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忠里福德祠7大分析

台中市西屯區大河里百年歷史福德祠,因水湳經貿園區整體規畫不得不拆廟搬家,為營造觀光特色,全國首創福德祠舉行國際競圖,13日舉行重建動土典禮,由副市長林陵三主持;林陵三說,大河里歷史福德祠未來不僅扮演地方的信仰中心,更將成為國際觀光景點,將傳統信仰與國際觀光相結合。 南北門福德祠的發展,從清領至今,見證了頭圍老街的發展歷史,今因港口的淤塞與交通的便利性,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已大不如過往,但民眾仍可以從南北街福德祠隔和平街相望的距離,理解到當時頭圍街商業發展極盛的相關地理位置,以及和平街上當年的繁華景象。 遙相呼應的南北門福德祠,形成頭城老街特有的「端點圍蔽式」(將街道二端點建廟堵住)街道空間,在都市空間位置上的意義遠較建築本身價值高,因此當地居民於民國95年(公元2006年) 7月9日成立了宜蘭頭城文化發展協會,並在各方的努力下於同年12月15日重新受縣政府指定為3級古蹟。 北門福德祠現存廟貌,為日治時期大正5年(公元1916年),由當地民眾發起、捐資修建而成,以當時土地廟宇規模相較,為罕見之大型福德廟,內政部曾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指定為3級古蹟,但於民國83年(公元1994年)解除。 南門福德祠曾於明治40年(公元1907年)整建,有別於北門福德祠的保存狀況,南門福德祠因毀損嚴重,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2次重建,以鋼筋水泥重建並貼上磁磚,此全部翻修的狀況讓當初建築的原貌已不復見,但從留存照片比對,外貌仍保有舊有樣式。 軍福宮奉祀主神為朱、李、池 三府王爺,奉祀緣起於清朝光緒年間,台中縣龍井鄉水里港(今台中市龍井區)三府王爺出巡軍功寮時,降乩指示要在此地救世,為此地方倡議彫塑朱、李、池三尊王爺神像奉祀。

  • 民间认为土地神可赐人以福,教人以德,尊称“福德正神”,寄托人们袪邪避灾,祈福求安的美好愿望。
  • 在一天之內,逛遍境內大小廟,其中就屬大埔街福德祠的香火最為鼎盛,前來參拜的民眾絡繹不絕。
  •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或 JavaScript 已停用,如需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最大較大中較小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 另每年舉辦的「千龜來朝」活動是1種以各式食材製作神龜以敬拜土地公的競賽。
  • 神龕上懸有清乾隆46年(1782年)的「福溢通濟」匾,與光緒7年(1881年)的「萬福攸同」匾、以及「福德祠」匾;中堂兩側的山牆上,各嵌有木質碑記,分別是「大西門重建福德祠碑記」與「大西門重建福德祠捐題芳名碑記」,這些不僅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物,也是研究該祠相當重要的史料。

今年普天宮特別推出「讓愛動起來」趣味闖關聯誼活動,促進單身男女交往、締結良緣。 南門福德祠因毀損嚴重,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2次重建,以鋼筋水泥重建並貼上磁磚,旁邊有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重建財神龜。 目前西門福德祠建築為一拜殿一正殿之歇山式建築,此格局稱為「三間起一條龍前帶拜亭」,係光緒年重建時之結構。 拜亭採燕尾屋脊,正脊中央有葫蘆造型,其為四柱三疊斗式捲棚構造,在拜殿前後牌樓樑枋上都有透雕螭虎紋樣的斗抱。

目錄(立即跳往)

普忠里福德祠: 台南下午茶 ┃卓也竹園町寧靜日系下午茶,宛若穿越時空到京都

早期南北門福德祠在農曆2月2日土地公聖誕時,和平街居民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近年來因地方人口大量外移,地方發展不同於過往蓬勃,祭祀活動不如過往,當地居民為延續良好信仰,並遙想早年重建時消失的神龜石,自民國96年(公元2007年)起每年於土地公聖誕時舉辦「千龜來朝」的活動。 據說南門福德祠在早期經重建過程中將座落土地公廟旁的神龜石雕搬移,從此消失神踪,常引發居民們的想念,因此南門福德祠管委會於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重建財神龜於廟旁,讓居民勾起過往回憶。 另每年舉辦的「千龜來朝」活動是1種以各式食材製作神龜以敬拜土地公的競賽。

廟內除有一般大廟才會使用的龍柱外,玉敕為「南台灣福德正神總代巡」。 據船是沿用蠻荒時代古號字稱,由天、地、玄、黃做為北、中、南、東轄區代號,金龍殿就是以「玄」掌管濁水溪以南七縣市的南台灣福德總代巡。 這裡的土地公戴的是宰相帽,傳說是因為清朝名將王得祿在年輕時無所事事,整天窩在土地公廟裡神案下睡覺,土地公施法薄懲激勵他從軍,王得祿功成名就後奏請皇帝冊封回報土地公。 本廟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武判官及招財,進寶童子,是為現今人民百姓崇信,祈財納福之端始也。 廟內另配祀全臺唯一之金身「施琅-施大將軍」於民國七十五年降駕指示:本廟奉祀之福德正神乃施大將軍於西元1665年奉祀渡海至府城,駐於油行尾。

普忠里福德祠: 台南租機車 | 騎gogoro,在小南天生活輕旅來一趟輕旅行

顏英男則回應,市場的土地公只有一個攤位面積,況且市場通道狹窄,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拜,里民擺設供品,根本不敷需求,實有建立必要。 直到民國六十年,由西屯清靈宮、隆興宮及福德祠聯合設立財團法人廖拾合祭祀公業,並由西安里、西墩里兩里人士組成董監事會,再於民國七十年成立福德祠重建委員會,依里內丁口數捐款及熱心人士樂捐,順利於同年仲秋重建落成。 年代天后宮建成以前,福德祠一直都是蕃薯寮街的信仰中心,福德祠週邊的市街也是蕃薯寮的經濟中心。 但天后宮成立以後便取代福德祠稱為蕃薯寮信仰中心,福德祠週邊市街也因為諸多因素被天后宮週邊之市街(今市場巷一帶)取代。 在府城太平街建公館而戴官帽穿官袍(這條太平街如上圖所附),神座下還有供奉土地公的腳力-虎爺 ; 至於虎爺斜前方的赤兔馬與馬使爺則是屬文衡聖帝的。

普忠里福德祠

註:石萬壽〈臺灣府城的城防〉認為大西門南北由三協境與七合境防守,但謝奇峰《臺南府城聯境組織研究》指出舊籍並未明載大西門南北段對應的境名、七合境實指普濟殿的七角頭、三協境是二戰後與四聯境一同出現,且不包括風神廟。 昭和三年(1928年),本設於福德善後祠對角的財神廟被拆除(即今日臺灣銀行澎湖分行所在),信眾將財神移祀於福德祠,澎湖福德祠自始兼任馬公市區的財神廟。 澎湖福德祠據《澎湖廳志》中引據扶乩人員的口述,福德祠始建於乾隆56年(1791年),是文獻紀錄中馬公市最早的土地公祠,但開基年份僅可作為參考,未可盡信。

普忠里福德祠: 台中市北屯區寺廟/主祀神像/寺廟地址/電話

位於桃園市中壢區普忠路上的月老宮,供奉著一尊高108公分的月老星君,此神像號稱是全台最大尊的月下老人,也是唯一採坐姿的月下老人! 普忠里福德祠 值得一提的是,中壢月老宮更是全台唯一祀奉月老星君為主神的廟宇,專業形象,開廟6年多,目前已成功配對2000多對的佳偶。 始建於雍正初年,距今已有將近300多年的悠久歷史,相傳是阿里港聚落中最早的一座廟宇,為藍鼎元之子藍雲錦授命偕同族親來台開墾定居,為了祈求在台生活平安、開墾順利、信仰需要,在里港鄉中山路與永春路十字路口旁建有土地公廟。 太平福建会馆辖下的福德祠是一座百年老庙,座落在新港(甘文丁,也叫新港门)的一座小山之山脚处。

六合境大埔福德祠從10年前開始發放發財金,是台南市少數有發財金活動的廟宇,每年農曆2月2日福德正神聖誕過後周日,都吸引大批信徒前來商借每份300元的發財金,即使廟方準備1000份都供不應求。 一般土地公廟供奉的福德正神都只有1尊,但連拜亭面積只有20多坪的大埔福德祠,卻同時奉祀3尊土地公。 根據當地耆老指出,大埔福德祠創廟之初,曾有商販前來膜拜,過沒多久個個都穿金戴銀還願,消息傳開之後便香火鼎盛,3尊「伯公」被喻為財神爺的說法更廣為流傳。 因無法蓋在公園綠地,2005年底,信徒捐贈在高工路旁的檳榔攤鐵皮屋當土地廟,為占地約60坪的國有地。 由11鄰鄰長賴森號召里民林明吉、廖德發、彭武雄等人建廟,香火來自崁頂福安宮。

普忠里福德祠: 財團法人台灣省桃園縣大溪鎮龍山寺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4日貼出視察環南市場及第一果菜批發市場改建工程相關照片,文中提到這項改建工程是「穿西裝改西裝」,施工有很大的困難,… 旗山市街位於旗山區的中央偏西北位置,範圍為大致今日的瑞吉、竹峰、大德、湄洲及太平五個里。 這個區域位在屏東平原的最北邊,自古就是連結屏東與臺南的交通樞紐。 在康熙末年就開始有移民進入旗山拓墾,當時旗山隸屬於臺灣縣羅漢外門里,而旗山市街一帶則被西拉雅族稱為「施里庄」。 1 至於旗山市街最知名的舊名「蕃薯寮」之由來,則得因於旗山地區的土地不適合種植稻米,先民只能種植蕃薯為生的緣故。 拜拜的最後,也要記得到對面由有應公有應媽升格的南城隍及其夫人參拜唷,也因為是這樣,所以買金紙的時候,以100元為例,有分全部都給土地公的,還是一半給土地公一半給南城隍。

會選擇以龜來做為主題,其中主要取幾個吉祥意涵:一、烏龜代表長壽,適合祝壽,二、烏龜重心低,走路四平八穩,代表平安,三、龜屬於五行中的「北玄武」,北方屬水,水代表財,拜烏龜除了祝壽求平安,也代表求財。 「千龜來朝」的活動獎項包括由學者專家評選出的「最佳造型獎」、由所有參觀民眾票選的「最佳人氣獎」,以及透過「擲筊」,由土地公欽定的「土地公賞」,此活動在慶祝土地公聖誕之時,同時也藉由舉辦活動凝聚社區居民的向心力,結合宗教信仰與當地居民生活。 南北福德祠雖約於同時興建,但當時南北街生活文化並不相同,此差異也表現在南北門福德祠的建造上。 其形制為單殿單開間,有簡單之馬背屋頂,山牆脊墜裝飾泥塑獅頭、磬牌露窗皆為當時的工藝建築特色,現存廟內神龕供桌則是大正5年(公元1916年)時所保存下來,正面木門與屋頂因長期受雨水而腐朽,經換修已非原貌。 廟外屋簷下設有清同治年間的1對石獅,保存完整,不常見於其他土地公廟,主因該廟為漢人墾殖宜蘭、在頭圍地區所蓋的第1間土地公廟,所以特別裝飾2隻石獅子,以象徵不同於一般土地公廟的地位。 南街在宗教祭祀上較為著重,因此有飛簷式屋脊、黃色琉璃瓦與雙龍搶珠的華麗裝飾,且現存廟貌為民國64年(公元1975年)2次重建時奠定,原貌不復存在,因此古蹟本體以北門福德祠為主。

普忠里福德祠: 相關

在六天的遶境中,不管是第幾天總會在隊伍最前端看到福德祠土地公神轎,其後則是同樣擔任前導工作的森安殿都城隍爺,再之後才是街內贊境各廟宇與媽祖神轎。 值得注意的是,在遶境時福德祠神轎內不只有土地公神尊,同時也會有天后宮內的境主公神尊一同擔任開路先鋒。 世紀初期建成時,地方仕紳將這塊石碑的複製品鑲嵌在天后宮廟壁中。 由此更可見天后宮的建立不只是一般廟宇的建立,而是地方信仰中心的轉移,也是地方政治中心的轉移。 身為府城最早的土地公廟之一,蕃薯崎小南天福德祠創立於明永曆二十年(也就是清康熙五年,西元1666年)。

  • 這對年輕夫妻向土地公伯還願之時,許下宏願若能在年底積蓄超過壹仟元,願將原來由四塊石板砌成的土地公廟,重建為高三尺的寺廟。
  • 正殿為燕尾屋脊的硬山式建築,建築構造為硬山擱檁式(直接將桁木置於山牆上的作法),共有九架檁,在前五架檁與七架檁間偏五架檁下方有一截面六邊形的燈樑,用以懸掛紙燈與線香。
  •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东南院大门对面建有一座“福德祠”照壁,是土地祠与照壁合二为一的形制,仿木结构出檐。
  • 道長提供的清同治庚午九年(西元1870年)〈靈保讓渡解連真科〉,由於道士不知道信眾有在府城哪間廟許下紙愿,所以便將府城內外所知道的宮廟神明都請出來,裡面便有蕃薯崎土地公。
  • 南門福德祠曾於明治40年(公元1907年)整建,有別於北門福德祠的保存狀況,南門福德祠因毀損嚴重,於民國64年(公元1975年)2次重建,以鋼筋水泥重建並貼上磁磚,此全部翻修的狀況讓當初建築的原貌已不復見,但從留存照片比對,外貌仍保有舊有樣式。

工學里的工學市場內有一尊土地公,但里民認為與攤販一起拜,常造成不便,遂發起另外建廟。 工學里長陳道森,在中興銀行成立帳戶,籌募建廟基金,卻遭人向市長信箱檢舉有強迫募捐之嫌。 陳道森建議將新廟蓋在工學綠園道,但受住在園道兩旁的居民反對,建議蓋到一街之隔的大慶公園。 2002年,臺中市政府進行市政重劃,南區的樹義里劃分出工學里。

普忠里福德祠: 財團法人台灣省桃園縣桃園鴻福寺

因頂土地公位於高地,所以稱「頂」,也因此地為轅門所在,故稱鎮轅境。 頂土地公廟的廟脊有燕尾(「燕尾脊」在傳統建築中代表主人曾經中舉的官宅,或是宮廟才有此種型制),頂土地公廟的土地公神像戴著相帽由來。 現在港道雖已不存,但該廟所在地形成的永樂市場依然十分熱鬧。 在一天之內,逛遍境內大小廟,其中就屬大埔街福德祠的香火最為鼎盛,前來參拜的民眾絡繹不絕。

相傳郭聖王公原名郭忠福(923-938),於16歲於藤座上得道成仙,其母趕至欲將聖王搬下,卻只拉動左腳、右腳怎麼拉都拉不動,也就是聖王神尊雕刻左腳都自然垂下的原因,相傳聖王死後常顯靈庇佑鄉里,為福建泉州人的守護神,福德祠內供奉聖王,即清領時期福建墾民來臺,將原鄉信仰帶來的證明之一。 正殿為燕尾屋脊的硬山式建築,建築構造為硬山擱檁式(直接將桁木置於山牆上的作法),共有九架檁,在前五架檁與七架檁間偏五架檁下方有一截面六邊形的燈樑,用以懸掛紙燈與線香。 正殿自建廟以來持續做為主要的祭祀活動空間,原本西門福德祠兩側有左右翼房做為儲存空間,但後來遭到占用,因此目前正殿還兼具儲藏功能,略顯壅促。 神龕上懸有清乾隆46年(1782年)的「福溢通濟」匾,與光緒7年(1881年)的「萬福攸同」匾、以及「福德祠」匾;中堂兩側的山牆上,各嵌有木質碑記,分別是「大西門重建福德祠碑記」與「大西門重建福德祠捐題芳名碑記」,這些不僅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古文物,也是研究該祠相當重要的史料。 西門福德祠的信仰,根據考據乾隆46年 (公元1781年)已經具備有正殿及拜殿的規模,因此當地人稱之大西門福德祠。 大河里百年歷史福德祠重建動土典禮,今天由副市長林陵三主持,與會有立委張廖萬堅,市議黃馨慧、陳淑華、楊正中,民政局長周永鴻、西屯區長何國裕,和信徒代表等近百人參加。

普忠里福德祠: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土地公可說是最親近人民的神祇,若以管轄範圍來看,土地公的管轄範圍可說是最小的但也最密集的。 俗話說「田頭田尾土地公」或「路頭路尾土地公」,意思是走沒幾步路就有奉祀土地公的場所,可能是一個土堆、一顆石頭、一座小祠、一間小廟等,那都是土地公該怎麼區分呢? 一個地區若較有組織性一點,可能會在土地公廟廟名前加上該地地名或區名,如小南天福德祠、頂土地公廟、碼頭福德祠等等;若無特別地名或區名,那很可能就以當地人常用的稱呼來形容,如那片田尾的土地公廟,那條圳溝旁的土地公廟。

普忠里福德祠

里民清理雜草、垃圾,種植花草、布置綠籬,規畫成工學里老人社區中心、環保回收中心和里民活動場地,但遭人投書到市長信箱檢舉。 普忠里福德祠 里民雖懸掛抗議拆除的布條,但歷經十多次訴願無效,2006年7月27日拆廟,土地公先安奉在新里長徐淑勤的家,該人為前里長陳道森的妻子。 會勘的市府景觀課和法制室,以依《臺中市公園綠地園道及行道樹管理自治條例》,說該里市場內已有一座土地公,如認定為土地公廟,再建新廟就於法不合。

普忠里福德祠: 桃園市興德宮

本篇主角,仁厚境的土地公,就是以境名來稱呼土地公的所在位置。 福德祠是广东和客家移民在 1820 年至 1824 年间建立起来的神庙,许多华族移民来此膜拜大伯公,以表达平安抵达新加坡的感恩之心。 台中慈德月老殿一個提供未婚男女一個絕佳求取婚緣、配對的場所。 此外慈德月老殿祭奉專打小三、斬爛桃花的「氤氳使者」,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前往參拜。 本祠位於台南市開山路,正面可眺望延平郡王祠(開山王廟)之濃蔭,廟前為開山路與大埔街之交接口。

普忠里福德祠: 大埔福德祠

壁心为砖雕龟背纹,由四个六边形组成方孔铜钱的纹样,上下连续组成几何图案;下方中央有供奉土地神的一小方洞,洞外有浮雕仿木结构出檐门楼。 普忠里福德祠 壁下有须弥式基座,用砖叠砌而成,只在束腰部位有雕刻花草图案,其余素面。

如何拜財神?11間台南知名的特色土地公廟介紹!

新廟正後方有一棵逾百年的芒果樹,胸徑241公分粗,每年都還是結實纍纍,生命力相當旺盛。 林陵三指出,大河里百年歷史福德祠是全國首創採國際競圖,重建的廟地原不是宗教用地,經都市計畫變更為宗教用地。 立委張廖萬堅說,大河里福德祠從1901年即建廟,興建完工後,將傳統信仰與水湳經貿園區相結合,深具國際觀光價值。

供奉着福德正神,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大伯公,福德正神是土地公,抵是地方及家宅保护神,除了掌管地方土地及农产、渔产事务外,也掌管钱财,故被民间视为 “财神”。 南北門福德祠主祀土地公,神龕下方供奉虎爺,一般俗稱的土地公即為福德正神,或稱福神,客家人稱為「伯公」。 土地公是最基層最親近人的神明,早先被認定為土地的守護神,有句臺語俗諺:「田頭田尾土地公」,意謂土地公遍布各地且無所不在,凡是人煙所至之處,無論城市鄉鎮、田野山林都有土地公的存在,主要是因為先人來臺開墾拓荒,十分辛苦,祈求土地公賜與豐收,因而祭祀土地公的信仰遍及全臺。 道光28年(公元1848年)彰化地區大地震,造成福德祠毀損嚴重,隔年由當地西街信士陳庇捐獻修建正殿,其餘毀損部分因經費不足,暫時無力修復。 西門福德祠主祀福德正神,左祀註生娘娘,右祀郭聖王公;福德正神即為土地公信仰,為臺灣最普遍的信仰之一。

普忠里福德祠: 桃園市清潔隊土地公會福德正神

有一天這對年輕夫妻,費所有積蓄向獵戶買得一頭野牛,飼養在樹下,野牛卻掙脫繩索而逃,遍尋不得,於是來到由四塊土石板砌成的土地公廟前求願,福德正神感應其誠心,使野牛自動在當天下午回到原來飼養之樹下。 全台灣海拔最高的土地公廟,位於關子嶺,前人傳說福安宮座落在蟠龍穴龍頭的所在,周遭雲霞嬝繞,嵐靄似錦,變化無窮,宛如人間仙境,且前案造型奇特的枕頭山,渾然天成滿爐香,鍾靈毓秀,誠為「福神降靈,濟世之聖地」。 全國首座以「殿」為稱謂的金龍殿土地公廟,位於安平區海頭社區古堡街與中興街口上,創建於明朝萬曆21年(西元1593年),迄今約有423年歷史,原廟名為「福德祠」。 台南市唯一在路頭路尾均有土地公廟的老街便是總爺老街,現在街名是崇安街,沿著崇安街走到和北華街七十一巷交口處,就會看到「頂土地公廟」,由頂土地公廟漫步至忠義路的便可見到「下土地公廟」。

普忠里福德祠: 佛頭港景福祠

北屯區軍功里、和平里兩里總稱軍功寮,早期地方雖然人口密集,卻無廟宇供人參拜,地方士紳有感於此,於民國六十七年發起建廟,並且成立興建委員會,公推六十六名興建委員,並推選主任委員及總幹事負責策劃建廟事宜。 建廟期間各委員不辭辛勞,出錢出力,以及承蒙各地善信踴躍捐助建廟經費,終於在民國七十一年底廟貌初步完成,同時將興建委員會改組成管理委員會,並召開信徒大會公推主任委員及各職務委員,前後經過六年時間,完成了廟宇興建工程。 西屯福德祠是西墩里及西安里的信仰中心,供奉福德正神為主神,對面還有一處機車停車場,讓參拜的信眾便於停放。 普忠里福德祠 根據記載於民國七十年的沿革碑文所描述,緣起至今有二百餘年,昔日地方為貓霧捒,是早期平埔族生活聚落,乾隆年間先民渡台來到貓霧捒開墾,就地恭奉福德正神,成為墾殖族民的守護神。 市議員李天生強調,未來還需要辦理都市計畫個案變更,劃設「 宗教用地」,以利福德祠搬遷,未來福德祠將採取價購或租用方式, 取得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他將關心協助,一方面促成道路拓寬, 有助交通順暢,一方面協助福德祠遷建,帶動寺廟業務成長。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 或 JavaScript 已停用,如需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最大較大中較小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從上方這張臺南城圖(1896年)可看到小南天即為小南天福德祠,其北面則為德慶溪(圖中紅色線)。 過了石橋後,沿著蕃薯崎街走就會到達小南天福德祠,這路程則會很明顯感受地勢的上升,這也是為什麼這條街叫做蕃薯「崎」街了。 蕃薯崎街昔日為府城製作蕃薯簽的地方,而這條街口的木炭店到現在還在營業。 既然土地公廟這麼多間,我們能區分的就是靠著廟名前的街境名或特殊原因所得的名字來區分與記憶。

普忠里福德祠: 財團法人台灣省桃園縣桃園鎮撫宮

大埔福德祠主委王松濤透露,因為求財特別靈驗,不少銀行業或房仲業,都會專程來拜。 仁厚境大伯公相傳乃是明朝永曆年間由鄭成功所部軍隊供奉渡海來台,與油巷尾福德爺廟、大埔福德祠主祀之福德正神三尊神明原為兄弟,仁厚境排行大哥,老輩民眾皆以大伯公尊稱。 普忠里福德祠 據說是台南最早的土地公廟,古地名番薯崎,據說廟前的小巷原是一條蜿蜒的溪流,當年明朝寧靖王朱術桂來到此地遊覽,望見此地流水潺潺,山峰緩拔清爽秀麗,可比擬南天勝地,因而題匾為「小南天」。

臺灣臺中市南區工學里主神土地公建立时间2003年地圖工學里福德祠,是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區工學里的土地祠,因受限於該里市場已有土地公,而不能依法在公園綠地建廟,最後蓋在水圳上並成功合法登記。 福德祠與天后宮可以說是旗山街內最重要的兩大廟宇,旗山街內的廟宇出外進香回駕都會先至兩廟參香才入廟。 在天后宮四年一度的遶境大典時,福德祠土地公也會擔任隊伍最前端的前導工作。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