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期飲食9大分析

到早上六點止痛藥藥效已經沒了,陣痛令媽媽在產房痛得大吼大叫,甚至開始大聲唱歌分散注意力。 懷孕後期飲食 懷孕後期飲食 新手爸媽對於將要誕生的小生命一定既興奮又期待,這時家中的長輩們一定會開始幫媽咪大補特補,希望達到「一人吃兩人補」的效果,但往往卻導致「生一回、胖兩回」的窘況,究竟如何吃才能「養胎不養肉」呢? 根據《台灣爸媽育兒大調查》結果顯示,近7成爸媽認為現今育兒充滿許多無法控制的挑戰,顯示新手爸媽有極大壓力;反之僅有低於2成的爸媽認為現今當爸媽是容易的。 本文有請鄧惠文醫師提供專家建議,分享如何面對這些挑戰,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父母的育兒事。

  • 冬天可吃一人份的涮涮鍋,以補充足夠的蔬菜和肉類,肉的部分建議選擇牛、羊以補充鐵質,海鮮、雞肉可補充蛋白質,這也是很好的外食選擇。
  • 結果,體重直線飆升,一直挺到生產結束,赫然發現,真是「難瘦,想哭」。
  • 碳酸飲料:碳酸飲料的營養成分極低,其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水、檸檬酸等酸性物質、白糖、香料,有些含有咖啡因,人工色素等。
  • 終於,醫生發現子宮口開2.5公分,然而醫院規定3公分才可打減痛分娩。
  • 媽媽以經痛為比喻,相等於經期的第三天,痛楚還能接受。

蘆薈本身有清腸胃的功效,可以避免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問題,少吃可幫助孕媽咪排便,但若食用過量卻會影響媽咪孕期健康,以及對寶寶造成危害。 在水份攝取部分,除非孕婦有特別狀況會影響到腎臟功能,醫生特別警告限制水份攝取,否則每天應與常人一樣喝2000C.C.的水。 水腫的孕婦限制水份攝取意義並不大,主要必須限制鹽的攝取量,減少口味重的食物,並加強護理。 例如晚上躺在床上,將雙腳抬高,或用枕頭墊在腳下,也可能穿防靜脈曲張的襪子加以改善。

懷孕後期飲食: 營養百科

尤其蛋白質是建構胎兒器官及細胞分化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對寶寶的成長影響很大。 建議媽咪從懷孕中期就要加強蛋白質的攝取,每天要比一般人多300大卡的熱量和10公克的蛋白質。 假如產檢時被告知胎兒體重較小,後期的飲食應注重均衡的營養,並且可額外補充營養素,或早晚各喝一杯媽媽奶粉,也可以在點心時間飲用,加強營養的攝取。 至於孕媽咪只會胖到自己,多半發生在懷孕初、中期,這兩階段胎兒用到的其實不多,所以媽咪拼命吃,當然會把脂肪堆積在自己身上。 懷孕後期則是胎兒要迅速長大的階段,體重明顯增加是正常現象,媽咪反而不需太擔心。

懷孕後期飲食

資深陪月黃坐月Hedy表示不論醫學上,還是一般大家定義上,懷孕到29週後至分娩都被稱為「孕晚期」。 而一般分娩是在39-40週進行,早於37週前生產稱為早產,41週後生產則是過期居留,稱為「過期妊娠」。 到懷孕後期的時間,孕媽媽一般都有可能由於臨近身份轉變和懷孕後的壓力,使情緒起伏更大。 懷孕後期飲食 Hedy黃坐月特別想在此提醒各位準爸爸,要多體諒太太在孕期間的身心壓力,盡量增加多一點投入感,不但有助減少太太孕期的不適,夫妻關係也能更良好。

懷孕後期飲食: 懷孕後期的6個飲食重點

但因海洋汙染的環境問題,對媽媽來說攝取深海魚/魚油會有些許擔心,所以建議可以藻油作為DHA營養補充。 營養補充建議攝取量亞尼活力活性葉酸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於早上餐後食用,本產品為素食。 孕哺綜合維他命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於早上餐後食用,維生素B2經口服吸收所排出之小便呈現黃色為正常現象。 鈣鎂鋅加強錠孕前:每日1-2顆孕初期:每日1-2顆孕中期:每日2顆孕後期:每日2顆哺乳期:每日2顆注意事項:於早上餐後或睡前食用,奶素可食,鐵與鈣建議間隔約一小時食用。 植物藻油DHA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後期:每日2顆哺乳期:每日2顆注意事項:本產品為全素食。 亞尼活力血紅素鐵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2顆注意事項:於早上餐後食用,素食者不建議食用,鐵與鈣建議間隔約一小時食用。

懷孕後期飲食

多進食牛肉、菠菜、堅果、葡萄乾和麥片均含豐富鐵質,還可以選擇服用含鐵質的營養補充劑。 相信各位孕媽媽對DHA不會感到陌生,因為DHA有助胎兒腦部及視力發展。 美國埃默里大學在2011年一項研究更發現,孕婦在懷孕期間攝取充足DHA,寶寶出生後抵抗力較強,較少患感冒。 多數媽咪擔心產後身材大走山,因此孕期飲食更顯重要,提供10種日常食物,讓媽咪健康養胎「孕」出好姿態。 在餐次的選擇來說,則是因人而異,準媽媽可以選擇吃三餐,也可以選擇少量多餐。 在點心方面,則要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像是補血的紅豆湯、補氣的藥膳等,都可以幫助懷孕後期準媽媽的營養攝取。

懷孕後期飲食: 孕期飲食秘訣:攝取優質澱粉

醃製的酸菜中含有較多的草酸和鈣,食用後會被大量吸收,在腸道內形成草酸鈣不易被排出體外,草酸鈣會結晶沉積在泌尿系統,形成結石。 醃製類食品加工過程中會加入很多鹽,鹽分中含有亞硝酸鹽、硝酸鹽等雜質,可能產生如亞硝酸胺等有害物質。 胎兒各部位成長的關鍵時期,體重也會持續迅速增加,營養需求也會達到最高峰,因此更需要注意均衡的營養攝取。 營養師黃曉彤建議,盡量挑選好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所謂「複合性碳水化合物」,避免過於精緻的醣類。 原則上,只要不是過度精緻並盡量保持食物原態的食物,例如:地瓜、糙米、五穀飯、燕麥、新鮮蔬果等,都屬於複合性碳水化合物。 這類型的碳水化合物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能提供寶寶所需營養。

而碘若攝取不足,則可能影響胎兒腦部發育,嚴重將罹患短小性痴呆症。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懷孕初期每日應增加攝取600微克的葉酸,並可攝取碘鹽,取代一般鹽。 即使您在懷孕初期和中期體重增加較多,也別因此就在第三孕期節食,建議您依然要注意均衡的營養攝取,尤其蛋白質、鐵質和鈣質等營養素必須足夠,才能讓寶寶健康長大。

懷孕後期飲食: 12 月 懷孕後期營養重點 產後肥胖不會來

胎兒此階段會開始迅速成長,為了提供寶寶足夠的養分,媽媽身上的營養也會快速流失,因此需要開始額外補充其它營養素。 補充鐵質:懷孕、分娩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血液的流失,因此,懷孕後期鐵的補充顯得相當重要。 建議孕媽咪可多食用富含鐵質的食物,像是紅肉、魚類、文蛤、紅莧菜、深綠色蔬菜等。 要記得同時補充維生素C,可提高植物性食物鐵質的吸收率。 食物中像是芭樂、草莓、奇異果、柑橘類、甜椒、豆芽菜等,都是良好的維生素C來源。

懷孕初期 (首十三周)對葉酸、碘和維生素A的需求增加。 懷孕中、後期 (第十四至四十周)對熱量和蛋白質的需求提高以供胎兒生長註。 除葉酸、碘和維生素A外,亦須增加攝取鐵、鋅和奧米加-3脂肪酸;所需的鈣亦較未懷孕時略高。 哺乳期需要攝入額外的熱量,約500卡路里,亦需增加攝入蛋白質、葉酸、碘、鋅、維生素A和奧米加-3脂肪酸,以保證乳汁的營養素含量。 涼性水果:孕期吃水果對寶寶和孕媽身體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孕婦最好不要立即吃冰箱裡拿出來的水果,因為水果在冰箱裡放時間長了溫度比較低,孕婦受刺激後可能會不舒服,因此最好放一放再吃。

懷孕後期飲食: 孕期應多吃含有葉酸、鐵質、鈣質的食物!

終於等到主治醫生來到,不消一小時BB就被媽媽用力擠出來了。 可進食以新鮮及經徹底洗淨的蔬菜和水果製成的沙律,製作後最好盡快食用;否則便應即時冷藏,並在配製當天吃完。 受李斯特菌感染的孕婦會出現類似感冒病徵、發冷、發熱、頭痛、背痛和喉痛。

  • 為審慎起見,孕婦、計劃懷孕的婦女和哺乳母親應避免大量進食罐裝吞拿魚,購買時必須要小心閱讀包裝上的資料。
  •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魚、豬、牛、蛋及乳製品等;富含鈣質的食物有鮮奶、小魚乾、黑木耳、豆腐等。
  • 本文有請鄧惠文醫師提供專家建議,以實際行動支持台灣父母的育兒事。
  • 本文將帶妳解開真假宮縮之謎,同時認識其他產兆,讓媽媽們能更掌握自己應該去醫院待產的時間點,避免白跑一趟。
  • 普婷美珍珠粉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不建議孕中期:每日1-2顆孕後期:每日1-2顆哺乳期:每日1-2顆注意事項:珍珠粉性偏涼,建議可於孕中期再補充,孕期如有額外補充鈣質建議每日1顆。
  • 驗血是懷孕初期產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如果您還沒做過產檢,或者還沒抽血檢查,請立即與醫師預約檢查時間。
  • 懷孕後期是胎兒體重快速增加的重要階段,準媽咪們在這個階段該怎麼吃最恰當?
  • 李亞男在IG上傳的「孕婦日記」食譜中,不難發現其餐單食得飽又不失健康,繼續照食pancake等甜品,但用上健康成分改良製作。

除了一日三頓主餐,孕媽媽可以將每餐的食物量減少,分配為一天五至六餐,每隔2至3小時就進食,可以減少胃灼熱、脹氣和腸胃道不適。 吃東西時細嚼慢嚥,可以增加飽足感,讓您不會吃進太多的食物。 在孕期中,黃坐月Hedy多會建議孕媽媽盡量增取中午小睡片刻,這不單讓孕媽媽精神飽滿 (妊娠反應會易出現嗜睡),肚內的BB也會更加吸收,會較長胎。 到懷孕後期,孕媽媽會比較多進出洗手間,所以上落床位置要比較寬敞,盡量請家人幫忙清理一下家中的雜物,以避免孕媽媽半夜如廁時的危險。 黑豆水比起紅豆水含有更高的水解性胺基酸,比起黃豆還多了花青素,可以消除體內自由基減緩老化。 因為黑豆水中的水解性胺基酸是幫助母體泌乳,對於肌肉生長與修復都有很好功效。

懷孕後期飲食: 後期飲食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孕媽媽除了可以進行一些下身的拉伸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外,每天補充充足水分,喝水時採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都能有助水腫情況。 懷孕後期照料身體的要求是輕鬆中保持謹慎的,由於對體質的限制比較懷孕的初、中期最為寬鬆,相對可以利用的保健湯水會是最多的。 全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食用纖維亦較精製的穀物類多。

懷孕後期飲食

奠定寶寶學習力:許多媽咪都想要寶寶能夠贏在起跑點,但其實寶寶在出生之前就開跑了。 根據營養素期刊的研究指出,母親體內的DHA多寡與嬰兒的學習力有正向關聯,這也代表了補充DHA的確有益於寶寶學習力的發展。 當人體進行新陳代謝及提升免疫力作用時,會消耗體內的維他命B雜,若體內維他命B雜不足,人便容易「打敗仗」。 全穀類食物如糙米、燕麥等,除了富含膳食纖維,還提供維他命B雜,孕媽媽可透過改變飲食習慣攝取營養,例如在早餐將白麵包改吃全麥麵包或燕麥片,晚餐的白米飯可改成糙米飯。 懷孕後期是胎兒器官發展、成熟的關鍵時期,胎兒體重也會迅速增加。

懷孕後期飲食: 懷孕後期其他注意5. 注意宮縮情況

:自助餐有較多菜色,而且可自己選菜,所以外食孕媽咪可吃自助餐,挑多一些的蔬菜,以及取低油魚肉做搭配,較能得到均衡的營養。 冬天可吃一人份的涮涮鍋,以補充足夠的蔬菜和肉類,肉的部分建議選擇牛、羊以補充鐵質,海鮮、雞肉可補充蛋白質,這也是很好的外食選擇。 「植物性」來源則以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為主,不過植物性的吸收率比動物性差,建議孕婦用餐後,要吃些水果,讓維他命C幫助鐵的吸收,包括奇異果、橘子、芭樂等維他命C豐富的水果都有助益。 懷孕後期飲食 懷孕後期飲食 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包括蛋、豆、魚、肉,如果孕媽咪害怕太胖,建議優先選擇脂肪較少的蛋白質,如:雞肉、瘦豬肉、海鮮(魚、蝦、蟹等),很多媽咪擔心海鮮會引起寶寶過敏,所以不太敢吃。

不過,BB還是健康的誕生了,重2967g,身長52.5cm。 無奈BB先被兒科醫生抱到一旁檢查,老公被叫過去剪臍帶,媽媽都未能立即看到BB,還在病床上等胎盤出來。 一小時後7公分、又一小時後8公分,突然所有醫護人員都進來產房,包括婦產科醫生、兒科醫生、麻醉科醫生都齊集準備就緒。 又剛好生產日是星期六,主治醫生不在醫院,所以要等主治醫生半小時後趕到。 但媽媽無奈得,一直有便意䜱又被禁止太用力,大家都擔心主治醫師還沒到,BB就擠出來了。

懷孕後期飲食: 懷孕後期其他注意1. 避免穿高跟鞋

維他命D 800IU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本產品含乳糖。 日本水解魚膠原蛋白粉孕前:每日1-3匙孕初期:每日1-3匙孕中期:每日1-3匙孕後期:每日1-3匙哺乳期:每日1-3匙注意事項:素食者不建議食用,可直接食用或加於冷水、溫水或加入牛奶、果汁,混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黑棗精華露孕前:每日1匙孕初期:每日1匙孕中期:每日1匙孕後期:每日1匙哺乳期:每日1匙注意事項:本產品為素食,可直接食用,或搭配300c.c開水飲用,孕婦、兒童、素食者可食用。 固敏菌孕前:每日1-2顆孕初期:每日1-2顆孕中期:每日1-2顆孕後期:每日1-2顆哺乳期:每日1-2顆注意事項:飯後食用。 亞尼活力葉黃素孕前:每日1顆孕初期:每日1顆孕中期:每日1顆孕後期:每日1顆哺乳期:每日1顆注意事項:本產品為素食。

提供寶寶成長的營養:在懷孕中後期開始,寶寶開始急速發展完全,從母體獲取DHA的需求也因此大量增加,若孕婦沒有吃海鮮的習慣,少了魚肉所含的豐富DHA,寶寶所需的DHA量就會不足。 想提高DHA攝取量的媽咪們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每日應至少攝取200毫克DHA,以滿足媽媽與寶寶健康成長的需求。 懷孕後期飲食 此外,寶寶在出生後,DHA也會藉由母乳哺餵,從母體中轉移給寶寶,因此可以選擇DHA營養補充品來維持母體內DHA的水平。

懷孕後期飲食: 飲食量要有所節制

這個階段每日攝取的能量比以往增加 卡路里,只要遵循飲食均衡的原則,BB出世後媽咪要瘦身也絕非難事。 懷孕初期可能因孕吐或胃口欠佳,而體重輕微下降,孕婦可以「少吃多餐」的方式,定時吃正餐外,亦要有多次小吃,以攝取足夠營養,可選全麥麵包、果仁、乾果,並要確保喝足夠的水分。 處理食物前和過程中,應徹底清洗雙手和用具 預防弓形蟲感染:一些寵物(如貓)的糞便或泥土都可能帶有弓形蟲。 要減低感染弓形蟲的機會,應該避免寵物進入廚房,處理寵物糞便或園藝栽種時,必須戴上手套,並於處理後徹底洗手。 惠氏營養品全力支持母乳餵哺,並在可行情況下長時間持續母乳餵哺。 因應嬰兒的成長及發展所需不同,媽媽應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引入輔助食品並繼續母乳餵哺。

建議:每天至少要有3 0 分鐘帶氧的體能活動,可以分時段累積下來。 為免攝取過多熱量,須限制進食熱量高但營養價值低的食物,特別是高脂、高鹽和高糖的零食,如炸薯片/薯條、汽水、曲奇餅、忌廉蛋糕等。 選擇瘦肉、去皮的禽肉;魚含奧米加-3脂肪酸,選擇甲基汞含量低的魚類 (參考「小心選擇魚類」) ;乾豆類、黃豆及其製品含豐富膳食纖維,是較健康的選擇;宜選非油炸和低鹽的豆類製品;減少選用醃製、鹽分高的加工食物。

林姓女大生曬出11月的收入,進帳178筆,共計12380. 而且膳食纖維有助於穩定血糖,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讓孕媽咪擺脫便祕的困擾。 提醒,分量的拿捏也非常重要,並不是說好的碳水化合物,就可以大吃特吃,過量食用一樣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由於母親體內懷孕激素的變化,懷孕初期感覺特別疲倦,孕媽媽會覺得懷孕上班好累,全身似乎被抽乾力氣一樣軟綿綿的,懷孕初期一直睡。 此外,這個階段胎動會很明顯,主要是胎兒撞擊子宮壁產生震波,傳到媽咪的肚皮,讓媽咪感覺到胎動。

懷孕後期飲食: 懷孕後期飲食注意3. 補充充足水分

懷孕第二階段,胎兒的器官、骨骼都開始發展,此時蛋白質與鈣質的需求量提高,雞蛋、魚肉、全穀及奶類可以讓胎兒頭好壯壯,補充維生素B群及鈣質有助造血,並預防孕媽咪小腿抽筋,對母體與胎兒好處多多。 海藻類屬高纖、碘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有海帶、紫菜等,除了促進腸胃蠕動排走體內毒素,也具降血脂功效。 最適合孕媽媽的海帶吃法,是與肉骨或貝類等清煮做湯,但不宜過量食用,避免過量攝取碘影響胎兒甲狀腺發育,特別是有甲狀腺亢進的孕婦,則不宜攝取過多。 鐵質是造血的重要元素,同時加強準媽媽抵抗壓力和疾病的能力,若攝取不足或會導致缺鐵性貧血,影響血液循環和營養輸送,令胎兒發展遲緩。

許多媽媽轉而戴著一般眼鏡,等到嬰兒出生,並且眼睛恢復正常後再戴上隱形眼鏡。 在此階段您的眼睛正在經歷過渡期,如果您計劃做視力檢查,請注意,此時的視力檢查將不準確。 這可能是孕期中一段比較特殊的時期,您的肚子還沒有大到足以影響行動,但大家都明顯看得出來您懷孕了。 您會因此享受到某些特權,例如搭大眾交通工具都有人讓座,日常生活中大家也盡量不讓您太勞累。 即使現在不覺得自己有需要,不過您仍感謝自己擁有這份體貼。

相對的,也有懷孕媽咪受到網路傳言影響,以為「懷孕後期增加的體重不會肥自己,只會讓寶寶多長肉」,所以,到了最後衝刺幾周暴吃,結果像吹氣的氣球,體重超過20公斤,大有人在。 孕媽咪若偏食比較擔心的是缺乏某一類營養素,尤其是對一大類食物完全排斥。 例如茹素的孕媽咪已經不吃海鮮、肉類,假如又不喜歡豆類就很麻煩,因為提供蛋白質的蛋、豆、魚、肉類當中,素食者只能從豆類中攝取蛋白質,若整天只吃主食加上蔬菜、水果,蛋白質一旦缺乏,會影響胎兒生長。 不過並非所有孕婦都要另外補充鐵,最好先評估飲食內容是否均衡,孕媽咪必須不挑食,而且有時間採取多樣的營養攝取才能達到建議量。

由於胎兒體積變大,媽咪吃太多就容易擠壓到胎兒,胎兒會扭動,使得胎動更加明顯。 終於,醫生發現子宮口開2.5公分,然而醫院規定3公分才可打減痛分娩。 所以醫護已幫忙聯絡麻醉科醫師做準備,等減痛分娩的針都打好後就開了5公分了!

SEO服務由 Featured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