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天主5大著數

一六三六年有一隊西班牙軍隊本擬佔領台灣寶島但任務失敗,台灣本地居民當看到西班牙軍隊衰敗時,便被鼓舞勇敢反對西班牙軍隊,台灣人燒毀教堂,使得傳教工作陷入危險,有兩位傳教士在這種情況下喪失了生命,在淡水的方濟維茲和靠近基隆的方濟慕洛神父便是喪生在此時。 一六二四年荷蘭海軍在澎湖島出現,荷蘭人並未受到中國人的歡迎,中國人甚至想趕走荷蘭人,最後中國人和荷蘭人簽定合約,准許荷蘭人在台灣建立一個聯絡基地。 一六二六年荷蘭人在台灣南部登陸,落腳於有名的台南安平古堡。 天主教曾在日據時代,遭遇重大損失,傳教無法發展,各種宗教沽動都受限制,領洗人數減少,傳教士雖努力傳教,仍不能收到良好效果。

  • 波姆在1966年設計的菁寮天主堂,在菁寮一片綠色的田野間,天主堂銀色的外觀特別耀眼,形成一種有趣的地景對比。
  • 台灣的天主堂,一百多年來,在來自歐洲各地天主教神父們的無私付出下,迄今共有九百多座。
  • 道明會郭斐迪神父,是第一位來到高雄的傳教士,昔年他在傳教時遭遇多少困難。
  • 1961年3月21日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宣佈將桃園、新竹(市)、苗栗三縣由台北總教區劃出,成立新竹教區,並指派羅馬傳信大學(Pontifical Urbaniana University)秘書長杜寶晉蒙席出任首任主教。
  • 菁寮天主堂在1966年興建,時值戰後,日本建築師都離開了,而台灣本土建築師才開始培養,來台傳教的傳教士找不到建築設計師,只好請國外的教會幫忙,讓國外設計師將草圖畫好,再找本地工匠按圖施工,Bohm就是這樣完成了他第一件的海外作品。

不說你不知道,鹽水天主堂其實隸屬梵諦岡「羅馬公教會」的台南教區管轄,是教廷認可的天主教堂,所以在祭天殿外有現任教宗方濟各的人型立牌。 1945年,台灣進入戰後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日籍神職人員被全部遣返,台灣天主教會的教務改由華籍神父主導,但監牧再由道明會會士擔任。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之後,由於中國大陸新建立的社會主義政權採無神論治國,有不少本國及外國籍的天主教徒及神職人員離開中國大陸,其中的大部分來到台灣。

台南天主: 台南地院舊址啟用 重現台灣三大經典日式建築風華

台灣信仰天主教的人口逾24萬人,派別屬於羅馬公教,其中包括神父6百多人、修士與修女各約1百人與1千8百人,分佈在8百個教堂及各種教會機構;此外共有14位主教,並設有主教團做為最高領導機構。 雖然天主教的信仰人口僅佔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1,但天主教會在台灣的社會服務、醫療與文教等公益方面的貢獻上,有著相當高的影響力。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教堂位於後壁區菁寮國小斜對面,隸屬「聖方濟各教會」一系,民國55年(西元1956年)以「十字聖號」在本地傳教,設計者為普立茲獎得主德國人波姆。 後菁寮天主堂,金字塔造形,傳說靈感來自稻草堆。 由一座圓錐尖頂意指與天同高的型式,創造出宗教建築的新意境。

目前台灣的天主教會設有1個教省、1個宗座署理區,均按照政治的行政區劃來劃分。 教省之下分為7個教區(包含1個總教區做為教省之首府),均為中華民國內政部立案之宗教財團法人。 天主教會及團體在台灣的社會服務、醫療與文化、教育等方面有一定的貢獻。 各大政黨包括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等都有致力與教廷發展外交關係。

台南天主: 教區沿革

一六二六年,當菲國統治者想遣送一征服隊伍往台灣時,他邀請馬地涅神父參與該次行動。 台南天主 玫瑰會省不僅決定讓他前往,而且還派遣其它六位會士一同前往,這次行動使他們在台灣建立傳福音基地有了著落。 文件証實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曾命令菲律賓政府遣送一支征服性的海軍航向台灣,該次冒險行動並未成功,主要是因為在馬利貝里遇到海上大風暴,故此無法遠航抵達台灣。 道明會士並未忘懷過去所播下之信德種子,曾以殉道者之血淚灌溉成長,故于二世紀後,捲土重來,重整已開教之台灣教區,惟此次傳教是從南部開始,且以高雄為傳教中心。

台南天主

從建築外觀來看後菁寮天主教堂,造型獨特,包覆鋁皮的銀色陡峭角錐尖頂,直入天空,與傳統紅牆紅瓦,低矮樸素的街屋及合院民宅,形成強烈的對比,且成為當地明顯的地標。 菁寮天主堂在1966年興建,時值戰後,日本建築師都離開了,而台灣本土建築師才開始培養,來台傳教的傳教士找不到建築設計師,只好請國外的教會幫忙,讓國外設計師將草圖畫好,再找本地工匠按圖施工,Bohm就是這樣完成了他第一件的海外作品。 雖然現在的菁寮天主堂老舊了,但在當時可是全庄的明星,與當地田野風光結合成饒富趣味的一景。

台南天主: 建築特色

不過在事實上,臺灣的聖統制獨立於中國大陸之外。 此為天主教正式在台灣發展之始,至2009年已逾150年。 天主教傳入台灣後,早期隸屬於中國(清朝)的福建代牧區(現福州教區之前身)管理,1883年改歸新成立的廈門代牧區(現廈門教區之前身)管轄,當時主要由道明會總理教務。

雖然台南無染原罪聖母聖堂有百多年歷史,但因後來歷經多次修建,致無法列入古蹟。 屆全國代表大會於臺北召開,中國主教團曾上建言書一份,頗蒙大會重視,其中請准教會學校向學生介紹天主教案已獲通過。 台南天主 亞洲主教團協會第一區會議,假臺北新莊輔仁大學召開第一次會議,中國主教團團長于斌樞機擔任主席。 與會主教來自臺灣、香港、澳門、日本、韓國、越南、菲律賓等地,共十四位主教,討論現代世界旳傳播福音、東南亞地區天主教的特殊問題,以及各國主教團間的合作問題。 新竹教區所轄新竹、桃園、苖栗三縣都從台北教區分出,以國人杜寶晉為新竹主教;台南教區所轄台南巿,台南縣和澎湖縣,都從高雄教區分出,以國人羅光為台南主教。

台南天主: 台南教區官方LINE@

2008年10月11日:台北總教區官方報刊《教友生活週刊》更名為《天主教周報》,並改以小報格式發行。 2008年5月17日:為慶祝2009年天主教傳入台灣150週年,天主教在台灣一五〇年開幕典禮在高雄市盛大舉行。 1965年12月27日:聖吳甦樂女修會在高雄市三民區成立「文藻女子外國語文專科學校」(今 文藻外語大學),為台灣南部第一所天主教大專院校。

台南天主

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於2005年訪問羅馬,出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成為首位到訪教廷的現任中華民國總統。 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於2013年3月出席新教宗方濟各的就任典禮,是首位與現任教宗會面的中華民國總統。 1895年,清朝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台灣成為日本領土,但教務仍隸屬廈門代牧區管轄。

台南天主: 台南後壁區,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台灣有兩座培育神父的修道院,北部在輔大,南部在高雄旗山的聖若瑟堂;目前有二十三位來自世界十一個國家的修士,正努力於此研讀神學、哲學與中文,期待有朝一日能為神服務世人。 ▼鹽水天主堂一旁另建造了聖母亭,亭內的牆上亦相當豐富,以「痛苦、榮福、歡喜」三大聖經故事為壁畫主題。 內部的紅色圓柱上則有對聯詩詞,教堂內部的拱頂則以中式繪畫風格呈現「天主十誡」、「信望愛德」等主題,並採用中國的雙龍搶珠等紋飾,作為主題畫邊緣的裝飾,堂內紅柱上另刻有教誨意味的對聯,教堂內的任何細節都絲毫不馬虎。 週年,以及首任教廷駐華代表剛恆毅樞機百歲誕辰,全國天主教各界代表,假新莊輔仁大學中美堂舉行全國聖體大會。

  • 1963年7月15日:聖座正式將花蓮監牧區升格為正式教區,原任監牧的費聲遠主教成為花蓮教區首任主教,領署理之銜。
  • 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於2005年訪問羅馬,出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成為首位到訪教廷的現任中華民國總統。
  • 各大政黨包括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等都有致力與教廷發展外交關係。
  • ▼鹽水天主堂一旁另建造了聖母亭,亭內的牆上亦相當豐富,以「痛苦、榮福、歡喜」三大聖經故事為壁畫主題。
  • 1952年8月7日,台灣建立聖統制,正式由原有的傳教區體制轉為教區制;而台灣的教區數目,也逐漸由原本的1個監牧區,增加至7個教區、1個宗座署理區。

此外又另購臨近一大片土地,以備新建聖堂,後經過與官府交涉,以蓋2層樓為限,如願完成聖堂之興建,天主教台南教會從此奠定鞏固之基礎,這就是目前中山路天主堂的前身。 天主教傳入台灣,可溯源到1626年,西班牙道明會馬蒂內神父率4位神父及1位修士隨軍登陸三貂角,他們以基隆為中心,在台灣北部向平埔族原住民宣揚天主的福音,但隨著西班牙殖民軍於1642年被荷蘭擊潰退出台灣,剛剛萌芽的天主信仰,不得不宣告中輟。 台南天主 1626年西班牙人登陸台灣北部時,將天主教帶入台灣,1859年在現今的玫瑰聖母堂興建簡易傳教所,成為天主教會在台灣的第一個據點。 日,西班牙道明會士郭德剛及洪保祿神父等自菲律賓經廈門抵達高雄後,始在台灣植基,而奠定了天主教在台灣的地位。 一六四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西班牙軍隊要塞被攻破,天主教在台灣開教伴隨它終於停止,該日共有五位傳教士仍然居留和平島,他們被捕下獄並被移到台南安平古堡,由安平港再轉運雅加達,在該處他們得到荷蘭指揮官的善待。 道明會郭斐迪神父,是第一位來到高雄的傳教士,昔年他在傳教時遭遇多少困難。

台南天主: 天主公會教堂

兩兩一組的畫像間各夾著一幅出自舊約的人物的站姿畫像,不過右起第一幅不是出自舊約,而是君士坦丁大帝之母聖海倫納的畫像。 1955年,德籍方濟會士胡國臨神父在鹽水建立一座臨時天主教教堂,爾後因信徒增加而有擴建,此為今日祭天殿前身。 原先的教堂大部分結構為木材,因生白蟻而有蛀朽,1969年來自陝西省的第五任本堂神父李少峰接任後開始教堂及周邊建築的重建工作。 鹽水天主堂最著名的特色在於中國宮廷式的建築,結合本土廟宇的特色,且內部則使用中式風格繪製壁畫及天主教聖人像,可謂是全台最特別的教堂之一。 19世紀中葉,到了清領時期,開放通商口岸,第2波的基 督教與天主教再度登陸台灣,此時西洋傳教士特意將台灣鄉土特色融入教堂建築中 增加親切感。 但日治時期由日本建築師設計的教堂卻完全模仿西洋建築原型,在建 台南天主 築中大量放入西洋建築語彙,台灣並沒有嚴謹的哥德式教堂建築,但這些建築語彙不斷出現時,一般稱為仿哥德式教堂,天主教無染原罪聖母聖堂即是這種建築。

台南天主

『天主教台南教區中華聖母主教座堂』位於延平郡王祠對面,他特別的地方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他是中國式建築,但是是天主教的教堂。 把南台灣特色天主教堂/菁寮聖十字教堂/鹽水天主堂/中華聖母主教座堂/玫瑰聖母堂/萬金聖母聖殿,串連周遭的景點,讓旅遊不再是走馬看花的行程。 位在台南後壁無米樂社區內的「菁寮聖十字教堂」,由普立茲獎得主-佛萊德.

台南天主: 台南包車

由於神像長年接受蠟燭的煙燻,加深了木頭的顏色,也讓聖母有了「黑聖母」的稱號。 其實鹽水天主堂有趣的地方實在太多,若大家有空的話,務必要去這裡看一看。 這裡不僅展現出台灣民間信仰的兼容並蓄,也看到了天主教會的智慧,將天主教的教義揉合於民間信仰,能更快速的傳教,是非常明智的做法。 此外,雖然台灣與中國大陸自1949年起便處於政治分治的狀態,但聖座仍因為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代表而將台灣的教省、教區等教會管區劃歸於中國(相關政治問題請參見海峽兩岸關係)。 因為如此,台灣主教團的英文名稱「Chinese Regional Bishops’ Conference」,直譯即是「中華區主教團」之意;聖座在台灣的大使館為「聖座駐華大使館」;而台灣天主教會的大專學生組織,則是稱為「中華天主教大專同學會」等。

傳統廟宇的三川殿都有石獅,保護著廟宇,融入在地的天主聖教堂,自然也少不了牠們的存在。 台南天主 站崗在天主堂的牌樓下,兩隻獅子遵循著傳統,公獅腳踏彩球,母獅有小獅相伴,小獅甚至是仰著被母獅踩在腳下,更顯得親暱。 但和其他廟宇石獅不同的地方在於細節裝飾,像是身上帶的鈴鐺,是由西洋樣貌的獅子所啣著;而石獅腳下的基座,不是傳統的神獸或寶物,而是西洋歷史建築上常見到的植物、紋飾,甚至還有翅膀。 圖片來源:聖母聖心主教座堂網站正確答案左邊數來第五個人,身穿紫衣的那個,他是頭上唯一沒有光環的人,代表他出賣耶穌失去了門徒的資格。

台南天主: 天主教台南教區

台灣傳播福音工作這時開始成為進入日本和中國的前哨站,許多到達台灣的傳教士往後多被指派前往日本和中國。 過不多久,當西班牙士兵前往淡水,道明會士跟隨著他們,一六三二年在淡水落腳。 在淡水西南跨過小山的關渡,道明會士建立了一座玫瑰聖母堂,在該教堂落成時,他們抬著從馬尼拉帶來的聖像從淡水到關渡作遊行。 一六三二年後他們不止進入淡水河,而且進入台北盆地,道明會士在北投和淡水河的左邊建立基督徒團體。

台南天主: 台南|十大必訪博物館:親子旅遊、文青復古、網美打卡推薦,來場穿越時空的藝文之旅吧

圖片來源:聖母聖心主教座堂網站側牆上的彩繪,耶穌與門徒都穿著東方服飾,衣著上裝飾有佛教常見的凝空衣帶,腳踏祥雲。 台南天主 高雄監牧區升格為高雄教區,國籍道明會會士鄭天祥神父獲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任命為首任高雄主教,並獲晉升為總主教。 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縣市、澎湖縣脫離高雄監牧區,獨立成為嘉義監牧區,由陽穀教區主教牛會卿擔任監牧。 教堂的設計人哥特佛萊德‧波姆,德國人,國際級建築設計師,一九八六年榮獲建築最高榮譽的桂冠——普立茲獎,普立茲獎被喻為建築的諾貝爾獎,更讓我興奮的是,波姆第一件國外作品,竟落在台南縣純樸的後壁鄉後菁寮。 哥特佛萊德‧波姆曾於1986年榮獲建築界最高榮譽的獎項——普立茲克建築獎;該獎被喻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而波姆的第一件亞洲作品,則是座落於台南後壁農村的菁寮天主堂,是波姆在德國以外少見的建築力作,更是菁寮的著名地標。

有新約提到的聖若瑟、四大聖史、聖保祿等人,還有幾名方濟會的重要聖人,或有名的傳教者等13位。 建築長方型其中一個短面為祭壇;後方圓拱壁龕上繪有中國風格的最後的晚餐圖像,畫中人物以華人面孔替代原先的西洋人物,並著上漢服;使用筷子吃包子饅頭,並用爵飲酒。 總修院是司鐸聖召的搖籃,從修院的整體設計當中,能夠使修院的成員們透過建築設計、庭園造景來體驗天主的美善。

台南天主: 台南旅遊網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