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表6大著數

9月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重慶市成立臨時辦公處。 9月20日,正式公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 10月2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開始在臺灣臺北市運作。 1875年(光緒元年)將北部地區析置臺北府與臺灣府並立,共設二府八縣五廳。 臺灣府轄臺灣縣、嘉義縣、鳳山縣、彰化縣、澎湖廳、恆春縣、卑南廳、埔里社廳;臺北府轄宜蘭縣、基隆廳、淡水縣、新竹縣。 目前臺灣有6個直轄市、11個縣、3個市,此20行政區域為最高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由人民直選首長與議會。

現今主要根據中華民國相關法律規定,劃分為一省六直轄市(即臺灣省、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其中臺灣省下分為11個縣、3個市。 截至2021年底,基隆市人口約36萬人,其歷年人口可參見基隆市政府民政處統計,大致而言基隆市設籍人口一直低於40萬人。 在2020年人口普查中,基隆市常住人口數(平日夜間停留人口)為367,107人,與當時的戶籍人口僅有不到1,000人的差距,其中中正區、七堵區及暖暖區屬於市內常住人口較戶籍人口多的行政區。 大基隆地區的共同生活圈整體人口可達50萬人,包括基隆市以及位於新北市東北角的金山區、萬里區、瑞芳區、貢寮區、平溪區、雙溪區等6區,相當於日治時期的基隆市和基隆郡。 臺灣光復初期,基隆市只轄有以港區為中心的5個行政區;原以編號順序命名(第一至五區),後改以行政區所在幹道命名,即現今各區使用之名稱。

基隆市表: 基隆市立 體育場 Keelung City Government

1875年,雞籠正式設治,並取「基地昌隆」之意改名為基隆。 ,位於市中心的基隆港則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臺灣頭、臺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港市。 全市劃分為7個區,人口逾36萬人;轄內95%土地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之環港區域有少量平地與東海毗鄰、南面沿基隆河有狹窄的河谷地可供發展。 1949年6月17日台灣省政府第103次例會,修正通過日月潭管理局組織規程。 載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卷首(下):大事記第三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68,第179頁。 1901年分臺南縣一部分成立恆春廳,並將宜蘭、恆春兩廳下轄辨務署改為出張所。

  • 由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所發表的未實現計劃,將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當時的兩省兩市(臺灣省、福建省、臺北市及高雄市)重新劃分為六省三市一特區。
  • 進入日治時代後,基隆曾先後屬於臺北縣基隆支廳、臺北縣基隆辨務署、基隆廳、以及臺北廳基隆支廳管轄。
  • 碩博士論文有張宏誠〈台灣解嚴後縣市文學獎研究(1987~2010)〉、冷芸樺〈戰後基隆文學發展之研究〉、吳淑娟〈台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陳維文〈基隆地區民間文學與礦工生活〉、游淑珺〈基隆地區俗語研究〉;至於期刊文章有陳青松〈漫談基隆地區傳統文學發展史〉。
  • 實際開始接收後因遭遇到反抗,臺灣、臺南兩縣無法實施,而暫時使用派出性質的民政支部,其下支廳則暫使用出張所。

此外,由於教育及文化事業高度集中,故聚集了大部分高等院校及各種媒體。 位於市區南側的獅球嶺,為基隆對島內城鎮聯繫的必經之路,而以獅球嶺為中心左右延伸的丘陵地,構成了基隆市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獅球嶺以北為市區及港口所在,是基隆市的精華地帶;以南則為基隆河谷,碇內、暖暖、八堵、七堵、六堵、五堵等郊區市街聚落皆沿河而建。

基隆市表: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Keelung City Government

不過基隆市的「海洋文學獎」、基隆地區歷來的古典詩歌、民間文學、俗語,以及戰後的文學發展,已經有幾位博碩士生進行研究,並且有所成就。 碩博士論文有張宏誠〈台灣解嚴後縣市文學獎研究(1987~2010)〉、冷芸樺〈戰後基隆文學發展之研究〉、吳淑娟〈台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陳維文〈基隆地區民間文學與礦工生活〉、游淑珺〈基隆地區俗語研究〉;至於期刊文章有陳青松〈漫談基隆地區傳統文學發展史〉。 基隆市擁有台灣北部首要港口基隆港,又位於台灣北部海岸線的中心點,故成為海陸交通的輻輳。 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等國道(高速公路)皆以基隆為起點,並有多條省道通往全台各地。 基隆同時是臺灣鐵路運輸的重要據點,縱貫鐵路的北端位於基隆,台鐵東部幹線的北端也是從市區近郊的八堵開始。

基隆市表

敬老、愛心優待卡:非設籍基隆市年滿65歲以上之老人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身心障礙者使用,搭乘夜間公車每段票票價新台幣10元,其他公車路線每段票票價新台幣8元。 基隆市表 首次核發、遺失、損壞或第一次申請補發時,持卡人應向區公所申請核發,製卡費用由基隆市政府負擔,若有戶籍遷出本市再遷入重新申辦等情形應由持卡人至區公所申請自費補發。 GIS圖台僅標示涉及當日或未來預定施工案件,如施工日期已到期案件,僅提供案件列表查詢,不會標示於GIS圖台上。

基隆市表: 中華民國農會

此外,基隆還擁有全臺唯一由高速公路局養護的省道——台2己線。 戰後的基隆市長年由中國國民黨執政,以往泛藍基本盤極高,政黨版圖約為藍綠七比三,但近期呈現泛綠小幅領先的態勢。 然而,本市選舉史上,政黨光譜卻相當多元,中國民主社會黨、民主進步黨曾分別於1960年代、1990年代奪得本市執政權。 而親民黨亦曾於2000年代,兩度於本市立委大選,超越藍綠兩大陣營,高居各黨得票之首。 而勢力雄厚的國民黨,則未隨著各政黨潮起潮落,多年來,一直在全市保有穩定的票源結構。 基隆市社會結構相當特殊,外來人口影響力較大,其中外省族群票源偏向泛藍,宜蘭同鄉會則較為傾向泛綠。

基隆市表

除了東臺灣之外,北、中、南三區各形成臺灣三大都會地帶。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將日治時代的州改成縣,州轄市改為省轄市,郡改為區,街改為鎮,庄改為鄉。 基隆市表 作家、文學評論者被基隆市文化局列入作家名錄的人:王拓、王一中、王清春、安克強、宋思樵、周植夫、洪連成、陳其寅、陳德潛、陳青松、陶一經、小魚、陳萬軍、高德沛、高曉玫、吳明輝、簡美玲、張星寰、可樂王、傅金庚、羅慶雲、陳家帶、羅青、東年。 基隆市政府陸續為田寮河上的橋梁整修,為了幫新建橋梁取名。 之後,基隆市政府決定以十二生肖橋定案,並為十二生肖搭配雕像與新造型。 原本豎立在田寮河上的十座橋,為配合田寮河景觀及親水計畫,在橋梁建設上,將設計符合沿岸特色的橋梁造型,並在交通上能規劃出適當的人車分道系統,以建立順暢的交通動線。

基隆市表: 基隆市 中正 未來 30 天潮汐預報

1999年凍省實施,基隆市與其他4個臺灣省省轄市改為直接由中央政府監理。 二戰結束,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基隆為日本人引揚歸國及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的主要出入點。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基隆湧進大量國軍官兵與眷屬,並負責接收逃難臺灣的中國大陸移民,之後美軍開始駐紮,基隆也進入新的都市成長期,市區開始向周邊丘陵地帶外延。 基隆的礦工業經過復建後再度興盛,採煤業在1968年達到高峰;而基隆港因應臺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從1960年代開始進行了多次擴建,雖在1960年代起落後於高雄港成為臺灣第二大港,到1984年也已名列世界第7大貨櫃港。

  • 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則為直轄市之下由山地鄉改制之劃分為地方自治團體,有自己的首長選舉、民意機關、自治財源等。
  • 1624年,荷蘭軍隊進入臺灣南部,在大員建立熱蘭遮城開始其統治。
  • 2018年7月1日起,行政院宣佈省級機關去任務化,將臺灣省政府及臺灣省諮議會實質上解散,省制完全虛級化。
  • 本市社福優待卡:有效使用期限為一年,持卡人需於有效期限內每年1月至3月底前,持該張票卡至悠遊卡基隆客服中心或各區公所辦理展期,每次展期有效期限為一年,逾期未展期者需持卡至悠遊卡基隆客服中心辦理展期,方可繼續使用。

中華民國連江縣統治地區為馬祖列島,故通常與金門縣合稱「金馬地區」。 因其位屬福建省,故常視為一獨立區域,而不包含於四分法或六分法之中。 為了讓12生肖橋名更生動,基隆市民尉遲真平先生以「喜銀(迎)吉祥旺福,美玉(育)金寶財富」之對聯,幫12生肖橋命名。 該選區選出的現任立法委員為民進黨籍的蔡適應,自2016年當選至今。 不過,隨著近幾年來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進入1990年代後,基隆的年降雨量有開始遞減的跡象,其中有幾年還出現過嚴重乾旱。

基隆市表: 基隆市立醫院

初期維持二府八縣五廳,直至1887年(光緒13年)建省準備工作完竣後方改制為三府一直隸州,三府下共設十一縣三廳。 建省後省城擇於原彰化縣橋仔圖(今臺中市市中心,臺灣省城),並於省城所在地新設臺灣縣,原府治所在臺灣府臺灣縣改稱「臺南府」「安平縣」。 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動雞籠之戰從西班牙帝國手中奪取北臺灣統治權。 基隆市表 此後荷蘭當局將臺灣劃為四個地方會議區,分別為北部地方會議區(Noorden)、南部地方會議區(Zuiden)、淡水地方會議區(Tamsuy)、卑南地方會議區(Pimaba)。 此期間亦有人文地理研究將臺灣分為福爾摩沙十一郡省但並非實際使用之行政區劃。

基隆市表

目前臺灣共有358個鄉鎮市區;24山地鄉、115鄉、35鎮、14縣轄市、164區、6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基隆市表: 教育

,基隆成為一座軍、商、漁三用途的港埠,也是臺灣日治時代的第一大港。 另一方面,由於周邊地區的礦業在日本的積極開發下逐漸發達,基隆也成為了臺灣礦產主要的輸出港口。 日本人還實施「市區改正」,大幅重劃市區街廓,並積極整治市內河川。 1967年臺北市改為直轄市,1968年納入臺北縣的內湖、南港、景美、木柵與陽明山管理局的北投、士林等六鄉鎮。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華民國代表同盟國軍事佔領臺灣。 1945年8月31日,頒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大綱》。

基隆在17世紀臺灣信史記載早期,即有漢族等外來移民入墾,與世居於此的平埔族原住民共處,而西班牙人更曾以基隆的和平島做為經略臺灣的基地;但到了清治雍正年間以後,基隆才逐漸有大批漢族移入進行開墾,而發展成為市鎮。 清治末期,基隆因航運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周邊有豐富的煤礦蘊藏,清廷於1875年正式設治、並將原名「雞籠」更改為「基隆」,開啟了都市發展的歷史。 日治時代,統治當局以基隆做為全臺首要對外交通門戶,大力進行港口興築與市區建設,使基隆崛起成為臺灣主要都市之一,人口排名曾僅次於臺北、臺南、高雄而躍居全臺第四,此後長期為臺灣首要航運樞紐。 日治中期的1924年,基隆正式建市;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後,改置臺灣省轄下的省轄市,仍為全臺航運樞紐。 然而經歷十大建設後臺灣航運中心南移、市區與港口發展腹地受限、港口擴建計畫受阻、加上鄰近臺北造成的磁吸效應,1990年代以後轉型為臺北都會區重要之衛星都市。

基隆市表: 臺灣現行行政區劃

163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南部開始對原住民征服行動後組織年度地方會議(Landdag)以聯絡原住民部落維持其統治。 直轄市為地方自治團體,直接隸屬於行政院,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 直轄市以下分設區、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原住民區以下設里,里之下設有鄰。 社福優待卡(含敬老卡、關懷卡、關懷陪伴卡):設籍基隆市年滿65歲以上之老人、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身心障礙者及身心障礙必要陪伴者使用,搭乘各路線(含夜間公車)每段票票價新台幣8元(敬老卡及關懷卡感應扣款金額由基隆市政府全額補助)。 註1:南投縣中興新村自1956年(民國45年)起成為臺灣省政府疏遷地,實際肩負省會之功能;自1999年(民國88年)起,省虛級化,不再具有地方自治團體地位。 經過2010年的五都升格,基隆市現在是臺灣省的外飛地,為唯一不和其他臺灣省屬縣市相連接的二級行政區。

基隆市表

基隆的砲臺數量與密度為全臺灣之冠,其設施依時代、用途、地域的差別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設有砲台、碉堡、高射砲陣地、指揮所、觀測所、彈藥庫、油庫、貯水設施、通信設施、待機所、地下坑道 、醫療設施等。 其中日治時期由基隆要塞在各地區所設立要塞建築,則做為防禦基隆港要塞的建設使用。 在當代不僅彰顯其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更塑造出基隆特有的城市(人文)文化景觀。 基隆市政府是基隆市最高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基隆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各部會(主要為內政部)。 市長由全體市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基隆市表: 文化節慶

山地鄉、鄉以內之劃分為村;鎮、縣轄市、區、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內則劃分為里。 兒童優待卡:身高115公分以上未滿150公分或滿150公分而未滿12歲之兒童使用,夜間公車每段票票價新台幣10元,其他公車路線每段票票價新台幣8元。 兒童搭乘本處公車身高未滿115公分,或雖滿115公分,惟經出示證明未滿6歲者免費。 公觀課解封存(學校管理者), 第二階段授課人員上傳觀課與議課紀錄期限,已調整為21日.請把握時間上傳。

基隆市表: 案件查詢App下載

北一縣三重市、新莊市、蘆洲市、淡水鎮、五股鄉、泰山鄉、林口鄉、三芝鄉、石門鄉、八里鄉、金山鄉、萬里鄉。 北三縣中和市、永和市、新店市、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烏來鄉。 桃苗省桃一縣桃園市、八德市、大溪鎮、龜山鄉、蘆竹鄉、大園鄉、復興鄉。

基隆市表: 活動

基隆港水系的主要四條河川貫穿市區,早期更具有航運功能,昔日與獅球嶺、佛祖嶺並稱為「兩嶺四港門」,為基隆市區重要的地形象徵;其中西定河和南榮河的下游在日治時代進行整治,並將兩條河道合併成一條運河,稱為旭川河。 田寮河及牛稠港原為塗灘地,也在日治時代分別整治為運河和碼頭。 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基隆市,為臺北州轄下的州轄市,乃基隆建市之始。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1940年,基隆市計有9.5萬人,僅次於臺北市32.8萬、臺南市14萬、高雄市12.7萬,為臺灣第四大城,其中市內就有2.3萬為內地人(日本人)。

進入日治時代後,基隆曾先後屬於臺北縣基隆支廳、臺北縣基隆辨務署、基隆廳、以及臺北廳基隆支廳管轄。 1920年的日治時期最後一次行政區重劃時,改為設置臺北州基隆郡,郡役所(郡公所)位於今日的信二路立體停車場;而港區及市區部分於1924年與高雄同時升格為市脫離基隆郡管轄,直轄於臺北州。 基隆市的河川可分為兩大系統,以獅球嶺為分水嶺,主要分為基隆港水系、基隆河水系兩大流域;除了基隆河及市區內河流以外,其他河川大多短小且流量不穩。

由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所發表的未實現計劃,將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當時的兩省兩市(臺灣省、福建省、臺北市及高雄市)重新劃分為六省三市一特區。 而基層行政區劃則沿襲明鄭時期,各縣下劃分「堡、里、鄉、澚、坊」,其下再轄自然村落等級的「街、庄、社、鄉」。 市為地方自治團體,與縣同級,實際上由中央政府(行政院或其區域聯合服務中心)直接管轄。

1980年代前後,市政府為了建造現在的文化中心建築,才將這座小山丘夷平。 日治之前,這一帶稱「鱟穴仔埔」,有相當數量的「鱟」在此生活,據說天氣變化時,鱟群會離水爬到陸面。 現在基隆內港的東岸與西岸之間本為礁岩密佈,最大的兩座,各取名為「鱟公」及「鱟母」以為相配。 日本人築港時將這些礁岩全部炸除,而有了現在廣闊的港灣。

基隆市表: 基隆市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列印,IE或Firefox瀏覽器可利用鍵盤 Ctrl 基隆市表 + 。 學生優待卡:具有本國正式學籍之學生身分並持用悠遊卡公司發行之學生卡優待卡者,每段票票價新台幣9元,夜間公車每段票票價新台幣11元,未持用優待卡者一律全票收費,另除悠遊卡外其他票證公司發行之學生卡目前暫不提供學生票優惠。 註2:自1949年(民國38年)12月起,臺北市成為中央政府所在地,1967年(民國56年)起,改制為直轄市。 四分法有數種版本,此為依據行政院國發會擬訂之「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而來。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