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不可不看攻略

111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今天公布,今年有8.39%的考生達到被視為明星高中基本門檻的會考5A。 台中市教育局表示,今年中投考區國中教育會考試務工作輪由市立豐原高中承辦,報考人數為3萬805人(台中2萬6695人),分別安排於34個考場學校(台中26個),試場939間,是全國最大的考區。 在會考的歲月,補習風氣十分旺盛,當中兩個龍頭分別是現X教育及X皇教育,而遵X當年走「正氣派」,亦緊追其後。

1981年,每級再分三等,即A、A、A等等,一直至H。 1985年,G、H級取消,即最低等級為F,F級以下為「不予評級(Unclassified)」。 免試入學,即是只要學生想念的學校跟畢業國中位於相同就學區,即可透過登記方式免試入學。 在十二年國教政策規劃下,原訂各縣市各校應逐漸擴大辦理免試申請入學,並以最小比率辦理考試登記入學為原則。

會考: 香港中學會考歷史背景

中文中學會考中文名冇咗「高中」兩個字,改為香港中文中學畢業會考。 於1992年5月8日舉行的會計學原理科考試,考試局在每小時100毫米暴雨下(當時沒有暴雨警告制度)宣佈考試如常進行,但因為天氣理由導致部分考生無法前往試場,更有應屆考生於往試場途中不幸遇上山泥傾瀉而身故[來源請求]。 雖然在會考守則明確指出颱風或暴雨警告不直接構成延考的理由(因兩者屬獨立的組織),考試局決定在5月30日再次舉行一次會計學原理科的考試,而已經應考第一次會計學原理考試的考生,可選擇應考與否,但應考的話,成績皆以第二次考試作準。 會考 學生的會考成績,也可用來申請職業訓練局各院校(例如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又或其他專上院校開辦的文憑/高級文憑、副學士先修班等課程,由於一般成績較好的考生大多會選擇修讀預科,所以這些課程相對的成績要求比較預科教育低。 但近年因競爭激烈,不少課程的收生分數相對於報考高考最低要求為高,甚至出現部分專上院校以資助等手法,向成績一般能升讀預科的同學作出招募。

  • 香港中學會考及/或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的國際認可詳情,可參考資歷認可搜尋─會考/高考。
  • 以前考生需於五科達至「及格」以上才獲發會考證書,且須包括數組科目,未達要求者俗稱「落第生」。
  • 參加陝西省畢業會考,有的學科優秀率高達97%,合格率就更不用説了。
  • 除了一年制預科生外,早年也有少數兩年制預科生自行報考高等程度會考。
  • 而根據考試準則,考生不可在考試期間打開手機的開關,並要把手機放在置於椅子下的袋中以免作弊。
  • 考評局的考試資歷已獲廣泛認可,但有不少大學會對海外學生自設入學要求。
  • 然而個別學校可以喺計分嗰時,減去課程甲考生嘅英文科積分,甚至唔取錄呢啲學生。

次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亦由原本一級三等制,改為一級二等制。 1986年, 會考英文科課程甲和課程乙首次加入聆聽考試。 當時聆聽測驗是在裝有無線感應迴線系統的試場舉行,考試局向考生供應聽筒。

會考: 會考社會/考生喊偏難 圖表、題目敘述長「背多分」考題少

自2002年考評局在兩個考試取消一級二等制以後,加上大學近年減少在聯招收生的比例,會考成績成為了高考成績之後,第二重要的收生考量。 而且部分大學的科目,甚至會把會考高考成績比例作四六又或五五之分。 所以事實上,香港中學會考是現時學制下,大學入學考試的第一階段。 會考定於每年3月至6月舉行,主要科目之考試會在4至5月進行,而5至7月初則舉行中、英文及普通話口試。 考試成績一般會在八月第一或第二個星期三公佈(又為配合大學取錄資優生,自2006年以來,會考放榜日皆定於大學聯合招生辦法(下稱大學聯招)第一次收生結果公佈後的下一個星期三。 會考英國語文科考試改革後,同中國語文科一齊改以水平參照評級。

  • 不予評級同埋缺考嘅科目成績唔會列入會考證書,因此如果所有科目都係不予評級或缺考,就冇會考證書。
  • 1974年會考亦把原來的中國語文科,分拆為中國語文和中國文學兩科。
  • 另外,除分數以外,學校也可以自訂個別的最低入學條件,最常見的,就是兩科語文及數學科及格,部分學校亦要求英文科要達第3等或以上。
  • 不能入場陪考,中午學校統一訂餐,除了送去考場,好像也沒媽媽什麼事了。
  • 戰後,臺灣本地學校紛紛改制為中華民國體制,單獨招生考試入學方式遂得以留存,各高中自行辦理招收新生的各項試務工作。

其兒子雖未被律政司刑事檢控,但因在考試前以不正當方法獲悉試題內容而違反考試規則, 被考試局取消全部科目的成績,日後可重考。 事後考試局加強考試文件保密措施,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在考評局的成績證書背後註明,課程甲的C級成績,等同於課程乙的E級成績(即減去兩級),而政府和大部分公營機構亦承認這兩個英文課程的成績關係。 然而課程甲的成績不能銜接GCE O-Level,大部分的大學課程和部分機構也不承認課程甲的成績。 而且,在過去考評局對於應屆高考英語運用科的考生成績和他們(兩年前)應屆會考成績所比較得出的數據,課程甲取得C級以上並在高考取得及格的比率,遠比課程乙取得E級並在高考取得及格的比率低。 所以雖然社會普遍接受課程甲乙約有兩個成績等級的差距,在實際英語水平而言,兩個課程的差距並未能確實反映出來。

會考: 課程設計及内容

經濟甲組較短題目八題全答,乙組四題選答兩題,丙組三題選答一題。 地理課程甲部四題選答兩題,乙部兩題選答一題,丙部四題選答兩題。 歷史第一部課程八題選答兩題,第二部課程分三組,每組各設四題,須從兩組中各選答一題。 宗教課程分為兩部,第一部再分甲、乙兩組,第二部再分丙、丁、戊三組。 會計學原理甲部簡短題目七題選答五題,乙部三至四題全答。 企業概論甲部較短題目十題全答,乙部論述題四題選答兩題。

會考

然而個別學校可以喺計分嗰時,減去課程甲考生嘅英文科積分,甚至唔取錄呢啲學生。 於2007年度以前,香港中學會考的英國語文科,提供兩個課程——課程甲(Syllabus A)及課程乙(Syllabus B)。 課程乙的程度較深,成績評級則等同GCE O-Level水準。 考試局並公佈,課程甲C級成績,則等同課程乙E級成績,因此社會上亦普遍接受這兩個英文課程的成績關係(但課程甲的成績不能銜接GCE O-Level)。

會考: 國中會考近4千考生6月補考 成績達標以外加名額錄取

雖然喺會考守則明確指出颱風或暴雨警告唔直接構成延期嘅理由(因為兩者互相獨立),考試局決定喺5月30號再舉行一次會計學原理科考試,而考咗第一次會計學原理考試嘅考生,可以自己決定考唔考,但應考嘅話,成績就以第二次考試作準。 21,079名報考本科考之中,有9,445人參加補考。 採用一級二等制,每級細分為A(01)、A(02)、B(03)、B(04)等,一直至F(12)嘅12個小等級。 實行呢個制度,係因為1990年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成立,大專院校想根據中學會考成績,有條件取錄經聯招報讀學生。

在2014年之後,幾屆會考依序由各直轄市輪辦,如2015年主辦學校為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2016年為高雄市立左營高級中學、2017年為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2018年為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2019年為桃園市立桃園高級中等學校。 但由於各承辦學校表示,以高中端的組織應付全國大考,壓力太過龐大,且輪辦會使得試務經驗無法累積,因而自2020年起,將轉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統籌全國試務會,包括心測中心原負責的會考命題,達成試考合一。 據楚天都市報報道,湖北省教育廳負責人透露,從2001年高二年級起,不再組織全省統一的普通高中畢業會考,已從高二年級學生中收取的會考費用,由各地會考部門退還,普通高中學生的畢業考試由學生所在學校自行組織。 高二年級結業課程的畢業考試與期末考試同時進行,高三年級結業課程的畢業考試放在高三下學期第五週舉行。 由外省市轉入到我市的考生,應持原就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中會考主管部門開具的會考成績證明到北京教育考試院會考辦辦理成績轉入手續。

會考: 英國語文科

學生每門學科可選擇參加兩次考試,按最高成績計入檔案。 允許學生再參加一次未及格科目的考試,作為學業水平考試補考。 第四,高中會考制度的推行和完善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 隨着會考制度的不斷改革和完善,還會增加語種的會考要求,覆蓋必修課、選修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區別優質高中、特色學校的教學情況有針對性地實施會考,防止辦濫、濫辦、亂辦的情況發生,推進素質教育。

會考

不過,由於成績梯度於無前例可循,引發部分學生恐慌及媒體報導。 會考 香港中學會考採用的「常模參照」(norm-referenced test)評級方法,俗稱「拉curve」。 學生各科成績分為A至F級,表現低於F級的成績被評為U,即「未能評級」。

會考: 香港中學會考歷年評級改變

但是,畢竟會考與高考都是對高中階段學習水平的檢測,不論達到高中學習水平的途徑有多少條,高中階段的學校學習都是其中最主要也是實現人數最多的一條。 新東方優能中學名師認為,會考與高考的相關性還是比較大的。 尤其是在高考科目設置不夠完善的時候,這種相關性尢顯重要。 比如“3+2”模式,因其科目設置少,就容易造成學習高分低能和偏科現象,那時實行會考制度就顯得十分必要。

會考

其次,高中會考的推行從教育宏觀管理過程上保證了國家教學計劃的執行。 由於我國領土面積大,不同地域的文化水平差異大,就是在同一個省份或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地區,也因為不同地域之間的文化知識水平差異,而出現一些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的區別,造成國家統一的教學計劃很難得到統一實施,自然不能達到統一的教學目標。 實施會考能夠控制和改變這種狀況,使一些薄弱地區和薄弱學校、薄弱學科得到了加強,實現國家統一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目標,從而保證了基礎教育水平的提高,為高考改革提供了可靠了知識基礎。

會考: 會考基本情況

2007年至2010年香港中學會考提供39個科目,考生最多可報考10科,而大部份日校考生報考6至8科。 (1987年或以前,考試局只容許考生最多報考9科。)雖然考試科目眾多,學生於選科時卻受制於個別學校的規定。 然而,個別學校容許學生以自修方式報考該校未有提供的科目。 一般而言,除兩科語文科和數學外,大部分的文法中學一般都只會提供傳統的科目供考生應考(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經濟、中國文學、會計學原理、物理、生物、化學、附加數學、電腦及資訊科技這十一科)。 學生的會考成績,也可用來申請職業訓練局各院校(例如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又或其他專上院校開辦的文憑/高級文憑、副學士先修班等課程,由於一般成績較好的考生大多會選擇修讀預科,所以這些課程相對的成績要求比較預科教育低。

1932年2月2日,教育當局議決設立中學會考,以取代這三種考試,而中學會考仍由香港大學主辦。 港大的全港中學畢業會考(Hong Kong University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於1935年6月首次舉行。 這個中學會考是為英文學校第一班(Class 1)學生而設。

會考: 英語科

考評局表示會繼續追查及分析相關試題答對率有否異樣,但表明不會因而重考或取消有關試題,並拒絕道歉。 然而,考評局在該次問題被揭發後,採取了一些臨時的補救措施,要求考生把電話放於椅子下且為監考員所看到,並在考生往洗手間前記錄記下考生編號及時間。 而關於手提電話放置地點的制度,在往後考評局的公開考試中也繼續採用。 大部分會考科目C級或以上成績,等同於英國通用教育證書普通水平考試(GCE O-Level)及格(C級或以上)。 會考 E級則被廣泛視為香港中學畢業生求職時需要擁有的最低資格。

同時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將於2010年舉行最後一屆香港中學會考,與現存的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合併為新高中學制下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ong Kong Diploma of Secondary Education, HKDSE),第一屆將於2012年應考。 考試局接獲多名閱卷員投訴, 指同一考生於多科考試獲得接近滿分,而其答卷之答案與評卷參考幾乎完全相同,甚至把標準答案的一些錯處搬字過紙,局方遂懷疑有內部人員在考試舉行前向應屆考生洩漏多科試題及評卷參考,認為事態嚴重,向廉政公署求助。 麥長華在廉署人員警戒下承認盜取及複製同事之夾萬鎖匙,然後從夾萬取出並複印八科試題及評卷參考給兒子熟讀,兒子於應考時把答案默寫於答題簿上獲取佳績,當中包括英國語文(課程乙)、中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和歷史。 廉署落案起訴麥長華「准許他人取閱考試局試題」罪,他於東區裁判法院首次提堂時承認控罪以求減刑。 資深大律師王正宇為麥長華求情時表示, 麥氏家族中多人英年早逝,被告因而憂慮自己或會早死,故希望兒子早日成才成為家庭支柱。 麥長華獲社署安排於一間社區中心教授結他, 同時亦被考試局革職和取消退休金。

會考: 閱讀後覺得好,請多多讚好及分享~:)

個人對答就係新環節,要求就先前討論嘅話題,對考官嘅一項提問作出一分鐘回應。 校本評核(School-based Assessment)係新項目,學生喺學校要對讀過嘅書或睇過嘅片段或電影等寫報告,以及回答老師嘅提問,老師會就學生嘅表現作出評核,分數佔全科15%。 佢哋嘅主要目的係篩選學生入港大,學生報考科目少,未能全面考核中學學業成績,唔係理想嘅中學畢業考試。 1932年2月2號,教育局議決設立中學會考,以取代呢三種考試,而中學會考繼續由香港大學主辦。

課程乙嘅考生眾多,有超過十萬人,安裝同埋維修器材要唔少錢,令有器材嘅試場唔夠用。 課程乙聆聽考試,因此要連續兩日舉行五節,第一日三節,第二日兩節,試卷亦要設五個版本。 1995年起,課程乙聆聽考試交由電台廣播,考生自備耳筒收音機應試,所有考生可以同一時間考試。 咁做亦係要預備1996年英文科嘅新課程,原本嘅聆聽卷改為聆聽、閱讀和寫作綜合卷,唔適宜再採用多種版本。 1995年嘅聆聽考試由香港電台第二台、第四台、第五台播放,1996年到2002年由第四台播放,2003年起由第二台播放。 但係,每年都有試場出現電台訊號接收不清,招致考生不滿,考評局由2009年開始,喺部份電台接收差嘅試場,安裝紅外線接收系統。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