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要準備什麼必看介紹

在掃墓結束後避免直接回家,而是跟家族成員一起去吃個飯,或是到其他地方走一走比較適當,而且清明節本就有著闔家出門踏青的意思,不必過於多慮。 過去台灣社會以農立國,仰賴牛隻幫忙農耕,許多貧苦人家的孩童靠著幫忙牧牛賺取微薄工資,分攤家中經濟重擔。 牧牛的孩童們常將牛隻帶至郊野的墓地放牛吃草,也因此牛隻常會踐踏、踩壞他人的墓地。

  • 中元節又叫做鬼節,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時除了祭拜祖先還要祭拜好兄弟,比較特別的是,本來帶有吉利含意的水果在中元節反而不能拜喔!
  • 供品的準備上,祭拜神佛可準備當令盛產的鮮花水果,當令水果最鮮甜美味,也代表最高的誠意;祭拜先人則可以在鮮花水果外,再準備其生前愛吃的餅乾、水果、飲料、飯菜等,讓祂們開心,沒什麼禁忌。
  • 清明節期間掃墓,時間最好選在早上 5~7 點,小編知道這實在是有點逼人,如果真的起不來,也建議在下午 3 點以前完成,因為傍晚太陽下山陽氣慢慢消退,時運不好的人很容易招惹一些拍咪呀纏身。
  • 清明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36年的春秋時代,晉文公為了感念忠臣介之推所定的忌日,流傳至今,人們就在這天向祖先與亡者追思;而在農曆的24節氣中,此時春意盎然,四野明淨,因此取作「清明節」。
  • 為避免引起群伶注意,掃墓祭拜時,盡量選族低彩度、低明度服裝,切忌穿紅、黃色衣服,女性也可化淡妝,精神飽滿、整齊清潔最重要,現場並禁止嘻笑怒罵、大聲喧嘩。

通常墓園都在山上,消防車可是很難上來的,務必小心。 掃墓要準備什麼 掃墓理所當然地會大包小包一些用具、供品,但要小心不要後揹包、提袋碰到別人的塔位了,尤其是靈骨塔位置相對窄小,很容易不小心觸碰到,要多加注意。 傳統習俗中,嫁出去的女兒即屬夫家的人,即使清明節也應該以夫家墓為首要,而且還有「女兒掃娘家墓,恐分掉兄弟福份」的說法,但現今許多家庭中可能只有女兒或是獨生女,那當然就另當別論了。

掃墓要準備什麼: 禁忌3:避免穿鮮豔、暴露的衣服

過程中主持科儀的道長或出家師父會先帶大家稟告神明與祖先,再將往生者的魂魄從臨時牌位引導到祖先牌位,從臨時香爐中取一小撮香灰放入祖先爐,再從臨時香爐中取三支香腳插進爐內,象徵往生者正式遷居。 由於今年全球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內政部建議大家可以採取「線上祭祖」或者「分流掃墓」的方式。 如果一定要到現場祭祖的民眾,不一定要在清明節當天前往,可提前或延後掃墓拜拜時間,避免群聚造成交叉感染的風險。 春節、清明節、中元節與重陽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裏祭祖的四大節日,甚至春分、秋分、中秋、冬至、寒衣,古時都有可能是掃墓佳辰,尤其寒食節更是掃墓、祭祖、踏青、出遊的好日子。 不過時至今日,現代人大多僅於清明節時,會至祖先墓地進行清理、除草。 雖然無法知道寒食節在甚麼時候被清明節取代,但從唐代多首與寒食節有關的詩來看,至少在唐時,中原人士仍然有紀念寒食節的習慣。

清明節時,掃墓人家祭祀完後燃放鞭炮,牧童們聽到鞭炮聲就會跑到墓地,等待墓主分發草仔粿等供品,因此稱為「揖墓粿」;若供品、草仔粿不夠分發,墓主就改分零錢。 「揖墓粿」習俗的用意,除了憐憫貧窮的孩童外,也是希望可以「賄賂」這些牧童,請他們管好自己牛隻,不讓牛隻破壞自家的墓地。 雖然現在已經非常少看見「揖墓粿」的習俗,但還是有人會在清明節發放紅包幫助需要幫助的家庭、小孩。 清明節又名「寒食節」,傳統來說都會以冷食為主,比較常見的像是麵粿、紅龜粿、乾茶、餅乾、潤餅卷等,特別注意的是,一定要準備兩份,一份拜神明、一份拜祖先喔。

掃墓要準備什麼: 清明掃墓 祭祀順序

到靈骨塔祭祀時,記得先到先人塔位前唸出先人名字,並請其到祭祀區享用供品,切忌別只稱呼「稱謂」,畢竟靈骨塔內有許多先人,祂們可能會搞不清楚是在叫誰。 有些納骨塔會準備臨時牌位、臨時香爐,可請先人到臨時牌位上受供。 墓地、靈骨塔是陰氣濃重的地方,孕婦或身體虛弱的人都應避免前往。 而關於正逢月事的女子不要前掃墓是有經期不潔的的刻板想法,但以現代觀點來說,月事來的女生,身體通常比較虛弱,所以才不建議前往祭祖。 另外孩童要避免掃墓是因為,民間認為小孩的八字輕,容易受到驚擾,為了保護孩子,所以才不讓他們一同前往。

掃墓要準備什麼

第二年、第三年通常在春社至清明節前一天之間擇一日掃墓。 依照泉州習俗,清明節當日絕對允許掃墓,不須看擇日宜忌。 根據民俗專家的說法,掃墓的時間盡量「越早越好」。 因為只要一過了下午三點,太陽就會漸漸開始下山,這個時候陽氣減弱,對於那些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就比較容易受到影響。 除了怕運勢會被影響以外,早一點去掃墓也比較安全。 因為通常墓園都在山上,或是在比較偏遠的地方,如果太陽已經下山,附近又沒有什麼照明設備的話,很容易因為視線不佳,而發生意外。

掃墓要準備什麼: 台灣常見掃墓方式:靈骨塔祭拜

在早期的農業社會,只要一聽到墓地傳來鞭炮聲,就有許多的兒童會圍攏過來,等候掃墓的人家分贈粿。 墓主就會將祭畢的紅龜粿、麵粿等分給他們,若墓粿不夠分發時,就以硬幣來代替。 掃墓要準備什麼 揖墓粿的寓意是請往在墓地附近的兒童,幫忙看管墳墓,不要隨意踐踏墓園。 台灣早期清明之俗,高拱乾所修的《台灣府志》已記載清明展謁墳墓,「輿步壺漿,絡繹郊原。祭畢,藉草銜杯,遞為酬勸,薄暮乃歸。」可見掃墓兼有郊遊的性質,故借用民俗節日到市郊山野。 一般郊外小丘,古墓今墳特多;而現時則建有納骨塔,也是建在景色優美的風水佳地,都成為踏青的好所在。 以往掃墓多要全家參與,現在離鄉在外者多,有些人仍會儘量趕回,表達對祖先的孝思之意,「慎終追遠」的美德,也藉由清明的節俗保存下來。

掃墓要準備什麼

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 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 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收錢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 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

掃墓要準備什麼: 祭拜時辰:上午吉時。

異姓親屬(外孫、外曾孫,已嫁出去的女兒或孫女)掃墓時,通常只燒刈金、四方金或九金,南臺灣則燒蓮花金,稱為「查某子金」,不燒銀類紙錢。 有些地區是死者過世未滿三年就改燒銀紙,有些地區是直接破例燒金類紙錢。 擺好供品再另焚香,請先人吃飯,香可插在紙料上、或任一菜上、或臨時香爐、或公爐內。 九九重陽節取諧音,有長久的涵義,這天要祭拜祖先與推行敬老崇孝的活動,這天也被稱為「敬老節」。 這天有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上圖由左到右分別是小銀、大銀、刈金,這三種金紙用途不一樣,千萬別搞錯了喔!

掃墓要準備什麼

墓的左右有龍神和土地公,土地公要用三牲,龍神要魷魚和豬肉一條,土地公拜完,再把祂的供品拿到龍神那邊再點香拜一次。 掃墓要準備什麼 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 燒完紙錢後,蛋還有春卷盡量在當場分著吃,供品別帶回家。 那些裝過的紙袋提袋也別帶回家,盡量在外面吃完,然後到有天公或觀音、媽祖的大廟裡拿三隻香拜,去有水的水槽用水輕拍頭頂,脖子,臉,衣服全身,到腳,鞋底也踩乾淨或沖洗。

掃墓要準備什麼: 清明掃墓拜祖先|三牲、菜碗祭品準備方式全攻略

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象徵「祖德流芳」。 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 所以身為長輩一定要弄清楚自家祭祖的方式,掃墓圓滿才是大家庭的共同目標。 人們想到了先人的墳塋,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會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要去親臨察看。 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燒些紙錢,或在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至於祭掃的日 期,各地風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後十天;有的稱”前三後三”; 有的在清明前後逢”單”日舉行;有些地方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掃墓要準備什麼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尋夫小曲也有”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別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些詩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臺灣早期農業時代流行「揖墓粿」的習俗,「揖」是閩南語「猜」之意,世家門閥掃墓,必定「培墓」,準備許多供品,尤其是「紅龜粿」或「草仔粿」,稱為「墓粿」。 掃墓祭祖完畢,就召集附近的牧童、兒童,掃墓者出謎語要其回答,或者與其猜拳,如牧童獲勝,即可得到一枚「墓粿」,輸了就得離開,是謂「揖墓粿」。 但演變至後,通常牧童會講「祝尊府添丁大發財」之類的吉祥話,掃墓者就會給一枚「墓粿」了,類似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習俗。

掃墓要準備什麼: 清明節拜祖先要準備什麼?供品準備、清明節拜拜流程懶人包

通常是新墳的頭三年,又或是家中有大喜之事,例如娶媳、添丁、考取公務員等也會進行培墓儀式。 而祭祀供品則不能馬虎,則要恪守上文所述的三牲、五牲禮及菜碗,備妥各種紙錢、燭炮、以及「子孫燈」,在墓前點燃子孫燈後帶回家,象徵子孫興旺。 掃墓祭典完畢後,還要剝蛋殼撒在墓上,以「脫殼」象徵新陳代謝和送舊迎新,並分發周遭圍觀的孩子粿類或錢,稱為「印墓粿」或「揖墓粿」,以表示祖先德澤永留人間。

  • 一般會選在清明節前後約十日內,擇一吉日進行掃墓。
  • 揖墓粿的寓意是請往在墓地附近的兒童,幫忙看管墳墓,不要隨意踐踏墓園。
  • 務必提醒小孩不要用別人的姓名開玩笑,或是做出不禮貌的行為。
  • 民視新聞/李佳樺、楊柏玨 宜蘭報導宜蘭縣南方澳跨港大橋重建工程已經完工,下午3點就可以通車。

客家人掃墓習俗不同於閩南人,在不同地區又有不同的掃墓文化,如臺灣北部汀州客家人則流行在八月初八元成節期間掃墓,稱為「大清明」,現在的北海岸淡水與三芝一帶的福佬客,仍偶從此俗。 一般都必須先祭拜土地神才祭拜祖先,但先祖如為高官或生前有爵位,則先祭祖,並可燒壽金。 依慣例,去世三年以上的死者就可以燒化刈金、四方金或九金,有些地方還會加燒金白錢,去世未滿三年的死者,只能使用銀類紙錢(大銀、小銀等),不能燒金類紙錢。

掃墓要準備什麼: 清明節又做「寒食節」

如果說,墳墓是祖先死後居住的場所,那麼掛紙也就象徵子孫一年一度為他們的居處所添的新瓦。 到了清明節,凡是墓頭有墓紙的,就表示這座墳有子孫來祭掃。 「掛紙」後,還有準備簡單的供品來祭墓,燒紙錢,這樣才算完成了「掛紙」的儀式。 清明節祭祖時,為表達對祖先的尊敬,清明節掃墓時不要穿得大紅大紫去,掃墓應莊重著裝,色調也以樸素為主,掃墓時要著深色衣服是最佳的選擇,當然配飾也不要太多,衣著整齊不暴露,同時保持莊嚴肅穆的心情,以示對先人的尊重。

潤餅是古代寒食節不能開火所以會吃潤餅,不過現代已經鮮少人過寒食節了。 祭拜用的花應選擇桃花、李花、百合花、梨花、迎春花等,應避免玫瑰、薔薇等帶刺花朵,因為在民間習俗中,這類植物通常用於擋煞,若拿來祭祖可能會擋掉好運。 掃墓要準備什麼 祭拜後掛好墓紙,將芋頭與熟蛋之皮剝掉,丟在墓龜上,掃墓達慎終追遠的目的。 掃墓祭祖時,可以擺上表示吉利的紅蘿蔔、發糕、蘿蔔糕等,也可以準備豆乾(與閩南語「大官」諧音),或是高麗菜、韭菜,象徵「步步高升」和「長長久久」。 這些都是對後代子孫的祝福,畢竟在世的子孫能夠一生平安順利,即是對前人、祖先最好的慰藉。 【早安健康/李宇涵報導】每年國曆4月5日清明節,大部分的人都會返鄉掃墓拜拜,但你知道清明節紀念祖先的由來是什麼呢?

掃墓要準備什麼: 清明踏青出遊

很多長輩認為,墓園遭到破壞會影響祖先對於後代子孫的福蔭。 如果遇到這種狀況,就需要請人來修繕、整理,讓祖先們有個完整的家。 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是國人重視的大節日之一,對於該如何祭祀以及準備哪些東西,可說是一門學問。 本篇針對墓地與靈骨塔,有詳細易懂的說明,文末列舉的掃墓禁忌,也可當作參考。 到達墓園所在地後,肯定會看到一片長高的花草,畢竟已經一年沒有清理了。

掃墓要準備什麼: 清明節掃墓靈骨塔祭拜|掃墓怎麼拜流程總整理

由家禽、家畜、海鮮各取一種組成三牲,與拜神明不同的是,牲禮多會煮成全熟並且切成塊狀,表示與祖先的關係較熟絡。 其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三牲組合為三層豬肉、全雞、全魚這三種,拜拜供品通常不會選擇牛肉,這點要特別注意喔。 過去傳統時代的五牲,包括豬頭、雞、鴨、魚、內臟(豬肝、豬肚)等,而現今因為時代與社會變遷的關係,以雞、鴨、魚、蛋、豆干等容易取得的食材為主。 通常除了線香、蠟燭、紙錢、燒酒、鮮花之外,是不設供品的。

掃墓要準備什麼: 台中新商場 LaLaport 2萬坪購物天堂 1/17試營運 台中人!準備好開逛了嗎?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