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解釋9大優點

故對於著有者則用空觀破之,執空者則用假觀破之,執二邊者則用中觀破之。 處處圓融總不離乎一心三觀,一境三諦。 「諦」即實相般若,「觀」即觀照般若,「境」即文字般若;不一不異也。 中道第一義諦,即在不執而已矣。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見諸相非相」即「照見五蘊皆空」。 如果照見五蘊皆空,那麼自性大光明寶藏,便全體現前了。 【究竟涅盤】這涅盤是清淨的意思。 二乘人是有餘涅盤,不是究竟;這究竟涅盤是佛位,名為無余涅盤,連涅盤亦不可得。 本來涅盤是對生死說的,既本來沒有生死,亦安有涅盤,不過同是個假名罷了。 因為用照,所以五蘊皆空,若是用分別取相,五蘊宛然實有,根本不空。

心經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用六離合釋來解釋,是持業釋,「般若波羅蜜多」即是「心」。 老死即是生死,現在我們眼見明明有生有死。 但不知所見的生死,是由於錯覺發生的。

心經解釋

意謂「審察」三界生死,「真實」是苦不可令樂,故以苦諦稱之。 「審察」貪等業惑,「真實」能感三界生死不能避免,故以集諦稱之。 「審察」涅槃理體,「真實」寂滅,永離生死,故以滅諦稱之。 「審察」出世道法,「真實」能使眾生離苦得樂,故以道諦稱之。

心經解釋: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解 – 釋惟力

所謂夢裡情景宛然,覺後事物全非。 要之,凡夫認妄作真,謂之顛倒,夢者錯認夢境為真實亦是顛倒,故以顛倒夢想稱之。 要之,即是有事所牽累而生恐懼怖畏,心不得安的意思。 凡夫為五蘊的罣礙,而有分段生死的恐怖,二乘為偏空的罣礙,權教菩薩為二邊的罣礙,而有變易生死的恐怖。

——無,污水里也有水月,但不被污水所染,清淨水內亦有月,亦不染清淨水,故雲不垢不淨。 心經解釋 下文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如何照見五蘊皆空呢? 要用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發現。

心經解釋: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因為咒語秘密不可解釋,所以在未說咒前先出其名(如將說經,先出經名)來表顯它的功能,以證知顯密同等功德。 尤其欲說咒時先出咒名,是欲人起深信希慕之心,而精進修持。 要知道這些咒名,皆從此咒功能而起的,此咒功德確與前顯說功德無異。 要而言之,諦是具有方便和勝義二門:如審察三界唯苦無樂,此理真實……(此諦字作審實解),為方便門,屬小乘。 如了達苦等全體即真各具真空實相之理(此諦字即指真理言),是為勝義門,屬大乘。 教觀綱宗云:「解苦,無苦,而有真諦,況滅道耶」。

若能於此處悟入,便能徹悟空有不二,性相不二,體用不二,寂照不二,逐步證入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法界了。 此經雖僅二百六十字,卻是諸部般若的核心,是攝取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文約義深,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寶。 今融會大德們的注釋,結合自己的點滴體會,簡要地講解此經。 這就是佛家要表達的「空」,2500多年前沒這些知識,要讓一般人了解「空」的存在很困難,但是現在應該是很容易就明瞭。 當「我」一個人的形體在整個宇宙上毫不存在時,去追求那些物質上的享樂及擁有就顯得很幼稚可笑,還寧可追求「如來藏」在宇宙間不再輪迴的「真我」永存,才是正道。

心經解釋: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 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觀世音自在。 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 在《大般若經》中數度出現 心經解釋 “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與 “觀諸法皆空,不捨一切有情”字句。

心經解釋

佛法講到「空」字,是顯現自性積極的力用。 並不是世人所誤解為消極的頑空。 這個「空」字,其實說起來很容易明白。 心經解釋 譬如一間屋,倘沒有空(空間)就不能住,一張桌子,沒有空就不能放置各物﹔一隻杯,沒有空就不能盛水、盛茶、盛咖啡。

心經解釋: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解釋-內容在講什麼?

前者須用觀照工夫對治,有能有所,這是空法未圓。 後者則連能空之空亦空,是更進一層以顯般若真空義,此則非但破除我執無明,那法執無明亦被遣除無餘。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一直在這惑業苦的軌道上兜圈子——跳不出輪迴。 辟支佛觀察到這點,心生畏懼,厭生死苦,遂用般若生空智斷除惑業,於無限生死延續中獲到解脫而證涅槃(滅苦)。 按無明與行二者為過去因,是能引之業因(能成就現在識名色等五支果故,吾人一生之由來皆為此二因耳)。 識、名色、六入、觸、受,此五者為現在果,是所引之業果(依過去無明與行二因所感,故望前過去二因是為現在之果,此乃我人現實身心活動的過程);此為過現二重因果也。

  •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一直在這惑業苦的軌道上兜圈子——跳不出輪迴。
  • 敦煌遺書S2464號、房山石經藏不空、慈賢的漢字音譯本,應是同本異譯。
  • 沒有貪等的集因,怎能招感生死的苦果;若無精修道法為因,安得涅槃寂滅之果。
  • 以身邊等的不正見,妄為分別計度各種道理而起之妄惑,名為見惑。
  • 我們這個心經常作如是觀,作如是想,不想世間。

心經是扼要來說的,一切法的因果垢染怎麼樣流轉生起的,然後我們在修行當中就把它還幻滅。 那就是四聖諦法的,幻滅就是道諦、滅諦。 生諦就是苦諦、集諦,苦是果,集是因,道是因,滅是果。

心經解釋: 心經是什麼?

所以得知的必須要真參實究,從自性上用功,經是不過借來考證罷了。 總之,心通才是最大神通;但心不空就不能通,不通就不能明,不明則一切智慧被無明所覆,不能啓發。 心經解釋 這一分是說心到了真空的境界,自然有許多力量;不是有苦再除,卻使一切苦厄無所依附,根本無苦厄的了。

  • 但要明白自心,只依這二百六十個字,已經夠了。
  • 五、分證即心者:由觀照力,工夫成熟,能夠分破無明,去一分煩惱,證一分實相,雖屬證悟,尚未徹本窮源。
  • 故五度當有般若的攝持,始能圓滿萬行,成就佛果,否則成為有漏之法,所謂有智慧的修行方為正行。
  • 或於漸教中悟頓教理,頓教中悟漸教理,所謂聞大教悟小理,聞小教悟大理,因無一定,故曰不定教。
  • 「味境」,舌所嘗的一切對象——甘甜,鹹淡,酸辛,苦辣,乃至一切飲食美味。
  • 前說一空字,是般若的體,此說一知字,是般若的用。
  • 識蘊,人體對物質形態、心理感受、性情反應、行為方式所產生的意念或意識的活動。

這個功用不可思議,沒法顯現,數量非常之廣,怎麼說都可以。 三世諸佛,舉例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都是依這個無上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多,才能成佛的,才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一般的翻譯,就我們華言的話來說,就叫無上正等正覺。 舉例說,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一切諸佛叫三世諸佛,他們都是依著這種到彼岸的智慧,才証得了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能成就正等正覺。

心經解釋: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二乘人証得涅槃,他認為有能証、有所証,了了生死,証到涅槃,這是暫時方便乘,不是究竟義。 二乘人把這個當成究竟義,就執著,他沒有方便善巧的空慧。 他証得了空慧,那個空慧就不能起方便善巧,不利益眾生,就墮入二乘地。

「受」即感受,是五個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種。 此色、心二法,皆是因緣所生,也即各種條件和合而有,並無自性,所謂緣生性空,故曰「五蘊皆空」。 五蘊之性雖空,但體即真空,譬如波相雖幻,但體即是水,水與波是不一不異。 心經解釋 心經解釋 這裡的「照見」如渡船,「五蘊」如大海,「皆空」如彼岸。 即依此般若渡船,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彼岸。

心經解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約味如從生酥出熟酥,故般若時為熟酥味。 約味如從乳變酪,故阿含時為酪味。 漸教三義:一約教——謂曲引鈍根,經三時之調停,先說小而後說大,別則獨指阿含、方等、般若三時所說者,通則前後二時亦皆有之。

「時」正是寂照同時,體用不二的時候。 同樣的道理,佛在《心經》為菩薩們開示色法之虛妄我與空性心之真實我兩者體性是不一樣的,可是色法本來就是空性心的局部體性,不能離開空性心而有色法存在。 前一集已說明《心經》有三個重點,第一個重點:《心經》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心」,也稱為空性心;第二個重點:空性心藉著種種緣而出生蘊處界及諸法等空相;第三個重點:空性心與空相兩者之間的關係。

所謂依性起修,由修證性,自然獲到真實受用。 現在來說一個譬喻:家屋喻宗,虛空喻體,虛空雖周遍一切,但須建以家屋方能遮風避雨,居人藏物。 若有體無宗,就好像雖有廣大之虛空終不可一日安住。 但一切經論,都各有它的宗趣——如法華經以一乘因果為宗;金剛經以發菩提心為宗;彌陀經以信願持名為宗。 心經解釋 可是,現在所講的這部般若心經,什麼是它的宗趣呢?

不是如法師、居士們所說觀自在菩薩就是 觀世音菩薩。 想想看:觀世音菩薩是正法明如來倒駕慈航再來,早在無量劫以前就已經明心見性了,還要如《心經》開示,再一次參禪去證悟明心嗎? 還需要於親證後現前觀察祂本來就自在嗎? 因為 觀世音菩薩早已經在不可思議劫以前找到本來就自在的真心,祂隨時隨地可以現前觀察自己及別別有情本來就自在的真心,不需要再一次以身作則去參禪、去現觀,不是嗎? 如果不知道此中道理,而稱呼觀自在菩薩就是 觀世音菩薩,那是很不倫不類的說法,表示這個人沒有正知見,他根本不知道《心經》到底在說什麼? 般若是梵語,翻為智慧,也稱無分別智,故非一般所說的聰明智慧而是指能照見真空實相的清淨智慧,或譯為妙智,是指能通達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的大智慧。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