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收入8大好處

這項想法在六零年代中期相當風行,曾經由尼克森總統在美國全國範圍內實施。 美國的研究人員曾在紐澤西州進行了大規模的實驗,加拿大在七零年代中期也曾在溫尼伯市進行過研究。 當時,該提案在歐洲大陸和北美曾引發激烈的辯論,但數十年過後,支持者卻緩慢且穩定地減少。 保守派對九零年代福利改革下出現的「工作『福利』」(workfare)與「活化勞動市場」(activation)政策的偏好(主要是由克林頓總統主導),將基本收入變成了烏托邦式的夢想。 根據「無條件基本收入台灣協會」(UBI Taiwan)的介紹,「無條件基本收入」就是政府發放給所有公民定期的現金給付,而且沒有任何的條件限制。 支持者認為基本收入的保障將能鼓勵人們從事所愛好的工作。

測試內容為每月發放560歐元(相當於19,730台幣)給這些挑選的人,作為不必納稅的基本工資。 我們的目標:將UBI的討論帶入台灣,為台灣人提供普遍的經濟保障。 基本收入 我們致力於與專家的討論及草根運動的推行,讓台灣成為第一個實行無條件基本收入的國家。 基本收入 運用相同的邏輯,在這個政策下,這個勞工還是有可能縮短工時。

基本收入: 台灣政黨和人民對無條件基本收入的支持

在一個多元價值的社會裡,是沒有「社會階級」的,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在各自的領域有一番天地,就像是數學中的複數,比較其大小是沒有意義的。 要讓人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就必須先將自己的時間拿回來,也就是要財務自由,財務自由並不需要有多少錢,只要能不工作仍生活無虞即可。 只有當拿回了自己的時間,才有本錢去做自己愛好但不一定賺得了錢的工作,諸如藝術、音樂、山林保育、寫作、公益,這些無不是對社會有高度價值的事,僅受限於難以獲得經濟回報,而少有人有能力去做。 基本收入 「基本收入」的實驗、討論與辯證,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想解決的問題已經從眼前的少數人的貧窮,擴張成為未來多數人的貧窮,問題比以前更加急迫,也將危急每個社會的穩定。 然若目前的基本工資制度導致貧窮問題蔓延,在沒有其他解決方案以前,基本收入就是唯一解答。 從歐洲高福利國家的失業率、相關研究來看,好的福利制度並不會降低人們的工作意願。

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UBI可能會造成激化雇主向下競爭(race to the bottom)趨勢的風險。 我們若認為任何已開發國家只需要1%的GDP就能終結貧窮,那麼此一事實將更加顯著。 針對所有失業者(不論其家庭結構中的地位)發給的個人失業救濟金(金額設定在貧窮線,即每月約新台幣35,060元),不只將使所有人擺脫貧困,還會結束「工作『福利』」政策,挑戰家庭結構的規範層面,並從根本意義上改變勞動力市場。 所有這些的開支,比UBI所需的經費少了約六到三十五倍的費用。 她的計畫叫做「屬於美國的阿拉斯加」(Alaska for America)。 這裡的阿拉斯加指的是阿拉斯加永久基金(APF),該項計畫在1982年成立,每年都為阿拉斯加州的公民提供石油收入的年度分紅。

基本收入: 我們的目標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基本收入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想像一下,只要你活著的一天,這筆錢每個月都會自動入帳,月月如此,你不需要排隊領取;也不需要事先登記;不需要相對應的勞動付出;也不需要處於某個特定的年齡;不需要養育孩子或者有住處;或是保持無犯罪行為的記錄。 在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期間,其中兩位候選人曾俊華及胡國興均提出過近似的負入息稅概念,但被另一位後來當選的候選人林鄭月娥批評其資訊「過時」,因相關提議曾被稅務部門否定,最後由另一部門的新福利項目替代。

儘管如此,持對立觀點的許多人都將目光聚焦在芬蘭,以及接下來的其它實驗,觀察一點免費給予的金錢能帶來多大的差異。 如果工人們能更自由地找到適合他們的工作,而不是簡單地做他們能得到的工作,他們就可以要求更好的工資和更好的條件。 我們可以據此仿照上面的例子,畫出這個勞工可能選擇的集合:當工時在 0 到 100 小時之間時,所得都是 1.5 萬,高於 100 小時則月入應得的工資(見圖 2)。 自人類1946年發明第一部電腦開始,多數產業的生產力成長不在於勞動力需求增加,而是靠著電腦化、自動化的不斷進展,產能快速成長;但就業機會卻非如此,機器(人)逐漸取代人類工作。 新技術固然能帶來新工作,然而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術門檻卻越來越高,工作數量也大幅下滑。

基本收入: More from 基本收入全球瞭望站

特朗普政府不创造未来,而是模仿过去做一些没用的投资,比如凯里公司(the Carrier deal)那笔交易。 交易向私营企业提供公共资金,试图重振一个中世纪的幻想:人人都在真正的工厂里工作。 与此同时,福利计划可能会遭到共和党政府的新一轮攻击,因为他们正准备削减政府开支。 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老板们——至少是硅谷的老板们——看起来深爱着全民基本收入?

基本收入

印度現行達1,000多種低收入補貼,總預算高達 7 兆盧比(約新台幣 3.3 兆元),若均分給全國,每個家庭每月可分得 2,500 盧比,遠遠超過國際絕對貧窮線──每人每天1.25美元,印度法定貧窮線則是人均月收入 972 盧比(約 14 基本收入 美元)。 許多需要勞心勞力的工作,因為智慧產業的不穩定性,造成無法全力投入,又因為智慧產業的獨特性,使得許多的點子埋沒在需要依存著有“工作”才能生存的社會中,無條件基本收入可以改變這些問題,而且將重新定義“工作”的解釋。 資本主義最顯著(但也是最激烈)的成就之一,就是它使得市場交易成為我們獲取生活必需品的唯一手段。 如此一來,資本主義將金錢轉換為幾乎是唯一有效的交換媒介,並使得大多數人必須依賴資本,強化老闆與工人間根本的不對稱權力關係。 這種深刻的不平等關係透過強大的經濟力量對政治、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影響力,不只使得勞動領域的人們居於從屬地位,更將其排除在外。 馬丁內利強調:「基本收入有『強化低薪問題,並補助那些慣老闆』的危險,還可能造成爛工作爆增。」在這種情形之下,那些有好工作的人將可以繼續過著充實美滿的人生,再額外加上UBI的補助;與此同時,其他人卻必須要把UBI和一份或好幾份爛工作的低薪合起來才能過活。

基本收入: 基本收入的條件

2017年4月25日,安大略省選定3座城鎮,隨機挑選4000位居民進行為期3年的「基本收入制」實驗,每年發放每人最高1萬7000加幣的基本收入。 貧富差距於近年不斷加大,各項數據都指向社會的財富分佈往頂端的1%集中,而他們目前已經掌控全球一半以上的財富,造成M型社會貧富差距不斷增大,形成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局面。 到了20世紀,哲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突破意識形態及宗教道德的範疇,探索給每一位公民一個基本生存需要的『基本收入』。 楊安澤的政見「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主張每個月給每位18歲以上的美國公民1,000美金,無論這些人收入高低或是否失業。 楊安澤過去為科技領域的企業家,以「人性優先」(Humanity 基本收入 First)作為競選口號,並且以全民基本收入作為核心政綱。 基本收入 現行基本工資為每月新臺幣2萬3,800元,每小時158元。

實驗證明多數人會把錢花在必要的生活用品,而且並不會因此減少工作,或把錢浪費在酗酒之類的不良習慣,狠狠打臉了廣為流傳的各種迷思。 儘管該報告指出,無條件基本收入有益民眾心理健康,讓民眾對財務安全更加心安,但隸屬芬蘭財政部的研究機構VATT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研究主管Kari Hamalainen直言,這是很大的誘因,但並未完全有效,其代價高昂而不可持續。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西班牙經濟暨企業部(Ministrio de Economía y Empresa)部長卡碧紐(Nadia Calviño)於4月5日時接受當地的廣播電台訪問時表示,西班牙將推動「無條件基本收入」來幫助因疫情衝擊的全體國民。

基本收入: 瑞士所公投的基本收入:扶貧消費券?

UBI Taiwan 在2020年12月13日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基本收入大遊行。 2008年,德國和瑞士的基本收入協會(Netzwerk Grundeinkommen)發行了一部關於基本收入的紀錄片「無條件基本收入:一個文化的推動(Grundeinkommen:ein Kulturimpuls)」。 片中談到了基本收入的運作方式、資金來源和這項制度的優點。 由於基本收入不論個人狀況將自動享有,不存在以欺騙的手段而獲得社會福利的福利詐騙問題,因而節省管理與執法的成本。 這些方法皆屬於通貨膨脹,只能在採用法定貨幣中運用,不適合用於商品貨幣,此作法通常會伴隨物價上漲,但隨著新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的發展,人類付出相同的勞動力可以生產更多的商品、資源及服務,這樣物價漲幅會減緩或抵消,回到平衡。 為了防弊,社福制度還會有後續的查核、追蹤或管理,以確保社福資源能用在原來規劃的用途,或是確保社福使用者的資格仍存在,但也介入社福使用者的生活,影響其自由與尊嚴,並需等待處理的時間,耗費大量的行政資源,最後端的執行上效率也因指定用途變得綁手綁腳。

  • 不會設定任何行為條件,它不會規定人們必須表現出什麼特定的行為模式,例如要求人們接受一個就業機會或從事特定型態的職務。
  • 無條件基本收入,是不需要工作也可以維持生活所需,使勞工無需為了維持生計而勉強工作於惡劣的環境,迫使企業改善工作環境以及相關薪資等等條件。
  • 減少計劃性報廢,為了賺錢故意製造爛商品,要你一直買,但限制此種做法會造成工人失業。
  • 支持者認為基本收入的保障將能鼓勵人們從事所愛好的工作。
  • 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全民基本收入计划存在危险,目前仍是左派塑造新的、不那么看重工作的社会观念的重要时期:随着福特主义者的怀旧风越来越显得无用,左派在欧美甚至全球都应该抓住机遇,推动不同观点的产生,思考工作应该是什么,我们应该做多少以及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 不過,若沒有基本的安全感,人民就無法理性發揮他們的能力,說實在,任何人都不該期待缺乏基本安全感的人民能理性發揮其能力,不過,如果太有安全感,人民也會流於漫不經心與怠惰。

幾乎所有研究和實驗都證明,無條件的現金收入能讓人自力更生。 收到基本收入的人會把錢拿來支付小孩的學費、購買醫藥用品、整理家園,甚至是投資小生意來賺更多錢。 的確有些人會把錢花在成癮性物品的消費,但大多數獲得基本收入者的行為,都證明了所謂窮人缺乏道德和責任感的觀念只是偏見和笑話。

基本收入: 居然不工作也有錢拿?所謂的「全民基本收入」(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到底是什麼樣的政策?

基本收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