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研究所介紹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的成立,旨在均衡台灣南北地區建築與都市學門的教育資源,以及提供南部地區面對未來環境挑戰上的知識與人才培育的資源所在。 本系的前身原為於2002年成立的「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之後在2012年配合學校組織調整,成立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建築組),設有大學部,以及研究所的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歷年校友累計,已達600餘人。 奉核改名後的建築學系,已於2018年正式開始招生,每年招收大學部35人,研究所碩士班18人,碩士在職專班17人。 本系的大學部教學特色,在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將建立「設計規劃」、「數位構築」、「綠色建築」、「工程技術」與「歷史文化」等專業指標,作為評量學習依據。 研究所的部分,則將針對「城鄉永續規劃」、「木構造建築」、「文資保存與維護」、「智慧建築與城市」、「建築與都市史論」、「材料科學」、「工程專案管理」及「建築與都市防災」等研究領域,培養新世代的空間專業人才。 研究領域分為建築設計研究、環境與都市規劃、歷史保存、建築結構、建築工程與管理、環境控制等六大領域,教學上以此六大領域相關課程為核心,輔以藝術與通識教育課程,提供足以支持建築設計思考的完整知識系統;研究上理論與實務並重,並致力於推動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 九十年八月成立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提供建築相關公務員及 業界良好進修管道。
  • 研究所的部分,則將針對「城鄉永續規劃」、「木構造建築」、「文資保存與維護」、「智慧建築與城市」、「建築與都市史論」、「材料科學」、「工程專案管理」及「建築與都市防災」等研究領域,培養新世代的空間專業人才。
  • 在測試服務方面,本所於實驗室配置有專業技術人員,亦結合國內有經驗的專家學者組成技術諮詢團隊。
  • 風雨實驗館之建置目的,主要係提供建築業界有關帷幕牆、門窗之物理性能測試服務,以及進行相關之實驗研究計畫。
  • 風雨試驗旨在檢測建築物門窗及帷幕牆之物理性能,以確保建築整體性能達到設計要求。
  • 2013年8月21日,總統令公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法》,第一條規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之設立目的為「辦理全國建築研究發展業務」。

「透過討論、分享、聆聽,我們讓這些idea從最一開始每個人抱持的聲音都可能有些衝突,最後慢慢找到共同的平衡點、共通的語言,甚至於讓不同族群的人聆聽。」是易修從研究中得到最大的感動與成就。 潘冀建築師事務所每年招收約 20 到 30 位實習生,除了有同事帶領實習生以及工地參訪,每星期五下午還會有教育訓練,是由各部門同仁分享工作經驗。 在劃建造圖、施工圖的過程中,文瑜觀察到課堂理論如何落實在競圖設計,因此燃起了對環境控制的興趣,下定決心攻讀成大建築研究所環境控制組。

建築研究所: NUK ARCHITECTURE 國立高雄大學 建築學系

成大建築研究所環控組的宗旨為解析環境中的物理因子,負責整合環境控制、建築工程與設計,簡言之,是以科學方法研究建築周遭的環境,設計出適合人們生活的建築。 而成大力行校區的綠色魔法學校即是考量環境控制與建築設計下的永續綠建築,是藉通風塔、自然採光、屋頂花園等設計來減低碳排放量。 本組現階段由孫全文名譽教授、徐明福名譽教授、傅朝卿名譽教授、吳秉聲教授、黃恩宇助理教授及宋立文助理教授負責。 相關課程除由專兼任教師開設建築歷史與保存之相關課程外,亦結合他組(如建築結構、都市設計、建築構造等教師)共同開設相關課程,以提供碩、博士班學生在建築歷史與保存專業上全盤且具深度的課程。 系上老師當代建築理論授課,邀請校外設計相關領域專家主題式演講,實地參訪設計團 隊工作空間及知名建築案例,設計操作及討論。

風雨試驗旨在檢測建築物門窗及帷幕牆之物理性能,以確保建築整體性能達到設計要求。 在帷幕牆風雨試驗方面,本實驗室已獲得TAF之認證,確保本實驗室出具報告之公正性、正確性及可靠性。 風雨實驗館之建置目的,主要係提供建築業界有關帷幕牆、門窗之物理性能測試服務,以及進行相關之實驗研究計畫。 在測試服務方面,本所於實驗室配置有專業技術人員,亦結合國內有經驗的專家學者組成技術諮詢團隊。 除提供公正、客觀之試驗環境外,經由試驗檢測,並可針對帷幕牆及門窗之設計、施工問題,提供諮詢服務,以確保產品品質能符合設計性能要求… 建築研究所 非建築系畢業之碩專生,申請學位考試前須就 1.建築歷史 2.建築構造 3.環境規劃 4.建築設計 之每一領域至少各選修一門課程,且合計不得低於 8 學分。

建築研究所: 研究グループ

,以具備科技藝術的人文精神、空間創作與跨域整合能力、前瞻性科技之應用能力;對應當代建築與環境的應用藝術需求,融入空間創作的能力開拓科技藝術的設計人才,期待「建築專業」開拓新發展方向,再次連結建築是科技與藝術的整合實務。 建築設計課程以小組討論為主,著重在同學們統合相關專業知識,運用創意發展各種建築設計方案。 上述六個領域加上藝術與通識教育等課程,完整涵括建築教育從人文與藝術出發的建築設計、規劃創作與工程專業知識的內容。

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的成立,旨在均衡台灣南北地區建築與都市學門的教育資源,以及提供台灣面對未來環境挑戰上的知識與人才培育的智庫所在。 本系的前身原為於2002年與本校同年成立的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目前設有大學部,以及研究所的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等三個學制。 歷年校友累計已達600餘人,分別擔任中央部會與各地方政府要職,或建築師、都市計畫技師和景觀設計師等專業人員。 師資上共有9位具國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以及13位具建築師、都市計畫技師等專業資格的兼任教師與1位行政助理。 教學內容兼具理論與實務,大學部的教學特色,在核心課程的基礎上,將建立「設計規劃」、「數位構築」、「綠色建築」、「工程技術」與「歷史文化」等專業指標,作為培養教學依據。 研究所的部分,則針對「城鄉永續規劃」、「木構造建築」、「文資保存與維護」、「智慧建築與城市」、「建築與都市史論」、「材料科學」、「工程專案管理」及「建築與都市防災」等研究領域,培養因應未來趨勢的新世代空間專業人才。

建築研究所: 建築實務

本系專任師資超過三十人,其中28%為教授,副教授約佔38%,助理教授約19%,其餘為專案講師。 就專長而言,可分為設計研究、建築與環境規劃、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保存、建築結構、建築工程、建築環境控制等六大類之師資。 成功大學建築系(簡稱成大建築)創立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為成功大學最早創立的系所之一,也是國內大學建築相關科系中歷史最悠久者。 其歷史可朔自成功大學前身,即光復前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光復後省立台南工業專科學校、以及台南工學院等。 當初建築 系館設於成功校區,與土木、化工、機械、電機等系齊列於工學路上,堪稱成大工學院之元老。 建築系館於民國七十年遷至光復校區,與都市計劃系、工業設計系、 藝術研究所,以及成大最大的綠地「榕園」為鄰。

碩士學位培養得以整合都市、建築、室內設計等不同環境層級相關專業知識與工程技術的研究人才。 學位課程將涵蓋複合建築相關領域的進階理論與實務,培育碩士生能秉持敬業、合作之專業倫理與服務態度,兼具創意思考、課題解決、溝通協調、國際視野、及終生學習能力,以進行永續環境之規劃、設計、與實踐。 研究領域分為設計理論與運算、環境與都市規劃、建築歷史與文化資產保存、建築結構、建築工程、建築環境計畫與控制等六大分組。

建築研究所: 建築構造 實作課程紀錄片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是中華民國內政部附屬機構,其設置目的係為推動全國建築研究發展,達成國家整體建設之目標;並著重公共安全性、政策性、管理性之實務研發工作,以提昇建築安全、改善全民整體居住環境品質、提高營建技術水準、及健全都市發展計畫。 五十七年八月因應社會需要成立碩士班,招收相關科系畢業生,培養更專精的建築人才。 九十年八月成立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提供建築相關公務員及 業界良好進修管道。 目前每年招收大學部學生約60人、碩士班70人、在職進修碩士班20人、博士班20人。 本系系友遍佈建築、營造相關領域,不論在 設計、管理、營造、行政、教育、研究部門都有卓越的貢獻。

防火實驗中心:配置綜合實驗場、部材防火實驗場、耐火構造實驗場、戶外火災實驗場、煙控實驗塔、防火材料暨消防器材實驗區及行政區。 2013年8月21日,總統令公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織法》,第一條規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之設立目的為「辦理全國建築研究發展業務」。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修正「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補(捐)助經費申請作業規範」,自中華民國106年3月29日生效。 教育部12月28日上午公布111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逢甲大學以整體96.46%註冊率,名列綜合私校第二,其中日間學制學士班註冊率高達99.88%,位居全國公私立TOP10,博士班註冊率更是達到100%。 建築研究所 建築研究所 111 學年度本校核定新生招生名額為 5,497 人,實際註冊人數含境外新生總數為 5,528 人。 培養對生活內涵與設計流行資訊敏銳度,以及對於設計文創市場行銷管理的基本知識,未來出路可在室內設計業、室內裝修業、系統家具櫥櫃業、照明公司、家具 公司、廣告文創企劃或出版業,以及建築相關產業如房地產開發或建設整合設計行銷公司等。

建築研究所: 學生會

在畢業門檻上是規定修滿 30 學分才得以申請論文口試,所以文瑜建議學弟妹在碩一上下修各四門課,共 24 學分,碩二上再修兩門課,下學期便能專心投入論文寫作,而系上更鼓勵學生跨組修課,研究所期間,文瑜也修了不少設計組課程,期盼有一朝一日能將環控的科學數據應用於數位設計。 陳長忻作為設計師,專注於建築、工業設計和服裝設計等多領域的數位設計和製造實踐。 由於深知數位化製造的實踐與在地製造業息息相關,因此自學生時期便積極與產業夥伴合作。 她曾與台灣紡織研究所合作開發熔噴成型技術設計應用;與奇美新視代科技家電旗下3D線材品牌合作,推動3D列印技術的應用並開發產品原型,獲得A’ Design Award肯定;並於2020 台北時裝周發表作品“GIRLS” 3D 列印服裝與配飾系列,得到了積層製造業與服裝產業的贊助與支持。

  • 然於施行一年之後,經由檢討,自2002 年年起將此兩組結合為「建築歷史與保存組」,並延續「建築歷史與理論組」原有的目標。
  • 本系的前身原為於2002年與本校同年成立的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目前設有大學部,以及研究所的碩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等三個學制。
  • 成大建築所環控組學生畢業出路多樣,從規劃、設計、銷售端都是範疇,涵蓋建設公司規劃組、綠建材設計、機電配合廠商、科技廠營繕部門等,而文瑜選擇的是進入設計事務所,將研究所學與自己熱愛的設計結合。
  •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於2021創立系上展演空間「HIGH box 如果劇場」,首檔展覽為藝術家姚仲涵個展《噪音樂團 Sp.Noise》,將呈現五件全新作品:「光噪x84」、「光噪機器」、「kick#1-電磁鐵」、「Kick#2-銅」與「Kick#3-水泥與玻璃」。
  • 建築學系以培養專業建築從業人員為目標,如建築師、都市設計師、建築相關工程師、政府機關的建管及規劃人員,須有廣泛的建築及相關知識為基礎,學習內容涵蓋建築及都市空間、造型、設計、理論、結構、物理環境、設備、施工構造、材料、建築物的經營管理等方面。

由於建築及都市設計領域跨度涵蓋由小至大的完整人居環境,博士論文探究議題包含材料應用、構造分析、人文史蹟、設計理論、數位模擬、都市經濟、智慧綠能、環境共生….等複合面向,因此在建築及都市設計主軸之下,歡迎跨領域人士報考本所博士班,本所將聘請相關領域之專家教授進行專屬指導。 設有大學部建築組、室內設計組,以及建築與都市設計碩士班、博士班,為全國唯一獲准授予博士學位之私立科大建築系,教學深獲肯定。 學生畢業出路可廣泛從事人居環境各項領域 (都市、建築、室內)的設計規劃與施工等相關職業。 本組教師長年協助推動我國綠建築相關制度,包含綠建築標章、綠建材標章、低碳建築認證等,也積極與德國、日本、美國等地之大學或研究機構進行國際合作研究與交流。 本組教師亦積極與產業界共同進行產學研究,應用於建築與都市的設計規劃實務、設備設計,以及開發新建材等。 在課程的學習上,除了組上之主修課程外,透過修習其他領域課程來進行跨領域的學習亦是本組常有的研究學習型態。

建築研究所: 分享此講座

敷地計畫:敷地調查及都市設計相關理論與應用,依都市設計及景觀生態原理,進行土地使用,交通動線、建築配置、景觀設施、公共設施、水土保持等計畫。 研究專長以「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及「產業文化景觀」為主軸,積極推動文化資產教育親子化,並結合環境教育、博物館及地方館營運管理等延伸運用。 近年來致力文化資產再利用與國際學術交流,推動文化資產教育親子化結合環境教育、博物館及地方館營運管理。 建築研究所 由於建築結構的多樣性,建築物本身在風力作用下的力學行為,現階段尚無法以純理論模式或數值方法解析,惟有透過風洞試驗方能進行合理的分析與評估。 然過去國內建築或土木業界如有風洞試驗需求,大都委託國外實驗室進行檢測,歸究其原因,多半是國內試驗技術能力或設備規模限制使然。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