,偷看老闆黃啟文(戴立忍飾演)的有錢彩色人生。 《大佛普拉斯》很有創意異想的以「行車紀錄器」的眼,來看社會百態的醜陋,行車紀錄器有什麼好看的?

大佛普拉斯影評: 電影神搜

今(22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出面緩頰,衛福部長薛瑞元也已「知道分寸」停息戰火,郭台銘則跟上節氣貼上湯圓一文,回應紛擾,同時誠心希望「好事發生」。 那一頭法會大亂,但這一頭我見到的是肚財肉身已捨,見性成佛,要好友們送行至此,勿再牽掛。 菜脯的眼中始終沒有那些神佛,他只有一個朋友,所以他終究還會回到已成廢墟一片的葛洛柏,看看肚財帶給他的雜誌。 觀影時不時捧腹大笑,但最悲傷時卻哭不出來。 大佛普拉斯影評 肚臍生命的結束,處理得快速、輕描淡寫、甚至像場鬧劇(至少還有個人形)。

  • 但這真是今年台灣電影的奇葩,它拋開了pure cinema,不走規矩,卻在情感上重擊了我。
  • 在整部片中,包括拾荒人肚財、夜班警衛菜脯、超商零工土豆(納豆飾)、流浪漢釋迦(張少懷飾),他們都沒有使用真實姓名——這多少是因為,窮人總是努力避開與國家機器可能有的任何牽連。
  • 今(22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出面緩頰,衛福部長薛瑞元也已「知道分寸」停息戰火,郭台銘則跟上節氣貼上湯圓一文,回應紛擾,同時誠心希望「好事發生」。
  • 黃信堯導演入圍本年度金馬獎最佳影片10項大獎的《大佛普拉斯》,有一個超現實的片名(短片《大佛》改拍成長片,像iPhone一樣加上「+」plus,諧音「普拉斯」),卻令人實實在在地悲憤。
  • 全片黑白呈現,第一次出現彩色畫面就是他們在偷窺老闆的監視器,當時心裡還著實納悶,想了一下才明白。

小女子小小淺見,覺得「大佛」可以直白解釋是信仰,也可說是超越一切信仰的價值觀,當科技已來到「AI智慧物聯網」的現在,若心中根深蒂固深信的「一切」(包括自己)不知不覺崩壞節節敗退,該如何自處? 尤其喜歡《大佛普拉斯》片尾開放結局,不為世間非黑即白灰色地帶究責給出答案,因為歷史長河大都隨著時間模糊對錯絕對值,回歸反思內心深處想要追尋的是什麼,那是每天重新來過,每天都很需要努力調整的人生大哉問。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畢,現為台灣影評人協會會員。

大佛普拉斯影評: 電影相關文章

一邊法會現場宛如怪談現場,妖風四起,佛像裡敲出怪聲。 一邊(應該)是肚財為了菜脯要照顧老母,無牽無掛卻良知未泯的他去報了案,最後道死於溝渠。 渠上長鏡頭道盡肚財一生,那是天地不仁。 導演化身啊堯的隨片講評,口音親切,因為他說,我才知道冷得推不開的咖哩飯,原來是便利店過期丟掉的微波食品。 不是行車紀錄器拍到的啟文兄,或者肚財的家怎麼跟護國法會的空間設計這麼像。

大佛普拉斯影評

正如片中所提,「工商社會,時間有限」。 大佛普拉斯影評 當我們現今普遍追求速成的成果,不問過程,或是眼不見為淨的心態。 「拜佛」的目的似乎也逐漸的失焦,失去了實質意義。 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綜觀到一尊佛像從製作到完成,以及製佛像的工廠周邊所發生的大小事,其實就像是透過佛像,側寫了這個缺乏互相關愛的社會氣氛。 不論是希望追求什麼樣的愛,肉體或是心理,或許在「拜佛」的另一面,我們需要的是更多關注與用心,而不是看到這些生活髒亂,滿口粗話的人便劃清界線,讓社會階層的鴻溝更大,更難以跨越與突破。

大佛普拉斯影評: 電影神搜

曾任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台北電影獎媒體評審、北影部落客評審、痞客邦金點賞十大最佳娛樂部落客,專欄文章暨聲影散見於台灣各媒體平台。 因為,《大佛普拉斯》就是我們在台灣成長過程與生命的其中一部分,不論你喜不喜歡,祂就在那裏,只是被大家選擇長年以來置之度外。 所以導演黃信堯請出一尊大佛,將之整套包裝入肚,重新上架。 另一批則是生活多采多姿就連行車記錄器拍到的都是彩色的達官顯要,他們在酒池肉林裡交陪應酬拉關係,官商勾結談出了大把中飽私囊的好生意,連秘密車道裡香豔刺激的一場性愛戲都只是生活中的點綴而已,你知道,就算他們生活過得再爽,你都不屑。 第一次看完《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 的當下,我內心萬般羞愧,彷彿臉上被散了好幾巴掌、臉皮暗自發疼。

不可逾越自己的身分,這是底層的生存之道。 故事裡有一位男人,出於艷羨而打破階級界線,試著去窺伺上方那個富裕美好、色彩繽紛的世界。 但是這個男人也因之不明不白丟掉生命,好友菜脯雖然疑心也傷心,但他沒辦法為了肚財的死亡做任何事情。

大佛普拉斯影評: 《大佛普拉斯》- 台灣社會的價值解構

一種新型態的影像出現,似乎也帶出了更多不同的觀點與解釋,甚至不相關的人也能夠參與討論、吐槽。 大佛普拉斯影評 在《大佛普拉斯》將會透過黑白與彩色的影像語言,帶出故事的另一面嚴肅議題,反思現今的種種不合理現象。 不論如何,《大佛普拉斯》的故事,聚焦在這群在社會底層掙扎的小人物,並完整勾勒了這些人們平日不亂循環又毫無趣味的苦悶生活。

大佛普拉斯影評

縱使我們在這個看似自由、平等的社會上生活,但事實上權力仍集中在少數人身上。 而當我們看到這群握有權力的少數人極度揮霍、浪費的景象,在對照到這些生活苦悶、尋找小確幸的族群,難道罵個粗口的一點點奢侈也不能嗎? 而片中不斷突破第四道牆的導演旁白,與觀眾對話的方式,加上黑白與彩色之間的拍攝手法,拉近了觀眾與影像世界的距離,讓整部電影親切感十足。

大佛普拉斯影評: 電影相關文章

但沒想到肚財竟然不服管教,這下子警察大人的面子往哪裡擺,只好奉上一頓老拳,順便以妨礙公務罪名帶回派出所。 看完黃信堯導演新作《同學麥娜絲》,如果意猶未盡,那麼可以帶幾罐啤酒、一包舊名「長壽」的GENTLE香菸,回到受薪勞動者早已習慣的狹窄租屋處,然後在串流平台上打開獲獎無數的「前傳」《大佛普拉斯》。 該片是隱喻鮮明的苦澀黑色喜劇,無聲控訴這個吃人的階級社會。 肚財一直是個不被社會理解無法大聲講話的人,只有偷跑到警衛室對值班菜脯大小聲時,才能享有短暫奢侈的丁點自信與氣勢,同樣沒好到哪去的菜脯,只有和肚財作夥打開行車紀錄器影像檔,共同望向電腦小螢幕,兩人眼裡黑白世界才會灑上色彩。

大佛普拉斯影評

當某一種事情能夠讓他們像是能夠與上層社會產生連結,電影劇情便發生有趣的變化。 而《大佛普拉斯》中的大佛,似乎也帶出了這尊莊嚴的佛像,沒有表情的樣貌,看透芸芸眾生的眾多紛紛擾擾。 除了無奈地呈現這世間的不公不義,也透露了導演在觀察社會現象的敏銳度,精準地運用在角色設計上,實為巧妙之處。 《大佛普拉斯》裡的幾乎每一個角色都很具體,包括游安順所飾演的警員即便心知肚明嫌疑犯是誰卻也只能悻悻然說一句「哄幹隨郎」了事。

大佛普拉斯影評: 影評

所以服用完《大佛普拉斯》最大的副作用,大概是我心中油然而生有的沒的「人與神」、「人與人」那樣不對等,以及無法對等的反諷況味,直至回家路上和隔天甦醒,都還埂在胸口久久沒能散去。 大佛普拉斯影評 在《大佛普拉斯》裡,塑造著有錢與無錢的兩個階級,「沒錢」、「沒背景」就無法在台灣社會立足,說來尖酸,卻也是不少人到社會打滾多年後的無奈與怨歎。 電影的菜埔白天打零工,晚上在葛洛伯文創藝術擔任夜間警衛,到了深夜的重要事,就是幫老闆黃啟文開大門,他的好友肚財則是撿破爛為生,每晚不時來菜埔二坪大的空間做老大,聊是非。

但片中有兩個謎樣的角色,將黑白的《大佛普拉斯》染上更奇幻的色彩:一個是張少懷所飾演的流浪漢釋迦,一個是電影劇組司機阿智大哥所飾演的失意的人。 肚財是釋迦在村裡唯一的朋友,但他很沒用,當肚財被警察壓倒在地逮補時,釋迦就只是在旁邊看著,愛莫能助;當肚財生命有了危險的時候,釋迦默默地感應到了,仍一聲不吭;當肚財死了,釋迦捧著肚財的骨灰,一樣沒有講話。 而在肚財在吃生命中的最後一餐(會面菜)之前,他去了不常去的廢墟裡撿回收,遇到一個不發一語的失意的人。 某種程度上,肚財、釋迦和失意的人,他們是三位一體的,對於繁華世事感到強烈的無能為力,用最環保、卑微如塵的姿態在活著,儘管如此,都還不一定有活路可走,只因一不小心擋到過了誰的閉路或財路。

大佛普拉斯影評: 影評

也許是對於底層階級來說,世界總有太多不可知,因此,「無法理解」是本片除了階級批判以外的第二主題。 跟台灣新浪潮、寫實主義電影傳統不太一樣的是,《大佛普拉斯》拒絕讓鏡頭看穿「真實」,對於困頓的生命現場來說,解答或真理,都太過奢侈。 當護國法會膜拜大佛的蠟燭,在密閉空間無預警被不知哪來的風熄滅,全場木魚聲突然止住傳來不明聲響,電影劃下了句點。 故事雖然結束,但影格之外,會因著他們劇中故事(我們現實人生)谷底之際的小確幸開心,會為了他們(我們)滿佈荊棘無處渲洩的憂愁難過。

大佛普拉斯影評: 《大佛普拉斯》- 台灣社會的價值解構

在電影最後,製作組字幕的中間還有一小段後續。 大佛普拉斯影評 不知為何,啟文的藝術中心已經變成一片狼藉的廢墟。 菜脯慢慢走進廢棄的警衛室,東翻西找肚財所留下的色情雜誌——對於尖銳無比的階級分隔現實,最好「不要去看」、「無從理解」,還不如多翻翻小黃書中的美麗裸女。

大佛普拉斯影評: 電影神搜

好似導演不忍觀眾的心情結束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所以最終一幕給了他一些懲罰,讓大家情緒有點慰藉胸口不那麼鬱悶(所以我才覺得多了)。 大人物天天仰望著大佛,內心卻是無比骯髒,對比著肚臍雖然自己都吃不飽了,竟對於一個落魄的壯漢還有憐憫之心。 小人物們,沒有一個有真正的名字,菜埔、肚臍、釋迦、土豆,反觀黃啟文高委員等,有頭有臉有名有姓的,主角們正是那一群沒有人在乎,連名字也不重要的人。 特映散場路上開心巧遇好久不見影人前輩聊了起來,此時路邊貨車響起喇叭聲很刺耳,他說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司機很沒禮貌,但看完《大佛普拉斯》後,卻覺得或許他是被逼急趕時間的關係才這樣,在沒嚴重影響大家的狀態下,也就不用太苛責他了。 只是,這款放眼望去的繽紛亮光就是天堂嗎? 躲在邊緣角落相互取暖苦中找樂,執意打開潘朵拉盒的他們,為調劑生活無礙他人放肆的一點貪慾,反倒害自己成了好奇心殺死貓的感傷代表,猶如故事開場喪葬樂般,他們不自覺漸漸為自己演奏出一首荒腔走版的小人物悲歌。

對底層的人來說,偷窺上層的彩色世界,是養眼有話題的。 導演欲表達的主題呼之欲出,本片竟然還是一部喜劇片,凸顯我們所處的這社會到底有多荒謬。 然而,即便你沒有領受到《大佛普拉斯》與台灣社會息息相關的面向,片中對於市井小民悲哀的描寫想必也能引起你的共鳴(或是意會到底層人物的生活竟是如此),你從未關心過鄉村警衛、或是撿垃圾的人平常到底有什麼樂趣,直到你看了《大佛普拉斯》。 黃信堯導演入圍本年度金馬獎最佳影片10項大獎的《大佛普拉斯》,有一個超現實的片名(短片《大佛》改拍成長片,像iPhone一樣加上「+」plus,諧音「普拉斯」),卻令人實實在在地悲憤。

大佛普拉斯影評: 電影相關文章

我們可以注意到,每當肚財大聲「指導」菜脯,如何使用電子記憶卡、大老遠帶來黃色書刊、從便利商店幹來免費晚餐……肚財表面上的暴躁碎念,恐怕是一種「我其實很懂社會」的驕矜,用來撫平現實人生的種種不自信。 在整部片中,包括拾荒人肚財、夜班警衛菜脯、超商零工土豆(納豆飾)、流浪漢釋迦(張少懷飾),他們都沒有使用真實姓名——這多少是因為,窮人總是努力避開與國家機器可能有的任何牽連。 這也是為什麼,在故事結束,肚財出殯時,朋友們抱怨找不到任何相片來當作遺照,「連一張證件都沒有」。

大佛普拉斯影評: 《大佛普拉斯》- 台灣社會的價值解構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