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禪寺詳細懶人包

慈山寺不接受善信的香燭、冥鏹、食物供奉,取而代之是一個更為環保和對環境友善的方式——供水。 參觀者可以拿著水砵在寺內的泉水取水後,到觀音像前澆水供奉,既象徵清淨心靈,亦不會對環境造成負擔。 整個慈山寺最注目的建築必然是雪白色的觀音聖像;來到慈山寺的第二大殿,觀音殿及圓形的洛伽池,就會看到這座高達70米的觀音聖像。 這座素白色的觀音聖像是由青銅合金鑄造,再加上底部設有六米高的麻石基座,整座聖像達76米。 說回慈山寺本身,其實是由香港無人不識的李嘉誠先生斥資興建,整個計劃歷時十年才完成,在2015年開始有限度開放予公眾入寺廟參拜與參觀。

慈禪寺

1986年11月21日,中日佛教界人士數百人歡聚淨慈寺,舉行了隆重的大梵鍾落成法會。 慈禪寺 內容主要講述不同的佛教故事,深入淺出講解佛學理念,例如十八層地獄、修道成佛等,除了警惕世人要行善積德外,亦因有學習到這些信念,有助放下你心裡的一些執著。 所以慈山寺不時會舉辦茶禪活動,教大家在品茶的時候,從茶香、茶色、茶溫、茶味和泡茶的聲音去感受當下,體會感官和心的互動變化。 李先生自幼已受先輩薰陶,與佛教締結甚深法緣。 1980年成立基金會更注入其所有資產三分之一,興醫辦學、救濟貧困,更以基金會為其「第三個兒子」,倡導嶄新奉獻文化。 李先生早年興家創業的艱苦歷程,使他聚焦於推動一些真正能令世界變得更美好的項目,普澤社會大眾。

慈禪寺: 供水

慈山寺以漢傳佛教為本,致力發揚觀音菩薩慈悲、智慧與承擔之精神。 其土地購置、建設資金,以及經常費用皆由基金會奉獻,至今累計捐款已超過三十二億港元。 2015年4月向公眾開放,歡迎各界人士以登記方式參訪。 從呼吸的出入,覺察生命的流動,感受自己和外在環境的聯繫。 你會領悟:微細至自己的呼吸、心念,壯大如眼前的海港、山巒,沒有一刻不在變動,這就是世事無常;沒有一點不在互動,這就是緣起相依。

池中分內外兩池,作同心圓狀,池水由內池湧出,向外池流動。 慈禪寺 經外池溝槽匯入地下,再經內池中心湧出,如此循環不已,池內活水生生不息。 內外池獨具匠心之設計令水與池邊相平,遠望如鏡,象徵智慧之觀照 。 普門即觀音殿,為慈山寺第二大殿,位於大雄寶殿東側,面闊五間,脊高十四米。

慈禪寺: 慈山寺 – 預約前須知

免費開放的慈山寺佛教藝術博物館,是香港唯一以佛教藝術為展覽主題的博物館及學術研究中心。 從導覽影片帶您進入佛學的世界,講述佛的起源。 博物館內有世界各地蒐羅的珍藏千年佛像,很有歷史價值。 主體建築亦很有特色,由圓形的空間所構成,象徵自在與圓滿。 慈山寺的空曠與寬闊,依山而建,正是讓大家行禪的好地方。 行禪是連結身心的練習,行襌之際專注每一個步伐,把散亂的心帶回身體,覺察雙腳在當下與土地的互動。

香港地人煙稠密,工作勞碌繁忙,有時候真想找個地方為躁動的生活找個出口,大家不妨試試去禪修。 《慈山誌》創刊於2014年11月,為慈山寺出版發行之季刊。 刊物旨在以生動活潑、清新雋永之文字傳遞佛法正能量。 透過慈山寺舉辦之各項活動簡介、講述生命故事等欄目,與讀者分享人生體驗,培養慈悲與智慧之心,共享「活在當下」的自在與歡喜,服務大眾與香港社會。 在傳統佛門中,透過茶禪、供水、抄經及行禪,都能提醒我們從生活中不斷修煉自心的重要性,即使面對困難或紛亂的環境,我們仍要保持覺性去安頓迷亂的心。 慈山寺希望每一位到來體驗這幾種修持法門的朋友都可以透過這裡的體驗和發現,重拾在生活中培養安定心神的好習慣,從而提升心靈的正能量,積極地回應身心需要。

慈禪寺: 慈禪寺石窟

「音聲聞法 -慈山語音導航」手機應用程式利用藍牙 Beacon 定位科技,為來寺參學 人士進行聲音導航,遊歷慈山。 用家開啟手機之藍牙功能後,程式即可偵測其所在的 位置,並提示就近之導賞點。 程式更設有離線功能,可於沒有網路的環境下瀏覽地圖 及收聽導賞點資料,方便大眾重覆收聽,隨時隨地聽聞佛法,增益知識。 慈山寺乃秉承釋迦牟尼佛的教化而興辦的一所漢傳佛教寺院。 我們相信眾生皆有佛性,能通過聞思修,培養正知正見,斷除煩惱,成就福慧,從而得到真正的安樂。

慈禪寺

在整個過程中,覺察呼吸如何影響落筆的節奏,心情如何影響呼吸的規律。 漸漸地,害怕沈悶的不安會減退,也會讓我們會更認識自己,有助提昇自信,管理情緒。 佛經字字珠璣,是從二千五百年前遺留下來的處世智慧,蘊涵啓廸心靈的哲理。 持續抄經,可以把珍貴的義理植入心田,有助整合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為自己確立生命的意義。

慈禪寺: 觀音聖像區

澤連斯基在視像講話中表示,不認為這個價格上限是嚴肅的決定,這對於一個恐怖主義國家的預算來說可輕鬆應付。 他說,60美元這個上限反映國際社會的軟弱,俄羅斯的預算每年將可進帳1000億美元。 這筆錢將進一步破壞那些試圖避免作出嚴肅決定國家的穩定。 澤連斯基認為,需要使用更強力的工具,這只是時間問題。

來到慈山寺步入大門,依次序會先到山門、彌勒殿及大雄寶殿,一層層的前進。 每一個殿有不少佛教色彩的裝飾,以及造工精細的佛像,氣氛莊嚴肅穆、配合周圍的綠蔭環境,景色美得令人忘記身處煩囂。 當完成了一天的禪修旅程,洗走了身上點點塵垢,當然也會希望能帶回家中。 編輯當日完成參學之後,拿走了一本全彩漫畫版的《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由佛教徒自發繪畫的,內容沒受版權之限,更歡迎大家翻印,藉以宣揚佛祖的智慧。 整座慈山寺均依山而建,甫進寺已能呼吸到一口清新的空氣,為身體作清洗。

慈禪寺: 建築特點

慢慢地,身體會放輕鬆,心情會放輕鬆,身心同步,融合和諧。 了解生命的規律,就不會再堅持偏離現實的執著,能夠輕身上路,珍惜當下所有,並接納、欣賞沿途萬變的風光。 慈山寺作為一所寺廟,除了供人參拜,你可在寺裡參學,體驗作為佛教修行者的禪修生活,從而來使你的心靈有所淨化。 慈山寺的地標必定是這座觀音聖像,但來到這裡千萬別顧著打卡,可將心思清空,抱著單純的心來欣賞這座聖像。 素白觀音聖像由青銅合金鑄造,高七十米(包括三層青銅蓮台),下設六米高麻石基座, 總高七十六米,聖像外噴塗白色氟碳自淨漆。 觀音其法相慈悲莊嚴,頭頂髮髻中現阿彌陀佛像,寓意無量法力庇佑眾生;而其右手持智慧寶珠——摩尼珠,左手持淨瓶, 施灑淨水,則代表清涼世界。

慈山寺之建築設計理念力求延續中國佛寺建築傳統,借鑒盛唐建築之風格,並謹慎結合現代科技與創意,設計兼具傳統特色與現代功能之弘法道場。 登記參學一經確認,登記人將於一小時內收到確認電郵,內容包括參學編號、參學日期、進寺時間及參學人數。 參學人士進寺時必須向工作人員出示電郵或參學編號。 為了不延誤外部進度,台灣瓦工班毅然決然在寒冬前再次踏上北國P島。 即便明白橫在眼前的將會是冰封的大地,卻篤定朝著年底前完成大慈悅樓屋瓦鋪設的使命邁進。

慈禪寺: 佛教藝術博物館 藉藝術作療癒

逢星期一至星期五 (公眾假期除外) 提供往來港鐵大埔墟站與慈山寺之服務。 一場來到大埔,參學慈山寺後,也可順便參觀大補文武二帝廟及香港鐵路博物館等熱門景點。 大埔文武二帝廟建於光緒17年,是典型的古式建築,廟內還安放了文武二弟的塑像。 慈禪寺 素白觀音聖像由青銅合金鑄造,包括三層青銅蓮台及高麻石基座, 總高76米。 聖像外噴塗白色氟碳自淨漆,是全球第二大的戶外觀音像。 前往觀音聖像的大道叫做「慈悲道」,兩側種了18棵珍貴的古羅漢松。

  • 在都市的忙碌生活中,我們總是被種種五光十色的環境因素牽動著,看似精彩,漸漸地卻形成了一種沒有辦法慢下來的生活壓力。
  • 前往觀音聖像的大道叫做「慈悲道」,兩側種了18棵珍貴的古羅漢松。
  • 澄淨如水的心,目標明確、方向清晰,能讓我們踏上快樂之道。
  • 大雄寶殿西例有濟祖殿,殿前有運木古井一口,殿內供奉濟公禪師像。
  • 禪的意境不能靠語言文字解釋,只能從親身經驗中感悟。

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早前表示,對俄羅斯石油價格的上限應該定在每桶30美元,認為這個水平才能夠更快摧毀俄羅斯的經濟。 寺內以環保的修持活動「供水」代替燒香、供果和冥鏹。 嚴禁咀嚼口香糖或吹波糖、吸煙或點燃香燭、冥鏹、有害或易燃物品。 所有進入寺院的參訪人士必須擁有「疫苗通行證」及掃描「安心出行」。 慈禪寺 除了同視障人士的導盲犬,請勿帶同寵物進入。 明太祖洪武年間,鑄一座巨鐘,每日傍晚,夕陽西下,暝色蒼茫,鐘聲在群山碧空中迴蕩,響徹雲霄。

慈禪寺: 慈禪寺石窟 (麟遊縣) – 旅遊景點評論 – Tripadvisor

慈山寺推出一系列「網上修•學」,讓大眾在疫情期間,無礙修持與學習。 希望大家能減少外出,居家精進,透過本寺網上修學平台,靜心內觀,自利利他。 寺內提供茶水,讓參觀者可進行茶禪活動;在品茶的時候,從茶香、茶色、茶溫、茶味和泡茶的聲音去感受當下,體會感官和心的互動變化。 不過寺內供應茶水的部分,因應疫情而暫停,將因應情況更改安排。 值得留意的是,觀音聖像前設有一條筆直的大道名為慈悲道,兩旁種了十八棵古羅漢松,吸引不少善信特意來參拜。

慈山寺定期舉辦禪修活動,參加者可藉此學習對身心的覺知和靜心的技巧,洗滌心上的塵垢。 置身慈山聖境,秋風送爽,更可借景調心,身心皆得自在。 慈禪寺 活動項目包括:季度靜修營、每月茶禪及一系列恆常推出之打坐、供水、抄經及行禪等修持活動。 寫書法可以陶冶性情,而佛教活動中的抄經就不在乎文字的美醜,而是在臨摹經文時可以放下自我,專心一意地抄寫經文。 慈禪寺 整個過程中既留意自己的呼吸節奏,嘩留意自己的心情如何影響呼吸,亦可以了解到經文的義理,平靜心情。

慈禪寺: 香港禪修好去處!慈山寺 透過靜修提升心靈的正能量

整座慈山寺有不少特色建築風格,和香港的其他寺廟相比頗為不同,不妨留意一下當中的特色。 同時,也讓大眾認識更多佛教知識,例如觀音在印度時期的造相本為男相,所以傳入中國後直至唐朝末期其造像皆現男相。 只是由宋代初期開始,觀音像才開始現女相,所以大家會見到如公元十世紀出現的水月觀音像,原是真正具有中國本土特徵的觀音形像。

慈禪寺: 建築特色

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