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8大好處

人們因信仰而投注財富興築、致力修繕華美,使寺廟也成為藝術展現的空間。 枋寮北勢寮「保安宮」開基至今歷經300餘年歲月,其救世度人之神蹟,不計其數,故其廟宇遇有毀損,莫不得到當地民眾傾囊出資,完成修建,是當地重要之信仰中心。 保安宮有黃龜理、楊秀興、陳己堂之作品,藝術價值極高,牆體疊砌採地方性材料,呈現地方特色;木構架及雕刻、彩繪亦深具高度技術水平及藝術文化,並具備時代意義。 枋寮保安宮今天正式峻工,都會認神明為契父母; 因此50多年前就和保生大帝結下了契父契女之緣。 屏東縣保安宮「千人移廟」千人潮! 北勢寮保安宮近年增建更加金碧輝煌的新廟,圖為新建廟宇立面部分。

綠化區:在屏東縣政府的規劃下,成為南部最大的露營場–賽嘉樂園。 4.郭穗(2006年5月24日)。 保生大帝據傳為先人自大陸攜帶來台,確切時間已無人知曉。 原供奉在保安堂,至民國七十年(1981)年始建廟。 屏東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枋寮鐵道藝術村(枋寮F… 在2002年12月,「枋寮鐵道藝術村(枋寮F3藝文特區)」在…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廟宇簡介

「海口」為進入車城的第一個村落,早期是以海口沙漠聞名,但後來被建商盜採砂石,沙漠景觀已不復見。 後於民國89年興建「海口港」,以利發展海上觀光並紓解屏鵝公路的車潮壓力,做為海上藍色公路的終點站,再度吸引觀光人潮。 青蛙石因形似青蛙而得名,玩家可由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內的步道前往上登青蛙石,來到青年活動中心除了可以欣賞壯觀地形外,活動中心內的閩式建築群,更是別具風情,值得留影記念。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全臺有超過三百多間主祀保生大帝的廟宇,皆會在農曆三月十五慶祝保生大帝誕辰,惟有此廟會在農曆五月初二,也就是保生大帝飛昇得道紀念日,有稱為「送白鶴」的儀式。 枋寮位於屏東平原南端,背山臨海,早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據傳原是現今春日鄉原住民的居住地。 清康熙年間,有漳州移民到此伐木為業,而官方興建軍船所用的木材也到此開採,以船運至大陸,匠人在此築寮居住而逐漸形成聚落。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保安宮福德祠

在道教文化中,白鶴具有長壽且遨遊天空、悠然來去的意象,相傳保生大帝得道後即是駕白鶴昇天,「送白鶴」儀式表現出當地鄉親感念保生大帝的慈心護佑,祭拜時面向福建白礁祖廟,也有榮歸故里、不忘本源的意義。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賽嘉航空運動公園」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村,佔地不但有2162公頃,空域有16公里寬,飛行高度更可達1000公尺,是台灣第一座航空公園,也是目前全國最優良的滑翔翼場地。 航空公園主要分為三大區: 飛行傘、滑翔翼的起飛台區:高約有七百公尺,可遠眺屏東平原。

當初居於此地的原住民遷往東部山地後,仍常常回到此地與平地人進行商業交易,故枋寮逐漸成為一商業集散地,到了乾隆年間已發展出街市。 乾隆50年(公元1785年),北勢寮庄民發起募捐,在現今中寮村第4鄰的碾米廠舊址興建2間房屋,作為保生大帝的宮壇,並由楊家把自家供奉的保生大帝神像獻出,作為北勢寮庄共同奉祀的神祇。 建廟於乾隆50年(公元1785年),歷經多次遷徙重建,現今指定為文化資產的古蹟本體為昭和2年(公元1927年)所建。 旭海溫泉位於屏東牡丹鄉的旭海村內,為碳酸溫泉,水質清澈、無色無味,水溫約有45℃,酸鹼值7.3為弱鹼性。 牡丹鄉公所於此設置有泡腳池、露天池、湯池及公共浴室等設施供遊客使用,體驗距今約有120多年歷史的旭海溫泉。 3.枋寮F3藝文特區博物美術科(2015年5月18日)。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保安宮

〈六月二十日枋寮「送白鶴」祭典全國唯一的珍貴無形文化資產〉。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北勢寮保安宮除了每年固定於農曆3月15日,舉行保生大帝平安繞境儀式,也會在農曆5月2日的保生大帝得道日舉行全臺唯一的「送白鶴」儀式。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當天信眾跟隨保生大帝神轎與用紙紮成的白鶴,由保安宮步行至北勢寮率芒溪附近海邊,面向福建白礁慈濟宮祖廟方向虔誠祭拜後,再引火焚燒白鶴。

北勢寮保安宮位於枋寮鄉中寮村,主祀保生大帝,是枋寮鄉三大聚落北勢寮之信仰中心。 此地居民早在清乾隆50年(公元1785年)即建廟奉祀保生大帝,而現今所見的保安宮舊廟樣貌則重建於日治時期昭和年間,並於民國95年(公元2006年)遷移到現址。 北勢寮保安宮,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枋寮鄉中寮村的保生大帝廟,以「送白鶴」祭典聞名。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據保安宮廟史記載,此地保生大帝的信仰來自北勢寮的1位楊姓漁民夜間捕魚時望見岸上燈火,循跡所發現懸掛在樹上的白礁保生大帝香火;這有可能就是早期在此砍伐運送木材的匠人所攜帶的香火,在上岸時在偶然留下。 漁民將香火帶回自宅供奉,而後陸續發生顯靈事蹟,使信徒逐日增加,後於雍正5年(公元1727年)眾人集資雕塑保生大帝金身,設立神壇奉祀。 〈廟宇木雕裝飾「對場作」之研究–以屏東北勢寮保安宮為例〉。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8:48-66。 北勢寮保安宮在近年又增建更加金碧輝煌的新廟,廟宇歷次修建以及裝飾上的講究,既是人群信仰虔誠的反映,也反映地方人群經濟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而保安宮舊廟因完整保存鑿花名匠黃龜理及楊秀興的木雕作品,因此更具藝術意義,也呈現出宗教建築作為展現人群信仰的場域。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廟方於民國95年(公元2006年)舉辦「千人移廟」活動,將舊廟體移至新廟後方保存。 同治6年(公元1867年),奉祀保生大帝的宮廟遷建到後來的保安宮舊廟址(中寮村保安路215號),並自此命名為「保安宮」。 至日治時期,因廟體較為簡陋狹窄,庄中仕紳及信徒計議改建,於是在昭和2年(公元1927年)拆除重建,至昭和4年(公元1929年)竣工。 此次重建聘請當時著名匠師以前後對場作方式施作,木雕裝飾精美華麗,至今仍保存完整,極富藝術價值與時代意義。

枋寮鄉水底寮保安宮: 枋寮鄉水底寮萬應宮

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