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硬碟機殼10大分析

依我之前工作經驗來看,地震過後硬碟會壞、突然斷電硬碟也會壞,不停運轉中的硬碟最怕的就是運轉失衡,雖然家裡的電腦也常常直接斷電,台灣地震也不可免,我只能說硬碟沒壞只是運氣好,不代表不會受到影響。 多硬碟機殼 不知道現在大家若採購NAS硬碟會選哪款,可否給建議讓小弟參考看 … 但關於NAS 專用HDD好壞與穩定性,版上似乎討論的比NAS機器少很多。

多硬碟機殼

早期的戴爾電腦,尤其是使用Pentium II與Pentium III的型號,使用一種專屬的電源接腳方式。 外觀上電源接頭與標準的ATX類同(事實上也可以插進標準的電源供應器),接腳的定義卻並不相容;除了電線位置變更以外,使用某一電壓的電線數目也有所變化,令針腳不能輕易再行變更與改裝。 最新的ATX12VO規範,電源供應器僅輸出12V電壓,主接頭由24-Pin精簡為10-Pin,並沿用ATX12V 2.x的CPU接頭和PCIe接頭。 ATX電源供應器是通過主機板的開關來操作,理論上,只要將ATX插頭中的綠色電線接頭(開關訊號)與任何接頭中的黑色電線(接地)連接,即可以在不使用主機板的情況下開啟電源。

多硬碟機殼: 多硬碟 機殼

舊式的AT電源供應器,使用兩個形狀相似的插頭連到主機板,由於易於錯接,主機板很容易會因為短路而受到永久損壞。 多硬碟機殼 ATX則使用一個具方向性的插頭,反方向時不能插入主機板,此防呆設計免除損壞主機板的風險。 另外,ATX也提供一個3.3伏特的電源,主機板因此無須再使用其他的電源來「間接降壓」取得3.3伏特電源。 一些最後期生產的AT主機板,也同時支援AT與ATX的電源供應器。 ATX的電源供應器,並不直接連到電腦的電源開關,因此電腦可以通過軟件關機。 不過,部分的ATX電源供應器,背面具有一個手動開關,容許使用者將電腦完全關閉;電腦在此時將不會得到任何電力。

大概從2018年開始吧,機殼的主流設計變成了壓克力側透+RGB燈光,而最近有非常多的機殼為了要美觀都改成玻璃側透+RGB燈光,反而是素面(無RGB)的機殼越來越少了。 至於2000元以上的機殼嘛,一般組裝真的比較少用,但通常是有特殊的需求,例如「靜音機殼」,或是目前很流行的「RGB」、「玻璃側透」機殼等等,那2千以上機殼就很常見了。 約在1000~2000元之間剛剛好,這個等級的機殼鋼板不會太薄,通常會有原裝後風扇,有些還會標配前後風扇各1,這種更好。 所以散熱的問題要「看情況」,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前1+後1,這是一定要的,如果擔心不夠,那就是前2+後1,這樣肯定也夠了,沒有必要在追求過多的風扇。 注意:N400顯卡最多支援到31公分,但有一些RTX3070以上高階顯卡長度可能會超過31公分,這一點要注意。

多硬碟機殼: 電腦王網站地圖

以前ATX的機殼俗稱三大五小,三大是指能裝三台光碟機,五小是指能裝五顆硬碟,但現在新款的機殼很多都已經取消5.25吋光碟機的位置了,這一點要注意。 太重要啦,我們買電腦基本上希望最少用三年,最好用五年以上,但散熱不佳的電腦,通常撐到三年左右就會開始不穩定了,會開始有莫名奇妙的故障狀況,例如:開機沒畫面、突然當機、突然重開機等等。 機殼要買哪一種款式見人見智,看個人喜好,我個人是喜歡一般型就好,不要側透,不要RGB。 電腦如果有RGB燈光,你晚上掛機睡覺你就知道痛了,整個房間閃啊閃的。 也就是說,這位客戶如果是組最新的第12代,要特別注意一下主機板,要特地找有支援6個SATA硬碟的板子才行。

  • 基本上,機箱後面有一塊可以拆下的鐵片,稱為「輸入/輸出背板」,開孔的形式與主機板上的介面對應。
  • 機殼最少都要有一個後置風扇,建議是前後風扇各1(前吸後排),因此在挑選機殼的時候建議挑有原裝前後風扇的機殼你會比較省事,否則你只要自行加裝散熱風扇。
  • 配備具可編程 RGB 功能的風扇,可與支援 ASUS Aura 的主機板完美搭配。
  • 主機版的 24PIN ATX 和 8PIN CPU 電線可以從背板拉至主機板,而顯示卡的 PCI-E 電線則可以從鐵殼的理線孔出線。

這塊輸入/輸出背板,可以因應不同的主機板而加以替換,事實上,市售的主機板也包括一塊對應的輸入/輸出背板。 此外,也有一些特別設計的背板,容許舊式的AT主機板,安裝到ATX機箱中。 然而也有廠商成功開發SFX-L的電源供應器,尺寸為125 × 多硬碟機殼 63.5 × 130 mm,長寬和螺絲孔位與SFX相同,深度多30mm,因此能提供五六百瓦以上電力和容納120 mm風扇,但價格就比同瓦數ATX電源貴上不少。 通常有4檔電壓(+5V、+12V、-12V和+3.3V)SFX電源一般不提供-5V電壓,不過對於目前電腦來說影響不大,因為實用-5V的ISA插槽已被淘汰。 實務上由於空間縮小能放入的零件受限,所以能提供的瓦數都不高。

多硬碟機殼: Cooler Master 超專業玩家級 COSMOS C700P 機殼,狂塞11顆硬碟

下置電源需注意底部腳墊的高度,要高一點比較好,或是您可以買一個附輪主機架。 多硬碟機殼 如果你的電供超過16公分,有一些新款的機殼(如上圖) 電供空間並不大,可能會裝不進去,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如果你一定要選擇玻璃側透機殼,請選擇玻璃四週有鐵框包覆的設計(如上右圖),這樣的好處是玻璃比較不容易破,比較安全。

多硬碟機殼

CS330不但能夠安裝大量硬碟,還具有快速抽換的功能,對有大量儲存需求的美工、影片工作者來說相當方便,很適合創作者參考。 如果使用者對硬碟的需求比較大,能夠透過硬碟架額外安裝4組3.5吋硬碟,若沒有那麼大的需求,則可拆下硬碟架,並安裝33.6公分以內的顯示卡,具有相當擴充彈性。 多硬碟機殼 熱機可以進行,但熱機完後硬碟內資料會刪除並且多需要3個工作天以上,若未購買正版OS,則您收取電腦時的硬碟裡會是完全回覆空白狀態的。 因為INTEL的設計將腳位歸於主板插槽中,特別容易使針腳歪掉,所以出貨一律會幫客戶安裝CPU+風扇,如果不同意請下單的時候跟客服特別備註。

多硬碟機殼: 多硬碟機殼知識摘要

它能控制四組的機殼散熱風扇,並在機殼周圍建有降噪音通風口,提供最有效率的冷卻風流。 答:你都要組到這種規格了,價格就不是重點了,主要還是要看機殼是否有支援上方360mm水冷,而且機殼肯定是越大越好,特別是上方的空間要夠大,這樣才不會卡到(主機板或風扇)。 多硬碟機殼 注意:目前新款的機殼大都沒有光碟機的空間,而且通常有玻璃側透,有一些還會原裝RGB風扇,這一點請注意。

多硬碟機殼

沒差吧,電腦能開機能用就好,但幾年之後我發現沒加風扇還真的不行(機殼內熱氣無法有效排出),因此最少要在後方加裝一個8cm的風扇。 又過了幾年之後,我又發現其實後方風扇還不夠,前方風扇也要,為何? 另一個例子就是風扇和 LED 燈的電路板,可以整合機殼上所有風扇和 LED 燈,這樣只需插上一組 SATA 電源線,就可以供應所有電源,不需要一個一個分別安裝,可以省下很多麻煩。 如果想要安裝額外的 2.5 吋硬碟的話,電源供應器的鐵殼有 4 個螺絲孔,可以安裝 1 台 2.5 吋硬碟,然後主機板後面的背板也有專門用來固定 2.5 吋硬碟的扣具,可以先將硬碟裝到扣具然後再鎖到背板上。 雖然背板有 2 組扣具,不過其中一組被前置 I/O 面板跟風扇的中控電路板占走,所以其實只能安裝 1 台 2.5 吋硬碟。 因為 COSMOS C700P 的尺寸相當雄偉的關係,所以能夠支援的硬碟安裝數量也是非常驚人,它的硬碟安裝區域採用類似機架的設計概念,可以先將 2.5 吋或 3.5 吋硬碟裝在硬碟框上,然後再將框鎖到機架上。

多硬碟機殼: Antec 安鈦克 P101 Silent 3.5 HDD 多硬碟 光碟機 防塵網 靜音機殼 隔音棉 E-ATX 機殼

一些舊的電源供應器,可以用這種方式為電腦以外的裝置供電,不過改裝時,則需要留意電源供應器的最低負載需求。 到了2000年,顯示卡的電量需求大幅上升,一些高價顯示卡的電量需求,更超越了AGP與PCI Express的供電能力,因此高價顯示卡也開始備有與硬碟機電源類似的接頭,以取得額外的電力。 2004年以後生產的PCI Express顯示卡,更開始使用一個標準的6針或8針接頭,從電源供應器直接取電。

機殼與電腦的性能好不好沒有關係,但機殼與電腦耐不耐用很有關係,為何? 好的機殼散熱佳、電腦比較不容易壞,另外好的機殼在後續的拆裝維修時也較容易。 總結一下,如果你要裝3顆以上硬碟,你在挑機殼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現在新款的機殼支援三顆以上硬碟的很少很少。

多硬碟機殼: 電腦玩家的大玩具

模組化設計,主機板托盤可依需求自行定位,也可作為獨立測試平台托盤。 您可自行重新定義三種不同的高度,或倒轉放置於左側板降低元件高度避免散熱風流干擾問題,支援最大E-ATX 以及XL-ATX特規主機板尺寸。 更特別的是,在光碟機的「標準位置」上,CS330並非設置5.25吋裝置空間,而是3組3.5吋硬碟抽取匣,不需拆開機殼就能快速抽換內接硬碟,對於常更換硬碟的使用者相當方便。 高效散熱:配備三個 120mm Aura Sync 可編程 RGB 燈效風扇及一個 120mm 後方風扇,外加多達六個風扇安裝點以提供所需的氣流。 機殼用久了也有老化的問題,例如前方電源開機、前方usb容易透逗,所以買新電腦建議還是連機殼一起換新比較保險。

多硬碟機殼

整個機架區可以容納 8 台 2.5 吋或 3.5 吋硬碟,以及 2 台光碟機,若不需安裝光碟機的話,還可以移除光碟機支架,額外安裝 1 台 2.5 吋或 3.5 吋硬碟。 最特別的安裝模式就是煙囪效應配置,它是把主機板旋轉 90 度,讓 CPU 位在右下方,而顯示卡是垂直吊掛,如此一來從下往上的熱流通道就不會被顯示卡擋住,可以讓冷空氣從機殼下方進入,然後一路向上流動,並在吸收廢熱後從頂部排出,算是很理想的散熱設計。 機殼側面設有可自由調整的控制面板,您可以完全關閉享受寧靜無噪音,也可以打開它讓更多風流進入散熱,或者完全移除並額外加裝兩組風扇的可能性。 內建此套數位風扇控制系統,讓Dark Base 900 Silver 系列成為一款最適合極限超頻玩家以及水冷改裝玩家的機殼產品。

多硬碟機殼: 【開箱】旋剛 T28 捍衛者Pro 2 多硬碟機殼

硬碟背板與主機板或主控卡間使用SATA資料傳輸線材連接,此SATA線材並未包含LED訊號。 因此在SATA硬碟的定義中,SATA電源端子第11針腳是預留硬碟的啟動與作動指示訊號。 批踢踢實業坊PTT,這幾天有個網友PO文,「[問卦] 電腦 的 機殼 買到破萬 有掛否」。 網友表示,原價屋報價單上面,有三個破萬機殼,他質疑這麼高貴的機殼,是可以煮火鍋,還是可以定時放寒冰爆降溫。

如果顯卡超過31cm,我通常會建議客戶改用酷碼S600機殼,顯卡最長支援39cm。 其他的介面,例如序列埠與並列埠,就需要通過接線,連到機箱預留的空間,或未使用的擴充槽後面的鐵片。 ATX則容許將這些介面,排列在主機板後面一個特定的長方形區域,排列的方式可以由主機板廠商自訂(不過大部分的主機板廠商,使用一些廣為接受的排列方式)。 基本上,機箱後面有一塊可以拆下的鐵片,稱為「輸入/輸出背板」,開孔的形式與主機板上的介面對應。

多硬碟機殼: 酷碼 N300 黑化 雙USB ATX 多硬碟設計 奇亞幣 挖礦機殼 電腦機殼

因為整個左邊側板都是透明的關係,所以機殼內的視野更為開闊,內部的零組件都可以一目瞭然,如果搭配具 LED 彩色燈光的主機板、顯示卡以及散熱器的話,視覺效果更好。 位於前端的I/O 接口提供最完美的相容性,具有手動風扇控制器,可支援三組三針風扇。 2組USB 3.2 Gen. 1,2組USB 2.0,HD audio插孔。

雖然較新的戴爾電腦,可能使用標準的ATX電源,但是將其他的主機板與電源供應器用於戴爾電腦時就要相當小心,以免燒壞主機板或電源供應器。 基本上,如果電源供應器的電線顏色編碼與ATX標準不同,那很大機會就會是專屬的接線。 一般來說,戴爾電腦的支援網站,會提供有關電源接線的資料與圖解。 ATX電源的尺寸通常為長150 × 寬140 × 高86 mm(5.9 × 5.51 × 3.39 in)。

多硬碟機殼: 提供各種品牌及規格之電腦零組件,包含CPU,記憶體,硬碟,SSD,顯示卡,主機板,燒錄機,光碟機,電視盒,音效卡,機殼,電源供應器,散熱裝置,磁碟陣列…等零組件,讓您一次購足理想中的電腦零組件

因此,較後的ATX規格已經將電源供應器的氣流設計,變為選用設計。 無論是機架或背板上的硬碟,SATA 線和電源線都可以走背板,然後再從理線孔穿出,所以也不用擔心電線會搞亂電腦內整期清爽的風格,設計相當貼心。 除此之外托盤還可以翻轉甚至固定在對面的面板,利用這個彈性設計可以完全改變內部結構以及機殼的對流。 除了機架跟主機板背板之外,電源供應器的鐵殼上面也有 4 個螺絲孔,可以安裝 1 台 2.5 吋硬碟。 在看完上面 COSMOS C700P 的炫彩燈光效果之後,我們接著來看看它的內部空間規劃,考慮到改裝成炫彩版本之後有很多零件與一般機殼差異太大,所以我們在這邊暫時以一般的安裝情境進行示範,讓大家能更清楚 COSMOS C700P 的特色。 COSMOS C700P 最搶眼的特徵非左邊側板莫屬,不同於一般透明側板機殼只有一小塊區域採用玻璃或壓克力等透明材質,它是整片採用全景雙曲面強化玻璃,營造出統一的視覺感受,外表也相當大氣。

TUF Gaming GT301 是功能豐富且適合一般消費者的機殼,最多支援 4 個 2.5 吋 SSD、2 個 3.5 吋 HDD,並於正面、頂部及底部配備可快速拆卸的防塵濾網。 配備具可編程 RGB 功能的風扇,可與支援 ASUS Aura 的主機板完美搭配。 TUF Gaming GT301 憑藉獨家 Aura Sync 燈效技術,提供可與其他支援 Aura Sync 功能的周邊配件,同步展現一致的燈光效果。 有一些機殼是上方只有支援240mm水冷,前方才有支援360mm水冷,但如果你是擺明了就是要360mm水冷,請一開始就選擇上方有支援360mm水冷的機殼。

多硬碟機殼: 多硬碟機殼 – 3.5吋hdd

ASUS 服務套件選項包括:全方位支援、MyASUS 應用程式、三年國際保固、收送服務、到府維修服務、次營業日到府服務、意外損傷保護、保留損壞的硬碟機。 ExpertBook B5 最高可搭載先進的第 12 代 Intel i7 處理器、Iris Xe 顯示卡,加上雙SSD最高共 2 多硬碟機殼 TB 且支援 RAID 技術4 的儲存空間,提供更高的可靠性或更快的存取速度。 一般尺寸為(寬 × 高 × 深):85 × 64 × 175 mm (3.34 × 2.52 × 6.89 in)。

通常會我會建議客戶選擇酷碼N400,優點是原裝前後12cm風扇各1,兩個側邊及上方都有散熱孔,散熱佳。 一般ATX機殼通常有支援到16cm塔扇,因此你在買塔扇的時候也要注意高度,最好不要超過16cm,以免側蓋蓋不上去。 補充:2018年以前的舊款機殼比較容易遇到這種問題,但後來出的新款機殼這種顯卡裝不進去的情況就比較少見了。 答:如果您是文書機,那麼用小一點的機殼還行,但如果是高階(有獨顯)的遊戲機或繪圖機,為了要擴充及散熱的問題,建議還是要用標準的ATX機殼會比較好,也會比較耐用。

多硬碟機殼: 多硬碟機殼 – 3C

對了,我還要補充一點,現在新款的第12代搭配600系列主機板,很多主機板都只支援到多4顆SATA硬碟+3顆M.2 SSD。 我後來找到這個Antel P101機殼,這款機殼最多能讓你裝八顆HDD,但顯卡太長的話,也只能裝四顆,如上圖。 我特地寫這一篇文,我主要想說的是,因為客戶的高階顯卡超過31公分,我無法用N400,但又指定硬碟要裝5顆以上,這真的是難倒我了。

多硬碟機殼: 【MR3C】含稅附發票 FSP 全漢 CMT370 前置TYPE-C 多硬碟推薦 ATX 電腦機殼

答:我個人是喜歡側蓋有網孔的,優點是散熱佳,特別是含高階顯示卡的機型,建議要用有側邊有散熱孔的。 不過目前的機殼主流是側透型(比較美觀),通常側邊是沒有散熱孔的。 如果是ATX機殼,基本上前後風扇各1就夠了,頂多就是前方或側邊再多加一個12公分風扇即可。 答:大約15年前還有很多上置電源機殼,但最近這10年大部份的機殼都做下置電源了,那就下置電源吧。

多硬碟機殼: 電源供應器

托盤總共具有三種不同的安裝模式,第一種是最基本的一般配置模式,與一般機殼的安裝方向相同,第二種就是有點類似 BTX 佈局的反向配置模式,等於是把主機板旋轉 180 度,讓 CPU 放到下方,顯示卡在上方,可以避免顯示卡的廢熱影響到 CPU。 先從電源供應器切入理線與熱流規劃,從左邊側板的方向看進去,COSMOS C700P 將電源安排在機殼最左下角,也就是高階機殼常見的下置式設計,並且以鐵殼隔離,讓電源的熱流獨立於其他區域之外,從機殼底部的通風口抽取冷空氣,然後直接將廢熱由後方排出。 主機版的 24PIN ATX 和 8PIN CPU 電線可以從背板拉至主機板,而顯示卡的 PCI-E 電線則可以從鐵殼的理線孔出線。 高階機殼為了達到最好的視覺效果,一定會具有完整的理線功能,好讓機殼內部的電線能夠井然有序的排列,避免造成雜亂感,並強化散熱對流的效果, COSMOS C700P 當然也沒有忘記這個重要的元素。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