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多心經9大著數

不管是過去、現在成佛、還是未來即將成佛的眾菩薩,都是依照這些修行菩薩道的方法求得智慧,得到至高無上的正等正覺。 摩訶般若多心經 菩薩以正法(如八正道、十善業標準)施行度化。 沒有貪嗔痴引發意念生起就不需要用正法消滅惡念、沒有貪嗔痴等污穢意識及行為就不需要去清淨、沒有任何慾望增加的念頭產生惡行就不需要去減除。 「宇宙靈魂學」從「大宇宙」的星球論角度切入,最後回到「小宇宙」的生命學,讓你重新認知生命的本質。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

故經云,無上菩提,非是身證,亦非心證。 因為身如木石,心如幻故。 如是是修般若波羅蜜。 不見作恩報恩者,作恩與報恩者皆是我人相。 菩薩修般若波羅蜜,離我人眾壽相,心無分別想,故不見作恩者與報恩者,因為思惟二相(我人)心無分別故。 摩訶般若多心經 諸法不可得故無分別,諸法畢竟空故無分別,諸法如幻故無分別,諸法不二故無分別,諸法無決定相故無分別。

摩訶般若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白話翻譯註解

如是一相無有生滅,假名曰佛一真法界。 既是一相無有生滅,怎麼會有如來出現於世? 所以文殊師利言,如果有如來出現於世,一切法界亦應出現。 增上慢人是未得言得,未證言證。 如人未得禪定,謂得禪定,未證果位,謂證果位,此皆增上慢人。 摩訶般若多心經 而此地所謂之增上慢人,是於無所得中,以我慢心妄見有所得也。

  • 敦煌遺書中此經稱為《般若多心經》或《多心經》。
  • 因為一相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
  • 如是菩薩摩訶薩下,稱讚這種菩薩的善根深厚。
  • 文殊答言,是的,我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第一。
  • 又如鏡與影的關係,所現的影,就是能現的鏡。

故教外別傳,不勞寸力入圓頓無礙法門。 真空理體一法不立,人空法空,生死斷絕,何有苦集滅道,因有身心招眾苦,能忘心身苦何生。 是故有心才有苦集滅道。 釋云:「身是眾苦之本,心是惡業之根,若能放下身心,便登菩提彼岸」。 小乘之人,日夜精進六度萬行,心外求法,依此四諦,出三界免輪迴,無有是處,爲有心有造作皆是生死輪迴之根。

摩訶般若多心經: Heart Sutra / 心經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摩訶般若多心經

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寶公云:「有相身中無相身」。 雨洗淡紅桃萼嫩,風搖淺碧柳絲輕,桃紅柳綠梅花白,總是東君造化成。 請問東君在那裡? 學人若能不住見聞,不滯思議,則見與見緣皆是菩提妙淨明體,能如是會即明心見性,萬法在諸人性中,豈不是色不異空。 僧問韶國師,女口何是眼不見色塵,意不知諸法? 韶國師曰:「卻是耳見眼知」。

摩訶般若多心經: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淺說 耕雲先生講述

我們正確理解了空,就不會愚昧、顛倒,就不會錯認、謬執而逍遙自在了。 不垢不淨:海水一味。 莊子說「道在屎尿」,有人認為這是大不敬,說髒話,污辱真理,其實真理是一般的,不是特殊的;真理是普遍的,不是局部的。

即度一切業報苦厄也。 摩訶般若多心經 即菩薩所行甚深般若也。 釋迦牟尼佛說《心經》的由來,是當他在王舍城的靈鷲山時,觀自在菩薩剛好正在觀修般若波羅蜜多,專注思維,而照見「五蘊」和「自性」皆是「空」。

摩訶般若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商品搜尋結果共 27 筆

因為一切法不可得,過去未來現在相亦不可得。 一切佛法具足無礙,言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悉歸畢竟空。 所以諸法具足,而畢竟無礙。 若欲如是知,應學般若波羅蜜。

摩訶般若多心經

別無實色,一切根身器界皆如空花夢物,故色不異空,空亦惟心,別無異空。 設有一法過於涅槃者,亦爲如幻如夢,故空不異色,既云不異,則是相即,故重示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謂隨沾一微塵色體,即法界橫遍豎窮,故即是空。

摩訶般若多心經: 【圓融文具小妹】日本 LIFE 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佛經書寫用紙 毛筆 鋼筆 書法用紙 棉紙 07-140 #760

阿羅漢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 此三因人而有差別,有阿羅漢,大阿羅漢,佛,三者的不同。 阿羅漢應供是應受人天供養。

摩訶般若多心經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及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於此一明,轉凡成聖,轉無明爲菩提,迷真妄念生,悟真妄即止。 故此般若智,實爲根治眾生之生死大病。 但眾生心迷,不能自悟,不了本自具足之般若智,故輪迴生死。

摩訶般若多心經: 菩提薩埵

故金剛經云,此法可出生三世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若知一切法唯是假名,無有實法可得,便是菩薩摩訶薩有方便行般若波羅蜜。 因為一切名相,唯假施設,不可得故。 佛語文殊師利下,世尊讚歎此法甚深不可思議,以不可思議故,所以不能誹謗亦不能讚歎。

摩訶般若多心經

「摩訶」是梵文,意思為「大」,心量是無邊無際的廣大。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 「波羅蜜」,意思為到達彼岸。 「多」,是「定」的意思。 「經」,是徑的同音字。

摩訶般若多心經: 心經全文

「觀照般若」是以自己的摩訶般若,來照見自己的法性。 有個很好的比喻說「如珠吐光,還照珠體」,好像夜明珠一樣,自己發光,照亮自己的存在。 所以摩訶般若所觀照的就是自己。 雖然在觀察,但不是用分別心,不是用第六識,而是用般若。 用第六識,叫做「取相分別」;用般若,則對境不起認同心,所以叫「觀照」;而「觀照般若」就是用般若觀照實相的當體。 如果離開般若波羅蜜,他所行的只是人天小道,只能為來世造福,而無裨於解脫道。

菩薩把全生命、全人格、全理智、全感情投入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他心裏沒有罣礙。 罣礙,是由前塵妄想產生印象,堆積印象而產生的我執。 菩薩沒有前塵、沒有妄想、沒有我執,所以沒有罣礙。 因此,既不會患得患失,也沒有「有我之私」;沒有「有我之私」,就沒有「有我之執」,自然就沒有恐怖。 菩提薩埵:梵文ㄅㄨ ‧ㄉㄚ ㄙㄚ ‧ㄉㄚ,是大菩薩,簡稱ㄅㄛ ㄙㄚ ‧ㄉㄚ。 ㄙㄚ ㄅㄚ ㄙㄚ ‧ㄉㄚ是眾菩薩,南無ㄅㄛ ㄙㄚ ‧ㄉㄚ是大菩薩。

摩訶般若多心經: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法尙應捨,何況非法。 斯心虛明洞徹,了了常知。 無在無不在,無現在、過去、未來形跡。 摩訶般若多心經 隨緣應現根身器界,乃至十法界,統唯一法界體,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人人本自具足。

眾生隨緣幻現,故無定相可得。 假使眾生有定相可得,則是常法,既是常法,即無因果。 今眾生相不定,隨其因緣果報而幻現,幻現之法,非是實有,故不增不減。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