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福宮8大分析

又所謂潮屬九縣市指清代潮州府下轄的潮安(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惠來縣、普寧縣、澄海縣、饒平縣、豐順縣、大埔縣等九縣。 參見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作的研究〉,《臺灣開發史研究》,頁 、陳宗仁、黃子堯,《行到新故鄉:新莊、泰山的客家人》,頁48-50。 現在一般資料均以此為本,認定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為建廟之年。

廣福宮

乾隆四十五年(西元1780年)兩度與武朥灣社原住民簽訂土地契約,註17. 但廿年後的地契顯示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 時萬安大圳與加里珍地區等庄的業主似已換成劉建昌,註18. 一說清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的重修因遭逢乙未割台,負責人捲款潛逃,因此未能將木構部分上漆。 參見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作的研究〉,《臺灣開發史研究》,頁 。 參見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作的研究〉,《臺灣開發史研究》,頁377。 一說國王廟道光廿六年 (西元1846年) 年曾重修,但上揭尹氏之論文亦存疑。

廣福宮: 廣福宮(三山國王廟)

隨著潮州客家人移民來臺,也把家鄉三山國王廟的「爐香」攜帶過來,祈求庇佑。 三山之神是自然崇拜神祇,原無形象,到臺灣始塑神像。 廟建於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光緒八年(1882年)燬於大火,至光緒十四年(1888年)由新竹埔潮籍人士陳朝網發起重建,民國二十五年重修後,改名為廣福宮。 新莊是雍正、乾隆年間,北臺最重要的港口,可以說是當時北臺的政治、社會、經濟中心。 廣福宮的興建資金與其信仰人口,源自新莊地區廣東省潮籍移民雄厚的社會、經濟勢力。

不過根據一份乾隆卅九年(西元1774年) 的劉國材賣厝地的地契資料標誌出「新庄街國王廟后」等文字來看,建廟的歷史應當更早。 但另據現豎於廣福宮天井左壁、乾隆十五年(西元1750年) 廣福宮 所立之「嚴禁差役藉端苛派擾民碑記」來看,該碑既在西元1740年代是豎於三山國王廟旁之土地公廟,是時似乎尚未有國王廟,註10. 因此三山國王廟的建立時間也不至於早於乾隆廿五年(西元1760年)武聖廟之前。 今廟址新莊路150號,屬於文德里。

廣福宮: 新莊廣福宮(三山國王廟)

一般建廟時間說是乾隆卌五年(1780年),或更早,也有認為建廟時間已不可考。 廟方每逢三山國王誕辰,會舉辦法會慶典,分別是農曆二月廿五、六月廿五、九月廿五。 乾隆年間,此廟是新莊的潮州人經濟及宗教信仰中心。 當時新莊武聖廟也曾是以客家人為主力的廟宇。 道光年間新莊閩客械鬥頻繁,當地客家移民因安全與經濟因素遷走,廣福宮從此乏人照料香火頓衰。 新莊三山國王廟係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粵人捐建,為北台灣最早興建屬客家人信仰的廟宇,見證新莊早期移民墾拓有客家人參與。

民國80年(公元1991年),開始維護工程,於民國84年(公元1995年)完工。 後來新莊的水路運輸功能逐漸衰退,而被其他地方取代。 此外,閩、粵械鬥在道光14年(公元1834年),蔓延到了新莊一帶,展開長達6年的纏鬥,直到道光20年(公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臺北情勢緊急,粵人變賣田產,遷徙至桃園、新竹、苗栗一帶之後才停止。 廣福宮的山門未做翻新,使門面呈現出古樸的外貌。

廣福宮: 西螺廣福宮

三川殿採單簷硬山式屋脊,正脊中置福祿壽三星像,雙側各有一隻彩塑鳳凰,稱為「雙鳳朝三星」。 側脊飾有彩塑雙龍護塔,即於屋脊中央置一座九重寶塔,塔名「珠宮」,左右兩旁置雙龍相向,以作鎮壓禳火。 廣福宮 石構為花崗岩、觀音山石與青斗石並用,為張金山督造,廈門蔣泉興石廠承造。 殿內樑柱為阿里山檜木,雀替下都有「憨番扛大杉」的木雕人物,以增趣味。 吊筒為瓜果造形、門樑上有安金飛獅斗座。 獅座下方的員光繪有彩畫,以民間忠孝節義為主題,作以教化。

  • 因此造成新莊地區三山國王信仰僅靠少數留在台北(新莊)的潮州客屬維持,香火蕭條,近乎斷炊。
  • 由於三山國王是潮屬九縣人民的福神,潮州人在移民外出之時,往往攜帶三山國王廟的爐香,作為護身之用。
  • 三山國王發源於今中國大陸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的巾山、明山、獨山的三山信仰,是潮州的地方性信仰。
  • 清治時期匾額最早為嘉慶十四年的「恩流澤國」匾,下款為「福建延建汀紹道李華封立」,李華封為於道光十八年至同治三年的該宮負責人。

廣福宮為三落兩院建築,前殿為三川脊硬山燕尾翹脊屋頂,正面外簷雕工精細,造型特殊。 三川殿龍柱為降龍蟠柱,上方雕有八仙人物圖案,龍柱的柱珠浮雕琴棋書畫。 正殿為硬山燕尾頂,殿內採三通五瓜木結構建築,承接屋頂重量。 後殿奉祀三山國王夫人和其他神祇,屋頂為硬山馬背,其承重牆多用粵東的灰磚白牆,是廣福宮營建材料上的一大特色。 同治十年(1871年)由廖振元帶領信徒前往湄洲迎神像,即「新街老大媽」。 依其廟內匾、石爐皆屬嘉慶年款,因此建廟歷史至少可上溯到嘉慶十四年(1809年)。

廣福宮: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尹章義,《新莊志 卷首──新莊(臺北)平原拓墾史》,頁75、76、尹章義、洪健榮、葉志杰,《續修五股鄉志》,頁55。 其後台灣地區的族群衝突加劇,北台灣地區自道光十三年(西元1833年)開始長達八年的閩粵分類械鬥,致使客民變賣產業移出台北平原,轉向桃竹苗地區發展,註19. 廣福宮 因此造成新莊地區三山國王信仰僅靠少數留在台北(新莊)的潮州客屬維持,香火蕭條,近乎斷炊。 這可從三山國王廟於光緒八年(西元1882年)遭受民宅祝融波及而焚毀,卻至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方由外地新竹新埔的士紳陳朝綱發起潮屬九縣籍民重建看出端倪。 此次的重建歷時數年,即今所能見到廟的大致規模。 昭和十一年(西元1936年),由鄭福仁勸募,再次重修,遂成今日之貌。

現因屋頂、牆身滲水及木結構腐朽,正進行修復工程。 該宮保留了四座花崗岩石碑,碑名分別是同治七年(1868 廣福宮 年)的「廣福宮大眾廟牌記」,同治十三年(1874)的「廣福宮重興牌記」,以及1938年「廣福宮重建牌記」。 廣福宮 四座石碑中的三座與此廟重修有關,詳載了廣福宮重建時間,分別置於後殿二樓右壁,以及三川殿左右壁。

廣福宮: 文化資產導覽APP

三山國王的信仰就隨著潮籍人士的腳步,散佈於全臺各地。 據民國48年(公元1959年)和49年(公元1960年)間的調查,當時全臺的三山國王廟有124座。 粵人遷離後,廣福宮因而乏人照料,而要依賴遠走他鄉的粵籍移民捐款維持。

廣福宮的山門未做翻新,使廣福宮的門面呈現出古樸的外貌。 石雕是山門裝飾的重點所在,是以觀音山石雕成,其石雕在壁堵雕線明確,以深雕為主。 由於廣福宮的山門未做翻新,使廣福宮的門面呈現出古樸的外貌。

廣福宮: 歷史沿革

香港SEO服務由 https://featured.com.hk/ 提供

廣福宮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