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10大著數

本場次為「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之開場座談會,由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陳文逸主任開啟連結成是與自然的想像,邀請參展藝術家三城賢士與長期於臺灣生活墨西哥籍藝術家路瓦. 史維特(Tamás SZVET),談談各自的創作與生活之都市的關係,聽聽藝術家們如何藉由創作跨界影響人與環境,帶來什麼樣的新契機與改變。 本活動作品將於藝術節期間現地展示,活動結束後,由大崙崇德宮永續使用,經由民眾創作的藝術裝置,將成為廟埕重要景色。 主持人同時也是資深策展人的石瑞仁老師提到,大約在60、70年代開始出現的大地藝術運動。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的第一展區「雙連坡展區」,以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及國立中央大學一帶為展出區域,共展出19件藝術作品。 設置共融式遊具的碉堡公園,園區內有抹不去的軍事風情,退役的坦克車、廢棄的站哨及碉堡,是在地居民腦中深處的青春回憶。 鄰近的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圳道兩旁的樹木儼然成為休憩步道最自然的遮陽屏障。 雙連坡展區以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國立中央大學一帶為展出區域,預計展出19件藝術作品。 國美館指出,相較往年,「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有更多音像創作,藉由大型投影帶來高度互動沉浸式音像體驗;並有別於大多數位藝術作品常在室內展出,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企圖打破美術館白盒子,克服氣候、地形、設備維護等影響,把絕大部份作品移至室外。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桃園地景藝術節|中壢平鎮齊辦 將藝術融入生活建築城市

日本藝術團隊CHIKAKEN從和大家一起揮汗點亮竹燈的祭典,感受到「自己的故鄉,由自己點亮」與構築生活的連結,也發覺了藝術所擁有的魅力及力量。 ​對他們來說,竹燈的製作活動中,非常注重三個「WA (輪・環・和)」;其一為「擴大串起人與人的『輪』」;其二為「可長久維繫的環境之『環』」;最後為「拓展日本文化的『和』」。 他們的藝術創作如同竹子交錯縱橫的地下莖般,更加緊密地結合「人與人、人與地方、人與自然」的未來。 本屆以「竹」為題,邀集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設置作品或駐地創作、或與民眾合作共創;此外,也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 首先看到這個位於桃園市農田區稻田裡的自然雕塑《高雙陂塘漣漪迷宮》,在田裡泛起的巨大漣漪雕塑作品,就像是在農夫的細心照料下,金黃飽滿成長的收成。 藝術家以水為意象,結合迷宮的概念而成形,象徵人們在尋找出路的過程中,每個路徑與轉彎處都是美麗的,整個迷宮看起來非常壯觀。

  • 街頭表演者是城市裡美好的風景,街頭藝術是親近民眾的表演藝術,街頭作品實驗室為提升街頭演出的品質,從徵選、培訓、作品設計,最後再到戶外公共空間進行展演。
  • 在田裡泛起的巨大漣漪雕塑作品,就像是農夫細心照料下,金黃飽滿成長的收成。
  • 藝術家游文富創造的「竹下秋千」,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之下,隱約有種奇幻的感覺呢~肯定會引起旅客們一陣搶拍。
  • 鋁線創作品在西門町、夜市都有,也就沒有那麼稀奇,但可以看到兩排的椰子樹,還是挺讓人驚奇。

另外今年為了避免車流過多,活動現場並無停車規劃,民眾可搭乘接駁車前往(免費接駁車資訊)。 若想知道更多2022台中國際花毯節的詳細資訊,可上活動官網或台中觀光旅遊網查詢。 因應疫情展延的「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於2022年3月27日在大檜溪公園舉行閉幕儀式,宣示活動圓滿落幕。 由於阿美族-撒烏瓦知部落傍水而居,而當地藝術品將魚笙作為創作原型,因此這次濾鏡以「魚笙捕魚」作發想,利用一開始的臉部互動遊戲,搭配最後的族服換裝,讓民眾能深入體驗撒烏瓦知部落的民俗風情。 山林遊樂園以兒時在山林探險的回憶,轉化為都市中的遊樂園,作品中的洞營造成山洞的意象,呼應藝術家在部落時,會與兄弟在山中冒險,並利用空間高度設計,讓大人跟小孩能盡情在裡頭自由穿梭。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景藝術節 資訊

鋁線創作品在西門町、夜市都有,也就沒有那麼稀奇,但可以看到兩排的椰子樹,還是挺讓人驚奇。 對於在花蓮港口部落出生的陳勇昌老師來說,部落記憶是他重要的靈感來源。 其創作的《慢撥 曼波》,則運用強韌但線條寫意的竹片,編織出小時候他常常划著竹船、經過阿美族在河岸邊搭建的一些臨時屋房,許多的老人家會坐在裏頭聊天的這一幅美麗景像。 這個作品,讓觀者能在從梯形窗柵一邊感受水的柔和,同時也再現出那個過往人與環境依存、人與人共好的美好年代。

因此在媒材的選擇他們使用大量的自然材質或是既有的建築結構或遺留物,雖然不是完美的業界工法,但卻有獨特溫度,每個人都可以參於其中,之後也會伴隨著時間改變其風貌。 例如歐老師的《泡風景》系列創作,邀請觀者躺在搖晃類似吊床空間,在大樹涼爽樹蔭閉上眼睛,身體姿勢與環境巧妙融合,召喚人們在自然環境思考與內在體驗。 建築作為和生態環境密不可分的學問,地景中隱性透露著的訊息卻不被細細覺察和傳遞。 生態系統中有許多資訊以各種難以被人體感知的方式在相互溝通及傳遞,包括生物體和建築體之間的連結。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桃園最新打卡點!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快閃17天~一次集結51位國內外藝術家、28組作品秒殺底片!

建築師結合緬甸傳統的榫接工藝,發揮竹材獨有的彎曲韌性,使用當代防腐技術延長竹建築的使用壽命,在《聚會所》中除看見具體的竹建築幾何線條外,亦感受緬甸人將物資利用最大化的表現,傳遞永續建築、友善社區的理念。 從臺灣就地取材,使用臺灣孟宗竹與桂竹施作,融合出緬甸與臺灣兩地的風土風格。 印尼籍藝術家Effan ADHIWIRA的創作發想來自印尼國徽上的迦樓羅鳥(爪哇鷹),是一種力量的象徵,與其鳥爪綬帶上之格言銘飾「Bhinneka Tunggal Ika」,意為「異中有同」。 這也提醒著身處於多元文化、族群及宗教的臺灣社會裡,相互包容和適應,不僅是一種必須,也是構築城市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懷。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以「竹」為主題,廣邀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設置作品,或直接駐地創作,甚至能與民眾合作共創,讓民眾能更有參與感。 除此之外,也可同時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 相較於一般戶外的裝置展,其更關注於在地文化脈絡和藝術創作之間的相容性,並延展出一系列結合自然景觀與土地的當代地景作品。 主持人同時也是資深策展人的石瑞仁老師,將與本次參展藝術家游文富、李簣至、徐暋盛、陳勇昌與劉哲安老師相互對話並表述不同的意見,透過各種觀點之間的交流,期待能充分體現藝術介入社會的重要價值與功能,並留下重要的文化記憶與展望,孕育未來地景的藝術循環。 今年舉辦到第七屆的「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共邀請了51位國內外藝術家,來創作以「竹」為主要材質的28件藝術作品,將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融入作品中,進而打造出一場桃園的國際性文化節慶。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嘉義景點|5處必訪嘉義仙境 體驗古色古香 挑戰海拔最高吊橋 親近大自然

竹行動展覽館中展示竹子的多元應用、台灣竹業脈絡,以及世界築組織WBO對於竹子此種綠色資源的推廣,期待增加人們對永續材料的認識與現代生活想像,喚起居住在竹圍三合院的農村記憶,進而翻轉舊印象、激發國產竹材新應用。 3日開幕典禮,並由臺北美術獎首獎得主王連晟,帶來音像表演〈量子學〉拉開序幕,以聲音表演搭配程式即時生成影像演出。 而他熟練掌握程式演算影像與聲音契合度,更曾受邀至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西班牙馬德里現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法國里昂國立音樂中心、德勒斯登國際當代藝術展、比利時新科技藝術獎等國際知名新媒體藝術節展出。 市府將結合各休閒農業場域推出特色的農事體驗,帶領民眾深入在地的文化及農村生活,如仙草種植體驗、仙草擂茶體驗、仙草、仙草凍、多肉組盆、豐富的採果及地瓜焢窯體驗等等,多項體驗活動。 劉哲安老師則從數年前一趟蘭嶼的旅行開啟了體內南島文化的開關,之後不斷地尋根、學習語言與工藝,因而接觸了自然素材與編織的技法。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他教授新媒體藝術與理論,最著名的作品是《新媒體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被認為是新媒體創作理論探索的重要人士。 活動於國美館演講廳舉辦,限額200人,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預約參與。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於戶外展演的作品,則分別散落在美術館外的廣場空間,期藉由空間轉換帶來不同觀展體驗;也透過空間強化作品個性。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沉睡在荒野中的一千零一夜 —— 藝術家LUPA的「人間勿語」

臺灣部份計6組參展作品、其中5組更是全新創作,包含由王連晟、跨域藝術團隊404N.F、裝置創作者張欣語、蔡寧,帶來結合燈光、聲光與體感互動的大型戶外裝置作品;利用5G低延遲特色創作的,有新生代藝術家貳進的互動地面投影作品,以及吳秉聖與尤里. 作品常見於國內外燈節的蔡宜婷,曾於2021年參與過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這次也再次參展。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而葉廷皓說明,今年共9組優秀作品,包括來自美國、日本、烏克蘭的藝術家。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一步二步,舞出「饒平布馬舞」;左擺右搖,深入「客家饒平布馬文化」;穿針引線,織入平鎮高連社區,追溯構築城市的文化,甦醒700餘年的布馬,從古越時的以驅除瘟疫、祈求平安的布馬陣,至現代加入社區的活力及熱情演變為祈福、迎賓形式的布馬舞。 游文富老師的作品《竹下秋千》的原始構想其實是打造一件在草原上的「類飛行器」,能感受如草地受風的裝置。 而設置場域本身就是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純淨,同如大海不為人知的深處,因此老師想把作品的高空視野做成一個貼近地球深海的古生物,來呼應場域給予藝術家的感受。 而巨大的竹林作品搖曳著秋千,則給予人們來到此地的一個契機,回歸至質樸而乾淨的原真。 竹管互相不接觸且脫離地面,希望營造出一個輕盈漂浮的意境,彷彿一片騰空而起的竹林。 以 “Tensegrity” (張拉共構)做為此竹構築作品中單元的基本結構,讓竹子元件互相分離,又彼此串聯,構成作品概念「漂浮的竹林」。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設計理念

離開雙連坡展往大崙展區前進,大崙展區以豫章湖、崇德宮和鄰近社區位置皆有,這區有豫章之家、彩虹雨、Soga Monster 2、滴入看不見的河….合計9件藝術品。 透過洞口意象連結兩個時空,能一窺洞後歷史痕跡,透過抽象、具象穿插著感性與理性的線條與色塊,交織出流動而無限延伸的類似樹木年輪的無限迴圈,象徵著時空經過包容新舊文化交融後的持續地多元成長。 一個位於樹下的放鬆、品茶的庇護空間,半開放式的茶席空間讓空氣自然地在內部流動,乘坐在茶席中感受涼風吹拂與自然光灑落。 作品充分發揮了竹的材質特性,運用自然的彈性形成屋頂流暢的弧度線條,其上披覆的煙燻竹片賦予溫暖的色澤,層層堆疊與細竹枝呈現出羽翼的層次感,遠觀猶如棲身草地的雁。 在整體構造上,竹管以縱橫的方式排列並於頂部交疊至雙層來達成作品的尺度規格,竹管交叉處用傳統包管技法輔以綁繩來增加穩固性,並採用新式的金屬關節連接主結構與鋼構底版,強化結構安全與耐用度。 至「國立中央大學-國鼎圖書館站」下車,轉乘藍線C 國立中央大學-國鼎圖書館上車,至D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豫章湖 或 E 大崙崇德宮下車,即到大崙展區-豫章湖、大崙崇德宮。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本屆以「竹」為題,展區分為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邀集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設置作品或駐地創作、或與民眾合作共創;此外,也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打造桃園的國際性文化節慶。 本屆邀請51位國內外藝術家,其中包含日本、印尼、緬甸國際藝術家,創作28組藝術作品。 大崙展區以豫章湖、崇德宮及鄰近社區為主要藝術品展出位置,計展出9件藝術作品,雙連坡展區以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中央大學一帶為展出區域,計展出19件藝術作品。 桃園地景藝術節今年已邁入第七屆,本屆以「竹」為題,以「竹」易纏繞編織的特性,去形塑出城市與人民構築的生活與土地情感,在彈性與緊密達成平衡與協調。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重量讓懸挑固定的作品上半部形成一個自然的曲線,單元之間允許些許的角度改變,而提供了作品上半部整體形變的空間。 大崙,位於桃園市中壢區,此一區域過去稱為「大崙庄」,以現行中壢行政區劃分包含內厝里、月眉里及山東里。 這裡曾經駐足客家、閩南及原住民等族群,形成閩客共存的鄉村聚落,隨著時代發展,也逐漸注入新移民文化,現為多元文化共融的城鎮。 邱誌勇則提到,今年除了展覽,還有國際論壇與工作坊,談論5G世代的展演及應用,也探討科技藝術的永續經營及公共化議題,帶領民眾自展覽中了解科技藝術的重要性。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俄羅斯塗鴉藝術家Vladimir,於本港多處創作多幅塗鴉,其中以「貓」為主題的數幅作品尤為公眾熟悉,令原本平平無奇的角落,瞬間變成潮流藝術打卡位。 這次更搭配仙草花最美的場景進行設計,把「仙境」的療癒想像擴大,以楊梅在地的「風」作為主角,推出「風起」「田邊」「風的線條」「生生不息」「山間」等5件主題藝術裝置。 配合原藝術品的創作理念-外星生物閱讀著大溪,此款濾鏡以讓民眾更了解大溪為出發點,透過朝螢幕吹氣觸發互動,搭配最後隨機出現的介紹卡,將大溪的特色利用趣味的方式呈現。 以閱覽大溪文人與自然為主題,設計外星Baby坐在屋頂望著稻田與大溪街區,象徵閱讀土地有著人與土地的連結,有種既科幻又原始的意象。 在水一方是以生態觀察結合藝術的角度出發,利用漂流木和漂流竹,將原先的空間改造成,隱蔽性高、利於近距離賞鳥的平台,並結合中興國小學生的創作,讓遊客能透過大大小小的洞口,低調靜靜地欣賞,以互相尊重的方式和自然相處。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木兆編帶你地景直擊 〖 玩地景-跳舞吧!花布馬 一起穿著布馬來跳舞 〗

台中國際花毯節去年由於疫情停辦一年,今年因應民眾的熱烈敲碗,於新社再度繽紛登場。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今年花毯節園區廣達2公頃,種植20萬株、超過19種品項的花卉包括四季海棠、聖誕紅、向日葵等;將花卉打造成大型藝術裝置,包含一座主花毯「希望莊園」、5個創意主題展區(花仙子、Boo龍、毛毛、圓圓、步入幸福),以及主舞台「新社普羅旺斯」與產銷文化區「南法風情」,豐富展出內容讓你逛到腿軟。 利用眼睛開合作為互動觸發,透過不斷眨眼呈現萬物重生的意象,且結合原藝術品的樣貌,讓民眾透過濾鏡更能了解藝術家想傳遞的理念。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玩地景- 一口陂塘 一口故事 主題活動報名上線預告】​

《記憶的光廊》在白天陽光的照耀下,地面將隨著竹編的織紋輪廓以及日照的角度變換而呈現豐富的圖樣變化,塑造低頭即見光影映照於地面,抬頭便仰望藍天的悠然時光,希冀藉由本件作品與自然地景的互動效果,並呈現連綿接續與傳承的多重文化意象。 邀請51位國內外藝術家,其中包含日本、印尼、緬甸國際藝術家,創作28組藝術作品。 除了從永續媒材思考構築城市,這次也希望帶入從時間流動觀察城市的角度,城市具有時間及空間方向的動態路徑,也包含了聚集、凝聚、擴散、浸潤……等意象。

這個作品,讓觀者能在水天一色的景致下恣意遙望,從梯形窗柵一邊感受水的柔和,一邊懷想先民善用環境特質的智慧。 今年的地景藝術節廣邀51位國內外藝術家共襄盛舉,包括日本、印尼、緬甸國際藝術家,創作28組藝術作品。 桃園地景藝術節自2013年開始舉辦,以桃園縣內的特殊地景作為展出空間,宗旨為透過藝術介入空間,讓藝術更貼近環境與居民的生活,以藉此推廣桃園獨特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2023臺灣國際光影藝術節」特別規劃系列教育活動,5G科技應用工作坊、策展人與藝術家親自帶逛的專家導覽與國際論壇單元,讓民眾在看展之外獲得更多深入理解,邀請民眾踴躍前往觀賞,打開感官、近距離享受科技藝術的所有可能。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勒赫昂歐,與臺灣藝術家吳秉聖的跨國連線5G異地共演、跨國共製的〈光的時間量子〉,於U-108 SPACE環形的場域展演;該場域打造環景影音高畫質同步融接系統,導入高畫質及16.2聲道環繞聲場,能進行5G高速、大量數據運算,是國內獨一無二的沉浸式影音複合空間。

作品以竹材廓型,外型極富結構感且契合本次地景藝術節之命題,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的兼容並蓄。 而展翅的造型除呼應桃園作為航空城的核心定位外,同時也象徵將觀者聚集於桃園這座城市的團結之翼下,共築和平共榮的美好理想。 廖仁義也指出,國美館是文化部支持推動科技藝術的基地,今年有6組臺灣藝術家及3組國外藝術家展出,在影像與聲音方面有諸多亮眼表現。 這次作品多在戶外展出,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即便在每天國美館閉館期間,民眾也可前往欣賞作品;展期橫跨聖誕節與農曆春節,歡迎民眾在連假期間,到國美館感受這場音像盛宴。

有藝術家才有節慶,今年以「數據光景」為題,作品主要坐落在國美館戶外空間及U-108 SPACE,透過不同場域安排展現作品特色,民眾可走進作品細細體會。 蕭宗煌表示,科技改變了生活方式,讓人們改變取得資訊的速度與方式;但在文化藝術上,科技也改變了人們觀看事情的角度與視野。 今年光影藝術節來到第4屆,從2020年配合臺灣燈會在臺中,於傳統燈會的脈絡下,國美館與臺中市政府在思考是否創新的展現形式,因此嘗試做第一次整合,非常成功;後來在國美館的爭取下,變成獨立的展覽形式,也成為城市的新風景。 他認為公共藝術最重要的三個互動主體分別為:政府、藝術家、民眾,以及三者相互連結流動的產物渴求的「情感」的「溝通回輸」與「協作關係」過程。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地景藝術節

而地景藝術除了取於自然、用於自然、最終也須回歸於自然,才有辦法構築出未來的循環。 第二場座談會則將延續「構築城市」的策展理念,由臺灣竹會的甘銘源理事長,邀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的許倍銜教授以及藝術家歐舟,從城市未來、自然地景與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探討包含竹構築等自然媒材,如何與城鄉、土地及建築建立起互動關係。 甘銘源建築師在開場時便提到,竹材雖具備堅韌特質,是溫潤且貼近常民生活的材料,但也需要翻轉出新的印象、新的可能性。 藝術家使用客家傳統竹編用品的編織方法及特有圖樣,以竹子為主要創作材料,織作數個竹編拱門參差排列,形成多層次的廊道空間。 不僅以此勾起人們對客家生活的浪漫情懷,同時藉機打造屬於記憶的隧道,任民眾悠遊穿梭,增添樂趣與喜悅。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藝術品不再看不懂〖 桃園地景翻「藝」機 港口〗

展區分為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邀集藝術家依自然與人文環境特性設置作品或駐地創作、或與民眾合作共創;此外,也思考竹材進入生活空間及竹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打造桃園的國際性文化節慶。 今年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構築城市」,透過創作者的作品,我們看見了「竹材」可以如何多元的被運用,善用其獨特的特性,以不同的文化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編織、建築工藝,讓同一種媒材呈現出豐富的樣態。 將傳統材料結合創新設計,構築出新價值,更引導我們去思考生態、建築與人文的關係,以及城市未來的樣貌。

茶屋入口穿堂處地坪較高,左右側延伸為茶席空間,往右下兩台階,為一組可供六人使用的茶席;往左下一台階,為可供三組同時或分別使用的茶席空間。 創作概念以微風不斷緩慢吹來為意象,運用「莫比烏斯帶」創造出一個不斷循環的迴圈。 沿著莫比烏斯帶並排陣列桂竹,以黑色仿麻繩捆緊固定,結構沿曲面延伸,支撐起每一支竹子中心點連接而成的正圓鐵圈。 從外面開放的場域進入到完全不同的氛圍裡,遊走或停留於竹亭所圍塑的空間中,把人帶入一種迷幻而忘記時空的狀態,永遠停留於風和日麗的日子裡。 至「國立中央大學-國鼎圖書館站」下車,即到雙連坡展區-國立中央大學;轉乘藍線C 國立中央大學-國鼎圖書館上車,至A 二營區機車停車場下車,步行可到雙連坡展區-雙連碉堡公園、石門大圳過嶺支渠休憩步道。 於中壢火車站前站「桃園客運公車總站」,搭乘市區公車【132 中壢-中央大學】或於「中壢客運總站」搭乘市區公車【133 中壢-中央大學】。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第十三屆「國際袖珍雕塑展」:從奠定造型基礎開始,豐富創作媒材與形式的可能

因此所謂的參與式公共藝術,反而強調的是一種「共時共在」、「陪伴成長」,藝術的創作即是進行一種社會的改造與開放的依存關係,進而與參與者對話的藝術中介介質。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許倍銜教授率領的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團隊,希望能結合傳統的媒材與創新的技術,來創作出更為當代的建築語彙。 因此以漂浮的竹林作為設計靈感,加上動態光影設計,顛覆一般人對於竹構造的想像。 許教授也透過「從設計到實作」的教學模式,從基地實際田野調查,課堂中進行設計、繪圖、製作模型,到邀請當地居民一同瞭解建築規劃,再經反覆校內試做與結構測試後,最後利用寒假密集工作營完成實體搭建,希望能打破以往設計課程對於實作的疏離。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將於9月18日至10月4日舉辦,以「構築城市」為主題,構「築」城市同時構「竹」想像,本屆將透過「竹」媒材貫徹策展主題「構築城市」,進而探討城市樣貌、其重要性與共融性,以及竹編藝術家們如何以不同方法,持續拓展對竹子串連傳統與當代生活構體的想像。 公共藝術從空間銜接藝術界面,並藉由空間的載體,與民眾相互連結,進而昇華成人們生活中的一部份。 本講座邀請主持人中原大學建築系曾光宗老師教授與張惠蘭、褚瑞基、顏名宏等專家學者作為與談人,探討近年來如何透過地景公共藝術作品的置入、以創意形式、共創方式打造亮點,營造氣氛、產生話題並吸引民眾將其視為構築文化的延伸。 街頭表演者是城市裡美好的風景,街頭藝術是親近民眾的表演藝術,街頭作品實驗室為提升街頭演出的品質,從徵選、培訓、作品設計,最後再到戶外公共空間進行展演。 本次演出由溜溜球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楊元慶邀請街頭藝術家Mario、雜耍藝術家周子益、水管鼓演奏家魏亞民、知名馬戲團隊馬戲之門,在本次地景藝術節輪番上演、與民同樂,讓美好的事情在桃園發生。 以「構築城市」為主題,從城市未來、自然地景與循環經濟出發,探討都會與鄉村、土地及建築的關係,從高度都市化的核心區域跨越城鄉線,從一路之隔的距離討論桃園城鄉風貌的發展與變化,基於中壢大崙、平鎮雙連坡兩個區域的發展歷程,看見生態、建築與人文的關係。

2020桃園地景藝術節: 台灣好報

Similar Posts