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岩紫雲寺特色9大分析

半天岩紫雲寺之名原由,有此一說是當年大陸來了一個老和尚,將帶來的三媽安置於此,又因此山從遠處而望,山高似屆半天,所以號稱為半天岩,晨暮紫雲繞佈山峰,即將此命名為紫雲寺。 紫雲寺屬於三級古蹟,從清朝創建到現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寺內存有不少古碑和古匾,都極具歷史價值,寺內的龍柱、鳳尾、屋椽等雕刻都非常細膩。 而紫雲寺的地標「昇龍觀音佛像」,高七十七台尺,是全台最大的觀音像,不少遊客都為此慕名而來。 第2則傳說則是相傳有3位僧人自中國大陸渡海來臺,分別攜帶3尊觀音神像,抵達臺灣之後分別尋找弘法的適合地點,其中1人建立了現在的臺南六甲赤山龍湖巖,1人創立了現在臺南白河的關子嶺大仙寺,然後就是現今的半天岩紫雲寺。 傳說雖然不易考究,然此2間古剎皆為臺灣相當具代表性之名勝,3者並立可見一班。 1985年由內政部公告為第三級古蹟,受《文化資產保存法》 保護,其後修繕都以修復為主,本體依舊維持1947年的形貌。

整體而言,半天岩紫雲寺的構材單元,如螭虎栱、斗座等,與彬司系統接近,且其構架的安排、構材的比例厚重,也和彬司系的特質相符。 營建匠師是將原鄉建築風格導入台灣的主要媒介,隨著人口的成長與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於建築的需求自然大增。 需求的增加,使得匠師們在形式上有更多表現與創新的機會。 彬司系統的建築風格即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雲嘉地區流行,進而發展成地區性的特色,紫雲寺即是一個典型的例證。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嘉義|嘉義高鐵周…

文觀局長許有仁表示,無法出國期間,嘉義絕對是偽出國賞花的最佳選擇,除了即將於3月10日開始的2021阿里山花季外,更可期待3月梅山瑞里紫藤花季,提醒民眾花季期間假日實施交通疏運措施以及遊客總量管制。 在仁義潭水庫東側的長堤盡頭,遠遠看見的一棟乳白色建築,就是場岸庭園咖啡了。 雖然店內空間不大,但往整片的落地窗看去,仁義潭的山明水秀景緻盡收眼底,這時無論是來杯咖啡,或嚐一口提拉米蘇,都是人間一大幸福。 汽機車前往方式:下嘉義交流道轉159縣道,到嘉義市再接159乙縣道然後沿路直走就會看到這個入口就到了,旁邊很有多帳篷多在賣紀念品還有一些食物跟吃的,繼續往裡面騎有停車場,但你也可以像是照片裡面那樣停在路邊啦。 老三媽一降駕就告訴大家龍頭崎上的水牛崎穴被有心人破壞地理、傷到龍穴,並指示村民到紫雲寺請老三媽金身到村中辦事。 紫雲寺主祀觀世音菩薩,陪祀神明有五穀仙帝、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註生娘娘、土地公、三寶佛、彌勒佛祖、十八羅漢、虎爺公、韋馱菩薩、伽藍尊王、盤古祖師等。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嘉義城東有山曰岩仔,距縣治二十四里,疇昔人跡罕至,俗塵所遠,殆可稱為山之隱逸者也。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清康熙二十一年,有老僧經此,覩峰巒挺秀,景物清幽,嘆曰:此勝地也,宜為蘭若。 於是斬荊棘闢草萊,結茅其間,復由南海普陀山,迎請觀音聖像而供奉之,僧從遠望此境,高接雲天,遂名為半天岩。 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阿里山通事陈密武告示的〈严禁谋夺佛祖香灯碑记〉可知此为紫云寺扩展的第一阶段。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嘉義景點》半天岩紫雲寺滾輪溜滑梯~兩條超長溜滑梯免費玩到爽!!

半天岩紫云寺位于嘉义县番路乡,番路乡为嘉义县之山区乡镇,与阿里山乡相邻,清代时即为汉人与原住民往来贸易之地区,亦是汉人与原住民的生活界线,因为此处是当时与邹族原住民联络之路线,因此称为番路。 嘉義 番路鄉居景觀民宿 「嘉義民宿‧番路鄉居景觀民宿」位於159甲縣道8.5公里之處, 開車10分… 如果想登山健行亦可前往位於159甲線的三寶山登山步道,三寶山由烏心石山、鳩州嶺、尖凍山組成的縱走路線,從半天岩紫雲寺走三寶山登山步道來回約13公里,爬升高度約650公尺,算是中級的路線行程,有興趣的山友可以參考影片中的路況。 另外,為拓展更多的國旅客源,文觀局目前更與雄獅旅遊、可樂旅遊、易飛網及台灣虎航公司等全國旅遊業,針對嘉義全年度的花季、螢火蟲季等特色生態旅遊密集洽商,預計推出嘉義整年度的特色旅遊活動及套裝行程,積極搶攻綠色觀光及生態旅遊的國旅市場。

民国74年(公元1985年)获内政部指定为3级古迹,改制后则为嘉义县县定古迹。 相传创建于清康熙21年(公元1682年),《台南州祠庙名鉴》记载为清乾隆29年(公元1764年)建立。 店家會免費加湯的服務, 就連吃不完外帶都會額外打包一袋湯,揪感心。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嘉義景點懶人包

半天岩紫雲寺為番路鄉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由於時間與空間的變換與環境的改變,紫雲寺經歷多次的大小修繕而成為現況,但廟宇格局與木架構仍維持傳統風貌,富文化價值。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因此,現階段各種資料觀察,紫雲寺創始應在康熙二十一年,且與許多早期寺廟起源的說法相仿,即有僧人將觀音菩薩的神像從大陸攜帶來台灣,在半天岩這個地方落單、搭建草寮奉祀並在此修行,日後,隨著觀音靈驗的傳開,逐漸有信徒加入信奉觀音的行列。 因此地位置半山,名為半天岩,岩者,同巖,「巖(山寺也,閩人呼山寺曰巖」,「閩人謂寺院為巖」,因此岩字本就是在山邊佛寺之名,半天岩即為一佛寺之名。 又以山中紫雲常繞,又名曰紫雲寺,這兩個名字至今仍為信徒使用,甚且合併為 半天岩紫雲寺。 嘉義番路半天岩鵝肉鴨肉小吃店俗又大碗一盤只要100元,好吃不傷荷包超高人氣美食/阿里山附近小吃美食餐廳/菜公店鵝肉食尚玩家推薦。 半天巖紫雲寺主祀觀音佛祖,為嘉義山區地位崇高之觀音寺,是嘉義山區觀音信仰之中心。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番路鄉位於嘉義市東方、八掌溪上游北端五公里處,昔日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出入的地帶。 阿里山鄉山美、樂野、達邦等部落原住民,均需經由番路鄉與平地交易購貨,因而稱為「番仔路」,日治時代才改稱「番路」。 半天岩是番路鄉民和村最重要的景點,也是鄉民的信仰中心,此外,它也是大華公路(159乙縣道)進入阿里山的重要門戶。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半天岩紫雲寺|昇龍觀音眺望嘉義市區,全台目前最長80公尺的溜滑梯讓小孩放電的好地方!

相傳以前有三個僧人,各揹著一尊觀音佛祖,搭船渡海來台,在南部各自找一個地方安居,分別找到台南六甲-赤山巖(赤山龍湖巖)、白河關子嶺火山岩以及嘉義番路半天岩。 大體上,白聖所撰寫的沿革紀要應從能元和尚所寫之沿革而來,對於紫雲寺的創寺持同樣的說法,都是康熙二十一年,一位老者發現半天岩這塊地適合建寺修行,就從普陀山將觀音菩薩的神像請來這裡供奉,又因這裡的地勢、視野而將此寺命名為半天巖、紫雲寺。 另一個版本是:以前有三個和尚,各揹著一尊觀音佛祖,一同搭船渡海來台,到了台灣之後,各自找一個地方安居,結果,大媽找到赤山巖(台南六甲赤山龍湖巖)、二媽找到火山岩(白河關子嶺大仙寺),三媽就找到了半天岩。 有个版本是以前有三位比丘各背著一尊观音菩萨像一同来台,各寻一地立寺,大妈落脚在赤山岩(台南六甲赤山龙湖岩)、二妈安居在火山岩(白河关子岭大仙寺),三妈结茅在半天岩。

  • 另外,以紫雲寺平面來看,正殿面闊與進深尺度最大,顯示其崇高地位,山門及兩側配殿尺度較小,明顯的區分出主與從屬空間序位。
  • 半天岩紫雲寺位在嘉嘉義縣番路鄉,主祀觀音菩薩,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73年)。
  • 、民國前55年的「半天岩重建碑」、建積慶堂記與「半天岩佛祖碑」等八面古碑,字跡至今尚可辨視。
  • 這裡是另一個有名的景點,在上面那座佛像旁繼續沿著小路往上走就會看到,要來這邊玩溜滑梯記得自己要帶滑板喔,因為下面是滾輪直接人肉坐上去是不會動的。
  • 第1則相傳清康熙21年(公元1682年)時有老僧路經於此,認為此地風景殊勝,適宜做為開山修行之地,於是建立草寮供奉自唐山攜帶而來的觀音佛像供奉,因為半天山勢較為高聳,觀雲時色彩常顯示為紫色,為吉祥的象徵,因此命名為紫雲寺。
  • 嘉義東城有鄉曰岩仔,地距縣治二十有四里,康熙廿一年間,有梵僧七十餘歲,遺其姓名者,路經於此,覩山明水秀,茂林修竹,景緻幽邃,嘆曰:此乃佛地,若築一蘭若,將來香煙必盛,佛化亦能被全島,遂駐錫之。
  • 因此,紫雲寺的歷史悠久應是無誤,只是歷來志書卻不太提及這座百年古剎。

半天岩紫雲寺位在嘉嘉義縣番路鄉,主祀觀音菩薩,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73年)。 民國三十年因地震而倒塌,現今的樣貌,是民國三十九年重建的。 第一個版本是:當年一位老和尚從大陸帶了一尊三媽來台灣,經過火山、赤山,三媽都託夢告訴和尚說:「不是這裡」。 和尚就這麼四處奔波,一直到這附近(在現在寺廟建築後方),和尚坐在那兒休息,三媽就說:「是這裡了」。 於是和尚在那裡搭了一間簡陋的草寮,佛祖只能放在地上,附近的人看到有間草寮在那兒,好奇地往裡頭一看,才知道裡面有一尊佛祖,村裡小孩如果生病、不舒服,就向佛祖請示,給果都非常靈驗。 位於嘉義縣番路鄉的「阿里山民宿‧阿里山適合院休閒民宿」,座落在阿里山公路上日安…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森林系首選!從市區到郊區,10處新竹戶外景點:野餐、漫步、探秘境!

台灣第一位以美食類別通過英國攝影大師協會L MPA考核。 國道3號下竹崎交流道或中埔交流道後,接台3線省道,於159甲縣道路口,改轉往番路鄉公所方向進入大華公路即可到達。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從這段文字就可以知道,半天岩的地名是由於半天岩紫雲寺這座佛寺而來,且從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的碑文也可以知道,紫雲寺由來已久。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圖/翻攝自蓬萊聖地清水祖師廟粉專)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的冬天,嘉義縣的龍山腳(今中埔鄉龍門村)和過溪仔、下莊等聚落,陸續發生多起壯丁猝死案件,人數多達十餘人,使得村民人心惶惶。 眾人想起一個月前,溪水上流突然崩落下兩顆圓形巨石,且巨石墜入溪流後,溪水頓時染成了暗紅色。 村民開始懷疑起兩件事情的關聯性,村長遂召集所有村民共同請示吳三王,希望神明能給點指示。 經歷第2代日鐘禪師,第3代璇河禪師,第4代弘泰禪師等住持,半天巖紫雲寺成為嘉義境內重要之名山古剎。 清咸豐5年(公元1855年)由於廟宇為地震所震毀,雖發起重修,但因為物資金錢缺乏,歷時數十年,後才由首事郭濯海大力捐助得以完成。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主題推薦

半天岩紫雲寺,或稱半天巖紫雲寺,是臺灣嘉義縣番路鄉的佛寺,為嘉義縣文化資產、三級古蹟,建築採五開間二進二廊帶左右護龍、座西北朝東南。 這個位於嘉義的半天岩紫雲寺,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73年),於民國三十年(西元1941年)因地震而倒塌,民國三十九年時(西元1950年)重建為現今的樣貌,因「山間之彩雲常現紫色,則繞寺不散」取名為紫雲寺。 紫雲寺中主祀神祇為觀音菩薩,並供奉眾多神祇,包括三寶佛、註生娘娘與神農大帝等。 紫雲寺為二進帶二護龍的建築格式,共有山門、中庭、正殿、配殿與鐘鼓樓等空間,並有石雕、木雕、彩繪、剪黏、交趾陶與堆塑等裝飾藝術。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位在嘉義縣的半天岩紫雲寺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西元1673年),於民國三十年(西元1941年)因地震而倒塌,民國三十九年時(西元1950年)重建為現今的樣貌,因「山間之彩雲常現紫色,則繞寺不散」取名為紫雲寺。 半天巖紫雲寺位於嘉義縣番路鄉,番路鄉為嘉義縣之山區鄉鎮,與阿里山鄉相鄰,清代時即為漢人與原住民往來貿易之地區,亦是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界線,因為此處是當時與鄒族原住民聯絡之路線,因此稱為番路。

  • 紫雲寺依傳統習慣,將主要空間配置於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入口有主次之分,空間的層次感明顯反映出傳統建築主從分明的空間體系。
  • 在這份日本人所作的寺廟調查中,不僅將紫雲寺的創建時間寫成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將當時鎮殿的佛祖神像寫成畫像,還把紫雲寺的住持寫成覺宗和尚,這此記載,並沒有看到其他資料佐證。
  • 民國74年(公元1985年)獲內政部指定為3級古蹟,改制後則為嘉義縣縣定古蹟。
  • 民國三十年因地震而倒塌,現今的樣貌,是民國三十九年重建的。
  • 紫雲寺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 ( 一六八二 ) ,歷經三百多年的歲月,成為番路地區重要的重心所在,記載著番路開發的歷史,具有特殊的人文藝術價值。

如下方分析表所示,正殿為主要的祭祀空間,雖然山門和正殿中脊桁高相同,但整座廟宇地坪前低後高,正殿地坪高出山門約三十公分,仍烘托出主祀空間的崇高地位,就建築屋宇的高度,明顯反映出廟宇的主從關係,整座廟宇空間有循序漸進之感。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另外,以紫雲寺平面來看,正殿面闊與進深尺度最大,顯示其崇高地位,山門及兩側配殿尺度較小,明顯的區分出主與從屬空間序位。 傳統廟宇建築主從關係可從空間大小區分,中脊或地坪高度也與位階有關。

半天岩紫雲寺特色: 景點分區導覽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