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所得稅級距不可不看詳解

許多補助優惠都是以20%級距以下的條件去做定義,因此也稱之為排富條款。 例如幼兒津貼,並且20%級距以上的人不享有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5%所得稅的人士,申報戶比例高達80%,然而對整體綜合所得稅的比例只有10%。 以政府的角度來看,給他們優惠與減稅對於整體稅收並無太大的影響,反而能提升民心。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根據財政部統計,106年度全台所得稅資料以新竹市東區關新里的所得總額中位數列居全台之冠(約252.9萬)。

台灣所得稅級距

若你去年一整年的的捐款、醫療費用支出、人身保險費(上限2萬4)等加總金額不滿12萬元的話,選標準扣除就對了! 還稅於民議題發酵,據財政部統計,隨免稅額等調高,免繳綜所稅者,2020年已擴大至總申報戶約49%;同時,所得淨額500萬元以上者數量雖僅占0.55%,但貢獻了34.5%的綜所稅應納稅額。 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間為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 符合條件的納稅人可以自行辦理匯算清繳,也可以委托扣繳義務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辦理匯算清繳。 台灣所得稅級距 應納稅額一般可以分兩期繳納,分別在下一年的1月和4月左右,第一期是應繳稅款的75%,第二期是剩余的25%。

台灣所得稅級距: 免稅額、課稅級距調整

中國大陸,2019年1月1日起實施新的個人所得稅法,將應稅所得分為九類,並實行不同的征稅辦法。 居民個人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四項勞動性所得稱為綜合所得,被納入綜合征稅範圍,適用統一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3%至45%。 台灣所得稅級距 對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所得,仍采用分類征稅方式,按照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申報時,真正需要繳稅的並不是實際收入所得,而是「年所得淨額」,年總收入減掉基本免稅額,還要再減去「扣除額」,才是真正要繳稅的所得淨額。

  • 財政部110年11月24日公告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及計算退職所得定額免稅之金額。
  • 繳稅方式有郵寄付款、親臨付款、使用電話、互聯網或銀行自動櫃員機付款等多種方式。
  • 所得稅應納稅額其實是非常好算的,但難算的是薪資收入,還要加上利息、股利….的所得,再扣掉免稅額、扣除額等,整個計算過程非常繁複。
  • 但如果申報的薪資所得沒有超過20萬元,那麼只可以扣除申報的薪資所得額(例如某人108年度薪資所得有5萬元,他的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就只能扣5萬元,而不是20萬元)。
  • 算出的個人「基本稅額」,並不表示就要繳納該稅款,而是要將個人基本稅額和個人的一般所得稅額來比較,取其高者來繳納。

財政部表示,綜合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金額及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依所得稅法第5條第1項及第3項、第5條之1及第14條第4項規定,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年度之指數上漲累計達3%以上時,按上漲程度調整之。 而基本生活費調高為19.2 萬元這部份刖是 2022 年報稅時就能適用。 年收入 40.8 萬以下的單身族、年收入 81.6 萬的已婚無小孩頂客族以及收入在 123.2 萬以下、有兩個未滿五歲的四口之家都可以不用繳稅。

台灣所得稅級距: 薪資[50]

您使用的是已經不支援的過時作業系統,將無法瀏覽本網站,請更新您使用的作業系統以確保瀏覽的流暢與安全。 離婚日期也會以「離婚登記」日為主,若是法院判決離婚,則要以「判決日」為主。 去年離婚者,今年報稅可以分開或合併申報,但隔一年必須各自獨立申報。 我是七味粉小編,喜歡上網逛論壇當個鄉民,在網站負責編寫資訊類、3C類的文章,偶爾也會玩玩手遊和耍廢,熱愛貓狗和攝影,希望可以嘗試各式各樣的領域並且透過文字的魔力和大家分享我的親身經歷。 官員舉例,假設2019年A企業課稅所得額為10萬元、B企業為19萬元、C企業為20萬元。

台灣所得稅級距

勞工保險普通事故及就業保險合計之保險費分擔金額表(點圖可放大)/勞保局勞保最低級距投保薪資為 11,100 元,最高級距投保薪資 45,800 元,112 年基本工資 26,400 元。 最新勞保分攤表「勞工保險普通事故及就業保險合計保險費分擔金額表」出爐 ! 勞保投保方式以「日」計算,投保項目包括「普通事故保險」和「就業保險」,以下適用部分工時勞工(打工族)、一般受僱勞工。 如果所得淨額算出來是在54萬到121萬之間,則適用12%的稅率,比如60萬×12%,這時候還可以再扣掉一個累進差額37,800,最後算出來才是應繳納的稅額。

台灣所得稅級距: 相關連結

2023 Gogolook Co., Ltd. 本公司通過國際資訊安全標準 ISO27001、國際隱私資訊標準 ISO27701、銀行等級傳輸驗證。 本網站服務僅供貸款資訊比較,不提供代辦服務,也不收取費用。 根據上表來試算一下:如果去年度的所得淨額為 60 萬元,就屬於每年 54 萬~ 121 萬這個級距,對照表格適用 12% 的稅率,則可以直接用「60 萬 x 12% - 累進差額 37,800 元」等於要繳 34,200 元的稅。 列舉扣除額包含有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依政治獻金法對政黨之捐贈、依政治獻金法對政治團體之捐贈、依政治獻金法對擬參選人之捐贈、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候選人之競選經費等12項,並依所得稅法規定列舉扣除。 應繳稅款是應課稅入息實額按累進稅率計算;或以入息凈額(未有扣除免稅額)按標準稅率15%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征收。 香港薪俸稅的納稅年度是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納稅義務人應就此期間的全部應稅所得向稅務局申報。

台灣所得稅級距

不過如果是高薪資所得的人,所得和股利分開計稅,是會比較划算的喔! 所得稅應納稅額其實是非常好算的,但難算的是薪資收入,還要加上利息、股利….的所得,再扣掉免稅額、扣除額等,整個計算過程非常繁複。 台灣所得稅級距 上一期專欄文章已就稅務居民認定方式、交換CRS資訊方式、臺商是否兩邊皆將繳稅等議題作說明,本期進一步探討個人所得稅之起徵點、稅率、計算申報、徵收範圍、稅收減免等主題。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上述109年度各項金額,為納稅義務人於110年辦理109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時適用。

台灣所得稅級距: 財政部曝最新數據!官員:今年5月有望超過一半申報戶免繳綜所稅

扣除額有3大類,分為「標準扣除」或「列舉扣除」2選1,以及「特別扣除額」,扣除這些後才是真正衡量所得稅的基準。 申請因天災事變辦理綜合所得稅延期或分期繳納稅款作業(自然人憑證) 納稅義務人因天災、事變、不可抗力之事由,致無法於規定期間內繳納稅捐,免加計利息,申請延期或分期繳納綜合所得稅應納稅款(含自繳稅款及核定補徵稅款)。 財政部110年11月24日公告111年度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免稅額、扣除額、課稅級距及計算退職所得定額免稅之金額。 這裡舉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來說,根據國稅局的定義,是指納稅義務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各有薪資收入採定額扣除者,每人每年可以扣除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事實上,即便我們最後算出綜合所得稅的淨所得,也不代表要繳出去的金額。 理財專家郭莉芳解釋,說白話一點,假設一年賺100萬元,並不代表政府會把這100萬通通都要向你課稅,畢竟生活上柴米油鹽醬醋茶哪樣不用花錢?

  • 薪俸稅可以選擇適用15%的標準稅率或2%- 17%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利得稅(獨資經營者)和物業稅均適用15%的標準稅率。
  • 列舉扣除額:必須檢附證明文件,所以平常要將收據等憑證收集保存。
  • 可至統一、全家、萊爾富及OK便利商店等4大超商取得「查詢碼」,透過超商的多媒體事務機(KIOSK),如i-bon、Famiport等機器,以自然人憑證或已註冊健保卡登入後就可取得查詢碼。
  • 所以就會扣除生活成本、撫養家庭成本、或甚至是借貸的利息等等,這就是扣除額的概念,把零零總總扣掉之後所剩的錢才是「淨賺」,再從這個淨額來課稅。
  • 夫妻年收入也以相同的方式計算出來的,可以對照上方 2022 年的所得扣除額與稅率級距一覽表。
  • 繳納20-30%稅率的人,往往認為自己是高收入的一群,但是往往忽略了因為自己的高收入所產生的一些影響,導致大部分人士淨資產增加很慢。

算出所得淨額後,接著使用以下第二個公式,搭配稅率級距表,就會得出應納稅額了! 例如我的所得淨額是 20 萬,對照稅率級距表,我的應納稅額是「20 萬 x 5% – 0 = 1 萬」,基本上算到這邊,就是要繳稅的金額了。 財政部進一步說明,上述110年度各項金額,為納稅義務人於111年辦理110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時適用。 (1)全年一次性獎金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以按月換算後的綜合所得稅率表(表3-3),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按月預扣預繳的申報時間為每個月的1號至15日(如遇例假日則順延),在此期間,代扣代繳義務人應就上個月取得的工資薪金完成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及繳納。

台灣所得稅級距: 綜合所得稅該怎麼節稅、免稅?

薪資分級從原月投保薪資第一級 2 萬 5,250 元改為 2 萬 6,400 元,其餘金額未修正依序遞移,從 14 級調整為 13 級,如下表。 由於 2023 基本薪資調漲,勞保、健保薪資分級表也將配合同步調整,勞工保險保險費率並從 11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勞退最高級距落在月薪領 14 萬 7,901 元到 15 萬,雇主需每月提繳至少 9,000 元。 月薪超過 14 萬 7,901 元,勞退均以 9,000 元計。 其中勞保最高級距落在 4 萬 3,901 至 4 萬 5,800 元月薪者,每月需繳勞保費 1,100 元,每月勞健保自付額為 1,810 元。 凡超過月薪 4 萬 3,901 元之勞工,勞保費均為 1,100 元。

台灣所得稅級距

無論是單身或是夫妻,只要生活就會有花費,所以政府訂定一個標準(即免稅額、扣除額),只要年所得未達此標準,即可不必繳稅,反之,若是超過,超過的部分就要繳納稅金。 綜合所得稅,簡稱為所得稅、綜所稅,是身為國民有義務將一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年)所獲得的淨所得,並依所得級距繳納稅金給政府,即為綜合所得稅。 因適用累計稅率,所以所得較高的人會課較重的稅金、所得較低的人能繳納較低的稅金,但無可避免的是,只要所得達一定水準,就須繳納,避免因逾期或未申報,而遭到罰鍰(最高可罰3倍稅金)。 自用住宅購屋借款利息、房屋租金支出擇一列舉註: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設有排富條款,凡是適用稅率20%以上、股利所得選分開計稅、基本所得額超過670萬元的申報戶都不適用,且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只限父母申報。 基本生活費是指納稅人為了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這是不需課稅的,109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為18.2萬元,110年度調高到19.2萬元,111年度再調高到19.6萬元(2023年5月報稅即適用),也是在報稅時可扣除的項目。 需要照顧2名幼兒的雙薪家庭,個人所得免稅額為35.2萬元、標準扣除額24萬元、薪資所得扣除額40萬元,另外還需要再加上兩名子女的「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24萬元,合計年收入只要低於123.2萬元,就無須繳稅。

台灣所得稅級距: 得課稅級距一次看!5月報稅季年收「免稅門檻」一張圖秒懂

此次修法對臺商來說最攸關的並非起徵點提高、稅率級距的調整等,真正影響的是境外收入是否需要在大陸繳稅。 總共分為七個等級10%、12%、22%、24%、32%、35%和37%,納稅人的稅級取決於應納稅所得額及對應的申請身份。 魯爸今年32歲、科技業、已婚,對於個人理財、投資、財務自由、如何退休的相關事物充滿熱情,我創建了「魯爸的財富自由之路」,希望可以記錄我(們)家財務獨立之旅,並且分享一些該如何才能達成財務自由的想法。 許多高薪人士對於自己的收入高於一般人許多,因此對於買房、生活需求比一般民眾還要高。 享受著大房子、名車、美食、高及旅遊、不必要的昂貴教育費用。

四口之家,父母為雙薪,有2個5歲以下小孩,年收入在123.2萬元,也可以不必繳稅。 夫妻加2小孩4人免稅額共 35.2萬、2人標準扣除額 24萬、2人薪資扣除額40萬加2個幼兒扣除額24萬。 年收入在40.8萬元以下、月薪3.4萬元以下的小資族免稅。 2021年個人所得額免稅額為8.8萬、標準扣除額12萬加薪資扣除額20萬。

台灣所得稅級距: 綜合所得稅常見問題Q&A

而累進差額的由來,其實是一種快速計算的方式,因為不同收入的人要不同稅率一個個級距去乘,計算會很麻煩,因此直接乘上最高的那個稅率,再扣掉多收的部分(就是累進差額),這樣即使級距很多,也能可以快速算出要收多少稅。 要知道自己該繳多少稅,就要先算出所得淨額,再對應課稅級距、乘上稅率並減掉累進差額,就是要繳稅的金額。 簡單來說,如果你有夠多的單據是可以證明扣除的,總金額也超過標準扣除額,就用列舉扣除並自行填寫申報並提供單據給國稅局,沒有的話大多情況都是用標準扣除額。 國外所得不在「綜合所得稅」的計算範圍中,包含國外的投資(從國內買境外基金、境外投資標的,也都算是國外投資)、境外的收入,都屬於此類。 你不是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但有我國來源的所得,應納稅額應該由扣繳義務人就源扣繳(指所得發生時,直接從所得源頭按一定比率扣繳),那不屬於扣繳範圍的所得,會按規定的扣繳率申報納稅。 你是中華民國境內居住的個人、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就必須在每年5月1日起到5月31日(或依法展延結算申報截止日)止,填寫結算申報書,向國稅局申報上一個年度的綜合所得稅。

台灣所得稅級距

在計算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時,除各類免稅額外,納稅人還可以申索其他的稅項扣除。 納稅人可以采用超額累進稅率計算薪俸稅,但按超額累進稅率征收的薪俸稅,不得超過以扣除免稅額前的總所得乘以標準稅率計算出來的稅額。 以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得出的應交稅額沒有超過應稅所得15%的,按照累進稅率計算的結果交稅;如果計算得出的應交稅額超過應稅所得15%的,按照應稅所得的15%交稅。 東主、股東或業主如符合申請條件,均可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 在評稅時會一並計算其應繳付薪俸稅、利得稅和物業稅的入息,然後從該總額作出適當扣除;如有任何余額,則會以薪俸稅所使用的稅率征稅;這樣可能會減少應繳的稅款總額。 個人因任職、受雇取得的收入,在香港應申報繳納薪俸稅,在中國大陸被列入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薪金所得範籌,在臺灣被稱為薪資所得需課繳個人所得稅。

台灣所得稅級距: 綜合所得稅稅率級距表:

納稅義務人按規定減除其本人、配偶及合於規定扶養親屬之免稅額,如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尊親屬年滿70歲者,免稅額增加50%。 2019年度每人免稅額分別為新臺幣88,000元,如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其扶養直系尊親屬年滿70歲者,免稅額為新臺幣132,000元。 臺灣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納稅年度是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納稅義務人應就此期間的全部應稅所得向稅務局申報。

因為所得總額與其他加起來相同,兩者相減後為 0 元,因此,不用繳納稅金了! 夫妻年收入也以相同的方式計算出來的,可以對照上方 2022 年的所得扣除額與稅率級距一覽表。 台灣所得稅級距 要注意的是基本生活費 19.2 萬元,並非人人都可扣除,基本生活費要大於免稅額、標準/列舉扣除額、儲蓄投資、身心障礙、教育學費、幼兒學前、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的加總,兩之間的差額才可再另外扣除。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