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21堂課9大優勢

帶領著科技革命的企業和企業家,自然傾向高聲謳歌科技創造的美好,但對於社會學家、哲學家和像我這樣的歷史學家,卻會想趕快指出所有可能釀成大錯的地方,儘速拉響警報。 在一個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清楚易懂的見解就成了一種力量。 理論而言,人人都能參與這一場以「人類未來」為主題的辯論、發表高見,但想要維持眼界清晰實在並不簡單。 我們常常根本沒注意到有這場辯論,或是根本不清楚關鍵問題何在。 因此,在照顧家人上,我們也可以試著做到「剛剛好的照顧」。 剛剛好,並不是自私、也不是懶惰、不孝,只是我們不需要要求自己,為了成為一個一百分的完美照顧者,反而失去了自己。

21世紀的21堂課

但我個人看過全書後認為,序章是提綱挈領的作者白話介紹,砍掉後,內文章節會顯得怪異且突兀,像是沒了說明書的「樂高」,我會搞不清楚,這些零件到底為什麼在這裡,以及我們該怎麼去找到章節之間的關係。 整本的架構就是 21 個今日人類最重要的主題,一個一個說給你聽,根據智人的演化經驗,以及目前科技的進步方向,我們該怎麼看待這些議題。 哈拉瑞的這個第三本書,就算隨便取個名字,像是《哈拉瑞:同名書籍》,一樣會熱賣的,畢竟全世界都已經相信他的內容品質。 萬眾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哈拉瑞,繼暢銷全球1,200萬冊的《人類大歷史》和《人類大命運》之後,出版了「人類三部曲」的第三部巨作《21世紀的21堂課》。 這一切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願意敞開心房,適時地求援,接受必然的改變,除了能讓長輩獲得有尊嚴的照顧服務,自己也能擁有好品質的生活。 衛福部在2020年,曾針對使用長照服務2.0的家庭照顧者做調查,發現有94.3%的使用者,表示整體生活品質有改善,92.3%表示心理和照顧的負擔降低。

21世紀的21堂課: 《21 世紀的 21 堂課》:要不要買書的 5 個關鍵問題

總而言之,如果哈拉瑞的見解正確,未來地球的主宰將被少數的超人類們取代,而世界上較低階層的智人會因為生物上的不平等,永遠無法突破超人類的統治。 21世紀的21堂課 在這裡,筆者試著為哈拉瑞所謂的全球化提出說明。 他所談論的全球化,不只是指企業在他國投資工廠生產產品並賣向全球,也不只是指各國之間進行跨國貿易,他更強調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政府,都應該對地球本身有責任。

21世紀的21堂課

從「認真的女人最美麗」到「喜歡嗎?爸爸買給你… 歐巴馬 2018年6月閱讀清單 中文注腳 A short note on the reading list of former U.S. 《21世紀的21堂課》是他的第三本巨著,聚焦在當前世界的重大課題。 哈拉瑞教授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講,並為《自然》期刊、《衛報》、《金融時報》、《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撰稿。 8.最後CH21提到的冥想,就是回歸自我最真實的心靈,而不是被大腦所控制,了解自己真實的感受,然後好好體驗這一生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

21世紀的21堂課: 機器取代人力!5年內7千萬人恐丟飯碗 世界經濟論壇:機器人創造雙倍就業機會!

但一個人有沒有道德,實際上跟那個人信什麼教並沒有關係。 道德的關鍵是,有沒有了解「痛苦」的定義,若深切明白什麼事情會造成他人和自己痛苦,而不會去犯的話,其實有沒有信教根本無所謂。 第一部分「科技挑戰」所談的,也許是哈拉瑞最注重的當代問題。 在我們對人類意識還未全面了解的情況下,飛速發展AI是正確的嗎? 的確,就像許多人聲稱一般,AI解決了許多人類日常、生存的問題,但就像他在書裡提到的「人類發明工具的時候很聰明,但使用工具的時候就沒那麼聰明了」。

21世紀的21堂課

不論來自哪裡,或正走在什麼樣的生命境遇,有一群新女力漂洋過海或重返故地,正在台灣的大城小鎮、山間海邊重新扎根,透過雙手和網路的力量,… 除此以外,AI還具備兩項超人的能力,分別是連結性(connectivity)和可更新性(updatability)。 我們人類都是彼此獨立的個體,難以確保每人得到最新資訊,但電腦並不彼此相異,它們可合成單一網絡。 因此當我們討論 AI 時候,不該以「一位司機」能力,與「一輛無人駕駛汽車」比較,而該把「一群人」與「一套整合網絡」比較。 21世紀的21堂課 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就已經擔心自己會被機器所取代,這從不是新課題,不過AI技術卻是一場根本的革命。

21世紀的21堂課: 商品運送說明:

而或許最重要的是,人工智慧和生物科技正讓人類擁有重塑和重新設計生命的能力。 很快就會有人必須決定如何使用這股力量,而他做決定的理由,就會是來自關於生命意義的某些隱喻又或明言的故事。 然而雖然有世俗主義這個看似可信的教條,哈拉瑞在第四部分真相裡,也提到了追求真相的困難。 儘管如此,為鼓勵追求事實的行動,書內提供了兩條黃金守則。 一、如果你想要可靠的資訊,必然得付出高昂的代價。 如果你都是免費得到資訊,有可能你才是整個商業行為裡的商品(臉書既視感)。

從中世紀晚期的西班牙、到現代的俄羅斯,每次出現反猶太人運動,類似的血祭誹謗都會成為其中的骨幹。 甚至是到了2016年的假新聞裡,都還有人盛傳希拉蕊是某個兒童販賣網路的首腦,將兒童做為性奴,關在某個知名披薩店的地下室。 有夠多美國人相信了這則假新聞,而對希拉蕊的選情造成影響;甚至還有一個人居然拿了槍,衝到這家披薩店,要求檢查他們的地下室(事實證明,那家披薩店沒有地下室)。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相信《聖經》是上帝的真言,但仍有幾十億虔誠的印度教徒、穆斯林、猶太人、埃及人、羅馬人和日本人,在千百年來都相信某些虛構的故事。 同樣的,這並不代表這些虛構故事必然沒有價值、甚至會造成傷害;它們仍然可能既美麗、又能鼓舞人心。

21世紀的21堂課: 照顧者壓力大,專家建議:剛剛好就好

然而現今國際瀰漫的國族主義、文化歧視、宗教歧視,除了不能對人類目前為止最大的危機提出解決方案外,還進一步分裂了這個逐漸變為統一、慢慢學會與不同文化合作的人類社群。 而現在自由主義岌岌可危的原因,是因為它已快跟不上現代社會快速的轉變。 當自由主義失靈,又沒有其他思想可以解釋目前種種悲慘、不可預測的狀況時,人們便會開始陷入絕望、恐慌,讓虛無主義趁虛當道。 作者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宗教知識,並且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清楚表達許多複雜議題,也提示了許多一般人思考上的盲點,其對各項議題的思考論述值得再三咀嚼。

21世紀的21堂課

羅馬元老院聲稱自己有權力把人變成神,接著又要帝國的子民去崇拜這些神。 21世紀的21堂課 而且事實上,歷史上至少就有一個例子,讓某個假神親口承認自己出於虛構。 21世紀的21堂課 21世紀的21堂課 前面曾提到,日本軍國主義從1930年代到1940年代早期,十分依賴對天皇神性的狂熱信仰。 21世紀的21堂課 及至日本戰敗,裕仁天皇也就公開承認這並非事實,他終究是人、而非神。 但請注意,我並不否認宗教很有用,也不否認宗教可能帶來正面影響。

21世紀的21堂課: 作者的其他書籍

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假新聞」的確是當代社會頭疼的問題,有貌似權威來源的「英國研究」,更有在Line群組無限迴圈的「長輩圖」,新聞學者及正義之士對此充滿焦慮,各國有志之士紛紛成立「打假中心」,希望為混濁的民主社會保有一點清新。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是他的第二本巨著,再度備受好評,已陸續翻譯成45種語文,全球熱銷400萬冊。

  • 幾千年來,人類社群網路裡,許多的「新聞」和「事實」其實都只是虛構,講述著奇蹟、天使、惡魔和女巫的故事,彷彿有無畏的記者從地獄最深處,給我們帶來第一手的報導。
  • 但一個人有沒有道德,實際上跟那個人信什麼教並沒有關係。
  • 自由主義在當代遭逢了很多危機,看似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 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之中,人權 概念已經深植人心:不論年齡、性別、種族、身分、地位,人人都享有相同的權利,像是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與參政權。
  • 由超人類統治智人與地球的未來,大概不會是我們想要的。

2018年,哈拉瑞發表了TED史上首次的數位分身TED演講。 我們面對亂象或許會氣憤、絕望,但同時痛苦也是再真實不過的感受。 我們投資了許多資源在科技發展上,但我們的意識並沒有跟著那些人工智能同步進步。 在科技發展尚未顛覆、吞噬、佔據我們之前,好好探索我們自己、了解自己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也是能對抗人工智能的武器。 《21世紀的21堂課》是人類大歷史系列三書的最後一本。 不同於《人類大歷史》爬梳過去、《人類大命運》預測未來,《21世紀的21堂課》將前面兩本所談的主題分類,並試著回答讀者會有的疑問。

21世紀的21堂課: 超人類時代的可能設想(二):失去權利

當然,我這邊之所以也稱世俗主義為「信仰」,是因為信仰它的人有時也很容易迷思方向,並落入「我們不會這樣」的陷阱。 但至少,它對於真相的追求能讓追隨者們比容易承認自己的錯誤、盲點。 讀了這本書也許有人會認為,作者是反自由主義的,畢竟他的批判大多集中在現代社會。 但他直言認為自由主義是人類目前為止最好的思想,帶來了人類社會的繁榮,讓許多人獲得了食物、安全和舒適。 《21世紀的21堂課》並不是什麼未來學的大預言,本書用幽默的筆法回溯與解析了人類社會各樣的意識型態,從古老的宗教信仰到當代的人工智慧,無不存在價值建構,也同步建構價值。 面對新世紀的古老窘境,並無它法,只有不斷質疑自己堅信的立場與價值,或許還有機會在舊價值中找到新出路。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指出了現今社會慢慢邁向(或已經是)單一文明,雖然有一些差異,但大部分都認同自由、平等、博愛等大方向的價值。 21世紀的21堂課 他在書裡呼籲,面對全球性的危機如:全球暖化、科技發展失控,必須要有全球的視野,並進行全球規模的合作。 AI取代越來越多人的工作後,剩餘人力將何去何從?

21世紀的21堂課: 相信会是本不错的书,只是……

哈拉瑞主張,超人類時代的一般人,將會被視為是毫無用途的人,甚至成為不同種族的存在5。 因此,筆者認為,那將會使得一般人失去與超人類對等的權利。 他主張人類天生就具有一些固有權利,而且人人平等,每個人都享有相同的權利,不會因為種族、性別、國籍、語言、族裔、宗教或其他身分而有差異。 我們目前享有的平等權,也是由此概念衍生而來。 幾千年來,人類社群網路裡,許多的「新聞」和「事實」其實都只是虛構,講述著奇蹟、天使、惡魔和女巫的故事,彷彿有無畏的記者從地獄最深處,給我們帶來第一手的報導。

21世紀的21堂課

Google今(7)日揭曉台灣2022年度搜尋排行榜(Year in Search),由於防疫政策轉變,… 加密幣產業的金融衍伸商品非常多,種類令人眼花繚亂,許多衍生品名稱也令人摸不著頭緒,過去本專欄長期提倡長線持有比特幣(HODL),… 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無法送達,經電話或 E-mail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在最後一堂課〈冥想〉,在智人物種的這一幕即將落下、而另一齣全新戲碼即將上演之際,我以一個智人的身分,向其他智人提出了一些個人意見。 我只是個歷史學家,沒辦法供人衣服、給人食物,但我希望能提出一些清楚的見解,盡量讓眾人能夠公平參與這場辯論。

21世紀的21堂課: 商品評價

難道新世代人類的終極目標,只是想辦法寫出一套我們可以完全融入的演算法,然後任何決定都交給AI控制? 在AI發展的同時,我們並沒有付出同等的努力來思考這些問題。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筆者認為就像是電影《X戰警》的世界觀一般,智人們對超人類制定相關的法律,強制壓抑超人類的發展與自由。 就好比現在馬來西亞政府為了保護馬來人,制定了馬來人至上等相關法律,使得馬來人享有許多的特權等等14。 在超人類還沒有足夠的勢力掌握政權之前,智人們就有危機意識,搶先一步團結起來限制超人類。

21世紀的21堂課: 哈拉瑞《21世紀的21堂課》:人工智慧將撼動全球,「2大威脅」近逼全人類…

修行28th,《今日简史》的台版,也是三部曲里最好读的一本。 简史三部曲确然伟作,而真有时间啃完这加起来千余页大部头的人很少,相应的怀揣阅读欲望却徒然望洋者众多。 故事与共识消失引致迷惘与虚无,本能对意义的寻求导致回归传统叙事,反全球化潮流因而形成,国族主义大行。 这样的主因也源于全球化经济发展导致的个体乃至国别间的贫富差距过大,引发阶级分化与矛盾,甚至有不同进化方向。 科技、政治、意义……乍看起来议题十分大,是关于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也是关乎每个人生活中的小事。

21世紀的21堂課: 網路沙龍—

以上這些問題若解決不了,也無法實行全民基本收入。 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之中,人權 概念已經深植人心:不論年齡、性別、種族、身分、地位,人人都享有相同的權利,像是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與參政權。 擁有這些基本權利,對我們而言,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

21世紀的21堂課: 科技即將摧毀人人平等的世界觀!?讀《21 世紀的 21 堂課》

我們沒有任何科學證據指出「夏娃被蛇誘惑、所有異教徒死後的靈魂都在地獄燃燒」,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如果婆羅門與穢多成婚,會令宇宙的創造者震怒」,然而就是有幾十億人相信這些故事,一信就是幾千年。 這本書看起來很過癮,因為作者先從過去慢慢講到現在,從大的社會講到個人,把過去人類社會遇到的問題跟困難、機會與發展都先說一遍,假新聞、恐怖主義、科技顛覆,最後才提到本書的重點及高潮-教育及人生的意義。 但是超人類跟智人儘管外表相似,在基因上卻有顯著的差異,所以不會歸類為同樣的種族。

21世紀的21堂課: 新聞,就在現場

我知道,我把宗教神話等同於假新聞,可能會讓許多人不悅,但關鍵正在於此。 如果只有一千個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一個月,這是假新聞。 但如果是十億人,相信某個編造的故事、相信一千年,這就成了宗教信仰,而且會警告所有其他人,不准說這是假新聞,否則就是傷害了信徒的感情(或是引發他們的怒火)。 哈拉瑞在第12堂課裡,揶揄了他所屬的猶太教社群,猶太教並不像猶太人想像地那麼重要,它就是一群邊緣民族的邊緣信仰,因為排他性極強,反而在各地的歷史裡都無足輕重。 而要說猶太教真有什麼重要性的話,那就是啟發了後世的一神教信仰。 對於這點,哈拉瑞的說法是「一神論有一點影響毫無疑問,就是讓許多人比以前更不寬容,於是導致宗教迫害和聖戰蔓延、肆虐各方」。

21世紀的21堂課: 社會與公眾

在此我想討論的議題比較不在於無機生命的創造,而在於這一切對福利國家和歐盟等制度體系的威脅。 當然,有七十億人口,就會有七十億種想討論的議題;也正如前面所提,要綜觀全局,其實是一種奢侈的想望。 對這些人來說,他們手上的議題都要比全球暖化或自由民主危機更為迫切。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