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10大好處

须具菩提心,空慧,再加回向愿力,以此三者摄持而行施戒忍等。 又六度互摄,如施度以舍为主,戒度以防为主。 于修施之先,固以空慧摄持,正修时须以舍心为主,而于戒度防心,进度进心等,如光如热,并摄不缺。 如修慧度,于加行时先修菩提心,正修时统摄六度,结行时并修回向,以愿力总摄。

  • 尤以清淨尸羅觀欲過患,住相順處為其主要。
  • 若連書錢也沒有,應做是思:“我行此施,縱於現法而成癡瘂,不忍慳貪。
  • 其中初過,若許我、蘊二性是一,妄計有我,全無義利,以是蘊異名故,如月及有兔。
  • 又說於世俗中,現虛妄者非世俗諦,謂以名言量能達虛妄者,非說凡於名言為虛妄者。
  • 若于此上更持餘苦助道方便,則苦極微而能堪忍,是故引發安受苦忍極為切要。

彼境自性即是自體自性自在之義,若有彼性,依他因緣則成相違。 若不相違,許已成瓶,依諸因緣不須更生,不應道理。 以上二理,二十七品云:「若此是餘者,無前亦應生,如是前當住,前未死當生,前斷業失壞,餘所作諸業,當由餘受果,此等皆成過。」《月稱論師》即錄業壞等二,言「若此是餘者」,義謂昔生時我與現在我二性若異。 又如造瓶衣無須壞,後我生時前當不壞而常安住,又前不死當於此生。 若謂前後生我體性雖別,然無業壞及未造業會遇之過,相續一故。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此同各別自相未成當待成立,若自性異是一相續,不應道理。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菩提道次第廣論白話翻譯上士道相關搜尋相關結果都幫你找好了

當時他的老師告訴他:「你現在在加行位上。」實際上在中國祖師當中,達到這種位次的沒有幾位。 以後很多善知識都告訴他:「你單單學空性不行啊!」後來遇見金洲大師,大師把大乘的主因菩提心傳給他,而且有完整的教授,所以他把金洲大師看成老師當中最珍貴的。 有關菩提心的敘述,平常在經典上也都看得見,但是完整的教授卻是從金洲大師得到的。 同樣地,要增長啟發佛芽,菩提心就像種子一樣,是最主要的不共之因。 其它的解空之慧(就是我們說的大徹大悟,不過這有深有淺,不要誤解了。)就像水、肥料等等,是三乘菩提的共同之因。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不管是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還是佛果的無上菩提,解空之慧是共同需要的。

  • 聲聞地說由色等五境及三毒男女隨一之相;令心散動,先應於彼取其過患,莫由十相令心流散。
  • 不要說法界,光說我們這地方的有情,你看看白天出來的螞蟻,晚上的飛蛾,都是數以萬計的。
  • 所以串習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說明不是眼前聽懂了,覺得很歡喜就可以了,聽懂後,正是要策勵自己,怎麼樣一步一步照著去做,不斷地恆時行持下去,等到習慣了,就能「不待功用任運轉」。

故前所引中觀論云:「空亦云何有」,其後又云:「諸佛說空性,為出一切見,若復見於空,說彼無可治。」此說見於空者,非說凡見自性為空,是說於性空之空,執為諦實或見為實事。 若不爾者喻則不合,猶如有一向他乞財,說無財時,若作是念,此人無財─此執非過。 若執無性,說者實欲令起是解,彼豈是過? 若依汝意說,無財時執為無財,亦當被破,故依我說最為端嚴。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一輪)

然後廣行六度,積集資糧,等到能夠如實了達一切法的特質--空性,就是上品資糧位,其中的細節在這裡沒有說明。 修的時候不管是根本或後得,都不出六度。 所以說六度中有的是根本定時所修,有的是後得時所修。 下面特別說明根本定當中修習什麼,後得當中修習什麼,以及這兩者如何配合。

﹝財施分二:① 實捨財施,② 唯意樂施。 初中分三:① 捨財道理,② 若不能捨當如何行,③ 習近對治布施障礙。 初中分四:① 惠施何田,② 何心惠施,③ 如何行施,④ 施何等物。 六度波羅蜜:佈施度貪慳,持戒度淫邪,忍辱度嗔恚,精進度懈怠,靜慮(禪定)度散亂,般若(智慧)度愚痴。 《廣論》是宗喀巴大師的著作,由法尊法師譯為中文,以現在來看語體過於文言,又隱含許多典故,很容易讓人望之卻步。 下筆之初極難,整天下來只有二、三百字,緩慢的進度與厚重的書頁令我備受挫折。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般若波羅蜜

無勞事得成,當生梵世間,設未能解脫,得慈法八德。 為了容易生起捨心,我們要採取漸次修習的方式。 首先,我們先以中庸沒有任何利害關係的修平等心。 其次親人,最後是我們不喜歡或怨恨的人,如此漸進方能使心平等。 無量捨又分二種:1.本來就不會引發我貪瞋等煩惱的有情,修無量捨;2.會引發我貪瞋等煩惱的有情,修無量捨,使自己離貪瞋等煩惱,讓心住平等。

若有病人來乞求不合適的飲食,或者雖然合適,但他不知量而求過量的飲食,菩薩都不應佈施。 或者飽食之後,因為那個貪心非常強而更來求妙食,菩薩也不應佈施。 初就時門不應捨者,菩薩身等雖已至心先施有情,然乃至未廣大悲意樂、不厭乞求肉等難行,縱有求者亦不應捨。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佈施波羅蜜

又前論云:「何等掉相?謂不守根等四,如前廣說,是貪行性,不寂靜性,無厭離心,無巧便慧,太舉俱行欲等如前,不曾修舉,於舉未善,唯一向修,由其隨一隨順掉法親里尋等動亂其心。」掉舉相者,謂掉舉因。 太舉者,謂於可欣境太執其心,與此俱行欲等四法如前廣說。 由是前說未修中間防護根門等四,於滅沉掉極為利益,沉掉雖微,皆以正知正覺了已,悉不忍受畢竟滅除。 若不爾者,名:「不作行」,辨中邊論說是三摩地過,故若有說微細掉舉及散亂等初時難斷,捨而不斷。 又謂彼等若無猛利恆常相續,微劣短促不能造業故不須斷,為斷彼故而不作行,此皆不知修習清淨三摩地法,詐現為知欺求定者,以捨慈尊等所抉擇修習三摩地之法故。 如是滅沉掉時,多因掉舉散亂為障先勵斷彼,由此勵力便能止息粗顯掉散,獲少安住。

,在六趣當中不斷的輪轉,所以叫數取趣,「數」就是屢次,「取」就是執取,「趣」就是趣向。 這都是因為執著我有一個五蘊身心實有,「我執」從這裡生,開始起惑造業,這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輪迴的根本。 理由如《四百論》所說:就算是一個果,它最初的因也無法見到。 如果把一個果的因追溯上去,可以增多至於無量,想到這裡,為何還不畏懼呢? 數數結生,主要是說明因果是很複雜的,要斷不好的果,須先從因斷,但最初的因在哪呢? 所以不容易「超越稠林相續,生死大野」,因為今生所受之果是多生相續累積,所以要痛下決心才能斷其相續。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課通知(含0423摘要-上士道_ 布施波羅蜜

假如我們現在便能夠至心努力修行,對於那些能修持的勵力勤修,那些暫時未能修持的,則發願(在未來)能夠達成,並且為了能夠修持它們而積集資糧,淨治罪障,廣大發願,那麼,在不久之後便會有能力修持它們。 若我們不這樣做,並認定自己不懂及不能實行,還告訴別人不必修學這些事情,這樣不但自他俱害,還會成為聖教衰亡的因緣,所以千萬不要這樣做。 (阿闍黎龍樹在)《諸經集要》說:觀察「無為」但卻厭棄「有為善」便是魔業。 明瞭「菩提道」卻不尋求「波羅密多道」,便是魔業。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不佈施的方法:菩薩不應直接說“我不能給你”, 你要善巧方便地說明打發他。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修學菩薩道的人,早就把我所有的一切,已經以清淨意樂,統統送給迴向給十方一切諸佛菩薩。 就求者方面,這個魔來求的時候,或者雖然不是魔,為魔所使的這個有情,這個有情被這個魔擾亂了心,或者失壞了自己的本心,那個時候他跑得來跟你求的時候,你不要給他。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忍辱波羅蜜

如彼二境待名言識諦妄應理,如是二心待名言識,是倒非倒亦應正理。 若謂待名言識既不顛倒,於名言中錯亂相違,若於名言說為錯亂,錯亂之名言與待何識,立不顛倒名言之識。 二者是一,則犯相違,然彼二種名言各別有何相違。 謂以正理破除色等有自性體時,非就勝義,須就名言,於此名言識,則諸根識皆是錯亂,除此所餘,於諸通常名言識則非錯亂,故不相違。

念佛是如此,參禪、學教、學密沒有一個例外,都是為了成佛而學的,而根本在持戒! 反過來說,如果沒有真實的大菩提心而去行善,例如我們現在幫人家一點忙,也許幾仟塊錢、幾萬塊錢,就覺得好像很了不起了,但是就算把三千大千世界全部的珍寶都布施了,也不是菩薩,所累積的最多只是升天的福。 修二乘用不著這些福,升天的福是三世怨。 經上處處指出,不管你做多少布施都是有限的,跟那個無限的發心永遠不能比。 很簡單,就是要把一切的痛苦徹底圓滿地解決,把所要得到的一切的安樂最究竟圓滿地成就。 說它簡單,也真簡單,說它重要,卻是那麼重要。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精進波羅蜜

如果以為修空,根本就不需要修學世俗諦的方便資糧,不需要以多門力來做思惟觀察,這種見解是與聖教義趣完全相違的。 又必須以通達「盡所有」之慧,世俗諦道次第,廣大道,福德資糧,亦即所謂的「方便分」而成辦「不住寂靜涅槃」《不可思議秘密經》說:智慧資糧能斷除一切煩惱,福德資糧能長養一切有情。 世尊,由於這種緣故,菩薩摩訶薩應該精勤修習福慧二資糧。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得涅槃者現證涅槃,復說涅槃即是滅諦,又說彼是勝義諦故,無勝義諦故,得涅槃時必須現證勝義滅諦,六十正理論識以多力勵已善成立。 由是眼等有為,於自性體非可為有,於以法性所立性中,亦不可有,故隨於何性皆悉不成。 真勝義諦雖於法性所立性中,而可為有,然立此性非無新作及不待他,於自性體亦無少許,故亦唯於名言說有。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學菩薩行

印藏智者,亦定依止此二所解二見隨一,故此二派隨一之見,各如論說,當善尋求。 若隨聖《無著》行,謂於真實異體二取,一切本空,然於愚夫現似異體,如其所現執境為實,名遍計執,於依他上以正教理,破除一切其無二義,名圓成實,於此當得堅固定解。 若僅獲得如斯見解,正修之時不住於見,唯不分別亦非修空。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抉擇彼宗正見之理及於已抉擇義,別修止觀,合修雙運。 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中最為明顯,故當觀閱。 若善解此宗,能如論說而正修習,亦極希有。

若云「我全未說無有自宗,唯就他許,唯汝自現。」順世外道,尚所不能抵賴現事,汝全抵賴,汝自所說自無所覺。 若如是者,何須定說無許等言,隨說何事後抵即足,無過難故。 若說應成亦說他立,自宗不許,則亦何須破自續派,樹應成教,信《月稱宗》。 如就他前可許應成,如是就他所須增上,亦須許自續故。 如於自宗不許唯識,唯就他許不可立彼為唯識師,如是自實若不能立,以應成理抉擇中義,唯就他立,則亦非是應成派人,亦非自續,顯然自說非中觀師。 及無常性遍於所作,若以量成則自續應理,然非量成。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波羅蜜

若爾支亦應無,無有支故,是則亦無唯支合集,是故支聚亦不成車。 破支聚為車,是此論師所許不須簡別,聚合是車施設事故。 若唯支集不許為車,以支合時形狀差別立為車者,此如前說無有支者,支亦無故,唯以支形安立為車,不應正理。 初有過云:「如汝各支先有形,立為車時形亦爾,如支分散不名車,如是合車亦非有。」此謂先未合時與後合時,輪等形狀全無差別。 如分散時,其車非有,如是合時亦應無車,若後合時與先未合輪等支形,有別異形立為車者,亦有過失。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菩提道次第廣論 第五部分 上士道 般若波羅蜜

其中最主要的還是「正知見」,將事情的問題認識清楚之後,就只會努力的一心向上了。 所以能夠照著經上面這樣去做,最後一定能夠產生厭離。 觀生死當中,輾轉親怨不定的關係,深切體會它的變異,是完全沒有安心之處,這樣就能真正生起厭離三界的心。 」,就是如何一步步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此目標的整個過程。

小乘不大注意現法利,反正拿了一個缽,乞討到哪裡就算哪裡,衣服沒有了,就跑到垃圾筒裡撿幾件,洗乾淨後穿在身上,他們不講究的。 廣論消文上士道布施 但對大乘行者而言,增上生的究竟圓滿就是佛的報土、報身,所以他對現法利是不放棄的,不過千萬不要被現法利所欺矇,佛法才是真正的重心。 這在前面共下士的「除遣此中邪執」部分辨別得很清楚。 第一個,布施能夠使他成就聞法之器,因為你布施,所以他對你感到親切、歡喜,那個時候你就能夠教他了。

威儀處者,行住坐臥是四威儀,第一第三晝夜恒時從諸障法淨修其心,由此生苦悉當忍受,終不非時脅著床座草敷葉敷。 攝法處者,供事三寶,供事尊長,諮受諸法,既諮受已為他廣說,大音贊誦,獨處空閒無倒思惟,修習瑜伽作意所攝若止若觀,為七攝法于此劬勞所生眾苦悉當忍受。 現所作處者,謂出家者,便有營為衣缽等業,諸在家者,則有無罪營農經商仕王等業,從此生苦,悉當忍受。 如是八處所生眾苦,隨何苦起,皆應別別精進不廢正趣菩提,已正趣入不令成其退轉障礙,令意全無不喜而轉。 我們可能會說,這個怨敵傷了我的心了,所以我必須要生氣。

過去造的極重惡業,這個惡業力量大得不得了,除非是以大菩提心,其他的善不大容易淨除它。 所以在小乘中犯了五無間罪不通懺悔,而大乘能懺悔,就是因為菩提心的力量大得不得了,就算犯下再重的罪,只要跟菩提心相應,很快就淨除掉了。 修行要做幾件事情:淨除罪障、積集資糧、增廣無盡。 第一步要努力把菩提心先生起來,而且在真正的根本上把握住。 不必先忙布施、持戒、忍辱等等,也不必修觀本尊、學定等等,學一大堆!

而前面第三條當中,聖教真正的功德也是利益一切眾生,也能夠救濟一切眾生,所以第三條也兼具利益一切眾生的功能,但實際上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發心是第四條。 由於這樣的心情,覺得菩提心真是難能可貴,而且稀有極了,由於被這樣的因緣所「激動」,策發了他而生起欲得心。 「激動」兩個字很美,平常我們看見某個東西蠻好,但是往往心動一動也就算了,「激」就是強烈地推動你的心,策勵你一定要去做。 以上是說明由於前面這四緣,策發你發這個心。 第四是看見惡世的眾生太愚癡了-│此處不說貪瞋而說愚癡,是因為愚癡是根本因,有了愚癡什麼毛病都來了。 末法時代真正最嚴重的就是愚癡,因為愚癡不曉得自己錯誤,於是無慚無愧、慳貪等等樣樣跟著而來。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