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廟詳細介紹

在明永曆二十三年(西元1663年)將原本為醫館的此處改建為廟。 北極殿位於昔日「台南第一街」的民權路上,採深進式,有廟埕、三川殿、兩側撫廊、拜殿、大殿、後殿。 從下方這張舊照(拍自北極殿內)便可看出他有多深,而因為日治時期道路拓寬的關係,廟埕、旗桿已不復存在,民國58年因道路再拓寬,三川殿後移數尺,變成了今日廟於騎樓合一的景象。 今日的北極殿,入廟可見廟前之石柱,柱珠大得誇張,屋脊有三層樓高是近年所修建,氣派雄偉。 廟門以朱紅為底,也不繪門神,而以黑底繪金龍,一升一降,氣勢不凡,左門繪秦叔寶、尉遲恭,右門繪神荼、鬱壘,都是道教廟宇常見的門神彩繪,含有避辟逐厲、迎祥納福與安宅護殿的民俗意念。 除廟門外,柱身、旗幟皆作玄(黑)色,依陰陽五行之說,北方屬水,顏色尚黑之故也。

北極廟

三聖廟,位於屯門三聖墟,主祀神明:廟內供奉孔子、釋迦牟尼、老子三位聖人(三教),同祀神明供奉玉皇上帝、紫微大帝紫微殿、北帝與玄壇真君。 藏霞精舍位於香港新界粉嶺的黃崗山(現粉嶺市中心),供奉觀音、呂洞賓、北帝、關羽、三清道祖、黃龍真人及孔子。 赤柱赤柱大街北帝廟,赤柱北帝廟的雲拱記載,廟宇由本地漁民約建於清朝嘉慶 10年年,主要敬奉北帝。 1993 年馬坑村拆卸後,北帝廟已不復當年的香火鼎盛。 大嶼山梅窩大地塘村北帝宮,位於大嶼山梅窩大地塘村8A號,建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年落成。

北極廟: 歷史沿革

1818年(嘉慶20年)後殿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富紳沈百萬提倡重修,再增高2尺5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1丈8尺。 1891年(光緒17年)重新興建,復添高3尺。 元朗錦田永隆圍眾聖宮,位於原來的圍村中軸線盡頭,是圍村居民供奉神祇的地方。 今日大家所見的眾聖宮,在1959年曾經重建,後來在2010年才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而按照圍村傳統,村內的居民都需要輪流保管頭牌,並每日上香供奉兩次。 但玄天上帝比起保生大帝及呂純陽祖師,在神格遠高得許多,斷不可能有借劍之說[來源請求],若依道源紀載,玄天上帝得道時間亦比起保生大帝及呂純陽祖師早約千年。 借劍之說,據考為閩南地區起源廣傳,因玄天上帝為明朝護國神,當初滿清入關。

北極廟

後殿拜亭為四柱六架卷棚拜亭,水泥洗石子梁柱與木構混合結構。 後殿為早期水泥仿木結構,三開間深,進11架,點金柱間架內為三通五瓜,神龕左右後方各開一門及六角氣窗可通向後方。 次間簷柱間設有欄杆,步口山牆有壁畫,屋頂為雙坡水硬山翹脊頂。 後殿兩側有廂房為過去桐山營公寓,皆設有配殿及辦公室、文物館等服務空間,左廂房作擱檁式,旁有竹節書卷窗花牆,向南方延伸;右廂房作穿斗式,向北延伸。 整體後天井空間,包含正殿後方後殿,廂房戶外牆面皆為洗石子。 現今三川殿為混凝土及磚木結構混合結構,三開間,開三門,但無前簷柱,硬山頂。

北極廟: 台灣觀光工廠一覽表(一次收藏275家)

到了漢代,出現螣蛇纏繞玄武的圖騰,說玄武七宿之下另有螣蛇星,但其實螣蛇星只是玄武七宿中的室宿裡的一個星官而已。 玄天上帝赤足仗劍,狀貌威武,是著名的武神、戰神,元明以來,咸視其為保佑武運的大神。 許多征戰,舉事者皆宣稱得到玄天上帝之庇佑,一如唐朝的毗沙門天一般。 大埤濟中壇忠義堂八家將:於20餘年前成立,師承麻豆安業地藏庵。 出陣的成員神職為刑具爺、小差、甘將軍、柳將軍、范將軍、謝將軍、春神、夏神、秋神、冬神,各掌器械,在神明駕前開路除魔。 日治:大正8年(1919年)八月,信眾鑒於廟勢低窪、裝飾剪黏亦損壞,又議重修再添高3尺6寸。

至茅港尾邀請觀音祖廟 觀音佛祖(茅港尾觀音寺)及天上聖母(茅港尾天后宮)一起看戲,各式藝陣、梨園管閣以酬神恩。 後決議從民國七十八年開始改為每三年一科(農曆初四和初五),舉行遶境儀式,巡視各境和眾人丁平安,此傳統維持至今日。 每年農曆三月上帝爺公聖誕期間,莊民吃潤餅(舉行香科之年並辦桌 宴請親友)、攻砲城等,是下營地區最重要的祭典活動。 三年一科的繞境,俗稱為「扛大轎」,特殊扛轎方式稱為「犁轎」。

北極廟: 北極殿

因此,北帝屬水,當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 北帝鎮攝龜精蟒靈於腳下的功勞,又被元始天尊封其為「玄天上帝」。 今日除下營六姓祭祀圈之外,信仰範圍涵蓋下營區茅港里、中營里、開化里、西連里、紅厝里、甲中里、大屯裡、大埤里、賀建里和附近區域等地,及遍及國內、外各地。

  • 此菩薩多見於日蓮宗、以及密教系的真言宗與法華宗寺院,掌管守護國土、除去災厄、保佑長壽,也被視為擁有治療眼疾的靈力而受到民眾的廣泛信仰。
  • 北極玄天宮所奉祀的玄天上帝,計有鎮殿神以及大帝、二帝、三帝等分身神像,其祭祀活動以農曆3月3日玄天上帝的聖誕祭典最為隆重,並制定了3年1科的出巡繞境活動。
  • 清朝光緒二十年(1894年),當時鼠疫為患,居民於是籌建三太子廟(祭拜哪吒三太子)和北帝廟以鎮壓病邪,保佑老少平安。
  • 龜池象徵玄天上帝信仰 一入北極殿,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天井的百隻烏龜。
  • 廟內有監軍寧靖王朱術桂奉上的匾額,筆跡娟秀清靈,「威靈」象徵神明的神通廣大;「赫」是彰顯;「奕」是指世代,題字的意思是彰顯玄天上帝的神武威靈能世世代代永流傳。

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七年,萬曆三十年 ,羅拱辰重建,清康熙二十年,曹垂璨等人復修,鹹豐四年毀於戰火,後僧本心募捐重建正樓,光緒三十二年,遷入北城瀹智國小堂。 武當行宮,位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東關街300號,原名真武廟(因為供奉的是真武大帝,故名真武廟)。 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真武殿和大殿,面闊均為三間,另於東側建有部分廊房,院內存有古銀杏樹三株。 在宋、元開始陸續修建真武廟,當中武當山、宋代的建康(今南京)、臨安(今杭州)以及明代的南京、北京等地區大量、大規模地修築真武廟,寓意深刻,終成為祭拜玄天上帝的三大中心之一。 相傳除了龜蛇二將之外,玄天上帝修行於武當山時,首先棲隱於太子巖處修練,其修練期間,晨有靈鴉報曉,旁有黑虎護衛。

北極廟: 真武山受玄宮

清乾隆12年(1747年)8月,台灣監察御史范咸,其蒞廟拈香,發起增建前殿及將後殿添高3尺,並恭塑玄天大上帝神像,鎮座大殿。 北極廟 北極廟 嘉慶20年(1818年)2月,後殿坍塌,當時富紳沈懷(沈萬全)倡重修,再增高2尺5寸,並在廟前置石階,長1丈8尺。 光緒17年(1891年)8月,重新興建,再添高3尺,並於廟前面挖掘一泓泮月池(為現在的武承恩公園)。 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場,在台南中洲高鐵站旁有一間台灣首座上帝廟,武當山上帝廟,座落於歸仁區武東里,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主祀玄天上帝〈俗稱上帝公〉關於上帝廟的神蹟傳奇更是不勝枚舉,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古樹公傳奇」。 在玄天上帝神龕上方,掛著一匾額,寫著「威靈赫奕」,這可是全臺灣最早,也是唯一一個留下來的明代匾額。

  • 孟姜女依其言,遺骨忽復原狀,孟姜女大怒,要老翁為其夫守墓,此為后土傳說由來。
  • 起先廟宇只是以茅柵搭建而成,但在康熙年間的一場大洪水來臨之前,玄天上帝托夢給庒民預警,使得庒民人丁均安,為了感念神明保佑,信眾齊心重建了在洪水時被沖走的廟宇,並正式命廟名為「北極殿」。
  • 三清宮大羅寶殿,坐落新加坡的東部勿洛北四道,道教三清宮大羅寶殿的第二級神龕上供奉著由中國武當山分靈而來的玄天上帝。
  • 玄天上帝,本稱玄武大帝,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為避諱宋聖祖趙玄朗之名而改稱為真武。

又有清代碑記六件,詳載本廟興修沿革;尤其當中顯示的古幣值與物質變化,以及地租繳納情形等資料,是極具經濟史料價值的文物。 河內真武觀 又名龜聖祠 , 在越南河內巴亭郡市區北部的風景區西湖東南畔 。 真武觀建於梨朝太祖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整個建築氣勢宏偉,牆壁上還有不少精美的浮雕和裝飾。 觀內外還有不少用漢字書寫的對聯和題詞,很具中國風格,可見中國文化對越南應影響之深。 太和宮金殿,又名銅瓦寺,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穿金路771號,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開始修建,明崇禎十年(1637年)被移至雞足山,後在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鑄。

北極廟: 下營北極殿玄天上帝廟

在陰陽五行中,北方屬水,色為黑,守護紫禁城建築免遭火災。 明永樂皇帝自詡為真武大帝飛昇五百歲之後的再生之身,在他的推動下,宮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特別盛行。 到嘉靖時期,由於皇帝篤信道教,對欽安殿大加修葺,重造廟宇,再塑金身,並於此設齋打醮,貢獻青詞,奉祀玄天上帝,歌頌皇帝至誠格天。 嘉靖一朝宮中經常發生大火,為防火災,嘉靖皇帝更是潛心奉玄修道,供奉玄武大帝作為壓火的鎮物。

原址的附近有一條街名被命名為北帝街,現時仍存在;而現址的旁邊的街道則起名北拱街意思是「受北帝拱衛的地方」。 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主殿為三太子廟,偏殿則為北帝宮,位於深水埗汝洲街198號,建於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 九龍城露明道公園上帝古廟遺址「上帝古廟」,在香港九龍太子道聖德肋撒醫院新翼與舊翼之間公園內保存有一座石門遺蹟。 門額刻有「上帝古廟」四字,門聯雲「真義著千秋,煌煌氣象;武功超萬古,赫赫聲靈。」公園裡還立有一座紀念碑,上面刻有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撰寫的〈九龍古瑾圍上帝古廟遺址闢建公園記〉。

北極廟: 上帝廟(井垵)北極殿

真武即北方之神玄武,宋時避諱改玄為真,稱真武帝,宋朝道教的北方上帝,明朝天子的保護神。 正龕奉祀主神北極玄天上帝,陪祀觀音佛祖、朱府千歲、池府千歲、康元帥、趙元帥、中壇元帥,龕座下安奉虎將軍,左龕奉祀註生娘娘,右龕奉祀福德正神,左室祭祀福德正神與馬將軍與王馬,並作為扶鸞降乩為信眾解厄伺服之處。 臺南府城舊習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誕辰,都要在天公埕架設天公壇祭天。 最初是個例行的活動,久而久之,竟成為市民的慣例。 並且在清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的時候,當地居民一次改建,隔年完工後,即完成包括前殿及正殿的兩落式建築,這便是俗稱天公廟的天公壇,簡稱天壇。 臺南北極殿主祀玄天上帝,是一間明鄭時期就已建立的古廟,俗稱大上帝廟。

北極廟

府城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位於臺南,是臺南最歷史悠久的玄天上帝廟之一,作為明代最重要的信仰之一,鄭成功來臺時在全臺各地都設立了玄天上帝廟,而府城鷲嶺北極殿大上帝廟便是從此建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許多具意義的歷史文物。 因玄天上帝是北方之神,而北方玄武在五行中屬水色黑,北極殿正殿及三穿殿柱子全用黑色,整體呈現黑色與金色調搭配,極為莊嚴沉穩。 正殿供奉玄天上帝神像的神龕華麗繁複、金碧輝煌。 廟中有四對潘麗水壁畫,三對在正殿及拜殿,一對在後殿。 佳里北極玄天宮,原名榮昌祠、榮昌堂或蔡榮昌堂。

北極廟: 臺灣首廟天壇「天公廟」

最晚約在隋唐時期,北極星就已經變成紫微星了,直到現在。 然而,在後來的發展中,玄天上帝逐漸發展成了北斗七星的人格化,而且儼然成了主流。 所謂玄武,最初原本指的是龜,因為北方七宿排列的形狀就像一隻龜,所以北方七宿就稱為玄武。

蕭元帥,諱法明,封「輔天真君」,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以法術高強而聞名,法主真君的換帖兄弟,五營元帥之南營元帥。 張元帥,諱自觀,道號慈觀,封「法主真君」,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以法術高強而聞名,黑頭道士信奉的祖師,五營元帥之東營元帥。 趙元帥,諱朗,字公明,正一教的「正一玄壇真君」,為武財神,能賜與財富,神異變化,驅雷役電,呼風喚雨,廣受民間崇拜。 但由於歲差位移的問題,北極星並不是固定的一顆星。 比如大約在西周時期,那時的北極星是北極星官中的第二顆星:帝星。

北極廟: 台南咬一口

每年的節慶及農曆8月6日至18日,是道家的大祭日,明、清宮中的道官道眾按例設醮稱表,架供案,奉安神牌,皇帝前來拈香行禮,祈禱水神保佑皇宮,消滅火災。 北極廟 欽安殿內設置道場,舉辦演教活動時,有時會請宮外的道士主持道場。 康熙、雍正時,曾經在喪禮期間為太后設置道場,舉行追薦儀式。 會在這附近建立「望火樓」肩負火警發生及通知使命。 大門怎麼會是龍的圖騰,因府城鷲嶺北極殿奉祀玄天大帝,神格僅次於玉皇上帝、統領北方諸神星宿,故以龍為主,龍首往上,龍首向下,廟方說這代表著翻天覆地,是否與當初明朝鄭成功想要反清復明有關,待專家說明。

北極廟: 中國大陸北帝信仰與各地真武廟

得道之後,肚變作龜仙、腸變作蛇仙,龜蛇兩仙四處作祟,玄天上帝就向醫療之神保生大帝借寶劍鎮壓兩仙(一說是向呂洞賓借),終於收服龜蛇,為了怕龜蛇兩仙不受控制,玄天上帝日夜持劍,玄天上帝總是赤腳踏著龜蛇,手緊握著無鞘劍之原因。 因北極殿位於鷲嶺地勢較位在五條港的水仙宮高,當地留下俗諺「上帝廟硶墘(埁漧),水仙宮簷前」(意指上帝廟硶墘(石階)的高度相當於水仙宮屋簷,或比較高)。 另外在北極殿斜對面的福德祠,原屬北極殿的廟產,一百年前開始租賃他人,原本只有亭仔腳有人擺攤,後來整座祠成為店面。 北極殿一度將土地公迎回供奉在後殿東廂,並向店家追討回福德祠的地。 原本店家不願搬走,但後來據說有天半夜屋頂垮下來,店家遂連夜搬走,土地因而順利要回。

很可惜的在日治時期,為了開闢南門路,將石坊與孔廟隔開,原有的功能與目的,也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北極廟 福德正神,民間俗稱土地公,亦有稱為福德爺、伯公、大伯爺、后土或簡稱土地。 福德正神傳說亦多,有傳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自小聰穎至孝;三十六歲時,官朝廷總稅官,為官廉正;至周穆王三年辭世,享年一零二歲。

北極廟: 台南武當山上帝廟|北極玄天上帝祖廟!

玉虛宮左邊的龍母殿原為公所,右邊的三寶殿原為書院,除了尊奉道教神祇北帝,亦是用作議決公共事務,以及為鄰里提供教育的場地。 北極廟 玉虛宮的主體屬「兩進三開間一天井」的清代民間建築,根據古物古蹟辦事處歷史建築組館長伍志和介紹,一個金字頂建築可理解為一進,步入正門後是前進,經過梯級,進入廟內放置神龕的空間則為後進。 兩進之間原有一個天井,現已被香亭覆蓋,在本地中式建築中,後進是最重要的空間,故主神北帝和大部份神像都置於後進供奉。 而在玉虛前進的脊檁刻有「下環」兩字,就是灣仔早期的名稱。 元朗八鄉元崗村眾聖宮北帝廟,元朗八鄉元岡村106約157 及158號,元崗眾聖宮位於元崗村公所對面,是八鄉最老的廟宇,碑文指建於明朝末葉所建。

根據《臺灣縣志》(1720年)的記載,標為「偽時建」的道教廟宇有26所,其中有7所供奉玄天上帝,佔四分之一以上。 這七座廟宇分別是東安坊大上帝廟、鎮北坊小上帝廟、永康里洲仔網寮上帝廟(已不存)、武定里上帝廟、廣儲東里上帝廟、仁和里下灣上帝廟、崇德里上帝廟。 正殿上方高懸大明寧靖王朱術桂在永曆二十三年(西元1669年)所御書之「威靈赫奕」匾,是全臺唯一明代傳世匾額,亦是歷史最悠久的古匾,日治時期結束時一度差點遭日本人帶走。 佔地興建店屋,後來官府判決兩人每年要給廟方地租番銀四兩,而上帝廟周邊20間店屋也要每年繳地租,為此於雍正八年(1729年)三月立碑(〈上帝廟店屋地租碑記〉)公告。

北極廟: 廟宇公告

香港SEO服務由 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